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能利用与CO_2分离一体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宝群 金红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50-1155,共6页
介绍以降低CO2 分离能耗为目标的动力系统的研究现状 ,评述了利用冷能分离CO2 是其中的一个新方向。并从以下 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利用余热吸收制冷的CO2 分离一体化、利用LNG冷能与CO2 分离一体化和利用空分冷能与CO2 分离一体化。提... 介绍以降低CO2 分离能耗为目标的动力系统的研究现状 ,评述了利用冷能分离CO2 是其中的一个新方向。并从以下 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利用余热吸收制冷的CO2 分离一体化、利用LNG冷能与CO2 分离一体化和利用空分冷能与CO2 分离一体化。提出了在此基础上发展冷能利用与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能 利用 CO2 分离一体化 研究进展 制冷循环
下载PDF
食品工业中膜反应分离一体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雁 李琳 郭祀远 《中国食品工业》 1997年第3期28-28,30,共2页
针对食品工业的膜反应器中反应分离一体化出现的膜污染和浓差极化问题,本文提出通过外加电磁场和流体动力场来强化超滤膜反应分离过程,试图找出最适反应器和膜分离一体化的条件及设计模型。这一研究课题是国家教委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 针对食品工业的膜反应器中反应分离一体化出现的膜污染和浓差极化问题,本文提出通过外加电磁场和流体动力场来强化超滤膜反应分离过程,试图找出最适反应器和膜分离一体化的条件及设计模型。这一研究课题是国家教委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在食品化学工业中,为了得到所需要的产品,通常必须控制一定的操作条件,让原料在反应器内发生反应。由于在反应过程中还有其他副反应同时发生,因此原料不会100%地转化成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业 膜反应器 反应分离一体化
下载PDF
乙酰丙酸反应分离一体化制α-当归内酯
3
作者 陈铁牛 邓天昇 侯相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85-888,918,共5页
以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乙酰丙酸为原料,磷酸为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α-当归内酯。通过对反应规律的考察,发现α-当归内酯在反应工艺条件下不稳定,只有及时将生成的α-当归内酯导出反应体系,才能有效提高反应收率。作者采用反应分离... 以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乙酰丙酸为原料,磷酸为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α-当归内酯。通过对反应规律的考察,发现α-当归内酯在反应工艺条件下不稳定,只有及时将生成的α-当归内酯导出反应体系,才能有效提高反应收率。作者采用反应分离一体化工艺,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磷酸质量分数和体系压力对α-当归内酯收率的影响,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40℃,磷酸质量分数3%,体系压力9kPa。在该反应条件下α-当归内酯的选择性达96%,收率达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当归内酯 乙酰丙酸 反应分离一体化 香料与香精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筛选鉴定一体化技术与分子烙印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剑勇 杨亚军 +1 位作者 张继瑜 才学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901-2904,共4页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有效成分,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分子烙印高分子制成亲和色谱柱,利用色谱分离技术的高速高效性和质谱测定技术的高灵敏度和独有的混合解析能力,在线连接HPLC-MS,可以直接从中药复杂体系中分离、筛...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有效成分,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分子烙印高分子制成亲和色谱柱,利用色谱分离技术的高速高效性和质谱测定技术的高灵敏度和独有的混合解析能力,在线连接HPLC-MS,可以直接从中药复杂体系中分离、筛选出有效成分并进行直接鉴定,实现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筛选、鉴定一体化技术。文章简要从分子烙印聚合物及其制备、模板分子、功能性单体及聚合条件的选择、技术特点、应用状况及前景等方面简单介绍中草药有效成分筛选鉴定一体化技术中最有应用前途的分子烙印高分子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有效成分 分离筛选鉴定一体化技术 分子烙印技术
下载PDF
CO_(2)分离反应一体化复合膜材料研究进展
5
作者 邱月 王艳磊 +3 位作者 王榕榕 李华 路建美 何宏艳 《中国科学:化学》 CAS 2024年第11期2122-2131,共10页
