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倾盖板水石分流池的分流能力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潘攀 魏振磊 +1 位作者 尚岳全 王翔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56-1462,共7页
针对水动力条件这一泥石流重要的激发因素,提出一套新型的水石分流系统,系统主要由倾斜盖板分流池和虹吸排水管组成.水石分流系统可以高效快速的排泄沟谷内的水体,消除超强水动力条件,对于抑制泥石流发生或减小其规模意义重大.依据水力... 针对水动力条件这一泥石流重要的激发因素,提出一套新型的水石分流系统,系统主要由倾斜盖板分流池和虹吸排水管组成.水石分流系统可以高效快速的排泄沟谷内的水体,消除超强水动力条件,对于抑制泥石流发生或减小其规模意义重大.依据水力学相关理论,建立计算分流量和分流率的方法,计算结果与一处实际分流池工程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对影响分流能力的主要参数(盖板长度、宽度和倾斜角度)分别进行了6种不同取值下的分流率计算,结果表明:盖板宽度和角度的变化对于分流影响相当,长度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最显著,应作为控制分流率时的主要调整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分流 分流能力 分流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三口分流能力变化原因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阎云杰 施勇 +2 位作者 贾雅兰 栾震宇 胡腾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107,共6页
荆江三口分流分沙是驱动江湖关系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荆江三口分流能力变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系列水文资料分析,探究了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前后荆江三口口门附近干流及三口进口段水面比降、口门水位变化与三... 荆江三口分流分沙是驱动江湖关系演变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荆江三口分流能力变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系列水文资料分析,探究了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前后荆江三口口门附近干流及三口进口段水面比降、口门水位变化与三口分流能力变化之间的驱动-响应机制。研究表明,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荆江三口口门附近干流水面比降以增大为主;同流量下三口口门水位均有所下降,太平口水位降幅最大;松滋口、太平口洪道进口段水面比降均有所下降,但藕池口有所增加;太平口附近干、支流水面比降变化相反,对分流比的影响一致;藕池口附近干、支流水面比降同增或同减,对分流比的作用相互抵消,分流比主要朝干支流水面比降中变化幅度相对较大的方向变化;影响松滋口分流能力的因素众多,调整机制更为复杂,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江三口 分流能力 驱动-响应机制 水面比降 三峡工程
下载PDF
荆江三口分流能力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秦凯 彭玉明 陈俭煌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4-38,共5页
三峡水库蓄水前,荆江三口洪道逐渐淤积萎缩,分流比沿时程减小;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三口洪道发生了普遍冲刷,导致分流能力发生变化。为进一步了解其演变趋势,以便实施合理的综合整治,利用水沙数据、河道地形资料及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了... 三峡水库蓄水前,荆江三口洪道逐渐淤积萎缩,分流比沿时程减小;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三口洪道发生了普遍冲刷,导致分流能力发生变化。为进一步了解其演变趋势,以便实施合理的综合整治,利用水沙数据、河道地形资料及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影响三口分流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荆江三口分流总体呈现逐渐减小趋势,在三峡水库蓄水初期高水分流能力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口洪道 河道演变 分流能力变化 荆江
下载PDF
松滋河西支分流能力变化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益 彭玉明 李宗骏 《水资源研究》 2022年第6期580-589,共10页
