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论无敌大卫生平和著作及其古亚美尼亚文《亚里士多德〈前分析篇〉评注》
1
作者 何博超 刘翔 《晋阳学刊》 CSSCI 2016年第1期72-77,共6页
无敌大卫是古亚美尼亚著名学者、基督教神学家,也是新柏拉图主义者,曾经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进行评注,这些作品原文为古希腊文,后被他本人或后人译为古亚美尼亚文,保存至今。《<前分析篇>评注》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其希腊原本... 无敌大卫是古亚美尼亚著名学者、基督教神学家,也是新柏拉图主义者,曾经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进行评注,这些作品原文为古希腊文,后被他本人或后人译为古亚美尼亚文,保存至今。《<前分析篇>评注》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其希腊原本已经散佚。无敌大卫在其中详尽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理论。借助这些珍贵的古代阐释,人们能更充分地理解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逻辑学著作,也可以了解古希腊哲学思想对外的传播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敌大卫 亚里士多德 分析 新柏拉图主义 古亚美尼亚文
下载PDF
论无敌大卫对亚里士多德的诠释——以古亚美尼亚文《〈前分析篇〉评注》为例
2
作者 何博超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47,共8页
无敌大卫是古亚美尼亚著名学者、基督教神学家、新柏拉图主义者,曾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进行评注,这些作品原为古希腊文,后被译为古亚美尼亚文,保存至今。《(前分析篇)评注》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希腊原本已散佚。无敌大卫在其中详尽... 无敌大卫是古亚美尼亚著名学者、基督教神学家、新柏拉图主义者,曾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进行评注,这些作品原为古希腊文,后被译为古亚美尼亚文,保存至今。《(前分析篇)评注》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希腊原本已散佚。无敌大卫在其中详尽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理论。借助这些珍贵的古代阐释,人们能更充分理解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逻辑学著作,也可以了解古希腊哲学思想对外的传播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敌大卫 亚里士多德 分析 新柏拉图主义 古亚美尼亚
原文传递
现代归纳逻辑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敦正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现代归纳逻辑探讨刘敦正(呼和浩特市管理干部学院)在逻辑史上,亚里士多德创立了演绎逻辑,虽然亚里士多德在《分析前篇》中研究了归纳法,主要是完全归纳法,但在他看来,归纳法也只是三段论的一种,他是从三段论的角度研究归纳法的... 现代归纳逻辑探讨刘敦正(呼和浩特市管理干部学院)在逻辑史上,亚里士多德创立了演绎逻辑,虽然亚里士多德在《分析前篇》中研究了归纳法,主要是完全归纳法,但在他看来,归纳法也只是三段论的一种,他是从三段论的角度研究归纳法的,没有归纳就不能获得一般,就不能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归纳逻辑 分析前篇 逻辑史 概率理论 完全归纳法 归纳问题 概率逻辑 演绎逻辑 管理干部学院 归纳概率
下载PDF
亚氏归纳逻辑的哲学思想浅析
4
作者 黄振定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65-69,75,共6页
过去人们关于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讨论,主要集中于他的三段论形式和演绎法;对于他的归纳逻辑,虽一般地并不否认在亚氏逻辑体系中的地位,但对它的根本性质及其对后人的影响,却明显地重视不够。
关键词 归纳逻辑 根本性质 逻辑学家 推理形式 逻辑体系 中间公理 归纳问题 论题 感觉经验 分析前篇
下载PDF
哲学和日常语言中的模态辞——关于狭义的“可能”与“必然”
5
作者 刘宗棠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75-79,共5页
在逻辑学中,“真”和“假”是极为重要的概念。此外,“必然”、“可能”、“适然”(“偶然”)等概念也非常重要。这些概念叫做模态辞。引进了模态辞的判断,就叫模态判断。讨论模态辞的逻辑,就叫模态逻辑。亚里士多德对模态辞的讨论很重... 在逻辑学中,“真”和“假”是极为重要的概念。此外,“必然”、“可能”、“适然”(“偶然”)等概念也非常重要。这些概念叫做模态辞。引进了模态辞的判断,就叫模态判断。讨论模态辞的逻辑,就叫模态逻辑。亚里士多德对模态辞的讨论很重视。在他的著作中,论述模态三段论的篇幅远远超过论述通常三段论(实然三段论)的篇幅。但是,后来对模态辞的讨论却长期受到忽视。直到本世纪才略有起色。不过,现在对模态辞的研究还很不够,大家共同承认的结论也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逻辑 模态判断 日常语言 反对关系 对当关系 逻辑方阵 诸葛殷同 阿赫曼诺夫 分析前篇 逻辑地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关于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发现与描述
6
作者 金克明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111-115,57,共6页
公元前五至四世纪,希腊社会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邦内部的斗争,奴隶占有制的民主制度,取代了公元前八至六世纪的氏族贵族制度。社会政治体制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文化艺术的繁荣。每年举行的泛雅典娜祭,特别是每隔四年举行一... 公元前五至四世纪,希腊社会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邦内部的斗争,奴隶占有制的民主制度,取代了公元前八至六世纪的氏族贵族制度。社会政治体制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文化艺术的繁荣。每年举行的泛雅典娜祭,特别是每隔四年举行一次的宙斯大庆,以及伴随大庆举行的奥林匹亚竞技会,带来了体育运动,午蹈、音乐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以及相竞发表演说的盛况;对酒神、农神的祭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亚竞技会 奴隶占有制 音乐比赛 逻辑学家 氏族贵族 《逻辑学》 诗歌朗诵 八至 辩谬 分析前篇
