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分段直线拟合的伪随机码相位测量法 被引量:6
1
作者 罗海军 彭卫东 +1 位作者 李明阳 项田杰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5年第3期727-729,733,共4页
针对目前PN码相位测量抗干扰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PN码相位测量方法;该方法以PN码的相关函数为基础,以峰值点为分界点对相关峰曲线两侧分别做最小二乘直线拟合;然后求出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其中横坐标与零相偏参考值的差值就... 针对目前PN码相位测量抗干扰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PN码相位测量方法;该方法以PN码的相关函数为基础,以峰值点为分界点对相关峰曲线两侧分别做最小二乘直线拟合;然后求出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其中横坐标与零相偏参考值的差值就是PN码相位的估值;该方法与目前常用的最小二乘同步法和三点二次插值PN码相位测量法相比较,算法复杂度增加有限;通过仿真数据可以得出,新的PN码测量方法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能得到比最小二乘同步法和三点二次插值法更加稳定和精确的估值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点二次插值 最小二乘法 分段直线拟合 PN码相位测量 抗噪声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分段直线拟合算法 被引量:17
2
作者 薛丽红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4期9-10,共2页
本文通过直线方程的斜率和几何意义给出了又一新的分段技巧,再结合最小二乘法提出了一种分段直线拟合的新方法,又给出相应的算法,最后用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最小二乘法 分段直线拟合 算法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光纤光栅Bragg波长直线拟合 被引量:5
3
作者 姜德生 高翩 +1 位作者 张翠 范典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5-27,共3页
针对基于可调谐法布里珀罗(F-P)滤波器的光纤光栅解调系统存在波长解调准确度不够高的问题,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在解调过程中对光纤光栅B ragg波长进行直线拟合的可行性,即光纤光栅B ragg波长与F-P滤波器的调谐电压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 针对基于可调谐法布里珀罗(F-P)滤波器的光纤光栅解调系统存在波长解调准确度不够高的问题,从理论上系统地分析了在解调过程中对光纤光栅B ragg波长进行直线拟合的可行性,即光纤光栅B ragg波长与F-P滤波器的调谐电压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用最小二乘法对光纤光栅B ragg波长和F-P滤波器的调谐电压进行直线拟合,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确存在密切的线性相关性。为提高拟合的效果,提出了分段直线拟合,它可以使测量误差降低至少1个数量级,从而提高了F-P滤波器光纤光栅解调系统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分段直线拟合 最小二乘法 法布里一珀罗滤波器 Bragg波长 解调
下载PDF
基于分段拟合的煤自燃指标气体优选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安靖宇 张健 +3 位作者 季德阁 蔡茂林 许博 张鹏妍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5-31,共7页
为更加精确地得出煤自燃的临界温度并找出煤自燃各个阶段最优的指标气体,以此提高煤层自燃预测预报的准确性,选取西北某矿2号煤和3号煤典型煤样开展程序升温-气相色谱实验,采用分段直线拟合的方法,得出煤自燃过程中的耗氧速率突变点温... 为更加精确地得出煤自燃的临界温度并找出煤自燃各个阶段最优的指标气体,以此提高煤层自燃预测预报的准确性,选取西北某矿2号煤和3号煤典型煤样开展程序升温-气相色谱实验,采用分段直线拟合的方法,得出煤自燃过程中的耗氧速率突变点温度和氧化产物生成量激增点温度,在此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煤干裂温度之后的指标气体进行优选。结果表明:2号煤和3号煤的自燃临界温度分别为73.0℃和72.1℃,干裂温度分别为112.6℃和109.8℃;CO适用于2种煤样全温度下的预测预报;φ(C_(2)H_(4))/φ(C_(2)H 6)和C_(2)H_(4)是2号煤干裂温度之后较优的预测预报指标气体;φ(C_(2)H_(4))/φ(C 2H_(6)),C_(2)H_(4)和C_(2)H_(6)是3号煤干裂温度之后较优的预测预报指标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耗氧速率 分段直线拟合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下载PDF
一种非直线倾斜的打印体汉字串图像矫正方法
5
作者 吴爽 祝进 +2 位作者 王丙文 吴婧妤 叶鹏飞 《信息技术》 2017年第10期146-149,159,共5页