长江中游河段荆江三口分流入洞庭湖,在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三口年径流量占枝城分流比约为12%,其中,松滋口分流比为最大,占7%左右。受荆江干流水沙变化、上下游水利工程兴建等因素影响,荆江三口分流量沿时程逐渐减小,松滋口沿时程总体也... 长江中游河段荆江三口分流入洞庭湖,在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三口年径流量占枝城分流比约为12%,其中,松滋口分流比为最大,占7%左右。受荆江干流水沙变化、上下游水利工程兴建等因素影响,荆江三口分流量沿时程逐渐减小,松滋口沿时程总体也呈现减小,但减小的幅度及速率为最小。松滋河经过大口之后又分为松滋河东支与西支,东支分流比衰减速度相对较大,西支分流减小的速度相对缓慢。利用荆江河段的水文及河道观测数据,分析了松滋河西支1956年来各时段分流量及分流比的变化,以枝城水文站流量为基准,分析了各流量级新江口站分流量及分流比的变化,从新江口水文断面河道形态尺度来分析过流能力变化,得出松滋河西支在枝城10,000 m3/s分流能力减弱、在枝城20,000 m3/s分流能力基本没有变化、在枝城30,000 m3/s分流能力明显增强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滋河西支 新江口 分流 分流 分流能力
下载PDF
三峡工程运行前后荆江三口分流能力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高耶 《湖南水利水电》 2020年第3期19-24,共6页
三峡工程运行后,荆江三口口门河段低水河槽出现一定冲刷,与上荆江干流河道低水河槽的冲刷程度基本相当,干流低水时期三口河道分流能力尚未发生明显变化。在干流流量20000 m3/s条件下,松滋口分流增加,太平口分流减少,藕池口分流稳定,三... 三峡工程运行后,荆江三口口门河段低水河槽出现一定冲刷,与上荆江干流河道低水河槽的冲刷程度基本相当,干流低水时期三口河道分流能力尚未发生明显变化。在干流流量20000 m3/s条件下,松滋口分流增加,太平口分流减少,藕池口分流稳定,三口总体分流能力在三峡工程前后没有显著变化。松滋口口门河段河漫滩河槽状态稳定,太平口和藕池口口门河段河漫滩河槽持续淤积,但淤积速率减缓。在干流流量为40000 m3/s条件下,太平口和藕池口分流能力显著下降,弥陀寺站多年平均流量值由1950 m3/s降至1674 m3/s,管家铺站多年平均流量值由3760 m3/s降至2617 m3/s,降幅30.4%,康家岗站多年平均流量值分别为303 m3/s和161 m3/s,下降46.86%,三口分流能力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荆江三口 分流能力
下载PDF
基于现有交通量的分流能力分析
6
作者 张梦 《山东交通科技》 2021年第5期122-123,131,共3页
以新元高速公路郭村至拐角铺段为例,通过收集新元高速公路以及周边密切联系路网的现有交通量,深入分析周边路网在新元高速公路实施改扩建期间的分流能力,并以此作为交通组织方案设计的依据。
关键词 交通量 分流能力 交通组织
下载PDF
基于Arena仿真的三峡坝前联运港口应急分流能力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艳清 逯一辰 张亚洁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6-81,共6页
伴随着长江上游流域社会经济及航运的快速发展,三峡过坝运输需求不断增加,三峡大坝坝前船舶积压已成为常态,为了缓解三峡船闸的压力,坝区实行日常翻坝运输和应急坝前转运策略。本文研究对象即为三峡坝前联运港口坝前转运策略下的应急分... 伴随着长江上游流域社会经济及航运的快速发展,三峡过坝运输需求不断增加,三峡大坝坝前船舶积压已成为常态,为了缓解三峡船闸的压力,坝区实行日常翻坝运输和应急坝前转运策略。本文研究对象即为三峡坝前联运港口坝前转运策略下的应急分流能力。以滚装船过坝为例,利用Arena仿真软件建立三峡枢纽坝上分流港口运输系统模型,并据此模拟未来三峡坝前港口在船舶积压时的应急分流能力。仿真结果显示,未来几年三峡船闸过坝运输需求将不断增长,而三峡船闸通过能力逐渐饱和,致使三峡枢纽坝前转运港口应急分流能力前期产能过剩,而后期能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枢纽 Arena仿真 坝前转运 应急分流能力 组合预测
原文传递
华东铁路南北第二通道扩能分流目标与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国宝 季令 《中国铁路》 1996年第1期16-18,共3页
分析了影响华东铁路南北第二通道分流能力实现的因素,提出了在2000年前第二通道分阶段扩能分流的目标设想和5条具体对策。
关键词 华东地区 铁路运输 对策 分流能力 目标
下载PDF
微型断路器的选择与应用
9
作者 刘芳 贾霄翔 +2 位作者 胡文英 耿丽恺 刘一潇 《集成电路应用》 2023年第1期182-183,共2页
阐述建筑电气工程的实际状况,选择最为适合的微型断路器,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探讨微型断路器的特点、选择和应用,包括微型断路器的分流能力选择、脱扣器类型的选择。
关键词 微型断路器 分流能力 脱扣器
下载PDF
交通量配置下三车道出口枢纽互通改扩建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水生 黄沙路 《交通工程》 2023年第5期43-50,59,共9页
