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计师感知分析师行为的新解释——一个关于分析师调研行为的探索 被引量:9
1
作者 许汝俊 袁天荣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7-95,共9页
近年来分析师行为过程研究成为焦点,文章基于信息披露与声誉压力机制,探索分析师参与调研行为及其特征对审计投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相较于调研后未发布预测的分析师而言,审计师对调研后不同期间内发布盈余预测的分析师行为感知明显... 近年来分析师行为过程研究成为焦点,文章基于信息披露与声誉压力机制,探索分析师参与调研行为及其特征对审计投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相较于调研后未发布预测的分析师而言,审计师对调研后不同期间内发布盈余预测的分析师行为感知明显;分析师在短时间内发布预测会引起审计师更多关注与投入,且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低声誉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中;分析师路演活动的调研方式会引起审计投入增加,但并未强化审计师对调研后短时间发布预测分析师行为的关注。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为最大限度提升分析师与审计师行为互动效应、充分发挥调研作用并最终形成有效的协同外部治理机制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资本市场 分析师调研 过程路径 审计感知 行为研究
下载PDF
社会关系在分析师调研过程中的作用——基于利益冲突和信息优势的视角 被引量:5
2
作者 廖明情 孙继欣 邓路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8-158,192-193,共13页
以往与分析师调研相关的文献通常忽略了分析师社会关系的影响,把调研看作同质化行为。本文在考虑分析师的社会关系后发现,调研能提高分析师预测准确性,降低其预测乐观性。在单独考虑商业关系时,调研对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改善作用被削弱... 以往与分析师调研相关的文献通常忽略了分析师社会关系的影响,把调研看作同质化行为。本文在考虑分析师的社会关系后发现,调研能提高分析师预测准确性,降低其预测乐观性。在单独考虑商业关系时,调研对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改善作用被削弱,分析师预测乐观性程度增强,表明此时"利益冲突"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单独考虑私人关系时,调研对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改善作用增强,分析师预测乐观性程度减弱,表明分析师此时面临的"利益冲突"较小,私人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分析师的信息优势。当两种关系并存时,调研对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改善作用同样被削弱,其预测乐观性程度增强,表明私人关系并不能改善分析师在商业关系中面临的"利益冲突",关系的负面影响更突出。在对内生性问题进行控制后,本文结论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表明适当的私人关系有利于分析师向资本市场传递信息,而商业关系的存在阻碍了分析师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分析 分析师调研 利益冲突 信息优势
下载PDF
分析师实地调研是否影响并购公告的市场反应
3
作者 李雁 《财会通讯(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8-122,共5页
本文选取了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2012至2014年期间的并购事件,分别以并购公告前3个月、2个月以及1个月内有无机构调研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以并购公告的市场反应作为主要的被解释变量,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实地调研对于并购事件的市场反应,... 本文选取了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2012至2014年期间的并购事件,分别以并购公告前3个月、2个月以及1个月内有无机构调研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以并购公告的市场反应作为主要的被解释变量,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实地调研对于并购事件的市场反应,进而对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回归结果证明,分析师调研行为对于并购公告的市场反应具有负效应:一方面,相较于没有分析师调研的公司,有调研的公司并购公告引起的市场反应更差;另一方面,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相同时间段内机构调研次数越多,并购公告的市场反应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师调研 并购公告 市场反应
下载PDF
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内控质量与企业研发强度
4
作者 戴书松 周柏含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57,共4页
本文选取2013—2018年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与企业研发强度二者的关系。研究表明,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活动的开展,并且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差的企业中,分析师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信... 本文选取2013—2018年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与企业研发强度二者的关系。研究表明,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活动的开展,并且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差的企业中,分析师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信息解读以及市场监督的职能,进一步显著促进企业研发强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分析实地调研 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研发
下载PDF
分析师实地调研与企业创新——基于我国深市A股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鑫斌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9-97,共9页
利用手工收集的分析师实地调研数据,检验分析师实地调研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分析师实地调研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表现为专利产出的增加。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代理问题是分析师实地调研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作用机... 利用手工收集的分析师实地调研数据,检验分析师实地调研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分析师实地调研能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表现为专利产出的增加。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代理问题是分析师实地调研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实地调研对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作用更加明显,分析师实地调研与分析师关注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是一种替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实地调研 企业创新绩效 融资约束 代理问题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提高分析师预测准确度吗——基于信息披露和信息挖掘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瑶 冯晓晴 侯德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27,135,共13页
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高分析师预测准确度。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公司主动增加公开信息披露和激励分析师调研挖掘私... 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高分析师预测准确度。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公司主动增加公开信息披露和激励分析师调研挖掘私有信息这两条路径提升分析师预测准确度。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提升作用主要存在于机构持股比例较高、较多明星分析师跟踪的企业以及市场处于牛市行情的样本中。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减少了分析师乐观偏差,且能显著降低分析师盈余预测分歧度。经济后果检验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高分析师预测准确度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在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传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资本市场 分析预测准确度 信息披露质量 分析师调研
下载PDF
分析师实地调研与资本市场信息效率——基于股价同步性的研究 被引量:100
7
作者 曹新伟 洪剑峭 贾琬娇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1-150,共10页
