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溉对小麦分蘖发生和不同茎蘖光合同化物生产分配及成穗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冯连杰 于振文 +1 位作者 张永丽 石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53-1667,共15页
依据土壤墒情适量灌溉可增加小麦穗数,实现节水高产,但该灌溉条件下分蘖发生和成穗的生理机制尚不明确。本试验于2019-2020和2020-2021两个小麦生长季,以中穗型品种济麦22和大穗型品种山农23为试验材料,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溉、节水灌溉和... 依据土壤墒情适量灌溉可增加小麦穗数,实现节水高产,但该灌溉条件下分蘖发生和成穗的生理机制尚不明确。本试验于2019-2020和2020-2021两个小麦生长季,以中穗型品种济麦22和大穗型品种山农23为试验材料,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溉、节水灌溉和充分灌溉3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穗型小麦分蘖发生和成穗规律。结果表明, 2个品种节水灌溉处理的分蘖节面积和反式玉米素含量、越冬期和返青期主茎最上部展开叶光合参数均高于不灌溉处理,促进了Ⅱ、Ⅲ、IP、Ⅳ和其余蘖发生,济麦22和山农23单株总茎蘖数比不灌溉处理越冬期两年度平均增加1.01个和0.75个,拔节期分别增加0.71个和0.56个。节水灌溉处理下2个品种拔节期各茎蘖最上部展开叶光合参数、干物质重和13C同化物分配量均高于不灌溉处理,促进了分蘖成穗,济麦22和山农23的单株成穗数比不灌溉处理两年度平均增加0.36和0.41个,籽粒产量增加35.00%和44.27%,水分利用效率增加9.23%和8.55%。增加灌水至充分灌溉处理, 2个品种越冬期和拔节期单株总茎蘖数较节水灌溉处理增加,但单株成穗数、公顷穗数和籽粒产量无显著变化,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品种间比较,各灌溉处理下济麦22的单株总茎蘖数和单株成穗数均高于山农23,亦归因于济麦22较高的分蘖节面积和反式玉米素含量、各茎蘖较高的光合能力。相关性分析表明, 2个品种单株总茎蘖数、单株成穗数、公顷穗数和籽粒产量与分蘖节总面积和反式玉米素含量、主茎最上部展开叶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与生长素和脱落酸含量呈负相关。说明节水灌溉通过适当增加分蘖节面积和激素含量、提高各茎蘖光合同化物生产和分配能力,促进了分蘖发生和成穗,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不同穗型小麦 分蘖发生 同化物生产分配 成穗
下载PDF
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分蘖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的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如芳 张吉旺 +3 位作者 吕鹏 董树亭 刘鹏 赵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0-847,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分蘖发生与衰亡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探讨内源激素对玉米分蘖的调控作用。【方法】选用不同分蘖能力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调查研究分蘖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于分蘖高发期与消亡期测定基部茎节和功能叶中...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分蘖发生与衰亡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探讨内源激素对玉米分蘖的调控作用。【方法】选用不同分蘖能力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调查研究分蘖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于分蘖高发期与消亡期测定基部茎节和功能叶中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分蘖能力受基部茎节中激素含量及其之间比值的控制,分蘖高发阶段,基部茎节和功能叶中玉米素核苷(ZR)值较高或呈升高趋势,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值较低或呈降低趋势;激素之间平衡状态对分蘖的影响表现为,在分蘖高发阶段,IAA/ZR、ABA/ZR值较低,分蘖停止发生时其值较高。不同玉米类型之间,分蘖高发阶段,分蘖能力最强的墨西哥玉米(MXG)的ZR值较高,IAA、ABA、GA值较低,IAA/ZR、ABA/ZR较低。【结论】ZR促进分蘖发生,IAA、ABA和GA抑制分蘖发生,促进分蘖衰亡。分蘖的发生,还由激素间的平衡状态决定,更重要的是以互作的方式影响分蘖发生,即低IAA/ZR、ABA/ZR值促进分蘖发生;高IAA/ZR、高ABA/ZR值则抑制分蘖的发生,促进分蘖的衰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分蘖发生 内源激素
