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同分离因数的煤焦油渣离心干化研究
1
作者 侯国庆 武云 +2 位作者 张志伟 王飞 赵湘军 《煤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73-76,共4页
介绍了煤焦油渣机械分离干化原理、煤焦油渣分离效率的指标与测试方法及影响分离干化的主要因素,利用离心机对煤焦油渣进行固液两相分离,从而实现煤焦油渣的无害化处理。由实验室实验可知:离心机分离因数越高、分离时物料温度越高,煤焦... 介绍了煤焦油渣机械分离干化原理、煤焦油渣分离效率的指标与测试方法及影响分离干化的主要因素,利用离心机对煤焦油渣进行固液两相分离,从而实现煤焦油渣的无害化处理。由实验室实验可知:离心机分离因数越高、分离时物料温度越高,煤焦油渣的分离效率越好。在工厂实际应用时,煤焦油渣的分离效率不仅与分离因数有关,还与离心机的选型有关,若采用锥蓝式离心机,还需根据物料摩擦系数选择合适的分离因数和转鼓锥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渣 离心机 分离因数 滤液 分离效率
下载PDF
三价镅-锔与镨-钕分离因数的关联及吡啶-2,6-二羧酸的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 被引量:2
2
作者 杨裕生 李晓忠 +1 位作者 丁玉珍 卢加春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3-18,共6页
综合了多种氨基多羧酸同镅、锔、镨、钕的配合物稳定常数,讨论了这类配体对镅-锔及镨-钕的分离因数及,证实了两者之间也存在类似于α-羟基羧酸对这两对离于分离因数的同向升降趋势。据此,选择吡啶-2,6-二羧酸,测定了它与此... 综合了多种氨基多羧酸同镅、锔、镨、钕的配合物稳定常数,讨论了这类配体对镅-锔及镨-钕的分离因数及,证实了两者之间也存在类似于α-羟基羧酸对这两对离于分离因数的同向升降趋势。据此,选择吡啶-2,6-二羧酸,测定了它与此四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获得了以β_2计的高达1.99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因数 稳定常数 稀土
下载PDF
氯代环烷酸萃取体系中稀土和铝分配比及分离因数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剑虹 张兴 +1 位作者 徐莹 吴文远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8,共4页
研究萃取剂皂化值、料液酸度和铝浓度对稀土和铝在氯代环烷酸体系中的分配比和分离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料液的铝浓度较高时,该萃取体系在较高料液酸度下仍可较好地分离稀土和铝,且未有乳化现象发生;采用氯代环烷酸萃取体系分离稀土... 研究萃取剂皂化值、料液酸度和铝浓度对稀土和铝在氯代环烷酸体系中的分配比和分离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料液的铝浓度较高时,该萃取体系在较高料液酸度下仍可较好地分离稀土和铝,且未有乳化现象发生;采用氯代环烷酸萃取体系分离稀土和铝的优化条件为:萃取剂皂化值0.35 mol/L、铝浓度12.5 mmol/L、pH=0.10,此条件下分配比DAl=0.53,DRE=0.05,分离因数βAl/RE=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环烷酸 萃取分离 稀土 分配比 分离因数
下载PDF
旋转流强化管式膜微滤过程中分离因数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褚良银 陈文梅 钟月华 《过滤与分离》 CAS 1999年第2期9-12,共4页
分离因数是影响旋转流强化管式膜微滤过程的关键操作变量之一。本文首先对管式膜分离器内分离因数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然后,不仅从理论上研究了分离因数对过滤过程行为的影响,而且进行了探讨分离因数对过滤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 分离因数是影响旋转流强化管式膜微滤过程的关键操作变量之一。本文首先对管式膜分离器内分离因数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然后,不仅从理论上研究了分离因数对过滤过程行为的影响,而且进行了探讨分离因数对过滤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管式膜分离器内分离因数沿轴向从顶部到底部呈迅速减小的分布特征;分离因数的增大,可使过滤过程推动力提高,并使外旋流时过滤过程中固相颗粒不易向膜面迁移并沉积,但加剧了内旋流时过滤过程中固相颗粒向膜面迁移并沉积的趋势;在悬浮液固相浓度保持一定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 微滤 管式膜 旋转流 分离因数 膜滤
下载PDF
钻井液净化用离心机分离因数的选择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畅 杨德京 +1 位作者 宋林松 潘江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39-41,共3页
通过对钻井液中固相粒度分布、固相颗粒在离心力场中的沉降速度、固相分离所需的最小分离因数,以及分离因数与离心机分离中点的关系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离心机分离因数的选择。指出钻井液净化用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主要任务是清除钻... 通过对钻井液中固相粒度分布、固相颗粒在离心力场中的沉降速度、固相分离所需的最小分离因数,以及分离因数与离心机分离中点的关系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了离心机分离因数的选择。指出钻井液净化用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主要任务是清除钻井液中2~74μm的无用固相;分离因数Fr是衡量离心机性能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从离心机的维修费用、制造成本和使用寿命等方面综合考虑,在满足工艺的条件下,应尽量选用小的分离因数,即一般应使Fr≤1200;当Fr≤1200时,提高Fr会显著提高离心机的分离效果;Fr>1200时,提高Fr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机 分离因数 钻井液 固控设备 油田