本文关注了分析师实地调研这一重要的私有信息获取活动,探讨了分析师实地调研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本文发现分析师的实地调研强度越大,公司的股价同步性越低,这说明分析师的实地调研可以促进更多的公司特有信息融人股价,提高了资... 本文关注了分析师实地调研这一重要的私有信息获取活动,探讨了分析师实地调研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本文发现分析师的实地调研强度越大,公司的股价同步性越低,这说明分析师的实地调研可以促进更多的公司特有信息融人股价,提高了资本市场的信息效率。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对于信息披露质量较差、研发投入较大的上市公司,分析师实地调研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作用更大,这表明在公开信息有限或不足时,分析师实地调研的信息挖掘作用更显著。综上,本文结论表明分析师的实地调研活动可以提高资本市场的信息效率。本文的研究为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分析师的信息媒介作用提供了有力的经验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分析师行业发展、完善分析师行业规范提供有价值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实地调研 私有信息 股价同步性
原文传递
数字化转型的信息治理效应:来自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证据 被引量:6
8
作者 刘贝贝 陈梦鹭 +1 位作者 管文娜 李春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5,共14页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利用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并用Python文本分析技术来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和Kim和Verrecchia(2001)[1]的方法测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公司信息...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利用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并用Python文本分析技术来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和Kim和Verrecchia(2001)[1]的方法测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这种作用在内部治理水平低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低的企业中更明显,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部分替代内部治理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对信息披露质量的作用。其次,利用工具变量法、熵平衡匹配、反向因果识别等来缓解数字化转型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潜在的内生性后,结论依然稳健。最后,机制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吸引更多分析师进行实地调研和降低信息不对称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本文的研究结果解释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不仅拓展和丰富了资本市场中微观主体信息有效性研究,还为更好地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资本市场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信息披露质量 分析实地调研 信息不对称
下载PDF
我国证券分析师实地调研有价值吗?——基于盈余预测准确性的一项实证研究 被引量:54
9
作者 贾琬娇 洪剑峭 徐媛媛 《投资研究》 2015年第4期96-113,共18页
本文基于手工收集的2009-2012年分析师实地调研的数据,研究发现,分析师进行实地调研后对本公司和行业内其他公司做出的盈余预测准确性更高。说明分析师通过实地调研不仅仅可以获得被调研公司的有价值信息,更重要的是实地调研可以帮助分... 本文基于手工收集的2009-2012年分析师实地调研的数据,研究发现,分析师进行实地调研后对本公司和行业内其他公司做出的盈余预测准确性更高。说明分析师通过实地调研不仅仅可以获得被调研公司的有价值信息,更重要的是实地调研可以帮助分析师提高行业知识和经验,具有行业溢出效应。同时,实地调研的价值受到上市公司自身的财务报告质量影响,即对于财务报告质量低的上市公司,分析师实地调研提高预测准确性的作用更大。另外,分析师的本地优势主要存在于不进行实地调研的分析师中,实地调研能够降低外地分析师和本地分析师之间的信息差距。综上,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全面理解分析师的实地调研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实地调研 分析预测准确性 财务报告质量
原文传递
分析师实地调研能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吗 被引量:13
10
作者 翟淑萍 袁克丽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126,共14页
以2013-2017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分析师实地调研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分析师实地调研次数的提高可以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涉及融资主题的调研可以显著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而涉及战略主题的调研对企业融资约束的... 以2013-2017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分析师实地调研与企业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分析师实地调研次数的提高可以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涉及融资主题的调研可以显著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而涉及战略主题的调研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不显著。控制内生性影响后该研究结论仍然成立。影响机理的检验证实,分析师实地调研通过发挥信息效应、监督效应以及信号传递效应对企业融资约束产生影响。进一步对涉及战略主题的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发现,调研信息语气越积极、调研越深入,越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实地调研 融资约束 信息效应 监督效应 信号传递效应
原文传递
分析师实地调研与企业分类转移盈余管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翟淑萍 甦叶 袁克丽 《会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53,共21页
文章以2013-2018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分析师实地调研对企业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提高分析师实地调研强度、提升其对业绩信息挖掘的深度可以有效抑制企业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当调研信息质量... 文章以2013-2018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分析师实地调研对企业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提高分析师实地调研强度、提升其对业绩信息挖掘的深度可以有效抑制企业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当调研信息质量较高时,分析师实地调研对企业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影响机理的检验证实,分析师实地调研通过缓解管理层的迎合动机以及发挥直接与间接的监督效应对企业分类转移盈余管理产生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实地调研对企业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在董事会独立性较低和外部审计质量较差的企业更明显;分析师特征异质性检验发现,非关联分析师和专业能力较强的分析师实地调研更能对企业分类转移盈余管理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实地调研 调研信息质量 分类转移盈余管理 迎合动机 监督效应
原文传递
信息要素大循环下的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研究:基于高铁开通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梦 朱翊茗 +1 位作者 舒苏 王愉靖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10-1926,共17页
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是我国经济要素循环畅通的基础和保障,是构建要素大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基于2007–2017年我国地级市高铁开通和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城市高铁开通对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并... 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是我国经济要素循环畅通的基础和保障,是构建要素大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基于2007–2017年我国地级市高铁开通和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城市高铁开通对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并运用企业信息透明度、机构持股和分析师实地调研等数据,从改善市场信息不对称、提升市场信息效率角度验证机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城市开通高铁能显著降低股价同步性,该实证发现在引入企业固定效应、控制飞机出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后依旧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城市高铁开通显著降低资本市场的信息获取成本,提升股价信息含量和市场定价效率,对信息透明度和信息披露水平较低以及外部信息环境较差的企业影响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高铁开通可以显著增加分析师实地调研活动,提升分析师报告句子数和涉及财务信息句子数,以增加股价中企业特有信息含量.研究结果揭示了城市开通高铁促进上市公司信息跨地区流动和传播的经济功能,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有效提升资本市场效率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 股价同步性 信息不对称 分析实地调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