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VM分类可信度的暴雨/冰雹分类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范文 王萍 +1 位作者 袁悦 孙红跃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1-365,共5页
为提高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暴雨/冰雹分类准确率,研究了暴雨/冰雹样本到分类超平面的距离、样本邻域以及训练样本的过程信息对SVM分类可信度的影响,提出了采用距离系数、邻域系数和过程系数综合确定SVM分类可信度的... 为提高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暴雨/冰雹分类准确率,研究了暴雨/冰雹样本到分类超平面的距离、样本邻域以及训练样本的过程信息对SVM分类可信度的影响,提出了采用距离系数、邻域系数和过程系数综合确定SVM分类可信度的方法,设计了基于SVM分类可信度的暴雨/冰雹分类模型,对暴雨和冰雹进行区分.结果表明:采用距离系数、邻域系数和过程系数可有效确定SVM分类可信度,基于SVM分类可信度的暴雨/冰雹分类模型有利于提高冰雹识别的击中率并降低其误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冰雹分类 分类可信度 支持向量机(SVM)
下载PDF
2005-2008年5、6月华南暖区暴雨与高、低空急流和南亚高压关系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65
2
作者 丁治英 刘彩虹 沈新勇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7-316,共10页
利用2005—2008年5月和6月的NCEP 1°×1°分析资料和气象台站常规气象资料,对我国华南地区的暖区暴雨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且以θse场与暖区暴雨的不同配置进行了分类,将华南暖区暴雨划分为三种类型,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了合... 利用2005—2008年5月和6月的NCEP 1°×1°分析资料和气象台站常规气象资料,对我国华南地区的暖区暴雨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且以θse场与暖区暴雨的不同配置进行了分类,将华南暖区暴雨划分为三种类型,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了合成分析。统计及合成分析得出5月和6月的暖区暴雨有明显的差异:5月1型暖区暴雨出现最多,6月2型暖区暴雨出现最多,3型暖区暴雨仅发生于6月;5月暖区暴雨受高空急流的影响比较大,多发生于高空急流的右后方,离南亚高压脊线较远;6月形成暖区暴雨的高空急流较弱,暖区暴雨多发生在南亚高压脊线附近;5月形成暖区暴雨的南部系统相对稳定,而6月南部系统尺度变化较大。其相同点为:5、6月各类暖区暴雨多发生于850 hPa低空急流的后部(包括左后、右后),且均发生于850 hPa左右的南风辐合区中,因此低层南风辐合是产生暖区暴雨的重要机制之一,除6月1型暖区暴雨外,其他类暖区暴雨区的南侧中层均有干区配合。5、6月2型暖区暴雨相似度最大,1型暖区暴雨的相似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统计特征 华南暖区暴雨分类 南亚高压 高空急流 低空急流
下载PDF
贵州成灾洪水的暴雨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继辉 《贵州水力发电》 1998年第1期7-10,共4页
在近20年来贵州省有关暴雨洪水分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成灾洪水暴雨的时空分布、分类暴雨的特点、高原夜雨及暴雨引发的其他灾害等主要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
关键词 贵州省成灾洪水 暴雨分类 暴雨特征
全文增补中
数值模式2014年福建省气象要素预报检验 被引量:2
4
作者 潘宁 林青 《福建气象》 2015年第1期14-20,共7页
本文采用城镇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检验方法,对多种数值预报及释用产品的2014年度日极端气温、24小时降水、暴雨过程暴雨和8种分类暴雨过程暴雨等预报进行站点预报质量检验。结果表明:释用T639数值预报的T639-MOS日极端气温预报具有较... 本文采用城镇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检验方法,对多种数值预报及释用产品的2014年度日极端气温、24小时降水、暴雨过程暴雨和8种分类暴雨过程暴雨等预报进行站点预报质量检验。结果表明:释用T639数值预报的T639-MOS日极端气温预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5天逐日的最高气温和3天逐日的最低气温≤2℃预报准确率均为最高;中尺度数值模式的晴雨和一般性降水预报优于全球模式,但暴雨预报评分不如全球模式和多模式集成降水预报;暴雨预报Ts评分都不高,且随预报时效降低,24小时预报最高为17.3%,而120小时预报最高仅3.4%;暴雨过程暴雨预报平均TS评分很低,均未达10%;分类暴雨过程以台风登陆类暴雨预报TS评分最高,但该类暴雨过程样本数太少,检验结果代表性差;其他分类暴雨预报效果差,对局地对流降水明显的午后热雷雨类和副高边缘类暴雨全部漏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报检验 数值预报 释用产品 分类暴雨
下载PDF
A Spatial Cluster Analysis of Heavy Rains in China 被引量:14
5
作者 TU Kai YAN Zhong-Wei WANG Yi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1年第1期36-40,共5页
Clustered heavy rains (CHRs) defined using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based on daily observations of precipitation in China during 1960-2008 are investi- gated in this paper. The geographical pattern of CHRs in C... Clustered heavy rains (CHRs) defined using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based on daily observations of precipitation in China during 1960-2008 are investi- gated in this paper. The geographical pattern of CHRs in China shows three high-frequency centers--South China,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part of North China around the Bohai Sea. CHRs occur most frequently in South China with a mean annual frequency of 6.8 (a total of 334 times during 1960-2008). June has the highest monthly frequency (2.2 times/month with a total of 108 times dur- ing 1960-2008), partly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Meiyu phenomenon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Within the past 50 years, the frequency of CHRs in China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13.5 to 17.3 times per year, which is approximately 28%. In the 1990s, the frequency of CHRs often reached 19.1 times per year. The geographical extent of CHR has expanded slightly by 0.5 stations, and its average daily rainfall intensity has increased by 3.7 mm d-1. The contribution of CHRs to total rainfall amount and the frequency of daily precipitation have increased by 63.1% and 22.7%, respectively, partly due to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light rains. In drying regions of North and Northeast China, the amounts of minimal CHRs have had no significant trend in recent years, probably due to warming in these arid regions enhancing atmospheric conveetivity at individual st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uster analysis heavy rain cIimate extremes geographical correl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