枢纽互通是高速公路的重要节点,决定着高速公路能否发挥快速转换功能.本文基于樟树枢纽收集和恢复的基础性技术资料,从枢纽现状技术指标的要素评价、事故黑点分析、交通量预测等方面着手,梳理枢纽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证枢纽改造的必要性.... 枢纽互通是高速公路的重要节点,决定着高速公路能否发挥快速转换功能.本文基于樟树枢纽收集和恢复的基础性技术资料,从枢纽现状技术指标的要素评价、事故黑点分析、交通量预测等方面着手,梳理枢纽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证枢纽改造的必要性.分别将单向双车道匝道设计成单向三车道主线和单向三车道匝道,分析两种设计方式在交通量配置、平纵横指标、变速车道及渐变段长度等在取值方面存在的差异,并结合方案对比、分流区通行能力分析阐述两种设计方式的优缺点,并得出采用三车道主线出口更合适的结论.结合仿真分析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三车道主线出口进行设计在规范无相关规定的情况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纽改扩建 三车道匝道 交通量配置 分流区通行能力
下载PDF
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潜力定量化表征新方法 被引量:30
11
作者 耿站立 姜汉桥 +2 位作者 陈民锋 孙梦茹 曾玉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0-102,共3页
高含水期油藏与中低含水期油藏相比,剩余油的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高度分散、局部富集的特点,常规的剩余油潜力分布定量化表征方法在高含水期不再适用。考虑到剩余油分流能力与含水饱和度之间显著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了适用于高含... 高含水期油藏与中低含水期油藏相比,剩余油的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高度分散、局部富集的特点,常规的剩余油潜力分布定量化表征方法在高含水期不再适用。考虑到剩余油分流能力与含水饱和度之间显著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了适用于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潜力分布定量化表征的新概念——优势潜力丰度。分析了胜坨油田坨七断块顶部油藏沙二段8—10砂层组高含水期剩余油优势潜力分布规律,在剩余油可采储量丰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不同部位的优势潜力丰度最大相差达10倍,有效地突出了剩余油优势潜力部位,明确了剩余油的挖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期 剩余油 分流能力 相对渗透率 优势潜力丰度
下载PDF
非均质储层纳微米聚合物颗粒体系驱油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龙运前 朱维耀 +2 位作者 黄小荷 吴俊杰 宋付权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9-137,共9页
为了深入揭示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性对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驱油效果的影响,采用平板填砂模型和岩芯串、并联组合实验技术,对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进行了非均质驱油实验研究,并分析了纵向、横向非均质性和渗透率级差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为了深入揭示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性对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驱油效果的影响,采用平板填砂模型和岩芯串、并联组合实验技术,对纳微米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进行了非均质驱油实验研究,并分析了纵向、横向非均质性和渗透率级差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平板填砂模型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对改善储层纵向非均质性效果更明显,在纵向非均质模型中提高的采收率比横向非均质模型高9.83%。岩芯组合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渗透率级差增加,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提高串、并联岩芯组合模型的采收率均逐渐增大,在相近渗透率级差变化情况下,聚合物分散体系提高串联岩芯组合模型的采收率增幅为6.65%,而提高并联岩芯组合模型的采收率增幅为9.48%;渗透率级差越大,高、低渗岩芯的分流量相差越大,聚合物颗粒分散体系调驱后,高渗岩芯的分流量降低,低渗岩芯的分流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储层 纳微米聚合物颗粒 驱油效果 渗透率级差 分流能力
下载PDF
磷硅酸盐/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复合体系性能评价 被引量:7
