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论视野下的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框架探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苟建林 张吉军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76-81,共6页
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借鉴霍尔三维结构体系的思维方法,从过程-逻辑-主体的三维视角建立了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框架。在过程维度上,综合环境影响评价是集环境影响前评价、环境影响中评价和环境影响后评价于一体的... 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借鉴霍尔三维结构体系的思维方法,从过程-逻辑-主体的三维视角建立了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框架。在过程维度上,综合环境影响评价是集环境影响前评价、环境影响中评价和环境影响后评价于一体的全过程评价;在逻辑维度上,综合环境影响评价要从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的政策法规环境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影响、资源能源环境影响、经济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和科技环境影响等六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在主体维度上,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强调专业第三方评价机构、项目建设主体、环境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相结合的全方位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 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框架 系统论 霍尔三维结构体系
下载PDF
“全评价”分析框架在高校图书馆统计与评估上应用的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叶继元 《铜陵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3-6,共4页
"全评价"分析框架包含六大要素和三个维度,已在学术评价上有所应用,也可以在图书馆统计和评估上进行示范性应用。目前图书馆统计和评估存在评估的规范性不够;评价指标之间的逻辑不强;有关质量、创新、效用指标的数据与评估缺... "全评价"分析框架包含六大要素和三个维度,已在学术评价上有所应用,也可以在图书馆统计和评估上进行示范性应用。目前图书馆统计和评估存在评估的规范性不够;评价指标之间的逻辑不强;有关质量、创新、效用指标的数据与评估缺失;对统计、评估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评估问题研究不深和对评估实践组织不力等问题,可以采取建立与完善高校图书馆的评估指标体系;提高对统计、评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相应数据库;委托第三方评估;重点开展质量、创新与效用评估和开展多元评价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评价分析框架 高校图书馆 统计 评估
下载PDF
“全评价”分析框架下的图书馆网站评价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卢文辉 叶继元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1-42,60,共13页
为了探讨国内外图书馆网站评价研究的进展、问题和对策,采用"全评价"分析框架,应用文献计量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从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及指标、评价制度这6个角度入手,结合形式、内容和效用3... 为了探讨国内外图书馆网站评价研究的进展、问题和对策,采用"全评价"分析框架,应用文献计量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从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及指标、评价制度这6个角度入手,结合形式、内容和效用3个层面,对21世纪以来国内外有关图书馆网站评价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图书馆网站评价存在许多问题,诸如评价主体过于单一、评价客体过于宽泛、评价制度尚未建立等,文章从6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图书馆网站评价提供参考,进而提高图书馆网站建设质量。对策主要包括:(1)推进评价主体多元化与专业化;(2)促进评价客体多样化与全面化;(3)坚持评价目的具体化和明确化;(4)推动评价方法专业化和综合化;(5)促进评价标准及指标规范化和客观化;(6)重视评价制度建设和培养制度规范意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网站 “全评价分析框架 网站评价
下载PDF
基于“全评价”分析框架的公共图书馆馆藏建设质量评价——以闵行区图书馆为例
4
作者 於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图书情报》 2023年第12期175-179,共5页
公共图书馆担负科学研究服务、大众服务的双重任务,馆藏资源建设是公共图书馆基础性工作,随着各级公共图书馆图书入藏量的不断增加,如何提高馆藏建设质量,成为亟待解决问题。为加强公共图书馆馆藏建设水平,需及时进行全面评价。为此,以... 公共图书馆担负科学研究服务、大众服务的双重任务,馆藏资源建设是公共图书馆基础性工作,随着各级公共图书馆图书入藏量的不断增加,如何提高馆藏建设质量,成为亟待解决问题。为加强公共图书馆馆藏建设水平,需及时进行全面评价。为此,以闵行区图书馆为例,采用“全评价”分析框架,对其馆藏建设质量进行评价,为公共图书馆改进馆藏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评价分析框架 公共图书馆 馆藏建设
下载PDF
创意类开放数据竞赛作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定——以数字人文项目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宇翔 刘周颖 +2 位作者 刘炜 高胜寒 张磊 《中国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5-95,共21页
为激励大众参与公开数据的开发利用,各领域纷纷举办开放数据竞赛活动,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数字人文项目的兴起一方面产生了大量的开放数据,另一方面由于其跨领域和学科交叉等特性,也给开放数据竞赛带来了新的契机,特别... 为激励大众参与公开数据的开发利用,各领域纷纷举办开放数据竞赛活动,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数字人文项目的兴起一方面产生了大量的开放数据,另一方面由于其跨领域和学科交叉等特性,也给开放数据竞赛带来了新的契机,特别是针对数字人文项目开展相关的创意类开放数据竞赛,其影响力和社会价值不容小觑。随着数字人文领域创意类开放数据竞赛的推动和发展,对于作品的评价是确保开放数据竞赛公平公正的有效途径,也是项目后期孵化和推广的重要依据。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实践还处于摸索起步阶段,理论研究方面更是鲜有关注,因此有必要对创意类开放数据竞赛中的竞选作品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以"全评价"分析框架和D&M模型为基础,结合创意类开放数据竞赛的目的和数字人文领域的特色,初步确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征询专家意见,完善指标体系并获取指标重要性得分,选用基于指数标度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以上海图书馆举办的创意类开放数据竞赛为例,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对部分竞选项目进行评估,从而完成指标体系的最终测定;最后对数字人文领域创意类开放数据竞赛的参赛项目评审和数字人文类互联网应用的开发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数据竞赛 数字人文 “全评价分析框架 评价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