下载PDF
沉淀法分离Cs和Rb的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杨志红 杨磊 +3 位作者 丁有钱 张生栋 崔安智 郭景儒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5-98,113,共5页
以137Cs和86Rb为示踪剂对硅钨酸铯和碘铋酸铯两种沉淀法分离Cs和Rb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碘铋酸铯沉淀法比硅钨酸铯沉淀法分离效果好;采用亚化学计量的碘铋酸钾分离时,Cs沉淀率可达70%~80%,Cs、Rb的分离因数大于100。
关键词 碘铋酸铯 硅钨酸铯 沉淀法 分离因数 分离流程 裂变产物分析
下载PDF
二甲苯和乙苯在MIL-53(Al)上的吸附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段林海 董宪莹 +3 位作者 张晓彤 王利 邵新超 宋丽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13-17,共5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并用XRD和氮气吸附脱附等进行了表征。利用智能重量分析仪(IGA)测定了邻、间、对二甲苯和乙苯各同分异构体分别在303K和373K时在MIL-53(Al)上的吸附等温线。在303K时吸附等温线属于典型的I...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Al)并用XRD和氮气吸附脱附等进行了表征。利用智能重量分析仪(IGA)测定了邻、间、对二甲苯和乙苯各同分异构体分别在303K和373K时在MIL-53(Al)上的吸附等温线。在303K时吸附等温线属于典型的I型吸附等温线。温度为373K时,骨架因为发生了"呼吸"作用而使等温线偏离了Langmuir模型,出现阶梯状吸附。吸附等温线的测定表明了邻二甲苯在此材料上具有非常好的吸附能力,而乙苯的吸附效果最差。通过固定床穿透实验和气相色谱的分析得到了二元组分混合物的分离因数,其中邻二甲苯/乙苯取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分离因数达到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53(Al) 二甲苯 乙苯 吸附 分离因数
下载PDF
Y型沸石膜的制备及在二氯乙烷和氮气混合物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郑彤 李邦民 +1 位作者 鲁金明 王金渠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7-39,共3页
在多孔 α- Al2 O3陶瓷管的外表面水热合成 Na Y型沸石膜 ,用XRD及 SEM表征所合成的膜。并将合成出的膜用于分离二氯乙烷和氮气的混合物 ,考察了不同压力差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将渗透压差控制在 50 k Pa,既可保证有较高的... 在多孔 α- Al2 O3陶瓷管的外表面水热合成 Na Y型沸石膜 ,用XRD及 SEM表征所合成的膜。并将合成出的膜用于分离二氯乙烷和氮气的混合物 ,考察了不同压力差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将渗透压差控制在 50 k Pa,既可保证有较高的渗透率 ,又有一定的分离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NaY沸石膜 二氯乙烷 分离因数
下载PDF
电容去离子技术分离石煤酸浸液中的钒和铝
9
作者 周嘉郁 张一敏 +1 位作者 包申旭 段继华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3-47,共5页
采用一种新兴吸附技术—电容去离子技术(CDI),利用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复合电极去除石煤空白焙烧—硫酸浸出液中的铝,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对钒、铝分离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加电压为2.0V、进料流量25mL/min、溶液初始pH 0.75、电极间... 采用一种新兴吸附技术—电容去离子技术(CDI),利用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复合电极去除石煤空白焙烧—硫酸浸出液中的铝,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对钒、铝分离因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加电压为2.0V、进料流量25mL/min、溶液初始pH 0.75、电极间距9mm时,对酸浸液中的铝的吸附量为422.4mg/g,钒、铝分离因数为28.3,钒、铝分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去离子技术 石煤 含钒酸浸液 除铝 分离因数
下载PDF
短程蒸馏分离机理与小试装置研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邢红丽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2-75,90,共5页