下载PDF
播期对四川小麦分蘖发生、消亡及成穗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思宇 荣晓椒 +2 位作者 樊高琼 吴舸 胡雯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6-665,共10页
为探讨四川小麦分蘖发生、消亡与成穗规律,了解穗数形成的制约因子,在四川两个典型小麦生态区(川西平原区和川中丘陵区),以主推品种川麦104(春性)和半冬性品种川农30为材料,通过定点调查茎蘖动态,以及定株调查分蘖发生、消亡时间和叶位... 为探讨四川小麦分蘖发生、消亡与成穗规律,了解穗数形成的制约因子,在四川两个典型小麦生态区(川西平原区和川中丘陵区),以主推品种川麦104(春性)和半冬性品种川农30为材料,通过定点调查茎蘖动态,以及定株调查分蘖发生、消亡时间和叶位,研究过早播(10月16日)、早播(10月23日)、适播(10月30日)、晚播(11月6日)下小麦的分蘖成穗特性。结果表明,四川小麦分蘖发生一般持续50d左右,分蘖发生数量少且低位分蘖缺位多。平原区(温江点)小麦第1叶位分蘖发生率为61%~80%,丘陵区(仁寿点)为13%~60%;第2叶位分蘖发生率在两生态点分别为63%~98%和45%~83%;第3、第4叶位以及二级分蘖很少发生。川麦104单株分蘖数(1.4~2.4个)显著低于川农30(1.6~2.9个)。四川小麦分蘖消亡持续时间长,从拔节一直持续到开花,分蘖消亡率高达50%以上,花后也还有8.0%~19.4%的分蘖消亡,其中川麦104分蘖消亡各期(拔节-孕穗、孕穗-抽穗、抽穗-开花)比较均衡,川农30分蘖消亡集中在孕穗-抽穗阶段(占总消亡率的43.9%)。四川小麦分蘖成穗率低,平原区和丘陵区分别为27.7%~48.8%和9.0%~19.4%,其中平原区第1、2叶位分蘖成穗率分别为65.0%和50.2%,丘陵区分别34.8%和24.4%。10月23日左右是利于丘陵区小麦分蘖成穗、高产的适宜播期,平原区还可提前到10月16日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播期 分蘖发生 分蘖消亡 分蘖成穗
下载PDF
机插杂交粳稻基本苗数对分蘖发生与成穗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乔晶 王强盛 +3 位作者 王绍华 刘正辉 郝建华 丁艳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0,共5页
以杂交粳稻常优1号为材料,设置25.05、50.10和75.15万株·hm^(-2) 3个基本苗数,进行机插秧新生分蘖跟踪挂牌,研究各级分蘖的发生率及成穗率特征。结果表明:机插杂交粳稻栽插50.10万株·hm^(-2)基本苗时群体有效穗数最多,产量最... 以杂交粳稻常优1号为材料,设置25.05、50.10和75.15万株·hm^(-2) 3个基本苗数,进行机插秧新生分蘖跟踪挂牌,研究各级分蘖的发生率及成穗率特征。结果表明:机插杂交粳稻栽插50.10万株·hm^(-2)基本苗时群体有效穗数最多,产量最高;机插杂交粳稻分蘖发生和成穗主要集中在2/0、3/0、4/0、5/0和6/0的一级分蘖及1/2、1/3和1/4的二级分蘖;随着基本苗数增加,分蘖发生数减少,最终成穗数也减少,同时高位分蘖对产量的贡献也减少,单茎重、各蘖位的每穗粒数和占最终穗数的比例均减小。机插杂交粳稻移栽时以50.10万株·hm^(-2)基本苗为宜,过多或过少都影响机插杂交粳稻分蘖发生、蘖位利用和成穗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机插秧 分蘖发生 分蘖成穗率 产量
下载PDF
不同分蘖特性小麦内源激素变化动态及其与分蘖发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代西梅 尚玉磊 +2 位作者 赵保凤 姜丽娜 李春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78-82,114,共6页
