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化分金过程中的优化研究
1
作者 王苏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24年第4期41-45,共5页
本研究以某冶炼厂水浸分铜后产生的分铜渣为对象,探究了氯化分金过程中多个因素对分金渣中Au含量和Au浸出率的影响,包括NaClO_(3)的质量浓度、NaClO_(3)的反应温度、NaClO_(3)的添加时长、酸度、酸比(HCl∶H_(2)SO_(4))、反应固液比、... 本研究以某冶炼厂水浸分铜后产生的分铜渣为对象,探究了氯化分金过程中多个因素对分金渣中Au含量和Au浸出率的影响,包括NaClO_(3)的质量浓度、NaClO_(3)的反应温度、NaClO_(3)的添加时长、酸度、酸比(HCl∶H_(2)SO_(4))、反应固液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分铜渣粒度。分铜渣粒度对Au浸出率影响较小,仅为1.99%。在最佳参数下,分金渣中Au含量下降了51.28 g/t,Au浸出率提高了4.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分金 分金渣中金含量 金浸出率 氯酸钠 酸度
下载PDF
王水分金渣氨水浸出回收金银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卢建丰 《黄金》 CAS 2017年第1期61-63,共3页
黄金提纯过程使用王水分金产生的分金渣中会有少量未被溶解且被氯化银包覆的金,为更好地回收有价金属,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行了氨水浸出氯化银、葡萄糖还原银、王水溶金等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每100 g烘干王水分金渣,在加入450 mL氨水、... 黄金提纯过程使用王水分金产生的分金渣中会有少量未被溶解且被氯化银包覆的金,为更好地回收有价金属,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行了氨水浸出氯化银、葡萄糖还原银、王水溶金等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每100 g烘干王水分金渣,在加入450 mL氨水、反应时间45 min、固液比为6的条件下,Ag浸出率可达72.5%;氨水浸出渣再采用王水溶金,金浸出率约77.29%;银总回收率71.05%,指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水分金 王水溶金 氨水浸出 葡萄糖还原 金银回收 氯化银
下载PDF
氯酸钠分金试验研究及工业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卫煌 《黄金》 CAS 2017年第3期68-70,共3页
紫金冶炼公司王水分金工艺存在废气产生量大、单位成本高、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因此对更具优势的氯酸钠分金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以考察其替代王水分金工艺的可行性。通过研究温度、液固比、盐酸用量和氯酸钠用量等因素对氯酸钠分金率的影... 紫金冶炼公司王水分金工艺存在废气产生量大、单位成本高、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因此对更具优势的氯酸钠分金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以考察其替代王水分金工艺的可行性。通过研究温度、液固比、盐酸用量和氯酸钠用量等因素对氯酸钠分金率的影响,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常温(不宜超过80℃),液固比4∶1,盐酸用量(m L)为粗金泥中金质量(g)的3~3.5倍,氯酸钠用量为理论用量的2.5~3倍。同时,氯酸钠分金工业应用分金率稳定在99%以上,进一步验证了其较王水分金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酸钠 王水 分金 工艺条件 分金
下载PDF
火试金分金卷对甲醇的电催化性能
4
作者 李桂华 山广祺 +3 位作者 曹丛 李婷 娄来常 曲德建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0期134-138,共5页
用火试金法制备了银金质量比分别为2.1、2.3、2.5的金银合粒,分金后得到分金卷样品Au_(2.1), Au_(2.3)和Au_(2.5),用扫描电镜对样品表面和横截面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三种样品均为三维多孔结构,其中样品Au_(2.5)的孔隙率多,比表面... 用火试金法制备了银金质量比分别为2.1、2.3、2.5的金银合粒,分金后得到分金卷样品Au_(2.1), Au_(2.3)和Au_(2.5),用扫描电镜对样品表面和横截面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三种样品均为三维多孔结构,其中样品Au_(2.5)的孔隙率多,比表面积最大。以循环伏安法测试样品对甲醇的电催化性能,发现Au_(2.5)样品对甲醇的氧化峰起始电位较Au_(2.1)和 Au_(2.3)的低,氧化峰电流密度约为Au_(2.1)和 Au_(2.3)的4倍,说明其对甲醇电催化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试金分金 电催化性能 循环伏安 甲醇
下载PDF
分金渣中银的提取及氯化银制备 被引量:9
5
