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两种类型小麦品种分蘖成穗对群体环境的响应与调控
被引量:22
- 1
-
-
作者
李娜娜
田奇卓
王树亮
谢连杰
裴艳婷
李慧
-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
出处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9-297,共9页
-
基金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6BAD02A09)
山东省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专项(2006JY06)基金共同资助
-
文摘
为探讨不同类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品种分蘖成穗特性及对群体环境的响应,寻求合理播种方式的调控参数,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对两类品种单株稀植与不同播种方式所构成的不同群体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单株稀植时,两类品种均具有较高的分蘖潜力,中多穗型品种‘济麦20’和‘鲁麦14’单株平均成穗数为40.58和44.34个,大穗型品种‘山农8355’和‘兰考矮早八’为24.33和23.20个,成穗率存在着显著的基因型差异;进入不同播种方式的群体环境后,中多穗型品种每株平均成穗数降至3.37和3.85个,降低率分别为91.70%和91.32%,大穗型品种每株成穗1.82和1.36个,分别降低92.52%和94.14%;证明群体环境对分蘖成穗的影响比遗传因素更强烈,且大穗型品种分蘖成穗特性对群体环境的响应较中多穗型敏感。播种方式可有效地调控群体结构,条播的经济产量显著高于撒播,条播行距配置对产量的影响因品种类型而异;中多穗型行距在23.4-23.9cm、大穗型在16.5-16.9cm时产量最高;撒播和窄行条播可有效地增加单位面积穗数,提高挑旗和灌浆中期群体中、上层的光截获率,而千粒重和穗粒数却随之降低。播种方式对挑旗后群体内部CO2浓度有微弱的影响。
-
关键词
群体环境
播种方式
分蘖潜力
品种类型
冬小麦
-
Keywords
canopy microclimate
sowing methods
tillering potential
variety types
winter wheat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