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分级评分法的术后疼痛管理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秦瑞 张秀真 赵明明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6期1757-176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数字分级评分法(NRS)的术后疼痛管理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乳腺癌患者依据术后镇痛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术后疼痛管理,观察组给予基于NRS的术后疼痛管理。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基于数字分级评分法(NRS)的术后疼痛管理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例乳腺癌患者依据术后镇痛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术后疼痛管理,观察组给予基于NRS的术后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使用情况、术后恢复进程指标、肩关节活动度与上肢肌力、生活质量。结果术后24 h内,观察组患者有效咳嗽次数与床上翻身次数均明显多于常规组,术后1、3、7天时,观察组患者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PCIA使用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手术创口恢复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术后24 h内PCIA按压次数与镇痛药物用量均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与上肢肌力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躯体状态、社会家庭、情感状态、功能状态、附加关注评分及总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躯体状态、社会家庭、情感状态、功能状态、附加关注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NRS的术后疼痛管理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可更好地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疼痛 数字分级评分
下载PDF
透明质酸联合A型肉毒素注射对中重度川字纹求美者皱纹严重程度分级评分的影响
2
作者 毛雷 邓梓丹 孙厚权 《当代医学》 2024年第8期111-114,共4页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联合A型肉毒素注射对中重度川字纹求美者皱纹严重程度分级(WSR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市红十字医院收治的80例中重度川字纹求美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两组40例...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联合A型肉毒素注射对中重度川字纹求美者皱纹严重程度分级(WSR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市红十字医院收治的80例中重度川字纹求美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两组40例。对照组予以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联合组予以透明质酸联合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比较治疗1、3个月后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WSRS评分、治疗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S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治疗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联合A型肉毒素注射可提高中重度川字纹求美者远期疗效,增强皱纹改善效果,且不增加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求美者治疗满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A型肉毒素 中重度川字纹 皱纹严重程度分级评分
下载PDF
院前应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评估颅脑损伤患者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4
3
作者 王小刚 高丁 +1 位作者 李涛 张晓惠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8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院前应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GCS)评估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院前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6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出院病例资料,包括院前一般资料、院前评估资料、预后指标,进行入院时GCS与ICU死亡率之间的相... 目的探讨院前应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GCS)评估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院前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6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出院病例资料,包括院前一般资料、院前评估资料、预后指标,进行入院时GCS与ICU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存活者入院时GCS与住院时间、伤后第12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之间的关系,以GCS评分≤8作为预计住院死亡和远期预后不良,计算GCS评分≤8在预测住院死亡和远期预后不良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6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294例患者(47.04%)在ICU治疗期间死亡,331例患者(52.96%)长期生存。伤后12个月GOS评分为1分13例(3.93%),2分27例(8.16%),3分36例(10.88%),4分96例(29%),5分159例(48.04%),预后不良76例(22.96%),预后良好255例(77.04%)。不同院前GCS评分、睁眼反应评分、语言反应评分、运动反应评分者的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性。不同院前GCS评分、运动反应评分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显著性。不同院前GCS评分、睁眼反应评分、语言反应评分、运动反应评分的伤后第12个月的GO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GCS评分≤8的住院死亡预测敏感性48.98%、特异性90.94%、准确性71.20%,远期预后不良预测的敏感性59.21%、特异性98.04%、准确率89.12%。结论 GCS评分与住院死亡和远期预后不良呈负相关,GCS可作为住院死亡和远期预后的预测指标,具有较高特异性及远期预后评估准确性,适用于颅脑损伤患者院前快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 院前急救 预后
下载PDF
