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葱采种方式对分蘖率的影响
1
作者 贾雨 刘春影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5-25,共1页
根据大葱不同采种方式对分蘖率的影响 ,提出大葱网棚采种方式隔离效果最好 ,宜用于繁育原种 ;应用隔离采种方式进行良种繁育时 ,隔离区必须超过 10 0 0m。
关键词 大葱 采种方式 分蘖率 繁育
下载PDF
不同基质对石斛兰分蘖率和新芽高度的影响
2
作者 余松金 黄佳维 +2 位作者 李和平 陈前程 林德锋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1年第4期23-26,共4页
为筛选出适合石斛兰品种棱粉条纹生长的栽培基质,采用不同配比的发酵松树皮与珍珠岩为栽培基质,以纯水苔种植为对照,研究不同的基质配方对棱粉条纹的分蘖率和新芽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月、6月、8月份,发酵松树皮∶珍珠岩=10∶2栽培... 为筛选出适合石斛兰品种棱粉条纹生长的栽培基质,采用不同配比的发酵松树皮与珍珠岩为栽培基质,以纯水苔种植为对照,研究不同的基质配方对棱粉条纹的分蘖率和新芽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月、6月、8月份,发酵松树皮∶珍珠岩=10∶2栽培基质下棱粉条纹的分蘖率较高,与发酵松树皮∶珍珠岩=10∶1、纯发酵松树皮、纯水苔之间差异不显著。在5月和6月,发酵松树皮∶珍珠岩=10∶3栽培基质下棱粉条纹的新芽高度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他处理在各月份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发酵松树皮∶珍珠岩=10∶3栽培基质下的棱粉条纹具有最高新芽高度的同时保持较高的分蘖率。因此,发酵松树皮∶珍珠岩=10∶3基质配方最有利于棱粉条纹的分蘖和新芽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兰 棱粉条纹 基质 分蘖率 新芽高度
下载PDF
玉米分蘖率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忠南 王越人 +2 位作者 李光发 李福林 张建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21,共7页
以ph4cv(高分蘖率)×A6(低分蘖率)DH群体分蘖率为研究对象,应用主基因+多基因DH群体遗传模型及混合分布方法,研究玉米分蘖率的遗传特性,并对近缘群体、杂优群体和自交系群体分蘖率进行推导分析,利用六世代(ph6wc×ph4cv)分蘖率... 以ph4cv(高分蘖率)×A6(低分蘖率)DH群体分蘖率为研究对象,应用主基因+多基因DH群体遗传模型及混合分布方法,研究玉米分蘖率的遗传特性,并对近缘群体、杂优群体和自交系群体分蘖率进行推导分析,利用六世代(ph6wc×ph4cv)分蘖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玉米分蘖率是由4对主基因和微效多基因共同决定的,主基因遗传力为95.6%,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主基因决定玉米分蘖率的稳定性,微效多基因是否表现及表现大小决定该群体的分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分蘖率 主基因 微效多基因
原文传递
中粳稻分蘖穗率对产量构成和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魏凤珍 黄仲青 蒋之埙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44-349,共6页
进行中粳稻分蘖穗率对产量构成和稻米品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粳多穗型品种西光和大穗型品种农林286分蘖穗率分别为25.7%~93.2%和8.2%~90.3%,其分蘖穗率(X)与稻谷产量(Y)间呈显著正相关;分蘖穗率达... 进行中粳稻分蘖穗率对产量构成和稻米品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粳多穗型品种西光和大穗型品种农林286分蘖穗率分别为25.7%~93.2%和8.2%~90.3%,其分蘖穗率(X)与稻谷产量(Y)间呈显著正相关;分蘖穗率达70%以上显著增产,其结实率和千粒重无显著差异,亩有效穗数虽略有减少,但每穗粒数显著增加,分蘖穗率(x)与亩颖花量(y)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分蘖穗率高低对稻谷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等加工品质和垩白粒率、长宽比等外观品质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分蘖 产量 稻米品质
下载PDF
水稻分蘖成穗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8
5
作者 朱满山 符福鸿 +4 位作者 黄慧君 梁世胡 刘振荣 李传国 王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9期88-91,共4页
论述了适当提高水稻分蘖成穗率提高水稻群体质量,从而提高水稻产量的理论依据;综述了水稻分蘖成穗率遗传及在育种上应用研究进展;对水稻分蘖成穗率在育种方面应用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水稻 分蘖成穗 遗传 育种
