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4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观察
1
作者 万小彬 徐启飞 赵广辉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120-12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腰椎功能及硬膜囊面积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鲁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单节段LSS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47例。常规组予以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腰椎功能及硬膜囊面积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鲁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单节段LSS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47例。常规组予以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微创组予以小切口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ILF)。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 d、3 d免疫功能、术前及术后3个月腰椎功能评分(ODI评分)、疼痛评分(MPQ评分)、硬膜囊横截面积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低,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较短(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4.26%)与常规组(12.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降低,且微创组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评分、MPQ评分、硬膜囊横截面积改善,且微创组改善幅度大于常规组(P<0.05);微创组总满意度(95.74%)显著高于常规组(80.85%)(P<0.05)。结论同传统PLIF相比,TILF治疗单节段LSS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引流时间,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椎管形态恢复,改善腰椎功能,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减压 椎间融合内固定 腰椎管狭窄症 硬膜囊面积 疼痛程度
下载PDF
不同镇痛方法在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中的效果对比
2
作者 曾娘华 易伟宏 +2 位作者 王尔天 杨大志 褚千琨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8期135-137,共3页
目的 对比不同镇痛方法对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镇痛泵方式进行镇痛,研究组给予镇痛... 目的 对比不同镇痛方法对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镇痛泵方式进行镇痛,研究组给予镇痛泵联合切口浸润进行镇痛。比较两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结果 术后2、4、12、24 h,研究组疼痛评分分别为(1.25±0.15)、(3.11±0.98)、(2.54±0.52)、(1.64±0.3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6±0.68)、(5.13±1.57)、(4.63±1.65)、(3.79±1.03)分(P<0.05)。结论 对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来说,在其治疗过程中加以镇痛泵联合切口浸润进行干预,止痛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泵 切口浸润 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 后疼痛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比较
3
作者 杜壮文 欧阳帆 +1 位作者 王恩梁 曾繁宽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人10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 目的 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病人100例,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入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相关指标、腰椎功能、疼痛程度、骨代谢指标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评定表(JOA)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疼痛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对病人创伤更小,利于恢复,安全性更高,治疗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技 后入路减压融合内固定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对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疼痛Cobb角伤椎高度的影响
4
作者 胡滨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29期37-40,共4页
目的探析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进贤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均满足手术治疗指征)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析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进贤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均满足手术治疗指征)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相关指标、疼痛情况、恢复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1周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后路减压植骨术治疗可优化手术相关指标,减轻患者疼痛,加快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后路减压 脊柱 伤椎前缘高度
下载PDF
实施颈椎间盘切除联合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5
作者 孙启涛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3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应用颈椎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以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022年1月—2023年3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MCSM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应用颈椎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以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022年1月—2023年3月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MCSM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经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及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使用颈椎间盘切除+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与术后6个月颈椎病症状严重程度[以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估]、神经功能[以日本骨科学会(JOA)制定的量表评估]、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术后6个月,两组CASCS量表中主观症状、症状体征、工作与生活能力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JOA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术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间盘切除联合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用于MCSM治疗的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时间短,能有效提高其神经功能,减轻疼痛程度,缓解临床症状,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间盘切除 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 神经功能
下载PDF
FTS理念下优质护理干预颈椎病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效果
6
作者 宋小艳 白珂阳 刘永恒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169-0172,共4页
