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十二五”期间出版分析化学教材比较——以常用8本/套教材为例
1
作者 金晨 刘文琴 张凌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91-94,共4页
通过对中美"十二五"期间出版的分析化学教材各自的编写体例、内容与特点的学习,分析比较两国教材在形式设计、编排顺序、编写内容、细节处理、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异同,为编写与国际接轨的"十三五"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 通过对中美"十二五"期间出版的分析化学教材各自的编写体例、内容与特点的学习,分析比较两国教材在形式设计、编排顺序、编写内容、细节处理、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异同,为编写与国际接轨的"十三五"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材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五”期间 中美分析化学教材 分析比较 中药学专业
下载PDF
对分析化学教材的改进和补充
2
作者 王钟敏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55-57,共3页
本文概要介绍了作者对分析化学教材的改进和补充。
关键词 分析化学教材 教学内容 理论联系实际 建筑工程 基础课教学 教学效果 分析 化学习题 理论及方法 课后习题
下载PDF
国内外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材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胡育筑 钟文英 《大学化学》 CAS 2012年第2期27-30,共4页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药学专业使用的分析化学教材的比较,总结了不同教材的特点,讨论了我国药学专业使用的分析化学教材和发达国家同类教材的区别及差距,分析了今后教材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教材研究分析化学药学专业
下载PDF
对师专《分析化学》教材的商榷和建议
4
作者 李天申 张俞 陈晓玲 《滁州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72-73,共2页
(1)建议数据取舍的标准删去不够严密的四倍法,换以准确性较高的Grubbs 检验法。(2)一元弱酸溶液p^H值各类计算公式的使用界限,有个别地方不够妥当,应加以讨论。(3)仪器分析中应加入线性滴定法内容。(4)建议教材中加入“程序计算器的应... (1)建议数据取舍的标准删去不够严密的四倍法,换以准确性较高的Grubbs 检验法。(2)一元弱酸溶液p^H值各类计算公式的使用界限,有个别地方不够妥当,应加以讨论。(3)仪器分析中应加入线性滴定法内容。(4)建议教材中加入“程序计算器的应用”。使它为分析化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专分析化学教材 Grubbs检验法 p^H值的计算 线性滴定法 程序计算器
下载PDF
高师面向21世纪《分析化学》教材评介
5
作者 徐斌 《化学教育》 CAS 2004年第4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 分析化学教材 教材评介 系统性 师范性 适用性
下载PDF
使用《分析化学》新教材的体会
6
作者 刘宇 《医学检验教育》 2000年第1期20-20,共1页
中等卫生学校《分析化学》第三版新教材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现结合使用情况,谈几点体会。一、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符合'双新'的要求'双新'即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其明确规定中等卫生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 中等卫生学校《分析化学》第三版新教材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现结合使用情况,谈几点体会。一、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符合'双新'的要求'双新'即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其明确规定中等卫生学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中等卫技人才。《分析化学》新教材正是以此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卫生学校 分析化学教材 教学计划
下载PDF
《分析化学》课程建设与改革
7
作者 张鹤航 石军 +2 位作者 李剑颖 张林禄 张双贵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58-62,共5页
《分析化学》是农业院校各专业的主要基础课,对高等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我们根据基础课教学的特点,从全新的高度,合理规划,对《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全面的建设与改革,... 《分析化学》是农业院校各专业的主要基础课,对高等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我们根据基础课教学的特点,从全新的高度,合理规划,对《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全面的建设与改革,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以及教学与实验的综合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建设 分析化学 实验室建设 分析化学教材 青年教师 教学质量 分析化学实验 分析化学教学 师资队伍建设 教材建设