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评分与血清PSA、原位PSA的变化和34βE12、P504S免疫表型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肖芹 印洪林 +2 位作者 陆珍凤 孟奎 周晓军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62-365,共4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评分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原位PSA及基底细胞角蛋白(34βE12 )、α 甲酰基辅酶A(P5 0 4S)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的关系。  方法 :检测 4 0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值 ,并根据苏木精 伊红切片进行Gleaso...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评分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原位PSA及基底细胞角蛋白(34βE12 )、α 甲酰基辅酶A(P5 0 4S)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的关系。  方法 :检测 4 0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值 ,并根据苏木精 伊红切片进行Gleason分级评分 ,其中免疫组化标记PSA 35例 ,34βE12 12例 ,P5 0 4S 10例。  结果 :前列腺癌Gleason分值越高 ,血清PSA值越高 (P <0 .0 1) ,原位表达PSA阳性越弱 (P <0 .0 5 ) ;肿瘤组织阳性表达P5 0 4S ,但不表达 34βE12。 结论 :前列腺癌Gleason分值与患者血清PSA呈明显的正相关性 ,与原位PSA阳性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性 ;34βE12、P5 0 4S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对前列腺癌的病理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Gleason分级评分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基底细胞角蛋白 α-甲酰基辅酶A
下载PDF
视觉模拟评分法与分级评分法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69
5
作者 孟娟 张虹婷 +2 位作者 刘锋 刘亚峰 刘世喜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5年第5期330-334,共5页
目的对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症状分级评分法(Symptom Rating Score,SRS)两种常用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症状严重程度评估方法与ARIA指南分类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种评分法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目的对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症状分级评分法(Symptom Rating Score,SRS)两种常用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症状严重程度评估方法与ARIA指南分类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种评分法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0-3分分级评分法以及VAS评分法同时对1119例AR患者进行症状评估,并对其中200例患者使用RQLQ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 SRS和VAS评分法症状评分随着ARIA分型的加重而增加(P<0.001),但中重度患者各项症状评分均高于轻度者(P<0.05),而持续性患者除鼻阻、流涕外,其余症状与间歇性患者无差异(P>0.05)。两种评分体系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01)。但年龄小于10岁患者流涕和流泪症状,文化水平较低患者眼痒症状,二者之间相关性欠佳(P>0.05)。二者均与RQLQ有很好的相关性(P=0.016,p=0.024)。结论两种评分法与ARIA指南分类的严重程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严重度(轻度/中重度)对症状评分的影响比持续时间(持续性/间歇性)大。两种评分体系之间,以及二者与RQLQ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都可以作为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评估的手段,需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侧重点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视觉模拟评分 症状分级评分 生活质量评估
下载PDF
二维超声分级评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分级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骆永芳 董常峰 +4 位作者 张定平 张宇 刘映霞 张新宇 陈昕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17年第4期205-209,共5页
目的依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将其诊断结果进行半定量评分,分析二维超声分级评分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40例乙肝病毒感染者被纳入研究,按照活检病理结果,以METAVIR分类法将其分为4组(F1~F4... 目的依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将其诊断结果进行半定量评分,分析二维超声分级评分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40例乙肝病毒感染者被纳入研究,按照活检病理结果,以METAVIR分类法将其分为4组(F1~F4组),随机选择4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F0组),所有受试者接受超声检查。由两位在肝病专科医院工作至少5年的超声医生对原始图像、数据进行双盲二维超声分级评分。结果二维超声分级评分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等级相关系数两位研究者分别是r=0.883、r=0.881,二者讨论后重新认定评分相关系数r=0.910(P<0.0001);诊断明显肝纤维化(≥F2)的灵敏度(sensitivity)、特异度(specificity)、一致率分别为83.2%、96.3%、88.8%;诊断重度肝纤维化(≥F3)的灵敏度、特异度、一致率分别为75.4%、93.2%、86.6%;诊断肝硬化(F4)的灵敏度、特异度、一致率分别为97.7%、88.2%、90.4%。结论二维超声分级评分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分级诊断方面与病理结果相关度高,诊断具有临床意义的F2级别以上肝纤维化特异度高,据此,在临床上可减少侵入性的肝穿刺活检操作。它将传统的肝脏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半定量转化,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 分级评分 肝纤维化 肝硬化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5因素体系与分级评分对患者死亡的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何绍亚 向阳生 +2 位作者 王岭 蒋婕 何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5因素体系(年龄60岁、BMI28、人院Glu10.0mmol/L、TG11.3mmol/L以及通便时间48h)与APACHEⅡ、Ranson以及CT分级评分系统对患者死亡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对122例SA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5因素体系(年龄60岁、BMI28、人院Glu10.0mmol/L、TG11.3mmol/L以及通便时间48h)与APACHEⅡ、Ranson以及CT分级评分系统对患者死亡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对122例SA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四种评分体系按照临界值分为不同的分段:APACHEⅡ评分≤20分为低分段,〉20分为高分段;Ranson评分≤3分为低分段,〉3分为高分段;CT分级≤c级为低分段,〉c级为高分段;5因素体系分为A型(评分〈2分)、B型(评分2~3分)和c型(〉3分)三型。