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患者行FTS理念下优质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脊柱病区颈椎病患者100例,依据护理干预方法分为FTS理念下优质护理干预组(优质护理... 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患者行FTS理念下优质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骨科脊柱病区颈椎病患者100例,依据护理干预方法分为FTS理念下优质护理干预组(优质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干预组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颈椎活动度、颈椎功能、焦虑程度、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颈椎活动度、CSA-GA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NDI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基底动脉、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均快于护理前(P<0.05),优质护理干预组患者的颈椎活动度均大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CSA-GAS评分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NDI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均快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1/50)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组24.00%(12/50)(χ2=10.699,P<0.05)。优质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00%(46/50)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66.00%(33/50)(χ2=10.187,P<0.05)。结论 FTS理念下优质护理干预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内固定 颈椎病 FTS理念 优质护理干预 颈椎活动度 颈椎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睿 吴思滨 张金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观察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老年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9月于乐平市中医医院治疗的88例老年性多节段LS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半椎板切除... 目的:观察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老年性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9月于乐平市中医医院治疗的88例老年性多节段LS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半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LIF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指标、腰椎功能、椎间孔高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23.63±25.76)min,长于对照组的(95.52±21.0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术前,椎间孔高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ODI评分为(19.52±3.08)分,低于对照组的(21.35±3.64)分,椎间孔高度为(20.90±2.06)mm,高于对照组的(19.71±2.1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多节段LSS患者采用PLIF治疗虽会延长手术时间,但更利于恢复椎间孔高度,改善腰椎功能,且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腰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 半椎板切除减压 腰椎功能
下载PDF
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Ⅰ、Ⅱ型退行性脊柱侧凸伴椎管狭窄对比观察
8
作者 席健伟 马超 +4 位作者 刘磊 刘光普 韩猛 卜晋辉 王鑫宇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2-85,共4页
目的比较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分型Ⅰ型、Ⅱ型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伴椎管狭窄(spinal stenosis,SS)的疗效。方法78例DS伴SS患者根据Berjano分型分为Ⅰ型组42例和Ⅱ型组36例,两组均行后路短节段... 目的比较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分型Ⅰ型、Ⅱ型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伴椎管狭窄(spinal stenosis,SS)的疗效。方法78例DS伴SS患者根据Berjano分型分为Ⅰ型组42例和Ⅱ型组36例,两组均行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DS指标[侧凸Cobb角、腰椎前凸角(LL)、骨盆倾斜角(PT)、矢状面平衡(SVA)]、SS指标[下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肢痛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侧凸Cobb角、PT、SVA均减小,LL均增大(P均<0.05);术前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侧凸Cobb角、LL、PT、S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下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P均<0.05);术前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下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P均>0.05。结论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分型Ⅰ型、Ⅱ型的DS伴SS效果均较好,且并发症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内固定 脊柱融合 后路短节减压固定融合 脊柱侧凸 退行性脊柱侧凸 椎管狭窄
下载PDF
吞咽功能状况评估下精细化康复护理在颈椎病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谢晶晶 刘洁 张东云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状况评估下精细化康复护理在颈椎病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2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124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状况评估下精细化康复护理在颈椎病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2月1日~2021年12月31日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124例颈椎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实施吞咽功能状况评估下精细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自护行为、营养指数、疼痛情况及颈椎功能等变化。结果:出院后,两组自护行为、营养指数、疼痛情况及颈椎功能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颈椎病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患者实施吞咽功能状况评估指导下精细化康复护理干预对策,在强化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改善机体营养状态、降低疼痛程度的同时,促进颈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前路减压内固定 吞咽功能状态评估 精细化康复护理
下载PDF
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铮 曹华 +2 位作者 徐正 顾永福 祁伟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究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segmenta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4月-2017年8月行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MCSM患者48例,术后均随访12... 目的探究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segmenta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4月-2017年8月行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MCSM患者48例,术后均随访12个月。记录所有患者围手术期情况,于术前和术后7 d、6个月及12个月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颈椎曲度及椎间高度进行评定。结果48例患者手术时间2.5~5.6 h,平均4.3 h;术中出血量325~1120 m L,平均605.2 m L。术后1个月内所有患者均感神经症状明显好转,下肢肌力增加,肢体活动较术前明显改善,且双上肢感觉异常基本消失。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7 d、6个月及及12个月的JOA评分显著提高(P<0.01),且颈椎曲度明显升高(P<0.01)。与术后7 d相比,术后6、12个月的JOA恢复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以解除MCSM患者脊髓及神经压迫的症状,同时恢复颈椎曲度,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分节减压 融合内固定 脊髓 颈椎曲度
下载PDF
内镜下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阶段性腰背肌功能锻炼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
11