13
作者 仲强 臧伟 卢祥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65,共3页
三元复合体系中的强碱作用使井筒和地面输油设备结垢严重,并且由于层间和层内矛盾日趋严重,注入过程易发生指进。为此,利用磷硅酸盐助剂、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组成复合体系,对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粘度、分流能力和驱油效果进行了研究。... 三元复合体系中的强碱作用使井筒和地面输油设备结垢严重,并且由于层间和层内矛盾日趋严重,注入过程易发生指进。为此,利用磷硅酸盐助剂、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组成复合体系,对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粘度、分流能力和驱油效果进行了研究。当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0.05%~0.4%,磷硅酸盐助剂质量分数为0.1%~0.8%时,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达到10-2~10-3mN/m数量级,具有较好的低界面张力范围。在物理模型上进行了分流能力和驱油实验。结果表明,磷硅酸盐助剂可以改善驱油体系的调剖能力,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35.9%,优于大庆现有的三元复合驱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硅酸盐 界面张力 分流能力 调剖
下载PDF
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工程截流试验研究
14
作者 陈辉 贺昌海 +2 位作者 付文宣 周正坤 费文才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4-77,共4页
为了保证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儒米拉工程的截流成功,通过水工模型试验,验证了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工程截流的设计方案,得到该工程的各项水力参数指标。对试验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降低截流风险的建议以及工程的截流推荐方... 为了保证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枢纽儒米拉工程的截流成功,通过水工模型试验,验证了苏丹上阿特巴拉水利工程截流的设计方案,得到该工程的各项水力参数指标。对试验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降低截流风险的建议以及工程的截流推荐方案,为截流施工方案的决策和施工组织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米拉 截流 模型试验 分流能力
下载PDF
高含水期剩余油潜力精细评价新方法——以温米油田温西三区块为例
15
作者 郑红梅 戴立波 +3 位作者 王磊 葛启兵 吕江陵 张俊 《中国化工贸易》 2013年第5期255-255,共1页
针对注水开发油田高含水期油藏地下油水关系复杂、认识难度大等问题,以精细数值模拟为手段,利用油藏优势潜力评价技术,即剩余油饱和度、储层有效厚度、剩余油分流能力、储层渗透率等多因素综合决策技术,用剩余油饱和度、剩余油储量... 针对注水开发油田高含水期油藏地下油水关系复杂、认识难度大等问题,以精细数值模拟为手段,利用油藏优势潜力评价技术,即剩余油饱和度、储层有效厚度、剩余油分流能力、储层渗透率等多因素综合决策技术,用剩余油饱和度、剩余油储量丰度、优势潜力丰度、优势动用潜力丰度四个步步递进的指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剩余油优势开发潜力区域。其研究结果在温米油田温西三区块的生产实践中得到了成功验证,说明这种多因素精细评价高含水期剩余油潜力分布的新方法准确可靠,对于指导油田开发实际生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数值模拟 分流能力 优势潜力丰度 优势动用潜力丰度
下载PDF
黄登水电站工程截流模型试验研究
16
作者 李江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4年第4期125-127,共3页
通过水力学整体模型试验,研究确定了澜沧江黄登水电站截流工程戗堤的布置、龙口位置的选择、截流水力学参数及进占过程中抛投方式的选择。模型试验也研究了水流对1#导流洞进口全年围堰爆破后的冲渣情况及对导流洞分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 通过水力学整体模型试验,研究确定了澜沧江黄登水电站截流工程戗堤的布置、龙口位置的选择、截流水力学参数及进占过程中抛投方式的选择。模型试验也研究了水流对1#导流洞进口全年围堰爆破后的冲渣情况及对导流洞分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导流洞进口爆渣为何种形式,在Q=695~1 380 m3/s流量下都无法将爆渣冲出导流洞,模型试验为工程施工及技术方案的实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分流能力 截流 戗堤布置