比较不同分段患者的死亡率。考察早期5因素体系与另外3种评分体系联合后对患者死亡率的预测价值。结果四种评分体系下SAP患者死亡率差异较大,5因素体系、APACHEⅡ评分和Ranson评分高分段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低分段患者(P〈0.05)。将早期5因素体系与上述三种体系结合考察发现,APACHEⅡ〉20分的B型SAP患者死亡率达到63.2%,C型死亡率达到90.0%,死亡率均明显高于APACHEⅡ≤20分的患者组;与Ranson评分以及cT分级评分结合后虽然二者高分段患者病死率均有所提高,但是和低分段患者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P早期5因素体系指标少,获取方便,可以动态观察,不同的临床分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APACHEⅡ评分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水平,但是该体系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和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APACHEⅡ RANSON评分 CT分级评分 预后 死亡
下载PDF
护理分级评分装置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临床使用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逄锦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3期148-149,共2页
目的对比护理分级评分装置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在临床使用中的实用性及准确方便性。方法抽取60名护士分别用护理分级评分装置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随机选定的150例患者进行评分,分别记录其使用护理分级评分装置评定用时和评定分值... 目的对比护理分级评分装置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在临床使用中的实用性及准确方便性。方法抽取60名护士分别用护理分级评分装置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随机选定的150例患者进行评分,分别记录其使用护理分级评分装置评定用时和评定分值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定用时和评定分值,对比其用时及评定分值。护理分级评分装置在临床推广使用后,对临床34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比护理分级评分装置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在临床使用中的实用性及方便准确性。结果用护理分级评分装置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两项评定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护理分级评分装置评定用时短于使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定用时。结论护理分级评分装置较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实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分级评分装置 分级护理 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下载PDF
基于因素分级评分法的南水北调工程调度运行中心选址方案评估 被引量:1
9
作者 汪小进 刘永强 李霓 《工程管理学报》 2015年第3期66-70,共5页
南水北调工程调度运行中心地址的选择,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但目前对于调度运行中心地址优选方法的探讨较少。在分析总结影响选址方案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基于因素分级评分法的优选方案评估指标,利用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价... 南水北调工程调度运行中心地址的选择,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但目前对于调度运行中心地址优选方法的探讨较少。在分析总结影响选址方案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基于因素分级评分法的优选方案评估指标,利用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价来保证选址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以工程东线南京调度运行中心为实例,通过对比得出最优区域,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为南水北调工程运营管理期的效益发挥最大化奠定了基础。研究表明,因素分级评分法进行项目选址是合理的、可行的,而且更具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运营管理期 调度运行中心 因素分级评分 选址方案评估
下载PDF
CTP分级评分联合吲哚菁绿清除试验对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都泓莲 何鸿雁 +6 位作者 王波 盛云建 陈文 李强 蒋玉凤 吴刚 邓存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79-1683,共5页
目的探索CTP分级评分联合吲哚菁绿清除试验(ICG)对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116例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随访3个月时的转归分死亡组和存活组,检测患者确诊肝衰... 目的探索CTP分级评分联合吲哚菁绿清除试验(ICG)对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116例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随访3个月时的转归分死亡组和存活组,检测患者确诊肝衰竭时的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rate at 15 minutes,ICGR15)、有效肝脏血流量(effective hepatic blood flow,EHBF)及生化、凝血等指标,并计算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CTP分级评分评分.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的各项指标,构建出HBV-ACLF的联合预测模型(MELD-ICGR15、MELD-EHBF、CTP-ICGR15、CTP-EHBF),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各种模型对HBV-ACLF短期预后判断的准确性.结果ICGR15、EHBF、MELD评分、CTP评分及TBIL、白蛋白、凝血指标、年龄在死亡组和存活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的性别、ALT、AST、肌酐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ACLF的MELD-ICGR15、MELD-EHBF、CTP-ICGR15、CTP-EHBF联合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3、0.851、0.862、0.875,联合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比对应单一指标大,以CTP-EHBF模型曲线下面积最大;ICGR15及联合预测模型的敏感度较高,CTP-ICGR15、CTP-EHBF模型的特异度较高.结论ICGR15及联合预测模型预测HBV-ACLF短期预后的敏感度较高,联合预测模型对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判断的准确性优于对应单一模型,以CTP-ICGR15、CTP-EHBF联合模型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预后 吲哚菁绿清除试验 CTP分级评分
下载PDF