作者 潘云春 李东旭 杨威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5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内镜下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阶段性腰背肌功能锻炼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DLSS患者,按红蓝球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行内镜下减压植骨... 目的观察内镜下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阶段性腰背肌功能锻炼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患者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DLSS患者,按红蓝球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行内镜下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术后进行阶段性腰背肌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分别为(1.74±0.63)分、(21.01±2.55)分,均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价量表评分为(24.68±2.43)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全血高切粘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粘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阶段性腰背肌功能锻炼能促进DLSS患者的腰椎功能恢复,有效加快血液循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内镜下减压融合内固定 性腰背肌功能锻炼 腰椎功能
下载PDF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的效果
12
作者 高志祥 王红强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0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12月河南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治疗术式不同分为减压组(常规椎管减压术治疗,n=40)和植骨组(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分析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12月河南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以治疗术式不同分为减压组(常规椎管减压术治疗,n=40)和植骨组(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n=40)。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疗效、脊柱影像学表现及治疗前后脊柱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生活质量[健康调查量表36(SF-36)]。结果:植骨组优良率高于减压组,卧床时长、骨折端愈合时长短于减压组,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减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椎管侵占率、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O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后缘高度、SF-36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植骨组优于减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可加快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恢复脊柱功能,纠正脊柱参数,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弯 椎管减压 椎间融合内固定
下载PDF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姬凌飞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0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5例.常规组行椎管减压术治疗... 目的: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5例.常规组行椎管减压术治疗,研究组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29%,低于研究组的9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椎体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骺板生长因子及矢状位影像学参数水平均优于常规组,舒适度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椎体功能、生活质量及影像学指标,降低炎症反应,提升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弯 椎管减压 椎间融合内固定 效果
下载PDF
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14
作者 李玲 毛贵超 +1 位作者 韦柳情 邓盼盼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6期61-64,共4页
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的临床效果。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医院收治的80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椎管减压术,观察组接受椎间植骨融合... 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的临床效果。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医院收治的80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椎管减压术,观察组接受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Cobb角、脊柱功能障碍、舒适度、心理状态、睡眠状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Cobb角度数小于对照组,脊柱功能障碍评分、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入睡潜伏期短于对照组、实际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应用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可更好地促进患者脊柱生理曲度恢复,改善患者脊柱功能,还能够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对其心理、睡眠和生活质量均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弯 单纯椎管减压 椎间融合内固定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盘镜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刘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68-70,共3页
探究微创经椎间盘镜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21年10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按机数字表法分类,观察组和对照组... 探究微创经椎间盘镜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21年10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Ⅰ、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按机数字表法分类,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微创经椎间盘镜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滑脱度(SP)、腰骶角(LSA)、骨盆入射角(PI)、骶骨水平角(SS)、骨盆倾斜角(PT)、腰椎前凸角(LL)、滑脱角(SA)、腰1垂线与骶1的距离(LASD的差异。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术后,两组SP、LL、SA和LS-AD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I、SS、PT和LSA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滑脱复位率分别为(63±23)%和(5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LL、△SA分别为(-3.2+6.9)°和(-2.2+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9+10.2)°和(2.3+5.5)°(P<0.05);观察组的△LASD(4+10)mm,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0)mm(P<0.05)。结论 微创经椎间盘镜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较传统开放手术在减小LL和SA方面,微创手术效果更为显著;在滑脱复位方面,传统开放手术的滑脱复位率高于微创手术,且传统开放手术可明显减小LSAD,改善脊柱-骨盆矢状位力线平衡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间盘镜 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 Ⅰ、Ⅱ 度退变性腰椎滑脱 腰椎-盆矢状位参数
下载PDF
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7
16
作者 袁文 徐盛明 +2 位作者 王新伟 张涛 刘百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评价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连续三节段病变的颈椎病患者采用分节段单间隙减压+单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术后3个月植骨融... 目的:评价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连续三节段病变的颈椎病患者采用分节段单间隙减压+单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率、JOA评分改善率,并与同期由同一组医师采用两椎体次全切除长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11例患者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时JO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改善率无明显差异;分节段减压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长节段减压组,两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分节段减压手术组术后3个月植骨融合率为100%,高于长节段减压组(91%),且无植骨块延期融合、内置物下沉等并发症发生,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是较好的手术方式,具有更多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颈椎病 分节减压 融合
下载PDF