1998~ 99年在大田条件下用 ELISA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分蘖特性小麦品种分蘖发生与分蘖节内源吲哚乙酸 ( IAA)及细胞分裂素类物质 -玉米素核苷 ( ZR)和玉米素 ( Z)的关系 .结果表明 :不同分蘖特性的小麦品种在分蘖发生过程中其 IAA和 ( Z... 1998~ 99年在大田条件下用 ELISA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分蘖特性小麦品种分蘖发生与分蘖节内源吲哚乙酸 ( IAA)及细胞分裂素类物质 -玉米素核苷 ( ZR)和玉米素 ( Z)的关系 .结果表明 :不同分蘖特性的小麦品种在分蘖发生过程中其 IAA和 ( ZR+Z)的动态变化明显不同 ;其分蘖力与内源 IAA、ZR+Z及 IAA/ ( ZR+Z)比值有密切的相关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分蘖特性 分蘖发生过程 内源激素
下载PDF
控蘖剂调控水稻分蘖发生的效果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绍华 揭水通 +1 位作者 丁艳锋 王强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29-32,共4页
以 5种水稻控蘖剂为供试材料 ,研究结果表明 :5种控蘖剂均能有效抑制水稻分蘖发生 ,其中控蘖剂B抑蘖能力最强 ;施药时期影响控蘖剂的抑蘖效果 ,施药越早抑蘖效果越强 ;控蘖剂靶标蘖位与施药时叶龄关系密切 ,主茎 5叶期施药 ,受抑制蘖位... 以 5种水稻控蘖剂为供试材料 ,研究结果表明 :5种控蘖剂均能有效抑制水稻分蘖发生 ,其中控蘖剂B抑蘖能力最强 ;施药时期影响控蘖剂的抑蘖效果 ,施药越早抑蘖效果越强 ;控蘖剂靶标蘖位与施药时叶龄关系密切 ,主茎 5叶期施药 ,受抑制蘖位主要为Ⅳ和V ,主茎 9叶期施药 ,受抑制蘖位主要为Ⅶ和Ⅷ ;无效分蘖期喷施控蘖剂能减少大田无效分蘖的发生 ,降低群体的高峰苗数 ,增加氮素吸收量 ,提高氮素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控蘖剂 分蘖发生 调控效果 成穗率 氮素利用率 产量
下载PDF
冬小麦分蘖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梁振兴 马兴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88-792,共5页
1990~1992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小麦分蘖发生与主茎内源吲哚乙酸(IAA)及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玉米素核苷(ZR)和玉米素(Z)的关系。结果表明,IAA和ZR+Z的含量,尤其是二者间的比值与分蘖发生密切相关,当IAA/(ZR+Z)值低时,利于分蘖发生;反... 1990~1992年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小麦分蘖发生与主茎内源吲哚乙酸(IAA)及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玉米素核苷(ZR)和玉米素(Z)的关系。结果表明,IAA和ZR+Z的含量,尤其是二者间的比值与分蘖发生密切相关,当IAA/(ZR+Z)值低时,利于分蘖发生;反之则不利于分蘖发生。在小麦穗发育进入小花原基分化期之后,IAA/(ZR+Z)值显著升高,可能是导致分蘖停止发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分蘖发生 内源激素
下载PDF
水稻强化栽培分蘖发生特点及成穗规律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志根 刘金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573-1573,1608,共2页
观察不同移栽叶龄对分蘖发生及成穗规律的影响,分析了各叶位分蘖发生与成穗关系,明确了移栽叶龄增加1叶,分蘖叶位提高1个;各蘖位分蘖数也有所不同,成穗率以1次分蘖为最高,其次是2次分蘖,3次分蘖成穗为最低。
关键词 强化栽培 分蘖发生 成穗规律
下载PDF
冬小麦冬前主茎叶片和各级分蘖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瑞清 闫志顺 +1 位作者 赵书贞 刘英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25-27,共3页
根据南疆气候的特殊性及冬小麦的生育规律,我们做了对不同品种(系)冬小麦的冬前主茎叶片数、分蘖数、出叶速度和单株产量等性状的调查,结果表明:早熟品种的出叶速度明显高于中、晚熟品种的出叶速度;冬小麦冬前主茎叶片数、分蘖数、以及... 根据南疆气候的特殊性及冬小麦的生育规律,我们做了对不同品种(系)冬小麦的冬前主茎叶片数、分蘖数、出叶速度和单株产量等性状的调查,结果表明:早熟品种的出叶速度明显高于中、晚熟品种的出叶速度;冬小麦冬前主茎叶片数、分蘖数、以及出叶速度对产量都呈负相关关系。为今后在农业生产中对冬小麦不同类型品种采取相应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规律研究 分蘖发生 冬前 主茎叶片数 出叶速度 栽培管理措施 品种(系) 生育规律 单株产量 早熟品种 晚熟品种 相关关系 农业生产 分蘖 特殊性 南疆
