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的实践问题与完善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贾健 荣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2-91,共10页
结合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需求,继续完善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体系将是一项重要且需长期执行的工作。就我国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的现状而言,目前仍然存在主导力量缺乏、配套实施细则缺位、处遇层级区分不完善、分级矫治效果有限等问题。... 结合我国刑事司法实践的需求,继续完善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体系将是一项重要且需长期执行的工作。就我国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的现状而言,目前仍然存在主导力量缺乏、配套实施细则缺位、处遇层级区分不完善、分级矫治效果有限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儿童利益最大化、教育保护、调查先行、责任个别化和可恢复性五项指导原则的基础上,建设专门的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工作队伍、细化分级处遇的必经程序和判断标准以及推动处遇措施的专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错未成年人 分级处遇 未成年人司法
下载PDF
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的体系化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顺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2-67,共6页
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件屡见报端,社会公众对罪错未成年人的司法处遇问题日益关注。为回应现实司法需求,《刑法修正案(十一)》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衔接,形成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犯罪行为的三级干预机制。从未检... 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案件屡见报端,社会公众对罪错未成年人的司法处遇问题日益关注。为回应现实司法需求,《刑法修正案(十一)》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衔接,形成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犯罪行为的三级干预机制。从未检工作看,上述分级干预机制难以满足司法实践需要,应在设置分级处遇指导机构和辅以配套服务保障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等级,推动建立以家庭教育为根本、以保护处分与专门教育为主轴、以刑事处遇为后盾的阶梯式教育矫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错未成年人 罪错行为 分级处遇 配套保障 未检工作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服刑人员分级处遇矫治模式探究
3
作者 鲍一帆 徐行 +2 位作者 张竞月 次正 朱彦坤 《中国信息界》 2024年第7期104-106,共3页
引言分级处遇作为监狱管理的重要模式,旨在通过服刑人员日常的改造表现,依据处遇分级、规范有序、管理分类以及宽严相济的思路,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别并施以不同待遇,以激励服刑人员自我改造,顺利回归社会[1]。然而,当前我国分级处遇制度... 引言分级处遇作为监狱管理的重要模式,旨在通过服刑人员日常的改造表现,依据处遇分级、规范有序、管理分类以及宽严相济的思路,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别并施以不同待遇,以激励服刑人员自我改造,顺利回归社会[1]。然而,当前我国分级处遇制度在评定过程中,面临着过度依赖民警的主观判断,缺乏统一、准确的执行标准,导致分类化管理不够精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严相济 监狱管理 分级处遇 矫治模式 人工智能 服刑人员 过度依赖 自我改造
下载PDF
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的解释与塑造 被引量:2
4
作者 蔡艺生 唐云阳 《警学研究》 2020年第4期63-74,共12页
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是指特定机关对罪错未成年人分类调查,对其具体罪错行为的性质、类型及恶劣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分析评价后,依据评估级别分别对未成年人给予不同但对等适应的处遇方式和处遇内容,并遵循宽严相济及“教育为主... 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是指特定机关对罪错未成年人分类调查,对其具体罪错行为的性质、类型及恶劣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分析评价后,依据评估级别分别对未成年人给予不同但对等适应的处遇方式和处遇内容,并遵循宽严相济及“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等原则确定未成年人处遇方案的规范。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应明确其具体层级划分,并依托未成年人处置规律、处遇个别化原则、层次管理理论,提出自身在法律机制、社会复归、专门主体及责任划分的多种原则构想,明确其在人格调查、处遇评估、处遇执行等程序机制,厘定分级处遇制度在异议救济、法律衔接上的必要配套机制,以真正实现罪错未成年人矫正教育和社会复归。现阶段,未成年人处遇规制的理性选择并非少年法典的创设,而应为现有法律整合和修改设定,明确配套的规范性制度,逐步形成高效、完备的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错未成年人 分级处遇 基本程序 原则构想 矫正教育
下载PDF
域内外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比较与借鉴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顺 王春丽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5-8,共4页
罪错未成年人,既是社会的危害者,也是不良环境的受害者。关于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一直是域外少年司法制度研究的前沿问题。我国探索与完善此项制度,应立足国情,借鉴域外少年司法制度,坚持保护为主、惩罚为辅的罪错未成年人处遇理念,... 罪错未成年人,既是社会的危害者,也是不良环境的受害者。关于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一直是域外少年司法制度研究的前沿问题。我国探索与完善此项制度,应立足国情,借鉴域外少年司法制度,坚持保护为主、惩罚为辅的罪错未成年人处遇理念,强化提前干预,完善非刑事化处遇措施的程序正当性,并构建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干预措施转处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错未成年人 分级处遇 域内外
