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背散射电子(BSE)研究奥陶纪部分笔石的始端发育和分枝方式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元动 骆天天 茅永强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5-137,共13页
背散射电子成像 (BackscatteredElectronImaging,简称BSE),是依托扫描电镜的一种电子成像技术,它的成像原理和特点非常适合用来研究那些表皮尚存的各类笔石标本,是二次电子成像 (SEM)无法替代的。文中简要介绍了这一技术的工作原理,并... 背散射电子成像 (BackscatteredElectronImaging,简称BSE),是依托扫描电镜的一种电子成像技术,它的成像原理和特点非常适合用来研究那些表皮尚存的各类笔石标本,是二次电子成像 (SEM)无法替代的。文中简要介绍了这一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利用它对我国早奥陶世和中奥陶世部分笔石的始端发育和分枝方式等进行了研究。当前BSE图象显示了许多以往其他途径无法观察到的笔石微细结构,特别是笔石复杂的始端发育特征,结果验证了Psigraptusjacksoni的二分岔式和Rhabdinoporaflabelliformisparabola的四分岔式原始分枝的观点,显示它们都具有最原始的等称笔石式(isograptid type)始端发育型式。此外,BSE图象还显示,底栖固着的树形笔石Airograp tusfurciferus的胞管排列和分枝方式与奥陶纪最早期的漂浮笔石非常相似,表明二者可能存在祖 裔演化关系,或者至少是原始性状上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散射电子 奥陶纪 笔石 始端发育 分枝方式
下载PDF
番茄分枝方式的形态学和解剖学观察研究
2
作者 孙金花 李海霞 段增强 《河南科学》 2014年第5期726-729,共4页
对番茄茎分枝方式的形态学观察及相关部位解剖结构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番茄的分枝方式为互生的不等二叉状合轴分枝,其花序实际上为顶生花序.讨论并界定了二叉状分枝和花(花序)腋外生的概念.提出一新的形态学术语——假节.
关键词 番茄 分枝方式 形态特征 解剖结构 假节
下载PDF
茎的分枝方式新见
3
作者 张云霞 邓培渊 《郑州师范教育》 2012年第4期57-59,共3页
根据茎各种分枝方式的成因及其特点,将它们归纳为总状分枝、基部丛生分枝和聚伞分枝三大类,并讨论了茎分枝方式与花序类型之间的本质联系。
关键词 分枝方式 总状分枝 基部丛生分枝 聚伞分枝
原文传递
柚木家系试验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运兴 吕广阳 《广西林业科学》 2001年第1期50-52,共3页
采用方差分析、典范分析等方法对引自海南岛的 12个家系的生长性状和质量性状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10年生各家系树高、单株材积差异显著 ,单株材积、树高与分枝习性、分枝方式、通直度三个质量性状关系密切 ;筛选出 1、9。
关键词 柚木 家系试验 树育 单株材积 分枝习性 分枝方式 通直度 选种
下载PDF
激子手性方法用于三糖化合物的研究
5
作者 赵永德 陈荣峰 +3 位作者 王天立 林素凤 夏建中 胡靖 《河南科学》 1989年第1期90-95,共6页
对已知结构的棉子糖、松三糖、麦芽三糖进行了衍生化反应和制备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测定了二(对—溴苯甲酸酯)糖苷的圆二色性,考察了它们的分枝点连接方式,推测的激子手性符号与实验结果一致,并得到三个新的裂分振幅值。
关键词 圆二色性 激子手性 低聚糖 糖苷键 三糖化合物 分枝点连接方式 裂分振幅值
下载PDF
树木
6
《格言(校园版)》 2021年第16期46-47,共2页
树木是有木质茎的植物。根据树木的寿命长短、分枝方式和外部形态的不同,树木可分为乔木、灌木和半灌木。绝大多数树木是种子植物,蕨类植物中只有树蕨为树木。据统计,中国约有8000种树木。
关键词 种子植物 蕨类植物 外部形态 半灌木 分枝方式 树木
下载PDF
蒙古莸(Caryopteris mongolica)种群空间格局及枝系构型 被引量:9
7
作者 贺一鸣 贺晓 +3 位作者 包丽颖 郭春燕 高建平 李琪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07-1013,共7页
蒙古莸(Caryopteris mongolica)是分布在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和荒漠的稀缺资源植物。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以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的蒙古莸自然种群为对象,对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枝系构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在20m×20m的空间尺度... 蒙古莸(Caryopteris mongolica)是分布在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和荒漠的稀缺资源植物。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以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的蒙古莸自然种群为对象,对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枝系构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在20m×20m的空间尺度下蒙古莸种群聚集分布,聚集的规模为8m×16m(128m2)。(2)蒙古莸的密度和株高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冠幅和扩散系数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植株的空间分布和枝系构型相互作用,使蒙古莸空间分布的密度为2.79株·m-2,植株呈较扁的椭球形。(3)蒙古莸的树冠分维数为7.58,分枝分维数为2.75,分枝级别最高为5级,分枝数量较多,且随着分枝级别的增大每一级别的分枝数量显著减少。蒙古莸分枝方式为假二叉分枝,枝系空间格局复杂,分枝长度较短,角度较大,总体分枝率高达4.31,且逐级分枝率之间存在差异。蒙古莸具有较高的利用空间资源的能力,适于在环境较为干旱地区进行保护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莸(Caryopteris mongolica) 空间分布格局 分枝方式 分枝 分形维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