近年来,化石燃料燃烧和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CO_(2)的捕集与转化成为全球焦点.相比传统的CO_(2)捕集分离技术,膜技术因其在分离效率和能耗方面的优势而备受瞩目.特别是,将膜技术与催化反应相结合,制备分离反应... 近年来,化石燃料燃烧和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CO_(2)的捕集与转化成为全球焦点.相比传统的CO_(2)捕集分离技术,膜技术因其在分离效率和能耗方面的优势而备受瞩目.特别是,将膜技术与催化反应相结合,制备分离反应一体化复合膜材料,不仅能有效分离CO_(2),还能原位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从而实现CO_(2)高效资源化利用的目标.本综述首先介绍了CO_(2)分离膜的分离机理和膜材料;然后结合膜反应器,介绍了CO_(2)膜催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最后基于离子液体体系,讨论了CO_(2)分离反应一体化复合膜材料研制的挑战和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推动CO_(2)减排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膜材料 CO_(2)催化 膜反应器 分离反应耦合一体化
原文传递
新型CO_2分离压缩一体化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徐钢 杨勇平 +2 位作者 段立强 王楠 田龙虎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43-1646,共4页
本文分析了含CO_2混合气体在低温下的相变特性,研究了CO_2低温分离方法的改进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CO_2分离压缩一体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多级压缩、多级冷却以及多级分离相结合,可在相对较高的冷凝温度下将混合气体中绝大部... 本文分析了含CO_2混合气体在低温下的相变特性,研究了CO_2低温分离方法的改进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CO_2分离压缩一体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多级压缩、多级冷却以及多级分离相结合,可在相对较高的冷凝温度下将混合气体中绝大部分CO_2以液态分离出来,既避免了CO_2的冻结问题,又有效地降低了CO_2的压缩耗功,从而大幅降低了新型一体化流程的CO_2回收能耗。进一步研究表明,混合气中初压和初始CO_2浓度越高、制冷循环性能越好,新型一体化方法的CO_2回收能耗越低。本文研究成果为从具有较高CO_2浓度的混合气体中分离回收CO_2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回收 低温分离 CO2分离压缩一体化
原文传递
原苏联地区地缘政治格局及其演变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同升 《世界地理研究》 1997年第2期34-41,共8页
本文简要分析了苏联解体后本地区新的政治地图及其面临的主要地缘政治问题,论述了其空间一体化与空间分离化的趋势和方向。分析指出,独联体内部经济空间—体化由于各成员国彼此需要将会有较大发展;而政治和军事空间—体化则由于俄罗... 本文简要分析了苏联解体后本地区新的政治地图及其面临的主要地缘政治问题,论述了其空间一体化与空间分离化的趋势和方向。分析指出,独联体内部经济空间—体化由于各成员国彼此需要将会有较大发展;而政治和军事空间—体化则由于俄罗斯国力下降、部分成员国反对、西方和伊斯兰世界抵制而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时,由于各成员国和各民族自治区域间存在诸多矛盾和历史恩怨,地区性争执和冲突会此起彼伏,时缓时激,进而对区域地缘政治格局的稳定构成危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地图 地缘政冶态势 一体化分离 原苏联地区
下载PDF
背负式轻便卷枣机设计
8
作者 石杨鹏 薛拴 冯晓园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8年第5期88-89,92,共3页
针对目前国内关于采摘水果机械化低且果农劳动量大问题,目前市场主流的两种方法:一是杆振法,用杆敲打树枝,易损伤枣果,下落的枣果不易做防护以及收集处理。二是振摇法,一定振幅摇晃树干,频率与振幅不易调控,需小型机械设备价格不宜,易... 针对目前国内关于采摘水果机械化低且果农劳动量大问题,目前市场主流的两种方法:一是杆振法,用杆敲打树枝,易损伤枣果,下落的枣果不易做防护以及收集处理。二是振摇法,一定振幅摇晃树干,频率与振幅不易调控,需小型机械设备价格不宜,易损伤树干,同样有上述杆振法的收集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及对市场与农业种植的调查,设计一款背负式轻便卷枣机,成本低,实用性强,小型化设计,单个零件易于更换,方便维修,便于长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 辅助人工 齿式棘轮伸缩 枣叶分离一体化
下载PDF
集约化建井地面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9
作者 王国锋 马占恒 汪忠宝 《当代化工研究》 2021年第21期127-129,共3页
结合集约化建井开发模式,遵循优化简化的设计理念,按照“降低产能建设投资,降低运行费用”的双降原则,开展科技攻关,形成以高寒地区低产高凝油井串联常温集输技术、一体化集成装置和橇装模块化接转站为代表的地面配套技术,并在生产中大... 结合集约化建井开发模式,遵循优化简化的设计理念,按照“降低产能建设投资,降低运行费用”的双降原则,开展科技攻关,形成以高寒地区低产高凝油井串联常温集输技术、一体化集成装置和橇装模块化接转站为代表的地面配套技术,并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2019年-2020年结合集约化产能建设项目,高寒地区低产高凝油井串联常温集输技术应用660口油井,一体化气液缓冲加热增压装置应用6套替代小型站场,橇装模块化接转站应用1套替代中型站场,合计节约一次性工程投资9600万元,节约运行费用1248万元,与常规建设模式相比节约投资30%、节约运行费40%、减少建设周期40%,解决了地面系统建设投资高、后期运行费用高等生产难题,达到了优化简化和节能降耗的目标,提升了地面系统整体建设水平和运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建井 油井产液常温输送 一体化气液缓冲分离加热增压装置 模块化接转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