下载PDF
我国未成年人分级处遇机制的评述及完善审思 被引量:8
6
作者 安琪 《青年探索》 CSSCI 2021年第5期68-78,共11页
2020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订基本勾勒出我国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的适用情形、责任主体及具体矫治措施,调整和修改了原矫治措施中已被废止或在实践中难以得到适用的内容,意味着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障迈向了新阶段。但现有的修订... 2020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修订基本勾勒出我国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的适用情形、责任主体及具体矫治措施,调整和修改了原矫治措施中已被废止或在实践中难以得到适用的内容,意味着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障迈向了新阶段。但现有的修订内容依然在部分问题上未作有效回应,针对专门教育矫治措施的适用对象混同、适用程序相对粗糙,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构成与定位同其权责内容的非统一性,部分规则内容与其他部门法的衔接不当等问题均会对随后的立法施行带来实质影响。因而,有必要构建更为精细化的分级处遇制度,通过将现有专门教育措施区分为普通专门教育与强制教育两类,赋予司法机关强制教育的决定权,针对不同的适用对象采取强制程度不一的矫治手段。此外,还应重新审视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实质评估工作,并同现有刑事程序的内容进一步衔接,体现少年司法体系的专业性和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分级处遇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少年司法
下载PDF
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构建论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光营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9年第3期31-38,共8页
未成年人心理不成熟、自控力相对较弱、易受环境影响等特点,决定了在其行为规制和调整方面与成年人存在不同。以刑法为核心的规制体系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对于未成年人,尤其是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罪错未成年人,却呈'力有不逮... 未成年人心理不成熟、自控力相对较弱、易受环境影响等特点,决定了在其行为规制和调整方面与成年人存在不同。以刑法为核心的规制体系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对于未成年人,尤其是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罪错未成年人,却呈'力有不逮'之困。构建分级处遇机制是解决当前困境的必由之路。针对未成年人心理生理特点,应当坚持教育保护本位、处理及时恰当、适度威慑理念,通过对处遇措施的系统整合,以及对适用对象、行为等的层级体系组合来构建分级处遇机制,紧密衔接刑事法律,实现对罪错未成年人行为矫正、心理疏导、价值观重塑,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错未成年人 刑法真空 分级处遇 设计路径
下载PDF
论分级处遇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 被引量:2
8
作者 龚春枝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01-103,共3页
宽严相济是我国重要的刑事政策之一,实行分级处遇制度有利于贯彻这一政策,并将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提高矫正质量,预防服刑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有效地降低监管风险。然而,受人文、政治及经济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我国... 宽严相济是我国重要的刑事政策之一,实行分级处遇制度有利于贯彻这一政策,并将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提高矫正质量,预防服刑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有效地降低监管风险。然而,受人文、政治及经济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我国分级处遇制度存在分类标准粗疏、分类程序混乱、专门罪犯分类机构阙如、专业分类人才匮乏等问题。本文以分级处遇制度的分级标准及程序为着入点,在充分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拟为完善我国的服刑人员分级处遇制度提出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处遇制度 分级标准 分级程序
下载PDF
少年分级处遇机制之系统构建 被引量:1
9
作者 谢扬强 《怀化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79-84,共6页
少年分级处遇机制之构建不仅契合了少年罪错行为发展的规律,也顺应了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要求,是实现少年犯罪预防与特殊保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构建科学的少年分级处遇机制当务之急是:破除思维窠臼,厘清价... 少年分级处遇机制之构建不仅契合了少年罪错行为发展的规律,也顺应了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要求,是实现少年犯罪预防与特殊保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构建科学的少年分级处遇机制当务之急是:破除思维窠臼,厘清价值体系;完善处遇机制,规范适用程序;健全社会支持体系,形成长效机制。由此不断提升少年法律制度整体的适应性、协调性,从而从根本上有效预防少年违法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司法 分级处遇机制 价值理念 社会支持
下载PDF
罪错未成年分级处遇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莉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28-36,共9页