下载PDF
有分无人:当前学习评价价值观存在的根本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中男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4-18,共5页
"以分为本"是当前学习评价价值观的基本取向,"有分无人"是这一学习评价价值观所存在的根本问题。文章基于"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民族心理、社会制度"这一价值观分析框架,以及"评价标准、评价目标、... "以分为本"是当前学习评价价值观的基本取向,"有分无人"是这一学习评价价值观所存在的根本问题。文章基于"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民族心理、社会制度"这一价值观分析框架,以及"评价标准、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处理"这一学习评价分析框架,探讨了当前学习评价价值观存在的根本问题。从价值观的视角来看,"有分无人"不仅内隐于个体的思想观念、外显为个体的行为方式,而且凝炼成隐性的民族心理、汇聚为显性的社会制度;从学习评价的视角来看,"有分无人"不仅遁藏于评价标准、隐匿于评价目标中,而且支配着评价主体、操控着评价客体,潜藏在评价方法、隐没于评价结果处理中。无疑,"有分无人"已成为当前"以分为本"学习评价价值观所存在的根本问题,而"以分论人"则是这一学习评价价值观所导致的必然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分为本 有分无人 学习评价价值观 价值观分析框架 学习评价分析框架
下载PDF
语篇评价分析框架构建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悦明 卢仁顺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6年第3期22-27,共6页
悉尼学派将评价理论作为意义潜势系统,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中探讨人际意义系统,指出在语言系统中存在着在一个供语篇使用者选择的评价意义系统,用来实现作者在语篇中的情感、态度、立场等。但是从语篇分析视角上说,Martin等创立的评价... 悉尼学派将评价理论作为意义潜势系统,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中探讨人际意义系统,指出在语言系统中存在着在一个供语篇使用者选择的评价意义系统,用来实现作者在语篇中的情感、态度、立场等。但是从语篇分析视角上说,Martin等创立的评价系统又可以看作是一个语篇分析视角。本文试图对评价理论框架做相应的调整以构建语篇评价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评价意义系统 框架调整 语篇分析 评价分析框架
原文传递
基于“全评价”分析框架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毕丽萍 廖书语 +1 位作者 李战 叶继元 《情报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6-162,共7页
【目的/意义】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开通、运营微信公众平台,全面、客观地评价其运营与价值对于用户和运营者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过程】基于"全评价"分析框架的形式评价、内容评价、效用评价三大评价维度,运用文献计量... 【目的/意义】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开通、运营微信公众平台,全面、客观地评价其运营与价值对于用户和运营者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过程】基于"全评价"分析框架的形式评价、内容评价、效用评价三大评价维度,运用文献计量法、用户评议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赋权,构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体系。【结果/结论】构建了三大层次包含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WCI构建最终的评价公式,便于进行定量评价,旨在为优化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提供参考,提升用户获取所需信息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评价分析框架 学术期刊 微信公众平台 期刊评价
原文传递
论土地环境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全景 欧名豪 +1 位作者 庞英 李景刚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4年第5期48-54,共7页
研究目的:从土地环境的角度探讨土地利用、保护和管理的途径。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界定了土地环境的概念,分析了其构成体系和基本特征,解读了土地自然环境、工程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土地的影响,依据土地环境的诱因对土地问题进... 研究目的:从土地环境的角度探讨土地利用、保护和管理的途径。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界定了土地环境的概念,分析了其构成体系和基本特征,解读了土地自然环境、工程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土地的影响,依据土地环境的诱因对土地问题进行了分类,并对土地环境分析评价技术路线进行了框架设计。研究结论:中国原生土地问题、次生土地问题和社会土地问题都非常严重,致使人地关系失调,土地关系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环境 土地问题 分析评价框架
下载PDF
“全评价”分析框架下图书馆网站评价体系的分析与构建 被引量:9
10
作者 卢文辉 《图书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4-31,共8页
图书馆网站评价对于提升图书馆网站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全面地评价图书馆网站,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全评价'分析框架对图书馆网站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提出图书馆网站评价的评价主体应由馆员、学... 图书馆网站评价对于提升图书馆网站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科学、全面地评价图书馆网站,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全评价'分析框架对图书馆网站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分析,提出图书馆网站评价的评价主体应由馆员、学者和用户共同组成,评价客体应在分类评价的前提下各有侧重,应综合运用形式评价法、内容评价法、效用评价法进行评价。此外,文章还构建了一个包括网站形式、内容和效用3个层面的图书馆网站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网站 “全评价分析框架 网站评价 用户界面 网站影响力