下载PDF
分析化学教学中计算溶液pH值的教学改革
8
作者 徐效清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7年第4期58-60,共3页
现行的分析化学教材在酸碱滴定一章中.采用的是以质子条件为基础导出的计算酸碱溶液pH值的公式,基本上是一种溶液一个公式.学员们普遍感到这一章公式多、计算复杂、公式系统性不强、难记.为了使教学中所采用的公式计算结果准确、公式形... 现行的分析化学教材在酸碱滴定一章中.采用的是以质子条件为基础导出的计算酸碱溶液pH值的公式,基本上是一种溶液一个公式.学员们普遍感到这一章公式多、计算复杂、公式系统性不强、难记.为了使教学中所采用的公式计算结果准确、公式形式简单、计算简便、易于学习和记忆,我们对计算溶液pH值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其基本方法是以质子条件为基础.把复杂溶液体系分解成几个简单体系考虑.分别算出单个体系的酸碱度,然后按一定的加合公式进行计算,最后求出整个体系的酸(碱)溶液的pH值.该法具有公式少、系统性强、容易记忆的特点.一般教学中涉及到溶液pH值的计算.几乎都可用下列公式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教学 溶液PH值 质子条件 分析化学教材 最简式 一元弱酸 学习和记忆 溶液PH值 酸碱度 酸碱溶液
下载PDF
对分析化学中有关沉淀溶解度影响因素的补遗 被引量:1
9
作者 徐茂蓉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03-104,共2页
《分析化学》教材在分析沉淀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时只考虑了有酸效应或有同离子效应时的影响,而对既有酸效应又有同离子效应时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却没有涉及,这无疑是一疏漏。结合对《分析化学》教材的分析就这一遗漏进行了讨论,并通过相... 《分析化学》教材在分析沉淀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时只考虑了有酸效应或有同离子效应时的影响,而对既有酸效应又有同离子效应时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却没有涉及,这无疑是一疏漏。结合对《分析化学》教材的分析就这一遗漏进行了讨论,并通过相关例题的计算,对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只考虑酸效应,或既要考虑酸效应又要考虑同离子效应时沉淀溶解度的影响,作出了较为清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溶解度 同离子效应 酸效应 分析化学教材
下载PDF
分析化学教学心得
10
作者 麦曦 《药学教育》 1995年第4期42-43,共2页
分析化学是医药中专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笔者就多年进行医药中专分析化学教学谈几点体会,就教于同仁。 一、理论教学 1、教学重点要能体现出药学专业特点 目前医药中专还没有能反映药学专业特点的分析化学教材,所用教材为中等卫生... 分析化学是医药中专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笔者就多年进行医药中专分析化学教学谈几点体会,就教于同仁。 一、理论教学 1、教学重点要能体现出药学专业特点 目前医药中专还没有能反映药学专业特点的分析化学教材,所用教材为中等卫生学校统编教材,其内容的编排和侧重点与药学专业的要求有所不同。我们在使用这本教材时应有所选择,教学内容上要多点“药”味,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教学 药学专业 分析化学教材 中等卫生学校 基本操作 定性分析 实验教学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 分析天平
下载PDF
如何指导实习生分析教材
11
作者 王承玉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1期45-46,共2页
在历年指导化学系学生教育实习中,我总发现为数不少的实习生写教案感到困难.他们不善于把化学教材的内容变成适合于课堂讲授的“分镜头剧本”,有的教案只是教材的翻版,看不出自己的教学个性,缺乏自己的独到见解,看不出教材内容由固定变... 在历年指导化学系学生教育实习中,我总发现为数不少的实习生写教案感到困难.他们不善于把化学教材的内容变成适合于课堂讲授的“分镜头剧本”,有的教案只是教材的翻版,看不出自己的教学个性,缺乏自己的独到见解,看不出教材内容由固定变鲜活的匠心.所以照此教案施教极易照本宣科,乏而无味,难于体现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究其原因,一是实习生没能把化学教学法的理论用于指导化学实习,二是没有站在更高的视点上对化学进行深入的分析解剖,当然就不可能把教材内容重新排列组合,写出富的新意的教案了.为此,指导教师必须帮助实习生学会分析教材,组织教材,然后才能谈得上写教案,上讲台.指导学生分析化学教材,要重点分析教材的目的性、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一、分析教材的目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教材 教材内容 教学目的 分析化学教材 化学教学 思想教育 教育实习 写教案 化学概念 知识系统
下载PDF
不同版本《分析化学》教材知识点表述差异性比较
12
作者 张清 李永升 赵青花 《科学中国人》 2017年第8Z期487-487,共1页