下载PDF
水稻高位分蘖发生的原因与预防控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莫永 《种子科技》 2010年第12期33-34,共2页
水稻的分蘖是接近地表基部密集节上的腋芽在适宜条件下萌发出来的侧茎。分蘖发生所在节位低的叫低位分蘖,发生所在节位高的叫高位分蘖。水稻高位分蘖对水稻的产量影响较大,由于其诱发因素很多,难以认定责任,极易产生纠纷。笔者认为... 水稻的分蘖是接近地表基部密集节上的腋芽在适宜条件下萌发出来的侧茎。分蘖发生所在节位低的叫低位分蘖,发生所在节位高的叫高位分蘖。水稻高位分蘖对水稻的产量影响较大,由于其诱发因素很多,难以认定责任,极易产生纠纷。笔者认为,认清水稻高位分蘖产生的原因和做好预防措施是有效避免纠纷产生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蘖发生 水稻 预防 原因 控制 适宜条件 低位分蘖 产量影响
下载PDF
机插水稻分蘖发生特点及成穗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承义 葛德宏 +1 位作者 储方雄 沈建明 《江苏农机化》 2005年第2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成穗规律 机插水稻 发生特点 水稻种植机械化 农机化技术推广 南京农业大学 分蘖发生 研究试验 试验研究 消长动态 吴江市 缓苗期 大田
下载PDF
不同基本苗及肥料对机插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分蘖发生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胥金干 陈素芳 +1 位作者 周凤明 吕玉亮 《上海农业科技》 2006年第6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群体质量指标 分蘖发生 产量形成 基本苗 机插水稻 发生规律 肥料 氮肥施用量
下载PDF
晚播小麦的分蘖发生及成穗规律研究初报
13
作者 许美刚 傅正洪 《扬州科技》 1996年第6期33-33,31,共2页
关键词 小麦 分蘖发生 试验
下载PDF
小麦无效分蘖^(14)C光合产物的运转与分配 被引量:17
14
作者 周羊梅 郭文善 +3 位作者 封超年 朱新开 葛才林 彭永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65-1667,共3页
关键词 无效分蘖 光合产物 ^14C 小麦 运转 分配 ^32P示踪 放射性同位素 发生规律 分蘖发生
下载PDF
晚播冬小麦分蘖成穗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鲜文 李晋生 《河北农业科学》 1995年第2期5-8,共4页
中下地力、优化施肥、冬前基本没有分蘖的晚播冬小麦,密度在25~38万/mu时,春季最高单株茎蘖3.3~4.3个,限拔节期浇1水,可成穗1.6~2.2个,个别成穗率极低的品种,单株成穗1.3个左右。密度在15万左右时,单株茎蘖3.6~4.8个,成穗数2.3~2.... 中下地力、优化施肥、冬前基本没有分蘖的晚播冬小麦,密度在25~38万/mu时,春季最高单株茎蘖3.3~4.3个,限拔节期浇1水,可成穗1.6~2.2个,个别成穗率极低的品种,单株成穗1.3个左右。密度在15万左右时,单株茎蘖3.6~4.8个,成穗数2.3~2.8个。品种间有较大差异,但分蘖发生率与分蘖成穗数和分蘖成穗率相关不密切(相关系数分别为r=-0.11,r=-0.5),共同表现出能成穗的分蘖基本上是返青前冻融期出生的蘖,以Ⅰ蘖为主,Ⅱ蘖少量。品种间分蘖发生率的差异主要是高位蘖和二级蘖的差异。亩穗数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密度30万/亩左右,可争取到0.5个以上的分蘖穗,亩穗数45万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播 冬小麦 分蘖发生 分蘖成穗率 密度
下载PDF
播种量对机直播水稻分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勇 张璟秋 +4 位作者 羊彬 杜斌 王美娥 叶高潮 赵田芬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第2期57-59,共3页
为探究江苏省盐城市海丰地区机直播水稻的适宜播种量水平,以"南粳9108"和"淮稻五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两个播种量水平下的水稻分蘖发生数、成穗率及其对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两个水稻品种的基... 为探究江苏省盐城市海丰地区机直播水稻的适宜播种量水平,以"南粳9108"和"淮稻五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两个播种量水平下的水稻分蘖发生数、成穗率及其对产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两个水稻品种的基本苗数、高峰苗数、收获穗数均明显提高,但成穗率和分蘖成穗数均呈降低趋势;不同叶位分蘖成穗对产量的贡献率大小排序依次是主茎>2叶位>3叶位>1叶位>4叶位>5叶位。经综合考虑,为确保2、3叶位分蘖成穗,提高1叶位分蘖发生与成穗,提高海丰地区机条播水稻产量,每667m^2适宜播种量为8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直播 水稻 播种量 分蘖发生 成穗率 产量 贡献率