研究了短程蒸馏分离过程,以二元混合物为例给出了分离因数等相关计算公式.研制了0.02m2刮膜式短程蒸馏小试装置.通过十二醇、十六醇的小试试验,考察了装置的工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小试装置的分离效果明显.依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研究了... 研究了短程蒸馏分离过程,以二元混合物为例给出了分离因数等相关计算公式.研制了0.02m2刮膜式短程蒸馏小试装置.通过十二醇、十六醇的小试试验,考察了装置的工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小试装置的分离效果明显.依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研究了影响短程蒸馏过程的因素,指出提高蒸馏效果的关键在于增大冷凝面积,降低残余气体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膜 短程 分离因数
下载PDF
管式离心机分离效率影响因素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华洁 《南方农机》 2020年第17期42-46,共5页
本文通过模拟试验研究管式分离机在中成药加工过程中的分离效率。在模拟试验中采用粉碎后的榆钱树叶模拟中草药,利用增稠剂调节液相黏度;运用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的方法,研究转鼓旋转速度、固液比、浸泡时间和液相黏度四个变量对管式离心... 本文通过模拟试验研究管式分离机在中成药加工过程中的分离效率。在模拟试验中采用粉碎后的榆钱树叶模拟中草药,利用增稠剂调节液相黏度;运用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的方法,研究转鼓旋转速度、固液比、浸泡时间和液相黏度四个变量对管式离心机分离效率影响的重要度;采用单变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分离效率随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影响因素,最高能达到97.69%的分离效率。本文研究结果可以用于指导中草药提取分离过程的参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离心机 分离效率 分离因数
下载PDF
基于絮凝技术下的薯蓣皂苷分离研究
12
作者 李祥 师春兰 +1 位作者 王丽萍 张彬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66-70,共5页
以超声波辅助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萃取得到的薯蓣皂苷萃取液为研究对象,以薯蓣皂苷分离因数为评价指标,系统研究了絮凝剂种类、絮凝剂加量、体系pH值、复配条件等对薯蓣皂苷分离因数的影响.发现在最佳絮凝条件下,薯蓣皂苷的分离因数94.... 以超声波辅助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萃取得到的薯蓣皂苷萃取液为研究对象,以薯蓣皂苷分离因数为评价指标,系统研究了絮凝剂种类、絮凝剂加量、体系pH值、复配条件等对薯蓣皂苷分离因数的影响.发现在最佳絮凝条件下,薯蓣皂苷的分离因数94.5%,采用该技术薯蓣皂素的得率较真空浓缩法高0.062%,该技术为实现低成本下薯蓣皂素的清洁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苷萃取液 薯蓣皂苷分离因数 清洁生产 低成本
下载PDF
LW-430型卧螺离心机在酒精糟液分离中参数的选择
13
作者 李彩琴 《轻工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5-46,共2页
通过针对酒精糟液分离时分离因数 ,最低差转速 ,以及离心机处理量参数选择的讨论 ,计算出我国最大的 L W-
关键词 离心机 最低差转速 差转速 分离因数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主要生产工艺、设备参数的选择 被引量:3
14
作者 褚弘斌 薛桂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4-49,共6页
从生产实践和实验角度出发,重点阐述了大豆分离蛋白生过程中主要工艺、设备参数的选择以及各参数对产品质量、经济性的影响。
关键词 分离蛋白 萃取 凝乳 分离因数 大豆蛋白
下载PDF
两级柱锥式推料离心机的分离特性分析
15
作者 赵志广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31-35,共5页
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际数据,对两级柱锥式推料离心机与多级圆柱式推料离心机在分离特性上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就锥形转鼓的主要结构参数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离心机 转鼓 分离因数 计算
下载PDF
碟式分离机在褐藻酸钠纯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滕怀华 惠锋基 王斌 《山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期65-67,共3页
应用碟式分离机,将浮选之后的褐藻酸钠溶液进行澄清,制出的褐藻酸钠产品杂质显著减少,纯度、透明度显著提高,能够满足海藻纤维对褐藻酸钠的质量要求,是可行的纯化方法。
关键词 褐藻酸钠 碟式分离 纯化 分离因数
下载PDF
煤油大孔阳离子交換树脂分离稀土的研究
17
作者 王耕霖 王补森 +2 位作者 姜宗慧 闰世平 渠川瑾 《稀土》 EI CAS 1980年第1期21-26,共6页