下载PDF
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驳美诺诘难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华民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1993年第6期80-81,共2页
柏拉图在《美诺篇》中记载了诡辩学派提出的“研究何以可能”的诘难,表述如下:“一个人既不能研究他所知道的东西,也不能研究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因为如果他研究的是他所知道的东西,他就没有必要研究,而如果他研究的是他不知道的东西,他... 柏拉图在《美诺篇》中记载了诡辩学派提出的“研究何以可能”的诘难,表述如下:“一个人既不能研究他所知道的东西,也不能研究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因为如果他研究的是他所知道的东西,他就没有必要研究,而如果他研究的是他不知道的东西,他就不能去研究,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他研究什么”。(《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90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诺 诡辩学派 古希腊罗马哲学 不知道 二难推理 匹士 分析 理沦 扣紧 对话录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逻辑得失试评 被引量:1
8
作者 向容宪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2期31-38,共8页
举世公认,亚里士多德逻辑是逻辑发展的第一座里程碑。德国著名逻辑史家肖尔兹在其论著中写道:“在我们提供能站得住的逻辑史概念之前,首先应该了解最主要的逻辑类型……这样的了解,总应该从亚里士多德开始……我们可以给它一个明确的并... 举世公认,亚里士多德逻辑是逻辑发展的第一座里程碑。德国著名逻辑史家肖尔兹在其论著中写道:“在我们提供能站得住的逻辑史概念之前,首先应该了解最主要的逻辑类型……这样的了解,总应该从亚里士多德开始……我们可以给它一个明确的并且直到今天还是无可争议的说法:逻辑的第一个类型,至少它的梗概是来自亚里士多德的。”苏联逻辑学家阿赫曼诺夫认为:“作为科学的逻辑,那么只是在亚里士多德写了六篇论文以后,即不早于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才形成的。”黑格尔给亚里士多德以高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规律 逻辑史 阿赫曼诺夫 三段论式 逻辑学家 分析 现代逻辑 肖尔 换位推理 推理形式
下载PDF
逻辑的形式化与形式的系统化
9
作者 徐东海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82-84,共3页
逻辑学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了。这个方向我们今天把它称为逻辑的“形式化”。形式化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抽象方法。它的特点是用字母或其它一些技术手段,例如表意的符号,去代表那些有相同特性的被研究的具体对象,从而... 逻辑学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就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了。这个方向我们今天把它称为逻辑的“形式化”。形式化是一种较为经济的抽象方法。它的特点是用字母或其它一些技术手段,例如表意的符号,去代表那些有相同特性的被研究的具体对象,从而把我们由原来的对具体对象的研究转换、上升为对字母或符号所代表对象的组合规律的研究。在逻辑中引进符号,对逻辑内容进行形式化处理,这是从亚里士多德《前分析篇》开始的。正如数学中发生的情形那样,逻辑成为形式逻辑,成为一门学科,符号的引入是关键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化方法 分析 逻辑规律 逻辑学家 公理系统 类演算 现代逻辑 斯多葛逻辑 逻辑研究 弗雷格
下载PDF
推理:有效性及其判定方法
10
作者 徐冬海 《淮阴师专学报》 1993年第3期8-12,共5页
逻辑学的主题是推理。逻辑学是关于推理的学说,是推理的理论。对推理的研究,从现有的资料看,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和古中国就已经开始了。“逻辑之父”亚里士多德主要探讨了以下几种类型的推理。一、换位推理:把一个命题的主谓词位置颠... 逻辑学的主题是推理。逻辑学是关于推理的学说,是推理的理论。对推理的研究,从现有的资料看,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和古中国就已经开始了。“逻辑之父”亚里士多德主要探讨了以下几种类型的推理。一、换位推理:把一个命题的主谓词位置颠倒。例如.如果快乐的不是好的(东西);那么好的(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位推理 推理形式 限制换位 现代逻辑 分析 有效性问题 命题逻辑 合取范式 蕴涵式 子墨子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归纳思想初探
11
作者 曲玉波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76-80,共5页
一、什么是归纳归纳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西塞罗翻译著作时译作“内引”;日本学者译为“归纳”。这些都是意译,大致表达了由个别到一般的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要地体现在他的著作《工具论》中。什么是归纳?他认为... 一、什么是归纳归纳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西塞罗翻译著作时译作“内引”;日本学者译为“归纳”。这些都是意译,大致表达了由个别到一般的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要地体现在他的著作《工具论》中。什么是归纳?他认为:“归纳是从个别到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元一世纪 推理形式 归纳方法 西塞罗 归纳逻辑 分析 现代逻辑 经验材料 分析 论题