下载PDF
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是实现高产的有效措施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洪海 《河南农业》 2011年第9期45-45,共1页
秋冬气温偏低。尤其是在冬前和越冬期。由于分蘖发生和生长的热量不足。分蘖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寒秋冷冬年份易导致大面积麦田的分蘖和成穗率不高。冬小麦分蘖节是产生分蘖、冬季贮藏养分和幼苗越冬的重要器官.主宰着幼苗的生命。
关键词 分蘖成穗率 冬小麦 气温偏低 分蘖发生 贮藏养分 越冬期 分蘖 幼苗
下载PDF
玉米分蘖原因和防治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逯秀然 《现代农业》 2010年第12期56-56,共1页
一、玉米分蘖发生的时间和部位 1.分蘖时间 玉米分蘖最早发生在发芽出苗期,在穗花期以后发生的分蘖一般不会对产量造成太大影响,可不必防治。大多数情况下玉米分蘖发生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左右,正是玉米对水肥敏感的生长时期,所以对玉... 一、玉米分蘖发生的时间和部位 1.分蘖时间 玉米分蘖最早发生在发芽出苗期,在穗花期以后发生的分蘖一般不会对产量造成太大影响,可不必防治。大多数情况下玉米分蘖发生在苗期和大喇叭口期左右,正是玉米对水肥敏感的生长时期,所以对玉米以后的生长和产量的形成十分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蘖发生 防治方法 玉米 原因 生长时期 出苗期 喇叭口 时间
下载PDF
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的途径
19
作者 别家新 《农学学报》 1997年第10期28-29,共2页
近年来,笔者对小麦的分蘖、成穗率及穗型进行了定点观察和大面积的实地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一、影响分蘖发生及成穗的因素影响小麦分蘖发生及其成穗的因素,除了施肥水平和土壤质地的差别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肥料运筹不当... 近年来,笔者对小麦的分蘖、成穗率及穗型进行了定点观察和大面积的实地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一、影响分蘖发生及成穗的因素影响小麦分蘖发生及其成穗的因素,除了施肥水平和土壤质地的差别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肥料运筹不当由于早期速效肥的不足,导致小麦3~4叶期苗势不壮,是麦苗第一叶位空位的首要原因。定点田块中,除有机肥外,每1000平方米施40~50公斤碳酸氢铵作基肥,比对照田分蘖期提前3~6天,第一叶位分蘖增加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施肥水平 分蘖成穗率 基本苗 大面积 速效肥 肥料运筹 根系发育 分蘖发生 土壤质地
下载PDF
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的途径
20
作者 别家新 《农村经济与科技》 1996年第11期27-27,共1页
近年来,笔者对小麦的分蘖、成穗率及穗型进行了定点观察和大面积的实地调查。现将结果加以阐述,供生产者参考。一、影响分蘖发生及成穗的因素影响小麦分蘖发生及其成穗的因素,除了品种和土肥差别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原因。1、肥料运筹... 近年来,笔者对小麦的分蘖、成穗率及穗型进行了定点观察和大面积的实地调查。现将结果加以阐述,供生产者参考。一、影响分蘖发生及成穗的因素影响小麦分蘖发生及其成穗的因素,除了品种和土肥差别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原因。1、肥料运筹不当。早期速效肥不足,是小麦3—4叶期苗势不壮,麦苗第一叶位空位的首要原因。定点田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分蘖成穗率 基本苗 速效肥 根系发育 分蘖发生 肥料运筹 大面积 途径 实地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