下载PDF
中粳稻分蘖穗率与苗质、秧苗密度和群体质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金才 魏凤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0-36,共7页
研究了中粳稻不同分蘖穗率群体与秧苗素质、秧苗密度、茎蘖动态、齐穗期群体质量和稻谷产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分蘖穗率与秧苗密度、大田穴苗数和最高茎蘖数呈显著负相关,与苗质、分蘖成穗率和齐穗期的比叶重、粒叶比等群体质量指... 研究了中粳稻不同分蘖穗率群体与秧苗素质、秧苗密度、茎蘖动态、齐穗期群体质量和稻谷产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分蘖穗率与秧苗密度、大田穴苗数和最高茎蘖数呈显著负相关,与苗质、分蘖成穗率和齐穗期的比叶重、粒叶比等群体质量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提高大田分蘖穗率显著提高穗谷重、谷草比、经济系数和经济产量。在保持秧大田比一致的条件下,培育稀播壮秧,减少大田穴苗数,提高分蘖穗率,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提高群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分蘖 密度 群体质量 中稻
下载PDF
水稻秧苗素质对分蘖成穗率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26
7
作者 苏祖芳 吴九林 +1 位作者 李国生 张亚洁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14,共5页
试验于1994年在江苏农学院稻麦研究室土培池中进行,对汕优63秧苗不同带蘖数和两个氮素水平进行不同叶龄期、成穗率和群体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带蘖壮秧分蘖成穗率高,尤其是前期的分蘖成穗率高,增加分蘖成穗数,有利于库源的... 试验于1994年在江苏农学院稻麦研究室土培池中进行,对汕优63秧苗不同带蘖数和两个氮素水平进行不同叶龄期、成穗率和群体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带蘖壮秧分蘖成穗率高,尤其是前期的分蘖成穗率高,增加分蘖成穗数,有利于库源的协调,提高群体的质量,促进大穗的形成,从而提高单株质量,在足肥的条件下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带蘖壮秧 分蘖成穗 群体质量 产量
下载PDF
北京地区高产小麦品种苗、蘖、穗、粒组成和分蘖成穗率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曾浙荣 张文祥 +2 位作者 闫长生 张秀英 肖世和 《北京农业科学》 1999年第5期14-17,共4页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组成 分蘖成穗
下载PDF
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的措施 被引量:1
9
作者 别家新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7,共1页
关键词 小麦 分蘖成穗 成穗因素 肥水管理 苗数 温度
下载PDF
水稻分蘖成穗率的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宏伟 《垦殖与稻作》 2000年第1期4-5,17,共3页
以水稻弯穗型辽盐2号等3个品种为母本,直立穗型辽粳326等4个品种为父本,研究了水稻分蘖成穗率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辽粳326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最高为9.0,辽盐282次之为5.0,特殊配合力以辽盐282/辽粳294最高为58;分蘖... 以水稻弯穗型辽盐2号等3个品种为母本,直立穗型辽粳326等4个品种为父本,研究了水稻分蘖成穗率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辽粳326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最高为9.0,辽盐282次之为5.0,特殊配合力以辽盐282/辽粳294最高为58;分蘖成穗率的广义遗传力为825%,狭义遗传力为6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蘖成穗 配合力 遗传力
下载PDF
西宁地区草坪建植当年秋季修剪对分蘖和越冬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黎与 《青海草业》 2002年第4期2-3,6,共3页