下载PDF
评“非形式谬误”——对逻辑教科书“谬误论”的批评之一
12
作者 丁煌 武宏志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32-35,共4页
“非形式谬误(informal fallacy)”是逻辑教科书中普遍使用的概念,其含义是推理或论证的语言暖昧或疏忽了主题。经常把它和“形式谬误(formal fallacy)”相比较加以界定:形式谬误是非有效(无效)的推理,除此而外的谬误都是非形式谬误。... “非形式谬误(informal fallacy)”是逻辑教科书中普遍使用的概念,其含义是推理或论证的语言暖昧或疏忽了主题。经常把它和“形式谬误(formal fallacy)”相比较加以界定:形式谬误是非有效(无效)的推理,除此而外的谬误都是非形式谬误。根据揭露谬误的方法来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理形式 逻辑地 INFORMAL 分析 现代逻辑 特称命题 全称命题 辩谬 非逻辑 耶方斯
下载PDF
关于传统逻辑发展模式的思考——兼论传统逻辑的特点
13
作者 朱俊亭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122-124,84,共4页
传统逻辑在我国通常称为形式逻辑。恩格斯说过:“形式逻辑本身从亚里士多德直到今天都是一个激烈争论的场所。”传统逻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完全证实了这一论断的正确。近几年来,关于传统逻辑的存在价值和发展模式问题。
关键词 逻辑学界 现代逻辑 逻辑规律 分析 逻辑研究 全称命题 归纳方法 中国逻辑 条件关系 思维过程
下载PDF
传统三段论在当代中国的新生——从《工具论》到《制约逻辑》
14
作者 张金兴 《毕节师专学报》 1994年第1期13-17,共5页
西方逻辑之父亚里士多德的伟大功绩是创立了推理的学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证明的科学。这位逻辑学的奠基人认为,三段论是推理的最佳形式,所以他在《工具论、前分析篇》中详细地探讨了三段论的各种有效形式,并对有效三段论的形式作出了... 西方逻辑之父亚里士多德的伟大功绩是创立了推理的学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证明的科学。这位逻辑学的奠基人认为,三段论是推理的最佳形式,所以他在《工具论、前分析篇》中详细地探讨了三段论的各种有效形式,并对有效三段论的形式作出了严格而明确的规定。两千多年来。亚氏的这些成果经无数逻辑学家的整理、补充、完善、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正确无误判定三段论有效式的规则系列,这就是三段论规则。人们依据这些规则,在分属四格的总共256个三段论式中,得出了举世公认的19个完全有效式。迄今为此,世界各国的各种传统逻辑教科书,在讲述三段论时,大抵都要介绍这些规则,尽管在规则的数目和表述上不全相同,但基本内容皆不出其窠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段论规则 分析 西方逻辑 逻辑学家 形式系统 普遍词项 类演算 个体变元 逻辑地 三段论式
下载PDF
论公理方法——批判“四人帮”反对公理方法的谬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顺基 张尚水 张家龙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78年第1期1-17,共17页
如何看待公理方法?这个问题在哲学与科学的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世界观之间的对立与斗争。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臭名昭著的杜林就曾经大搞形而上学,片面夸大公理方法的作用,妄图用它来建立一个永恒的哲学体系,同马克思主义相对抗。恩... 如何看待公理方法?这个问题在哲学与科学的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世界观之间的对立与斗争。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臭名昭著的杜林就曾经大搞形而上学,片面夸大公理方法的作用,妄图用它来建立一个永恒的哲学体系,同马克思主义相对抗。恩格斯的光辉著作《反杜林论》彻底揭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理方法 形式化方法 《反杜林论》 公理系统 认识过程 卡尔纳普 形式体系 欧几里得几何 分析 证明论
下载PDF
根据亚里士多德论“是者”的多重含义
16
作者 黄星宇 《中国哲学年鉴》 2016年第1期376-376,共1页
该著是布伦塔诺的博士学位论文,根据德国赫尔德出版社1862年版译出,包含了大量的注释以及对希腊原文的引用。作者从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七卷第一章中的一句话“是[者]被以多重方式加以言说”出发,结合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 该著是布伦塔诺的博士学位论文,根据德国赫尔德出版社1862年版译出,包含了大量的注释以及对希腊原文的引用。作者从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七卷第一章中的一句话“是[者]被以多重方式加以言说”出发,结合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解释篇》、《物理学》、《论天》、《论灵魂》、《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题篇》、《形而上学》等著作,围绕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体系中最核心的问题“‘是者’是什么”进行讨论,并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在四种含义上对“是者”概念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尤其对四种含义中最重要也最难以厘清的“根据范畴表而来的‘是者’”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并得出了一些相应的结论。该著对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思想亦有直接启发,对当代存在论研究亦颇多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表 亚里士多德 博士学位论文 赫尔德 布伦塔诺 分析 多重含义 论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