原文传递
“以人为本”的学习评价价值观:共时性维度的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中男 《课程教学研究》 2019年第12期15-23,共9页
"以人为本"是当前学习评价价值观的应然转向。文章首先界定其概念,指出"以人为本"的学习评价价值观是一种以"人"为根本旨趣的价值观;继而厘清其性质,指出"以人为本"的学习评价价值观指向于促... "以人为本"是当前学习评价价值观的应然转向。文章首先界定其概念,指出"以人为本"的学习评价价值观是一种以"人"为根本旨趣的价值观;继而厘清其性质,指出"以人为本"的学习评价价值观指向于促进学习者之综合素质的全面且个性化发展,并尤其关注学习者之自由素质的发展;最后描述其表征,基于"评价标准、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处理"这一学习评价分析框架对其基本表征进行描述。基于上述三方面,完成对"以人为本"学习评价价值观之"共时性维度"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学习评价价值观 综合素质 自由素质 学习评价分析框架
原文传递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conomic Evaluation of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 Case of Rice-Fish Co-Culture in China 被引量:4
12
作者 Sonja BERWECK Parviz KOOHAFKAN +4 位作者 Mary Jane Ramos de la CRUZ 闵庆文 焦雯珺 孙业红 刘某承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3年第3期202-211,共10页
The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 initiative was launched by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 2002 with the aim of establishing the basis for the glob... The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 initiative was launched by 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 2002 with the aim of establishing the basis for the global recognition,dynamic conservation and adaptive management of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ystems and their associated landscapes,biodiversity,knowledge systems and cultures.There is anecdotal evidence that designated GIAHS are economically better than non-GIAHS sites.However,there have not been done an economic analysis to prove this.Nor are any sophisticated economic performance criteria for GIAHS in place for a continuously monitoring of the functioning.Therefore,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duct an economic valuation for a GIAHS system versus a similar non designated GIAHS system.For this,a Cost-Benefit Analysis (CBA) is chosen.The major constraint is the data availability.Therefore,a framework for economic analysis shall be developed with the intention to provide directions,assumptions,and data requirement to carry out an economic analysis and so give guidance on future inclusion of economic valuations of GIAHS.The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conomic assessment will use the Rice-Fish pilot site in China as a case study.The example calculations on the rice-fish co-culture (RFC) have to be taken cautiously due to data availability on different activities (tourism,marketed products on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s) as well as comparison to similar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nology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 Cost-Benefit Analysis (CBA) conceptual framework economic assessment Rice-Fish Co-Culture (RFC) China
原文传递
多模态视角下教学手势语交际功能研究——以大学EFL课堂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圆 《中国外语教育》 CSSCI 2015年第4期46-53,共8页
手势语的研究,不仅对课堂教学具有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在语言学的其他分支上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手势语有消除歧义,突出教学重点和辅助记忆的作用。有研究发现优秀语言教师倾向较多使用手势语。本研究从多模态视角出发,... 手势语的研究,不仅对课堂教学具有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在语言学的其他分支上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手势语有消除歧义,突出教学重点和辅助记忆的作用。有研究发现优秀语言教师倾向较多使用手势语。本研究从多模态视角出发,检视了两位优秀中国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手势语,参照Walsh(1994)的自我评价教师话语分析模型,探讨手势语在不同教学语境中的交际功能;同时使用语料库工具,提取伴手势的教师话语特征,讨论手势使用背后的心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势语 多模态 教师话语 自我评价教师话语分析框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