不同版本《分析化学》教材在一些知识点的表述方面,有很大差异,本文列出了以下6项差异:滴定度的表示,判断多元弱酸(碱)能否准确分步滴定的条件,一元弱酸(碱)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的最简式计算条件,两性物质溶液氢离子浓度最简式的计... 不同版本《分析化学》教材在一些知识点的表述方面,有很大差异,本文列出了以下6项差异:滴定度的表示,判断多元弱酸(碱)能否准确分步滴定的条件,一元弱酸(碱)氢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的最简式计算条件,两性物质溶液氢离子浓度最简式的计算条件,基本单元的表示,有效数字的运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教材 差异
下载PDF
配位滴定的准确滴定条件和共存离子不干扰滴定条件
13
作者 黄德发 《怀化学院学报》 1992年第6期104-106,共3页
共存离子不干扰滴定条件也叫选择滴定条件,分别滴定条件。目前国内高校使用较多的几本分析化学教材中,如武汉大学主编的理科用分析化学和华中师大等合编的师范院校用分析化学,给出的配位滴定的准确滴定条件都是相同的,但给出的共存离子... 共存离子不干扰滴定条件也叫选择滴定条件,分别滴定条件。目前国内高校使用较多的几本分析化学教材中,如武汉大学主编的理科用分析化学和华中师大等合编的师范院校用分析化学,给出的配位滴定的准确滴定条件都是相同的,但给出的共存离子不干扰滴定条件却不相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确滴定条件 配位滴定 判定条件 共存离子 分别滴定 EDTA 误差公式 分析化学教材 副反应系数 处理办法
下载PDF
缓冲容量的两种度量法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景华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74-76,共3页
缓冲容量的两种度量法及其相互关系徐景华(浙江绍兴师专生化系,绍兴312000)1缓冲容量的两种表示法缓冲容量是描述缓冲溶液缓冲能力大小的尺度。目前的分析化学教材中,缓冲容量表示方法一般有两种。1.1瞬时缓冲容量(β)... 缓冲容量的两种度量法及其相互关系徐景华(浙江绍兴师专生化系,绍兴312000)1缓冲容量的两种表示法缓冲容量是描述缓冲溶液缓冲能力大小的尺度。目前的分析化学教材中,缓冲容量表示方法一般有两种。1.1瞬时缓冲容量(β)[1]β=dbdpH=-dad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容量 缓冲溶液 度量法 缓冲能力 分析化学教材 表示方法 表示法 相互关系 最简式 容量计算
下载PDF
对差示光度法提高准确度的一种解释
15
作者 罗济文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86-87,共2页
分光光度法通常用于测定微量组分。当被测定溶液的浓度适中,吸光度A的值落在0.2—0.8(透光率T=15~65%)范围时,利用光度计进行吸光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当溶液的浓度太大,测得的A值不在上述范围时,测量的误差将大大增加。此时可用差... 分光光度法通常用于测定微量组分。当被测定溶液的浓度适中,吸光度A的值落在0.2—0.8(透光率T=15~65%)范围时,利用光度计进行吸光度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当溶液的浓度太大,测得的A值不在上述范围时,测量的误差将大大增加。此时可用差示分光光度法进行测量提高准确度。为何差示法可以提高准确度呢?一般的分析化学教材都用扩展读数标尺来解释,这种解释较为直观,明了。但教材一般不说明扩展读数标尺的原理,这使一些学生感到困惑。有些教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但却直接引入一个差示透射率的定义,这也是一般学生不易理解的。本文从吸光度和透射率的定义出发,结合读数标尺的几何关系。对扩展读数标尺的原理加以简单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高准确度 吸光度 差示法 透射率 分析化学教材 透光率 光度法测量 光度测量 分析化学
下载PDF
关于盐酸滴定碳酸钠若干问题的讨论
16
作者 洛民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77-78,共2页
用盐酸滴定碳酸钠在一般的分析化学教材中均有较详细的讨论,并且常作为强酸滴定多元碱的一个范例。但某些教材对一些有关的数据和滴定条件的论述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例如华中师大等校合编的《分析化学》(第二版)中,以0.10mol/L盐酸滴定... 用盐酸滴定碳酸钠在一般的分析化学教材中均有较详细的讨论,并且常作为强酸滴定多元碱的一个范例。但某些教材对一些有关的数据和滴定条件的论述是不能令人信服的。例如华中师大等校合编的《分析化学》(第二版)中,以0.10mol/L盐酸滴定0.10mol/L的Na<sub>2</sub>CO<sub>3</sub>溶液为例进行讨论。该例在讨论到第二化学计量点时,认为溶液已成饱和溶液,H<sub>2</sub>CO<sub>3</sub>的浓度约为0.04mol/L,并以此计算溶液的PH值。但根据题设,Na<sub>2</sub>CO<sub>3</sub>的起始浓度为0.10mol/L。在第二化学计量点时,已加入的HCl标准溶液的体积应为Na<sub>2</sub>CO<sub>3</sub>溶液原体积的两倍,故此时H<sub>2</sub>CO<sub>3</sub>的分析浓度应为其起始浓度的1/3。即约为0.033mol/L。这是第一个令人不解之处。此外,在接近终点时,教材认为应剧烈摇晃溶液或加热除去过量的CO<sub>2</sub>,理由是“溶液中的CO<sub>2</sub>过多,酸度增大,致使终点出现过早。”这样的解释使人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即在Na<sub>2</sub>CO<sub>3</sub>的滴定中,由于生成CO<sub>2</sub>而使滴定产生了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钠 第一化学计量点 若干问题 强酸滴定 突跃范围 Na2CO3 盐酸 分析化学教材 滴定曲线 起始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