作者 汪秋雨 何强 +4 位作者 王日 胡意文 孙敬韬 吕喜聪 黄绍勇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5-38,共4页
提出一种从分金渣中提取银及制备氯化银的工艺。在下述最佳工艺条件下:亚硫酸钠浓度220g/L、pH=8.0、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60min、液固比L/S=10,银浸出率达到98.3%;含银浸出液加硫酸控制pH为4.0制备出纯度为99.9%的氯化银,银直收率达... 提出一种从分金渣中提取银及制备氯化银的工艺。在下述最佳工艺条件下:亚硫酸钠浓度220g/L、pH=8.0、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60min、液固比L/S=10,银浸出率达到98.3%;含银浸出液加硫酸控制pH为4.0制备出纯度为99.9%的氯化银,银直收率达到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金 亚硫酸钠 氯化银 浸出
下载PDF
分金压榨工序的优化研究
6
作者 桂晓凯 梁柱俊 《铜业工程》 CAS 2022年第5期67-69,共3页
针对分金渣中由于金含量过高而存在贵金属流失的现象,对分金压榨工序参数进行优化研究。试验以正常生产的分金渣为原料,通过改变浆化时间、浆化固液比、漂洗时间,研究三者对分金渣中金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分金渣浆化时间为15mi... 针对分金渣中由于金含量过高而存在贵金属流失的现象,对分金压榨工序参数进行优化研究。试验以正常生产的分金渣为原料,通过改变浆化时间、浆化固液比、漂洗时间,研究三者对分金渣中金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分金渣浆化时间为15min、浆化固液比为1∶3、漂洗时间为15min条件下,可达到最佳效果,分金渣中金含量仅有0.047%,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金 贵金属 分金压榨 浆化 固液比
下载PDF
从分金渣中回收银的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房孟钊 赵浩然 +3 位作者 黄向祥 余珊 彭明 宁瑞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20年第6期15-19,共5页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冶炼厂采用氨浸分银-水合肼沉银-粗银粉转炉吹炼提纯工艺从铜阳极泥中回收银,该工艺存在银回收率不稳定、粗银粉含杂质Te、吹炼时间过长、银损失多、现场环境恶劣等问题。公司决定进行工艺优化,通过试验对比,...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冶炼厂采用氨浸分银-水合肼沉银-粗银粉转炉吹炼提纯工艺从铜阳极泥中回收银,该工艺存在银回收率不稳定、粗银粉含杂质Te、吹炼时间过长、银损失多、现场环境恶劣等问题。公司决定进行工艺优化,通过试验对比,确定工艺流程为氨浸分银-水合肼沉银-粗银粉直接造渣除杂-转炉吹炼,工艺参数为单锅反应釜分金渣含银550~584 kg、液氨通入量约为1 100~1 300 kg。优化后的工艺可以达到银电解的要求,并且降低了银转炉吹炼时间,每年可节约天然气成本68万元,减少银损失118万元,而且银转炉吹炼工作环境得到了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金 银回收 分银液 水合肼 粗银粉 直接造渣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分金(银)渣氰化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4
8
作者 余守明 左永伟 郑伸友 《黄金》 CAS 2003年第4期40-41,共2页
根据对分金 (银 )渣中金、银物相组成的分析结果 ,对分金 (银 )渣氰化工艺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消除了铅对金氰化浸出的不利影响 ,并延长了银的浸出时间 ,从而显著提高了金、银的浸出率。
关键词 氰化工艺 分金 浸出率 分银渣
下载PDF
分金液中还原回收稀贵金属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晓兵 房孟钊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21年第3期28-32,共5页
采用二氧化硫还原代替亚硫酸钠还原分金液,明确了二氧化硫还原沉金、铂和钯的最佳控制电位为250~260mV,实现了一步将分金液中的金、铂、钯还原沉淀,富集到粗金粉中。二氧化硫还原分金液的过程中,相比亚硫酸钠还原达到终点电位耗时较长,... 采用二氧化硫还原代替亚硫酸钠还原分金液,明确了二氧化硫还原沉金、铂和钯的最佳控制电位为250~260mV,实现了一步将分金液中的金、铂、钯还原沉淀,富集到粗金粉中。二氧化硫还原分金液的过程中,相比亚硫酸钠还原达到终点电位耗时较长,后续试验中对于二氧化硫的通入速度可以进一步的优化。采用亚硫酸钠代替锌粉还原沉金后液,此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亚硫酸钠 分金 电位 锌粉 成本
下载PDF
降低分金渣中金含量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伟 余珊 宁瑞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18年第6期26-29,共4页