下载PDF
缔合聚合物在中低渗油藏多孔介质中渗流特性研究
17
作者 崔丹丹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5年第21期152-153,共2页
本文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缔合聚合物在中低渗油藏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性,研究表明,缔合聚合物在渗透率为500×10-3μm2岩心中具有良好的注入性,此外,不同渗透率岩心并联实验证明缔合聚合物具有分流调堵能力,能显著提高低渗管的... 本文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缔合聚合物在中低渗油藏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性,研究表明,缔合聚合物在渗透率为500×10-3μm2岩心中具有良好的注入性,此外,不同渗透率岩心并联实验证明缔合聚合物具有分流调堵能力,能显著提高低渗管的分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特性 注入性 分流能力
下载PDF
渤海S油田纳米颗粒调驱体系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袁博 张云宝 +5 位作者 赵鹏 陈岩 黎慧 宁凯 徐良 姚传进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98-1004,共7页
针对渤海S油田注水开发存在的高含水问题,基于目标油藏的孔喉尺寸特征,利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纳米颗粒调驱体系,表征了该体系的物化特性,并通过填砂管岩心驱替实验,评价了其封堵性能、分流特性和驱油能力。结果表明:合成的纳... 针对渤海S油田注水开发存在的高含水问题,基于目标油藏的孔喉尺寸特征,利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纳米颗粒调驱体系,表征了该体系的物化特性,并通过填砂管岩心驱替实验,评价了其封堵性能、分流特性和驱油能力。结果表明:合成的纳米颗粒调驱体系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耐剪切性、膨胀性和表面活性;具有调剖和洗油的双重作用,可选择性优先进入和封堵高渗层,使高、低渗层的分流量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致;后续水驱阶段具有较强的耐冲刷能力,可有效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实现降水增油。该纳米颗粒调驱体系可为渤海S油田深部调驱作业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微乳液聚合 纳米颗粒 封堵性能 分流能力 深部调驱 采收率
下载PDF
黄登水电站工程截流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向光明 甘建华 李江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4年第10期121-124,共4页
通过水力学整体模型试验,分析龙口截流过程中水力学要素的分布规律,研究确定了澜沧江黄登水电站截流工程戗堤的布置、龙口位置的选择、截流水力学参数及进占过程中抛投方式的选择,同时研究了水流对1#导流洞进口全年围堰爆破后的冲渣情... 通过水力学整体模型试验,分析龙口截流过程中水力学要素的分布规律,研究确定了澜沧江黄登水电站截流工程戗堤的布置、龙口位置的选择、截流水力学参数及进占过程中抛投方式的选择,同时研究了水流对1#导流洞进口全年围堰爆破后的冲渣情况及对导流洞分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导流洞进口爆渣为何种形式,在Q=695 m3/s(11月中旬P=10%)至Q=1 380 m3/s流量下都无法将爆渣冲出导流洞,模型试验为工程施工及技术方案的编制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分流能力 截流 戗堤布置 黄登水电站
下载PDF
小区开放对周边道路通行的影响
20
作者 罗政 李亚楠 梁荟杰 《应用数学进展》 2019年第5期918-931,共14页
本文通过探究开放小区的内部道路对于周边道路不同的分流能力,进而研究在通行高峰时段,小区开放后,对周边道路通行情况的不同影响。首先以层次分析法建立一个三层的完整评价体系来评价小区开放对周边道路影响。其次,基于无信号交叉口的... 本文通过探究开放小区的内部道路对于周边道路不同的分流能力,进而研究在通行高峰时段,小区开放后,对周边道路通行情况的不同影响。首先以层次分析法建立一个三层的完整评价体系来评价小区开放对周边道路影响。其次,基于无信号交叉口的理论通行能力模型,解决开放小区后形成的支路分流能力问题,并明确支路的分流能力模型,以此来研究开放小区对周边道路通行的影响。接着,会对支路通行能力和周边道路通行量分四种情况进行运算。最后通过评价指标综合考虑小区开放前后对周边道路的影响,并从不同小区的不同道路结构出发,结合周边道路的交通情况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行能力 无信号交叉口 可接受间隙理论 分流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