未成年的罪错行为不仅是未成年的成长问题,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同时也是社会问题的凸显,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当前对未成年罪错行为进行处置的措施集中在事中和事后干预,在发现未成年罪错行为进行早期干预上存在困难、对未达刑事责任... 未成年的罪错行为不仅是未成年的成长问题,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同时也是社会问题的凸显,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当前对未成年罪错行为进行处置的措施集中在事中和事后干预,在发现未成年罪错行为进行早期干预上存在困难、对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罪错未成年的行政干预效果不佳与司法干预的“真空”以及罪错“标签效应”不利于回归社会方面亦存在问题。鉴于此,可以未成年犯罪的整体现状与局部特征为基础,围绕未成年罪错行为处置的现状剖析现行未成年罪错行为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难题,从建立未成年人临界行为预警机制、建立科学的处遇等级划分标准以及构建社会化的观护和帮教体系三个方面构建系统的罪错未成年分级处遇机制,以期更具有针对性地破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 罪错行为 分级处遇 未成年保护
下载PDF
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处遇机制的法理逻辑与规则展开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雅姝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处遇制度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意义深远。基于社会联系理论下联结关系的修复、国家亲权理论的强势介入和未成年人能力发展理论下及时干预的三维考量,结合儿童利益最大化保障和少年司法独立化的现实需求,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处遇制度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意义深远。基于社会联系理论下联结关系的修复、国家亲权理论的强势介入和未成年人能力发展理论下及时干预的三维考量,结合儿童利益最大化保障和少年司法独立化的现实需求,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处遇制度存在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但遗憾的是,当前该制度在罪错行为分级依据、处遇措施、处遇程序等方面均存在不敷适用之处,亟待考量。完善思路上,首先,应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保护原则、处遇个别化原则、社会参与原则作为基本理念;其次,明确罪错行为分级的理论依据;再次,细化未成年人责任年龄与危害行为;最后,通过家庭教育、国家监督与社会服务完善未成年人罪错处遇配套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罪错行为 分级处遇 责任年龄
下载PDF
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处遇的适用困境与纾解
12
作者 杨灿 《西部学刊》 2023年第22期61-64,共4页
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行为的危害程度,将其罪错行为进行分级并适用程度相当的干预措施进行规制,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意义深远。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处遇依然面临分级标准模糊、处遇措施匹配失恰以及配套机制匮乏等问题,亟... 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行为的危害程度,将其罪错行为进行分级并适用程度相当的干预措施进行规制,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意义深远。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处遇依然面临分级标准模糊、处遇措施匹配失恰以及配套机制匮乏等问题,亟待厘清。基于此,当前应首先依据行为的社会危害性问题和行为主体的责任年龄进行综合考量,建构科学的划分标准;其次,厘清罪错行为分级处遇适用的范围边界,精准匹配处遇措施;最后,构建包含专门学校、社会化帮教体系在内的配套机制,实现对未成年人罪错行为规制的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罪错行为 分级处遇 犯罪预防
下载PDF
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的美国经验及借鉴
13
作者 杨佩培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23年第3期90-99,共10页
我国低龄未成年人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层出不穷的校园霸凌、严重暴力犯罪等案件,已成为当下社会治理的痛点与难点。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的背景下,完善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合理选择,而我国现有的法律规... 我国低龄未成年人恶性案件时有发生,层出不穷的校园霸凌、严重暴力犯罪等案件,已成为当下社会治理的痛点与难点。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的背景下,完善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合理选择,而我国现有的法律规范和司法实践依然无法满足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现实需要。面临诸如针对严重不良行为的专门矫治教育制度规定不健全、罪错行为分级界限不够细、部分矫治措施功能性不足等问题。对此,应当在肯定制度功能价值及分析完善制度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中美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的比较考察,试图为我国制度的探索与完善提供路径选择,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司法环境和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错未成年人 分级处遇制度 严重不良行为 专门矫治教育
下载PDF
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研究
14
作者 冯敬然 《青海检察》 2023年第4期51-55,64,共6页
一、未成年人分级处遇概述。(一)少年司法与我国少年司法理念。少年司法肇始于美国,1899年伊利诺伊州《少年法院法》的颁布标志着少年司法制度的正式诞生,随后少年司法制度作为一种区别于成年人的司法制度逐渐兴起并朝气蓬勃地发展起来... 一、未成年人分级处遇概述。(一)少年司法与我国少年司法理念。少年司法肇始于美国,1899年伊利诺伊州《少年法院法》的颁布标志着少年司法制度的正式诞生,随后少年司法制度作为一种区别于成年人的司法制度逐渐兴起并朝气蓬勃地发展起来。2020年最高检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意见》明确,既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又要坚持“标本兼治”,将办案工作同解决社会问题相结合,凝聚多方力量,促进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保护 少年司法制度 伊利诺伊州 司法理念 分级处遇 《少年法院法》 罪错未成年人 标本兼治
下载PDF
试论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体系之构建
