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与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并发支气管扩张的CT征象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任会丽 陈品儒 +3 位作者 陈华 胡锦兴 刘文 方伟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95-201,共7页
目的探讨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肺病与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并发支气管扩张患者CT征象的差异,提高对两种疾病并发支气管扩张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搜集2017年1—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并经临床确诊的25例并发支气管扩... 目的探讨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肺病与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并发支气管扩张患者CT征象的差异,提高对两种疾病并发支气管扩张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搜集2017年1—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并经临床确诊的25例并发支气管扩张的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患者(简称“A组”)和26例并发支气管扩张的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简称“B组”),两组患者均为初诊或未经抗结核和抗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治疗。对两组患者的CT扫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就两组患者支气管扩张(CT分型、分布)、肺内病灶的形态(微结节、树芽征、结节、实变等)、伴发空洞(类型、分布)的CT征象特点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左肺下叶支气管扩张、左肺下叶微结节、肺体积收缩的比率分别为57.69%(15/26)、84.62%(22/26)、61.54%(16/26),均明显高于A组[分别为28.00%(7/25)、56.00%(14/25)、32.00%(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8、5.03、4.46,P值分别为0.032、0.025、0.035)。A组柱状型支气管扩张占52.00%(13/25),高于B组(15.38%,4/26);B组囊状型支气管扩张占50.00%(13/26),高于A组(16.00%,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69、6.63,P值分别为0.006、0.010)。结论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CT表现中,左肺下叶支气管扩张、左肺下叶微结节、肺体积收缩的发生率高于MAC肺病患者;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多并发囊状型支气管扩张,而MAC肺病多并发柱状型支气管扩张,以上特征性CT征象有助于两种疾病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分枝杆菌感染 细胞内 分枝杆菌 龟亚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显像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胞内分枝杆菌肺病CT特征:与堪萨斯、脓肿/龟分枝杆菌肺病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晴媛 邢志珩 +2 位作者 秦中华 谢祎 孙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7-861,共5页
目的探讨胞内分枝杆菌肺病的CT特征,并与堪萨斯分枝杆菌、脓肿/龟分枝杆菌肺病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35例胞内分枝杆菌肺病、18例堪萨斯分枝杆菌肺病和22例脓肿/龟分枝杆菌肺病的胸部CT表现,比较其CT特征。结果... 目的探讨胞内分枝杆菌肺病的CT特征,并与堪萨斯分枝杆菌、脓肿/龟分枝杆菌肺病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35例胞内分枝杆菌肺病、18例堪萨斯分枝杆菌肺病和22例脓肿/龟分枝杆菌肺病的胸部CT表现,比较其CT特征。结果胞内分枝杆菌肺病病灶多分布于双肺(33/35,94.29%)、累及多个肺叶(18/35,51.43%)或全部肺叶(16/35,45.71%),主要表现为索条影(34/35,97.14%)、实变(33/35,94.29%)、小叶中心结节和树芽征(32/35,91.43%)、胸膜增厚(32/35,91.43%)、磨玻璃密度影(31/35,88.57%)、牵拉性支气管扩张(30/35,85.71%)、非牵拉性支气管扩张(25/35,71.43%)、结节(24/35,68.57%)、肺内钙化(24/35,68.57%)和空洞(23/35,65.71%)。胞内分枝杆菌肺病磨玻璃密度影多于堪萨斯分枝杆菌(P=0.001)、脓肿/龟分枝杆菌肺病(P<0.001)。胞内分枝杆菌肺病空洞壁厚于堪萨斯分枝杆菌(P=0.019)、脓肿/龟分枝杆菌肺病(P=0.024)。胞内分枝杆菌肺病肺内钙化多于堪萨斯分枝杆菌(P=0.014)、脓肿/龟分枝杆菌肺病(P=0.007)。结论相比堪萨斯、脓肿/龟分枝杆菌肺病,胞内分枝杆菌肺病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分枝杆菌感染 细胞内 分枝杆菌 堪萨斯 分枝杆菌 龟亚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脓肿分枝杆菌致患者多系统播散性感染一例的诊治过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开义 吕正煊 +3 位作者 刘永莉 张乐 朱江春 喻明丽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探讨脓肿分枝杆菌致病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6月9日收治的1例脓肿分枝杆菌致患者多系统播散性感染的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及随访、转归情况,并进行经验总结。结果本例患者... 