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在CCU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侯颖慧 胡岩 侯彬 《齐鲁护理杂志》 2019年第23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在心脏病重症监护病房(C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1日~11月30日收治的56例CCU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将2018年12月1日~2019年5月31日收治的56例CCU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预警式分... 目的:探讨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在心脏病重症监护病房(C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1日~11月30日收治的56例CCU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将2018年12月1日~2019年5月31日收治的56例CCU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入住CCU及住院时间并评价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住CCU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P<0.01);观察组护理安全管理、感染管理、急救管理、护理文件书写、基础护理及病区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模式应用于CCU护理中,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患者入住CCU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 心脏病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分级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麦红 叶小玲 《全科护理》 2019年第21期2633-2636,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改良早期预警分级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急诊科留观室的600例急诊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入院后采用改良早期预警分级评分系统进行... [目的]研究探讨改良早期预警分级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急诊科留观室的600例急诊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入院后采用改良早期预警分级评分系统进行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根据其评估结果实施相应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科停留时间、总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比较两组病人或家属的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组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科停留时间、总抢救时间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病死率、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其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或家属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应用改良早期预警分级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可有效指导急诊护理,提高护理效果,有利于提高急诊科分诊效率和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护理 改良早期预警分级评分系统
下载PDF
分指数分级评分叠加法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姚斐 周金龙 《干旱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3-84,共2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明确物理意义、且计算简单的"分指数分级评分叠加法",讨论了该方法评价结果的表示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关键词 分指数 分级评分 叠加法 水质评价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与Gleason分级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春晖 周娟 +2 位作者 成晓莉 王立华 王志刚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6期58-62,共5页
目的:探索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应用前列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版(PI-RADS v2.1)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及其与PCa Gleason分级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医院行mp-MRI且经穿刺病理证实的12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PCa患者68例... 目的:探索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应用前列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版(PI-RADS v2.1)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及其与PCa Gleason分级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医院行mp-MRI且经穿刺病理证实的12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PCa患者6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52例。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采用PI-RADS v2.1在双盲法下进行评分,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PCa的诊断效能,采用Spearson相关性分析PI-RADS v2.1与PCa Gleason分级评分的相关性。结果:PI-RADS v2.1诊断PC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7,最佳截断值≥3分,灵敏度95.1%,特异度79.3%,准确率88.3%,阳性预测值85.5%,阴性预测值93.2%。PI-RADS v2.1与PCa Gleason分级评分呈高度正相关(r=8.08,P<0.01)。结论:mp-MRI应用PI-RADS v2.1与PCa Gleason分级评分具有高度相关性,且对前列腺病变具有较高的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PCa)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 Gleason分级评分 前列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版(PI-RADS v2.1)
下载PDF
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在CCU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龚培培 张耀秋 +1 位作者 胡月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21期127-130,共4页