为解决非直线倾斜的打印体汉字串文本图像难以准确地进行倾斜矫正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直线和非直线倾斜的打印体汉字串文本图像矫正的通用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对汉字串图像进行粗切分求取单个字符的特征点位置,其次根据特征点的坐标... 为解决非直线倾斜的打印体汉字串文本图像难以准确地进行倾斜矫正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直线和非直线倾斜的打印体汉字串文本图像矫正的通用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对汉字串图像进行粗切分求取单个字符的特征点位置,其次根据特征点的坐标位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基线的分段直线方程,从而得到各段图像的倾斜角,最后利用旋转变换对各分段图像分别进行倾斜矫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矫正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汉字串文本图像倾斜的情况,具有一般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矫正 分段直线拟合 特征点 最小二乘法 文本图像
下载PDF
数控铣齿机定位误差的热影响分析及其分段建模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兴达 李自汉 杨建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2-95,共4页
为了提高YKHS2210A型数控铣齿机的定位精度,根据最小二乘法分段直线拟合原理提出了对热误差斜率分段建模的补偿模型。该数控铣齿机丝杠的固定方式是一段固定一段自由,通过仿真发现丝杠固定端和自由端的温度场差异非常大,因此利用最小二... 为了提高YKHS2210A型数控铣齿机的定位精度,根据最小二乘法分段直线拟合原理提出了对热误差斜率分段建模的补偿模型。该数控铣齿机丝杠的固定方式是一段固定一段自由,通过仿真发现丝杠固定端和自由端的温度场差异非常大,因此利用最小二乘法分段直线原理将定位误差的热动态部分分成两段进行拟合,建立了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误差补偿模型。最后在数控铣齿机上进行补偿试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经补偿,在温度变化过程中,机床定位误差一直能减少在5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铣齿机 最小二乘法分段直线拟合 温度场 定位误差建模
下载PDF
基于激光视觉的角焊缝图像特征点提取 被引量:33
7
作者 刘子腾 白瑞林 王秀平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9-93,133,共5页
提出一种借助线激光从图像中提取角焊缝特征点的方法,克服了线激光在角焊缝表面的反光对提取光条中心线的影响,有效地识别出了角焊缝特征点.首先,根据局部对比度区分实际光条与反光条纹,用阈值分割结合图像形态学方法分割出实际光条,并... 提出一种借助线激光从图像中提取角焊缝特征点的方法,克服了线激光在角焊缝表面的反光对提取光条中心线的影响,有效地识别出了角焊缝特征点.首先,根据局部对比度区分实际光条与反光条纹,用阈值分割结合图像形态学方法分割出实际光条,并确定ROI区域;其次,根据光条截面的灰度分布提取光条中心点;最后,用迭代最小二乘法拟合分段光条中心线方程并确定角焊缝特征点.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表面光亮角焊缝的亚像素图像特征点,在主频3.4 GHz的PC机上共用时0.35 s,能够满足焊接速度为0~25 mm/s的普通焊接设备的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激光 反光条纹 光条中心点 分段直线拟合
下载PDF
一种新的语音数据压缩算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巧玲 谢维波 《计算机时代》 2006年第5期1-2,40,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B样条曲线拟合的语音压缩算法,为语音数据的压缩提供了新的思路。在PCM语音文件中,采用分段直线的方法对语音样本数据进行拟合,其处理结果与ADPCM的处理结果相近,如果采用高次的B样条曲线来拟合语音数据,在压缩率略有下... 提出了一种基于B样条曲线拟合的语音压缩算法,为语音数据的压缩提供了新的思路。在PCM语音文件中,采用分段直线的方法对语音样本数据进行拟合,其处理结果与ADPCM的处理结果相近,如果采用高次的B样条曲线来拟合语音数据,在压缩率略有下降的情况下,话音质量将明显提高。算法具有实现简单、效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压缩 B样条曲线 波形编译码器 分段直线拟合
下载PDF
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条干均匀度在线检测系统
9
作者 刘冀龙 尹岗 《微型机与应用》 2016年第21期45-48,共4页
为了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提出了应用图像处理技术的条状物均匀度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以交叉编译开发环境Qt Creator为核心,结合开源图像处理库OpenCV,实现了不规则条状物外尺寸的非接触式在线测量和实时显示。采用显微放大镜头,... 为了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提出了应用图像处理技术的条状物均匀度在线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以交叉编译开发环境Qt Creator为核心,结合开源图像处理库OpenCV,实现了不规则条状物外尺寸的非接触式在线测量和实时显示。采用显微放大镜头,搭建了专用的光学系统;图像预处理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消除了不同光照强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为了充分体现人机交互性而编写了友善的上位显示界面,采用MATLAB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曲线拟合,验证了分段直线拟合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结构简单,测量结果准确,使纺织品条干均匀度在线实时检测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处理 均匀度检测 最大类间方差法 分段直线拟合