目的探讨脓肿分枝杆菌致病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6月9日收治的1例脓肿分枝杆菌致患者多系统播散性感染的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及随访、转归情况,并进行经验总结。结果本例患者于2017年7月因"发热、咳嗽1月余"就诊于澜沧县人民医院,以肺部感染治疗2周无效后转至普洱县人民医院,再以"肺结核"诊断性抗结核药品治疗至2017年12月,咳嗽及发热症状较前有缓解。但12月20日患者因发热、咳嗽突然加重并伴胸闷而入住普洱市人民医院,以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继续行抗结核和抗感染治疗。1个月后因效果不佳而转诊至昆明医科大学某附属医院,诊治后的病情仍无改善,于2018年2月14日回原住地,在当地医院门诊间断进行抗感染及对症治疗。5月8日患者因病情再次加重且伴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就诊于云南省某肿瘤医院,淋巴结手术标本病理检查未检出恶性细胞,考虑"耐药性肺结核可能",于6月9日转至我院。经我院血培养、淋巴结脓液培养、肺泡灌洗液分枝杆菌22项分子诊断检测鉴定为"脓肿分枝杆菌",给予"利奈唑胺、莫西沙星、氯法齐明、阿米卡星、克拉霉素"联合治疗40d好转出院,且随访预后良好。结论当疑似结核病患者反复抗酸杆菌检测阻性且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效果差,除考虑耐药结核病外,还应积极行新型分子生物学检测排除NTM病,以提高疾病诊断率和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感染 非典型性 分枝杆菌 龟亚 疾病特征 诊断技术和方法 药物疗法 联合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下载PDF
青海省结核分枝杆菌的间隔寡核苷酸分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兆芬 李斌 +7 位作者 马永成 蒋明霞 苏效东 马斌忠 刘寿 瞿述根 周则 张晓娟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5-567,共3页
肺结核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一类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的慢性传染病。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据估计每年约有100万新发肺结核病例,占全球11%。近年来,结核病分子生物学研究日趋... 肺结核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一类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的慢性传染病。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据估计每年约有100万新发肺结核病例,占全球11%。近年来,结核病分子生物学研究日趋成熟,其中,用于MTB分型的指纹技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间隔寡核苷酸分型方法就是其中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寡核苷酸类 分枝杆菌科
原文传递
“中国病原分枝杆菌质谱数据库”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本善 李修远 +4 位作者 刘东鑫 李亚楠 王玫 赵雁林 鲁辛辛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19-526,共8页
目的构建国产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仪的病原分枝杆菌鉴定数据库,评价其鉴定准确性并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方法"中国病原分枝杆菌质谱数据库"的构建:收集分枝杆菌国际标准菌株19种、19株及"资源化"... 目的构建国产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仪的病原分枝杆菌鉴定数据库,评价其鉴定准确性并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方法"中国病原分枝杆菌质谱数据库"的构建:收集分枝杆菌国际标准菌株19种、19株及"资源化"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42种、183株;采用改良研磨-超声裂解法提取菌体蛋白。以国产MALDI-TOF MS仪(microTyper MS)为基础进行谱图采集及数据库构建,每株菌提取物平行滴加于12个靶点,每个靶点采集2次,得到24张质谱图;后按标准精选20张优质谱图,设置最大出峰数目、最小出峰频率及质量容差,经分析软件生成主谱图(MSP)。数据库验证:收集不同地区来源分枝杆菌305株,以16S rRNA基因、hsp65及rpoB测序为金标准,比较以本数据库为基础的microTyper MS与以Mycobacteria Library 3.0数据库为基础的进口MALDI-TOF MS仪(MALDI-TOF MS Microflex)鉴定分枝杆菌的准确性及谱图特征。结果构建的"中国病原分枝杆菌质谱数据库"容量为42种、202株,平均每种纳入菌株4.8株,排在前10位的是堪萨斯分枝杆菌16株、胞内分枝杆菌16株、戈登分枝杆菌16株、偶发分枝杆菌16株、鸟分枝杆菌16株、脓肿分枝杆菌16株、结核分枝杆菌15株、马赛分枝杆菌11株、阿罗普研院分枝杆菌10株及yongongens分枝杆菌2株;305株验证菌株经测序确认为29种;基于本数据库,种水平鉴定准确率为99.67%(304/305),高于MALDI-TOF MS Microflex(97.38%,297/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P〈0.05)。结论构建的"中国病原分枝杆菌质谱数据库"质量达到临床常规应用要求,就国内流行株而言,鉴定准确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8, 41:519-5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科 光谱法 质量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数据库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与分枝杆菌感染相关的多核巨细胞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晓东 王洪生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年第3期194-197,共4页