目的:观察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应用于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92例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资料,均入住CCU,依照入... 目的:观察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应用于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92例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资料,均入住CCU,依照入住时间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基于对照组基础给予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C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C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4.08%,明显低于对照组20.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预警评价、服务态度、应急处理、基础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规范性、护理专业性、护理及时性、护理亲和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应用于入住CCU的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预警式分级评分管理 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改良急诊护理分级评分系统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叶小玲 《青岛医药卫生》 2019年第4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急诊护理分级评分系统应用于急诊科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7年3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建立改良急诊患者护理分级评分系统,... 目的探讨改良急诊护理分级评分系统应用于急诊科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7年3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建立改良急诊患者护理分级评分系统,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死亡率、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或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76.00%,试验组患者或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改良急诊患者护理分级评分系统,可能有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 分级评分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一种基于k-means的客户信用内部分级评分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常宏伟 《信息系统工程》 2023年第3期32-36,共5页
在金融行业不断创新发展的背景下,伴随着量化工具的快速发展,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市场急剧变化,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出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客户信用风险这一银行主要风险也在深刻剧烈变化,运用客户信用内部评分可以显著加强银行风险控制... 在金融行业不断创新发展的背景下,伴随着量化工具的快速发展,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市场急剧变化,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出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客户信用风险这一银行主要风险也在深刻剧烈变化,运用客户信用内部评分可以显著加强银行风险控制,基于k-means方式提出一种客户信用内部分级评分模型,能够动态、有效控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户信用 内部分级评分模型 K-MEANS 控制风险
下载PDF
帕金森病Schwab & England日常活动分级评分标准
18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 SCHWAB 分级评分 ENGLAND
下载PDF
改良中国IUA分级评分与妊娠结局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袁琼 黄少容 +1 位作者 邱春秀 孙玮萱 《江西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874-1877,1882,共5页
目的 分析改良中国IUA(宫腔粘连)分级评分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宜春市妇幼保健院妇科诊断并治疗的IUA患者99例。用中国IUA分级评分和改良中国IUA分级评分方法分别对手术前、后的宫腔粘连... 目的 分析改良中国IUA(宫腔粘连)分级评分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宜春市妇幼保健院妇科诊断并治疗的IUA患者99例。用中国IUA分级评分和改良中国IUA分级评分方法分别对手术前、后的宫腔粘连评分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患者术后2年内的妊娠率、活产率、自然流产率。改良宫腔粘连评分:在中国分级评分标准的基础上,加上年龄因素评分。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9例患者,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35岁),临床妊娠率、自然妊娠率、活产率显著性降低(P=0.009;P=0.001;P=0.001),不孕率、不良结局(自然流产加不孕)率随患者年龄增长显著增加(P=0.009;P=0.001)。改良中国IUA分级评分方法在术后IUA评分0-9患者的妊娠结局预测能力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结局率和活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0;P=0.040)。结论 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妊娠结局与年龄关系密切,35岁以后,不良妊娠结局明显增高,活产率明显下降。与中国IUA分级评分标准比较,改良中国IUA分级评分标准在IUA患者术后预测患者妊娠结局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IUA分级评分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分析分娩风险分级评分管理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20
作者 李敬双 刘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2期21-24,共4页
分析风险评估管理对临床分娩方法和分娩时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住院的200名孕妇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产科检查,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产科检查,通过风险评估方法获得分... 分析风险评估管理对临床分娩方法和分娩时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住院的200名孕妇为本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产科检查,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产科检查,通过风险评估方法获得分娩援助。比较分娩方法和时间。结果:采用分阶段风险管理方法后,组(28.00%)的剖腹产率低于对照组(42.00%),母亲的剖腹产率低于对照组(42.00%),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成功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分级风险评分管理可有效减少剖宫产的发生,缩短顺产产程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风险分级评分 管理 产妇 分娩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