下载PDF
一元和二元函数的数据建模方法及其在火电机组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康英伟 段松涛 +3 位作者 刘向伟 朱峰 杨平 梁正玉 《上海电力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07-213,共7页
研究了一元函数和二元函数的数据建模问题,给出了2种一元函数数据建模方法(基于给定间隔点横坐标的分段直线拟合方法和基于曲线拟合的分段直线拟合方法)及1种二元函数数据建模方法(分段直线拟合插值混合型建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某600 M... 研究了一元函数和二元函数的数据建模问题,给出了2种一元函数数据建模方法(基于给定间隔点横坐标的分段直线拟合方法和基于曲线拟合的分段直线拟合方法)及1种二元函数数据建模方法(分段直线拟合插值混合型建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某600 MW超临界火电机组负荷特性的建模中。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在建模中是有效的;2种一元函数数据建模方法均具有直线分段数可控、数据适用性广等优点。相比基于给定间隔点横坐标的分段直线拟合方法,基于曲线拟合的分段直线拟合方法具有算法简单、可自动确定分段节点等优点,相比已有的二元函数数据建模方法,分段直线拟合插值混合型建模方法具有灵活性高、通用性强、模型形式简单等优点。将给出的数据建模方法开发成软件,可以通过交互的方式十分方便地完成从历史数据到一元或二元函数模型的建模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元函数 二元函数 数据建模 分段直线拟合 插值 火电机组 负荷特性
下载PDF
Pose optimization based on integral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line segments 被引量:3
11
作者 ZHANG YueQiang LI Xin +2 位作者 LIU HaiBo SHANG Yang YU QiFe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35-148,共14页
In this paper, new solutions for the problem of pose estimation from correspondences between 3D model lines and 2D image lines are proposed. Traditional line-based pose estimation methods rely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 In this paper, new solutions for the problem of pose estimation from correspondences between 3D model lines and 2D image lines are proposed. Traditional line-based pose estimation methods rely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noises(perpendicular to the line) for the two endpoints are statistically independent. However, these two noises are in fact negatively correlated when the image line segment is fitted using the least-squares technique. Therefore, we design a new error function expressed by the average integral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line segments. Three least-squares techniques that optimize both the rotation and translation simultaneously are proposed in which the new error function is exploited. In addition, Lie group formalism is utilized to describe the pose parameters, and then,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can be solved by means of a simple iterative least squares method. To enhance the robustness to outliers existing in the match data, an M-estimation method is developed to convert the pose optimization problem into an iterative reweighted least squares problem. The proposed methods are validated through experiments using both synthetic and real-world data.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s yield a clearly higher precision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hine vision perspective-n-line problem line distance function pose optimization M-estim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