多核巨细胞是分枝杆菌尤其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特征性病理细胞之一,其典型的细胞形态为体积较大、多个细胞核环状或者马蹄形排列在细胞质中。一般认为,多核巨细胞在肉芽肿的微环境中由单核巨噬细胞分化融合而来。虽然多核巨细胞发... 多核巨细胞是分枝杆菌尤其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特征性病理细胞之一,其典型的细胞形态为体积较大、多个细胞核环状或者马蹄形排列在细胞质中。一般认为,多核巨细胞在肉芽肿的微环境中由单核巨噬细胞分化融合而来。虽然多核巨细胞发现已久,但是其形成的具体机制、形成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至今尚不清楚。许多研究表明,分枝杆菌的某些成分及其代谢产物、微环境中众多的细胞因子及黏附因子、细胞表面抗原等对多核巨细胞的形成及功能变化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科 巨细胞 肉芽肿
原文传递
分枝杆菌属菌种重新分类为5个属的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敬焕 李祥 +1 位作者 付琪瑶 宁永忠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58-960,共3页
2018年2月,Gupta等[1]建议将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成员重新分类。分枝杆菌属最高水平中存在5个不同的单系分组(monophyletic groups),分别为Tuberculosis-Simiae(结核-猿猴,TS)、Terrae(土地,Te)、Triviale(次要,Tr)、Fortuitum-Va... 2018年2月,Gupta等[1]建议将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成员重新分类。分枝杆菌属最高水平中存在5个不同的单系分组(monophyletic groups),分别为Tuberculosis-Simiae(结核-猿猴,TS)、Terrae(土地,Te)、Triviale(次要,Tr)、Fortuitum-Vaccae(偶发-母牛,FV)、Abscessus-Chelonae(脓肿-龟,AC)。Gupta等由此建议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重新分类为5个属,并依次对科和5个属进行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科 分枝杆菌 分枝杆菌 分枝酸棒菌属 分枝杆菌 分枝酸菌属
原文传递
龟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分析及E试验法应用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桂静 王峰 +2 位作者 洪创跃 李金莉 梁静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67-571,共5页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龟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耐药谱,评价E试验法检测龟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的临床适用性。方法用Geno Type Mycobacterium CM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系统筛选16株龟分枝杆菌临床菌株、20株脓肿分枝杆菌临床菌株...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龟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耐药谱,评价E试验法检测龟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的临床适用性。方法用Geno Type Mycobacterium CM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系统筛选16株龟分枝杆菌临床菌株、20株脓肿分枝杆菌临床菌株,分别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E试验法检测其对阿米卡星、头孢西丁、环丙沙星、克拉霉素、多西环素、亚胺培南、利奈唑胺、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啶和妥布霉素9种抗生素的MIC,以微量肉汤稀释法为标准,评价E试验法的MIC值符合率和MIC解释的一致率。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检验。结果龟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对阿米卡星和头孢西丁均敏感(36/36),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低(1/36),对环丙沙星、多西环素、亚胺培南和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较高(29/36)。龟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例数分别为2/16和12/20,对妥布霉素的耐药例数分别为7/16和16/20。E试验法检测9种抗生素的MIC值分布与微量肉汤稀释法MIC值分布的总体符合率为46%(149/324),MIC解释一致率最高的分别为阿米卡星、克拉霉素、多西环素和亚胺培南(35/36),其次为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啶(34/36),2例(2/36)解释结果有重大误差;一致率较高的为环丙沙星(31/36)和妥布霉素(26/36);一致率最低的为头孢西丁和利奈唑胺(14/36),易导致MIC解释出现假阳性。结论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和克拉霉素对龟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有良好的体外抗菌作用,利奈唑胺、妥布霉素对部分龟分枝杆菌有良好的体外抗菌作用。除头孢西丁和利奈唑胺外,阿米卡星、克拉霉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和妥布霉素均适用E试验法检测龟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需慎重采用E试验法检测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啶的药物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龟亚 分枝杆菌 脓肿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