2 0 0 0~ 2 0 0 1年对建植当年的混播草坪采用不同的停止修剪时期和修剪强度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8月底以前与这之后的停止修剪处理间越冬率差异显著 (p <0 .0 5 ) ,并随着修剪时间的延迟 ,越冬率降低 ;处理间秋季分蘖随着修剪的延... 2 0 0 0~ 2 0 0 1年对建植当年的混播草坪采用不同的停止修剪时期和修剪强度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8月底以前与这之后的停止修剪处理间越冬率差异显著 (p <0 .0 5 ) ,并随着修剪时间的延迟 ,越冬率降低 ;处理间秋季分蘖随着修剪的延续呈现为增加趋势 ( 1 7.6%~ 33.8% )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p >0 .0 5 ) ;延迟修剪明显降低了春季分蘖率 (p <0 .0 5 )。秋季修剪间隔期的长短对越冬率、秋季分蘖亦存在明显影响。 1 0d间隔修剪处理 ,秋季分蘖明显增加 ,平均单株分蘖数达到 0 .74个 (p <0 .0 5 ) ,越冬率降至 2 2 .2 %。表明频繁修剪促进了秋季分蘖 ,但减少了主茎根和分蘖节中的物质积累 ,这是导致草坪越冬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 ,在西宁地区草坪建植当年秋季修剪应在 9月初停止 ,并适当延长秋季修剪间隔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播草坪 秋季 停止修剪 修剪频 分蘖率 越冬
下载PDF
不同寄秧密度对杂交水稻分蘖成穗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寨生 张马庆 +2 位作者 洪定甫 冯来定 黄洪明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23-25,共3页
通过不同寄秧密度对杂交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以及对移栽本田后的生育效应分析,明确在本试 验设计条件下,较稀的寄秧密度,其秧苗单株带蘖多,干物重大,移栽后分蘖成穗率高,LAI大,干物质积累多, 每穗粒数多,从而为高产创造条件。
关键词 寄秧密度 杂交水稻 分蘖成穗
下载PDF
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是实现高产的有效措施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洪海 《河南农业》 2011年第9期45-45,共1页
秋冬气温偏低。尤其是在冬前和越冬期。由于分蘖发生和生长的热量不足。分蘖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寒秋冷冬年份易导致大面积麦田的分蘖和成穗率不高。冬小麦分蘖节是产生分蘖、冬季贮藏养分和幼苗越冬的重要器官.主宰着幼苗的生命。
关键词 分蘖成穗 冬小麦 气温偏低 分蘖发生 贮藏养分 越冬期 分蘖 幼苗
下载PDF
播期、密肥运筹对扬麦16分蘖成穗率、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大伟 丁峰 +1 位作者 朱慧 孙莉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3期41-43,共3页
为确立张家港地区适期、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中筋小麦扬麦16为材料,研究播期、密度和施氮量对小麦分蘖成穗率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期播种密度在270万/hm2、270 kg/hm2施氮量水平下产量最高,迟播则在密度405万/hm2、225 kg/hm... 为确立张家港地区适期、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中筋小麦扬麦16为材料,研究播期、密度和施氮量对小麦分蘖成穗率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期播种密度在270万/hm2、270 kg/hm2施氮量水平下产量最高,迟播则在密度405万/hm2、225 kg/hm2施氮量水平下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密度 施氮量 分蘖成穗 产量
下载PDF
提高冬小麦分蘖成穗率的几项关键措施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艳花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第11期18-18,共1页
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为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干粒重。其中单位面积穗数是产量中最重要的因素,受栽培措施影响最大。主茎由于竞争力强,一般都能成穗,分蘖则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成穗。在一般生长条件下,冬小麦主茎和冬前早生低位蘖成穗... 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为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干粒重。其中单位面积穗数是产量中最重要的因素,受栽培措施影响最大。主茎由于竞争力强,一般都能成穗,分蘖则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成穗。在一般生长条件下,冬小麦主茎和冬前早生低位蘖成穗率较高,成为有效分蘖,后生和春季分蘖成穗率低或基本不成穗,成为无效分蘖,有效分蘖和最高分蘖数的百分比叫分蘖成穗率,是小麦群体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蘖成穗 冬小麦 产量构成因素 单位面积 有效分蘖 栽培措施 生长条件 无效分蘖
下载PDF
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的途径