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后的蒸硒渣经分铜分金后,分金渣金含量高、波动大。为了使分金渣金含量降低到一个新的水平,在现有工艺主流程不变的条件下,主要考察分金工序中的液固比、硫酸浓度、氯化钠浓度对分金渣中金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后的蒸硒渣经分铜分金后,分金渣金含量高、波动大。为了使分金渣金含量降低到一个新的水平,在现有工艺主流程不变的条件下,主要考察分金工序中的液固比、硫酸浓度、氯化钠浓度对分金渣中金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粗蒸硒渣直接处理,分金控制液固比适宜为3∶1或6∶1;当液固比3∶1、硫酸浓度80 g/L、氯化钠浓度60 g/L时,分金渣金含量降到27. 38 g/t;当液固比6∶1、硫酸浓度100 g/L、氯化钠浓度40 g/L时,分金渣金含量降到31. 12 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阳极泥 蒸硒渣 分金
下载PDF
杂铜阳极泥分金渣的处理新工艺
11
作者 霍镜蓉 赵旺盛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56-360,共5页
电解精炼含有废杂铜的粗铜时,得到的铜阳极泥常含有多种可回收的有价金属。本文就常见的含有 Sn、Sb、Pb 的渣进行研究。结果证明,采用还原焙烧-酸浸法回收锑、高温熔炼法回收锡,铅合金的工艺简单,综合回收 Sn、Pb、Sb 及 Au、Ag 成本... 电解精炼含有废杂铜的粗铜时,得到的铜阳极泥常含有多种可回收的有价金属。本文就常见的含有 Sn、Sb、Pb 的渣进行研究。结果证明,采用还原焙烧-酸浸法回收锑、高温熔炼法回收锡,铅合金的工艺简单,综合回收 Sn、Pb、Sb 及 Au、Ag 成本低、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铜 阳极泥 分金 废渣处理
下载PDF
火试金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分金渣中的铂和钯 被引量:4
12
作者 赖秋祥 《现代矿业》 CAS 2020年第5期154-157,166,共5页
为对铜冶炼中间物料分金渣中的铂和钯进行准确、快速的分析,建立了火试金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分金渣中铂和钯的方法。研究先利用火试金法将试样中的铂、钯预富集得贵金属合粒,合粒经硝酸分金,王水溶解后,在10%... 为对铜冶炼中间物料分金渣中的铂和钯进行准确、快速的分析,建立了火试金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分金渣中铂和钯的方法。研究先利用火试金法将试样中的铂、钯预富集得贵金属合粒,合粒经硝酸分金,王水溶解后,在10%王水介质下用ICP-AES同时测定铂和钯。该研究对熔剂配料方案、灰吹温度、ICP-AES分析谱线、测定的介质和酸度等试验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优试验条件;同时,通过试验确定合粒溶解过程中的氯化银沉淀和其他共存元素不会干扰铂、钯的测定。此外,精密度试验和加标回收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按照该方法测定分金渣中的铂和钯量,RSD为0.46%~2.02%,精密度高,准确度好,加标回收率为99.50%~101.14%,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铜冶炼分金渣中铂、钯的日常快速准确的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金 ICP-AES 火试金
下载PDF
二氧化硫还原分金后液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宁瑞 房孟钊 《黄金》 CAS 2022年第3期72-76,共5页
针对大冶有色公司铜阳极泥处理流程中的中间产物分金后液采用亚硫酸钠还原+锌粉置换工艺回收存在选择性差、后续分离流程复杂等问题,探索了粗碲粉工艺和粗二氧化碲工艺2种新的工艺路线。结果表明:2种新工艺处理后尾液均达到亚硫酸钠还原... 针对大冶有色公司铜阳极泥处理流程中的中间产物分金后液采用亚硫酸钠还原+锌粉置换工艺回收存在选择性差、后续分离流程复杂等问题,探索了粗碲粉工艺和粗二氧化碲工艺2种新的工艺路线。结果表明:2种新工艺处理后尾液均达到亚硫酸钠还原+锌粉置换工艺指标;亚硫酸钠还原+锌粉置换工艺材料成本545元/m^(3),粗碲粉工艺材料成本554元/m^(3),粗二氧化碲工艺材料成本459元/m^(3),选择粗二氧化碲工艺较优,可节约成本约为64.5万元/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金后液 二氧化硫还原 控电还原 粗碲粉 粗二氧化碲
下载PDF
以人为本积极营造企业竞争新优势——江苏分金亭酒业有限公司打造全新企业侧记
14
作者 朱其卫 曲延安 邱巨松 《江苏税务》 2003年第6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企业 竞争优势 江苏 分金亭酒业有限公司 泗洪县 核心竞争力 用人制度
下载PDF
提高分金工序中碲浸出率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宁瑞 余珊 +2 位作者 房孟钊 李伟 李飞燕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19年第2期39-41,50,共4页