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3种方法移植骨融合率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7
17
作者 袁文 徐盛明 +2 位作者 王新伟 张涛 刘百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7期9595-9598,共4页
背景: 多节段颈椎病的传统治疗方法前路长节段减压存在着手术创伤大、难度高、植骨融合率低等的不足, 影响术后疗效。目的: 比较 3 种不同方式的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设计: 对比观察。单位: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 背景: 多节段颈椎病的传统治疗方法前路长节段减压存在着手术创伤大、难度高、植骨融合率低等的不足, 影响术后疗效。目的: 比较 3 种不同方式的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设计: 对比观察。单位: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对象: 选择 1999- 06/2003- 06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三间隙连续节段病变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 36 例, 男 25 例, 女 11例; 年龄 35~62 岁; 病程 3~26 个月。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为多节段颈椎病; 均不伴有连续型后纵韧带骨化及黄韧带骨化; 患者及家属均对手术方案知情同意。方法: 所有病例植骨均采用自体骨植骨。取自体髂骨或将咬除椎体的松质骨填充入钛网或 Cage 内, 所用钛网或 Cage 为钛材质, 具有强度高,耐腐蚀、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按照手术方式分为 3 组: ①长节段减压组11 例, 其中 4 例为长钛网植骨, 7 例为自体髂骨植骨。行两椎体次全切除长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术。②分节段减压组 16 例, 其中 12 例为钛网 +Cage 植骨, 4 例为自体骨 +Cage 植骨。行单间隙减压 + 单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③三间隙减压组 9 例。不作椎体的次全切除,仅行多个椎间盘切除减压, 减压后, 应用 3 个 cage 内填充人工骨或自体骨植入。主要观察指标: 所有病例于术后 1 周内及 3, 6, 12 个月复查颈椎正侧位、伸屈侧位片。以日本骨科协会(JOA) 评分法评价术前、术后 3 个月神经功能, 该评分总分 17 分, 分数越高表明神经功能越好。分别记录 3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 3 个月时植骨融合情况、术后 3 个月 JOA 评分较术前提高分数。术后采用复诊的方式进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观察。结果: 多节段颈椎病患者 36 例均进入结果分析。分节段减压组和三间隙减压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 /短于长节段减压组(P < 0.05), 平均住院费用明显高于长节段减压组(P < 0.05)。分节段减压组、三间隙减压组和长节段减压组术后 JOA 评分提高分数和植骨融合率相近(P > 0.05) 。结论: 综合植骨融合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多种因素, 3 种术式中以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为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手术方式较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多节颈椎病 分节减压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向伟 薛栋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051-1055,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15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15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减压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于术后1个月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评估2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行X线、CT检测2组患者的伤椎修复指标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固定物断裂及松动、感染及胃肠道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45/50)、100.00%(50/5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263,P<0.05)。术前,2组患者的ASIA分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0.632,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ASIA分级分布情况较术前改善(Hc=22.538、45.637,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ASIA分级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Hc=17.589,P<0.05)。术前,2组患者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显著小于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Cobb角显著小于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显著大于术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9,P>0.05)。结论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后路减压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可显著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更有效促进脊柱骨折患者椎体脊柱侧弯及生理高度的恢复,改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脊柱 脊髓神经
下载PDF
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单纯减压术治疗颈椎多节段退变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王兵 李勇 +3 位作者 鲍杰伟 孙攀 徐睿 叶勇祥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分析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单纯减压术治疗颈椎多节段退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我院收治的颈椎多节段退变患者4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20例患者行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内固定组),20例单纯减压术(减压组),... 目的分析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单纯减压术治疗颈椎多节段退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4年我院收治的颈椎多节段退变患者4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20例患者行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内固定组),20例单纯减压术(减压组),所有患者完整随访,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VAS评分和JOA评分显示,内固定组相较于减压组患者评分明显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减压术相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颈椎曲度以及手术节段曲度改善明显,尤以术后1年最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颈椎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2组患者颈椎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相较于减压组治疗颈椎多节段退行性病变术后颈椎活动度改善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多节段退变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减压术,可以满足临床生物力学方面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退变 减压内固定 单纯减压 多节退变 融合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建 陈杰妮 +3 位作者 李德彬 桂曙光 曹利芸 冷娜 《颈腰痛杂志》 2019年第6期806-808,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2月~2016年2月行ACDF术的133例颈椎病患者,随访30~50个月。...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2月~2016年2月行ACDF术的133例颈椎病患者,随访30~50个月。依据术后发生ASD与否,将患者设为ASD组(40例)与非ASD组(93例)。调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以及手术前后弧弦距、椎间撑开高度等影像资料。经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术后A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ASD组与非ASD组年龄、术后弧弦距、椎间撑开高度、术后椎体边缘与钢板距离、融合节段数、术后融合节段Cobb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103)、术后弧弦距(OR=1.981)、椎间撑开高度(OR=2.321)、术后椎体边缘与钢板距离(OR=2.201)、融合节段数(OR=1.875)是颈椎病ACDF后AS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椎病ACDF后ASD发生率较高,年龄、术后弧弦距、椎间撑开高度、术后椎体边缘与钢板距离、融合节段数均是其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钢板内固定 邻近节退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