15
作者 侯梦晴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前,我国罪错未成年人恶性案件频发,在坚持优先保护原则的同时,正确处遇罪错未成年人,才能不纵容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实现预防犯罪的目的。因未成年人身心发展正处于特殊时期,对其罪错行为进行处遇时,应兼顾保护、恢复、预防等多个层面,... 目前,我国罪错未成年人恶性案件频发,在坚持优先保护原则的同时,正确处遇罪错未成年人,才能不纵容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实现预防犯罪的目的。因未成年人身心发展正处于特殊时期,对其罪错行为进行处遇时,应兼顾保护、恢复、预防等多个层面,对未成年人的年龄、罪错行为、处遇措施进行明确界分,进而构建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处遇体系,以破除罪错未成年人管教难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错未成年人 罪错行为 分级处遇
下载PDF
论社区矫正分级处遇机制的完善 被引量:15
16
作者 何显兵 廖斌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2-121,共10页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实践已普遍实行分级处遇,但还存在分级前过渡期性质不明、分级标准模糊、分级动态调整评估机制不完善、处遇等级之间的差异过小等缺陷。完善分级处遇机制有利于节约社区矫正行刑资源、增强社区矫正的激励性与威慑性、...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实践已普遍实行分级处遇,但还存在分级前过渡期性质不明、分级标准模糊、分级动态调整评估机制不完善、处遇等级之间的差异过小等缺陷。完善分级处遇机制有利于节约社区矫正行刑资源、增强社区矫正的激励性与威慑性、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为此,应当明确分级前过渡期的性质,规范分级评估,完善分级动态调整评估,增强不同处遇等级的差异,对未成年人分级处遇作出特殊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矫正 分级处遇 机制 评估 完善
原文传递
法国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及其借鉴 被引量:33
17
作者 俞亮 吕点点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5-176,共22页
将罪错未成年人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并根据其个性因素差别分级构建相应的处遇措施是实现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向更加公平、高效、人道目标发展的必然要求。法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并且在罪错未成年人的责任年龄、罪错行为的严... 将罪错未成年人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并根据其个性因素差别分级构建相应的处遇措施是实现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向更加公平、高效、人道目标发展的必然要求。法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并且在罪错未成年人的责任年龄、罪错行为的严重程度、罪错未成年人的处遇措施以及对罪错未成年人适用的诉讼程序等方面都建立了发达的分级制度。在充分借鉴其立法规定、相关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我国未来在构建和完善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处遇制度时应当首先从正确理解和贯彻教育优先原则、确立罪错责任年龄、适时调整刑事责任年龄、完善针对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罪错未成年人的保护处分措施这几个方面做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罪错未成年人 分级处遇
原文传递
未成年人司法新模式:罪错行为分级处遇 被引量:8
18
作者 苑宁宁 《人民检察》 2020年第19期23-27,共5页
三十多年来,我国未成年人司法不断发展进步,在罪错行为处遇方面积累了大量本土经验,也存在诸多不平衡的问题。立足总结实践发展趋势,破解现实难题,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处遇已成为我国未成年人司法探索的新模式。
关键词 未成年人司法 罪错行为 现实难题 分级处遇 本土经验 发展趋势 模式
原文传递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分级处遇及制度设计——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二审稿)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1
19
作者 但未丽 《人民检察》 2020年第19期45-47,共3页
青少年并非突然犯罪,而是往往之前就已有越轨行为、犯罪迹象等。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的主要任务,就是针对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不良苗头,进行提前干预、依法规训、早防早治。笔者认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二审稿)(以下... 青少年并非突然犯罪,而是往往之前就已有越轨行为、犯罪迹象等。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的主要任务,就是针对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不良苗头,进行提前干预、依法规训、早防早治。笔者认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二审稿)(以下简称二审稿)关于分级处遇的规定犹存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修订草案 分级处遇 审稿 越轨行为 分析对象 提前干预 青少年
原文传递
服刑人员分级处遇制度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琳 《政法学刊》 2009年第4期34-41,共8页
分级处遇制度是行刑个性化和刑罚人道的重要内容,具有激励服刑人员改过自新的重要功能,同时也是监狱调控服刑人员改造行为建立良好监管秩序的重要手段。分级处遇制度本身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需要精巧的立法设计和科学的实施。而... 分级处遇制度是行刑个性化和刑罚人道的重要内容,具有激励服刑人员改过自新的重要功能,同时也是监狱调控服刑人员改造行为建立良好监管秩序的重要手段。分级处遇制度本身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需要精巧的立法设计和科学的实施。而受旧有的行刑观念和制度的影响,我国现有的分级处遇制度还比较粗疏和薄弱,激励机制明显不足,对推动服刑人员的矫正工作相当不利。亟待从立法、运作措施和人员专业化等方面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处遇 累进 矫正 激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