我国稀上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发展稀土生产对发展我国的工业、农业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在稀土生产上,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是分离提纯单一稀土元素的有效分离技术。近年来溶剂萃取法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生产高纯的单一稀土元素方面,萃取... 我国稀上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发展稀土生产对发展我国的工业、农业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在稀土生产上,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是分离提纯单一稀土元素的有效分离技术。近年来溶剂萃取法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生产高纯的单一稀土元素方面,萃取法还不能完全代替离子交换法。在国内离子交换法分离稀土元素均采用凝胶型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这种方法存在着生产周期长、收率低等缺点。为了加速我国稀土工业的发展,缩(矢卜)离子交换法分离稀土元素的生产周期,提高稀土元素的分离效果,降低生产成本。我们初步探索了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稀土元素的性能,并与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整理剂 树脂床 分离因数 稀土元素 ⅢB族元素 离子交换法 物理化学处理 分离效果 稀土 大孔
下载PDF
变温晶化合成高渗透率ZSM-5沸石膜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永生 王金渠 +3 位作者 施剑林 陈连璋 郭树才 严东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857-1859,共3页
High-permeance ZSM-5 zeolite membrane was prepared on porous tubular α-Al 2O 3 support by varying-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XRD patterns show that the membrane consists of ZSM-5 zeolite crystals. SEM analys... High-permeance ZSM-5 zeolite membrane was prepared on porous tubular α-Al 2O 3 support by varying-temperatur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XRD patterns show that the membrane consists of ZSM-5 zeolite crystals. SEM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few defects exist in the membrane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membrane is about 9 μm. The hydrogen permeance through the membrane is about 2.4×10 -6 mol/(m 2·s·Pa), and the separation factor for n-C 4H 10/i-C 4H 10 mixture (volume ratio 1∶1) is 40, which indicates that it has a high quality with high permeance and selectivity. Repeated nucleation and re-growth of the crystals on the support result in the dense membrane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沸石膜 变温晶化 渗透率 分离因数 分子筛膜 分离性能
下载PDF
二次生长法中ZSM-5型沸石分子筛膜合成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成岳 王连军 +2 位作者 李健生 孙秀云 刘晓东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43,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ZSM-5沸石膜合成过程中,制膜液碱量、膜板剂的用量、晶种的引入方式等对成膜的影响;确定了采用浸涂法引入晶种,晶化液摩尔组成为n(Na2O)∶n(Al2O3)∶n(SiO2)∶n(TPABr)∶n(H2O)=15∶1∶100∶20∶10 000,在180℃,晶...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ZSM-5沸石膜合成过程中,制膜液碱量、膜板剂的用量、晶种的引入方式等对成膜的影响;确定了采用浸涂法引入晶种,晶化液摩尔组成为n(Na2O)∶n(Al2O3)∶n(SiO2)∶n(TPABr)∶n(H2O)=15∶1∶100∶20∶10 000,在180℃,晶化48 h,可在多孔α-Al2O3陶瓷管支撑体外表面合成了ZSM-5沸石分子筛膜.用XRD,SEM和单组分气体的渗透对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沸石膜是典型的ZSM-5沸石膜,膜表面晶粒生长发育较完整,排列紧密,无较大裂缺;H2,N2在膜内的渗透率分别为4.51×10-6,1.34×10-6mol/(m2.s.Pa);膜的H2/N2理想分离因数为3.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沸石膜 二次生长法 渗透率 分离因数
下载PDF
短程蒸馏原理及工业应用 被引量:36
20
作者 吴鹏 张东明 张庆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9-52,共4页
本文简述了短程蒸馏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设备结构以及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 分子蒸馏 分离因数 蒸馏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