铜阳极泥经过硫酸化焙烧—酸浸分铜后,分金工序中碲浸出率较低。为了提高碲浸出率,在现有工艺主流程不变的条件下,主要考察分金工序中的液固比、硫酸浓度、氯化钠加入量、分金时间等对分金后液中碲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酸度为1... 铜阳极泥经过硫酸化焙烧—酸浸分铜后,分金工序中碲浸出率较低。为了提高碲浸出率,在现有工艺主流程不变的条件下,主要考察分金工序中的液固比、硫酸浓度、氯化钠加入量、分金时间等对分金后液中碲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酸度为1 mol/L,NaCl加入量为20%、液固比5∶1、NaClO_3加入量为4%,80℃下反应2 h,控制终点电位在1 100 mV左右,为控电位氯化氧化分金最佳试验条件,此时金、铂、钯基本被浸出至溶液中,碲的浸出率可达到94%以上,铋的浸出损失为1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阳极泥 分铜渣 氯化分金 控电位
下载PDF
火试金法测定铜精矿中低品位金含量-分金时长的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吕启栋 胡忠强 国佃宇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21期97-98,100,共3页
本文依据单一变量法对分金的时长进行研究,探讨合适的分金时长,提高金的准确率。当合粒在2000μg左右、金含量20μg左右时,稀酸反应时间不能少于30 min,浓酸的分金时间在35~40 min时金回收率101.0%,能够满足贸易结算需要。
关键词 火试金 低品位 分金时长 金含量
下载PDF
火试金法合理分金时长的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柏杨 张梦杰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 2014年第4期20-21,37,共3页
火试金法是目前贵金属珠宝检测领域中检测金含量的仲裁方法,同样也广泛应用于各实验室对金含量的检测。其过程中的分金步骤在整个流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依据单一变量法则对分金的时长进行研究,探讨合理的分金时长。
关键词 火试金 金含量 分金时长
下载PDF
火试金法分金起始温度的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远标 周烈 +1 位作者 周志明 张梦杰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 2015年第6期3-6,共4页
火试金法中分金是以硝酸溶解金银合金粒,使银消解,而金仍然保持固态,是影响结果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以黄色金合金为例,依据GB/T9288-2006《金合金首饰中金含量的测定灰吹法(火试金法)》,实验研究第一遍分金从常温开始加热对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火试金 分金 温度
下载PDF
有地图就一定能找到家吗?--------由“强盗分金”所想到的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晓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02年第9期25-26,共2页
近期,在我和朋友主持的'万科经济人俱乐部'(http://wwwl.vankeweekly.com/asp/bbs2/list.asp?boardid=3)中,一场'强盗分金'的讨论如火如荼。话说五个强盗抢得100枚金币,他们决定:1、抽签决定各人的号码(1,2,3,4,5);2、... 近期,在我和朋友主持的'万科经济人俱乐部'(http://wwwl.vankeweekly.com/asp/bbs2/list.asp?boardid=3)中,一场'强盗分金'的讨论如火如荼。话说五个强盗抢得100枚金币,他们决定:1、抽签决定各人的号码(1,2,3,4,5);2、由1号提出分配方案,然后5人表决,当且仅当超过半数同意方案被通过,否则他将被扔入大海喂鳖鱼;3、1号死后,由2号提方案,4人表决,当且仅当超过半数同意时案通过,否则2号同样被扔入大海;4、依次类推……假定'每个海盗都是很聪明的人,都能很理智的判断得失,从而做出选择',那么'第一个海盗提出怎样的分配方案才能够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据说,凡在20分钟答出此题的人有望在美国赚取8万以上的年薪,还有人干脆说这其实就是微软员工的入门测试题。希望拿到年薪8万或者进入微软的当然大有人在,猜题的人也就多如过江之鲫!可惜,大多数的答案均是错误的。标准答案是:1号强盗分给3号1枚金币,4号或5号强盗2枚,独得97枚。分配方案可写成(97,0,1,2,0)或(97,0,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盗分金 利益分配 收益最大化
下载PDF
含钯金合金二次灰吹及三次分金的区别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权辉 李嘉伟 温涌波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 2015年第3期16-18,32,共4页
GB/T 9288-2006《金合金首饰金含量的测定灰吹法(火试金法)》规定了测定含钯白色金合金(不含镍)金含量的两种实验方法,分别是二次灰吹和三次分金。本文采用18k含钯金合金为实验样品,探究二次灰吹与三次分金的除钯效果,分析发现:二次灰... GB/T 9288-2006《金合金首饰金含量的测定灰吹法(火试金法)》规定了测定含钯白色金合金(不含镍)金含量的两种实验方法,分别是二次灰吹和三次分金。本文采用18k含钯金合金为实验样品,探究二次灰吹与三次分金的除钯效果,分析发现:二次灰吹除钯效果更明显,三次分金更有利于除银,两种方法均能取得准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钯金合金 二次灰吹 三次分金 灰吹法(火试金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