16
作者 别家新 《农学学报》 1997年第10期28-29,共2页
近年来,笔者对小麦的分蘖、成穗率及穗型进行了定点观察和大面积的实地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一、影响分蘖发生及成穗的因素影响小麦分蘖发生及其成穗的因素,除了施肥水平和土壤质地的差别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肥料运筹不当... 近年来,笔者对小麦的分蘖、成穗率及穗型进行了定点观察和大面积的实地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一、影响分蘖发生及成穗的因素影响小麦分蘖发生及其成穗的因素,除了施肥水平和土壤质地的差别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肥料运筹不当由于早期速效肥的不足,导致小麦3~4叶期苗势不壮,是麦苗第一叶位空位的首要原因。定点田块中,除有机肥外,每1000平方米施40~50公斤碳酸氢铵作基肥,比对照田分蘖期提前3~6天,第一叶位分蘖增加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施肥水平 分蘖成穗 基本苗 大面积 速效肥 肥料运筹 根系发育 分蘖发生 土壤质地
下载PDF
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的途径
17
作者 别家新 《农村经济与科技》 1996年第11期27-27,共1页
近年来,笔者对小麦的分蘖、成穗率及穗型进行了定点观察和大面积的实地调查。现将结果加以阐述,供生产者参考。一、影响分蘖发生及成穗的因素影响小麦分蘖发生及其成穗的因素,除了品种和土肥差别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原因。1、肥料运筹... 近年来,笔者对小麦的分蘖、成穗率及穗型进行了定点观察和大面积的实地调查。现将结果加以阐述,供生产者参考。一、影响分蘖发生及成穗的因素影响小麦分蘖发生及其成穗的因素,除了品种和土肥差别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原因。1、肥料运筹不当。早期速效肥不足,是小麦3—4叶期苗势不壮,麦苗第一叶位空位的首要原因。定点田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分蘖成穗 基本苗 速效肥 根系发育 分蘖发生 肥料运筹 大面积 途径 实地调查
下载PDF
提高小麦分蘖成穗率的关键措施
18
作者 尹秀波 《农业知识(增收致富)》 2006年第9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分蘖成穗 冬小麦 分蘖盛期 分蘖 穗部性状 生活能力 冬前 播种后 春季 最大值
下载PDF
不同药剂包衣单芽茎对甘蔗萌芽和分蘖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罗亚伟 覃振强 +2 位作者 梁阗 邓展云 王维赞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5年第1期23-25,29,共4页
通过对迈舒平、亮盾、适麦丹和多菌灵4种药剂包衣甘蔗单芽茎处理,以浸清水为空白对照、多菌灵为药剂对照,进行防治甘蔗凤梨病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具有防治凤梨病,促进甘蔗萌芽出苗的效果。其中以迈舒平100倍液处理效果最好,甘蔗萌... 通过对迈舒平、亮盾、适麦丹和多菌灵4种药剂包衣甘蔗单芽茎处理,以浸清水为空白对照、多菌灵为药剂对照,进行防治甘蔗凤梨病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具有防治凤梨病,促进甘蔗萌芽出苗的效果。其中以迈舒平100倍液处理效果最好,甘蔗萌芽率与空白对照差异极显著,与50%多菌灵1000倍液处理差异显著;亮盾50倍液、适麦丹100倍液处理与多菌灵1000倍液处理效果相当,萌芽率差异不显著;6.25%亮盾50倍液处理的甘蔗萌芽率显著高于100倍液处理和空白对照;4种药剂包衣甘蔗单芽茎处理,对甘蔗分蘖影响不大,分蘖率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单芽茎 包衣 萌芽 分蘖率 效果
下载PDF
不同播种期对大葱分蘖的影响
20
作者 王彩芬 温秀荣 +3 位作者 赵露 李艳艳 李佃萍 卢婕 《上海蔬菜》 2018年第2期29-30,共2页
本文以寒青巨葱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播种期对大葱分蘖的影响,探索大葱最适宜的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2016年9月23日播种的大葱,冬前苗龄为株高11.34 cm、假茎直径0.24 cm、叶片数2.90片,2017年6月4日开始分蘖,分蘖率为3.51%,冬... 本文以寒青巨葱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播种期对大葱分蘖的影响,探索大葱最适宜的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2016年9月23日播种的大葱,冬前苗龄为株高11.34 cm、假茎直径0.24 cm、叶片数2.90片,2017年6月4日开始分蘖,分蘖率为3.51%,冬前苗龄小,定植后分蘖晚,分蘖率低,产量和品质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葱 播种期 分蘖率 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