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阶段康复锻炼法在创伤性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陈雪琴 《医疗装备》 2019年第15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康复锻炼法在创伤性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创伤性肩袖损伤患者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法,观察组行分阶段... 目的探讨分阶段康复锻炼法在创伤性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创伤性肩袖损伤患者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法,观察组行分阶段康复锻炼法,比较两组CMS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CM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分阶段康复锻炼法能够帮助患者恢复肩关节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康复锻炼 创伤性肩袖损伤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分阶段康复锻炼在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黄瑞迟 李维娜 《中国临床护理》 2023年第5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康复锻炼在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2例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1月-2020年5月入院的4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0年6月-12月入院... 目的探讨分阶段康复锻炼在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2例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1月-2020年5月入院的4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0年6月-12月入院的46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分阶段康复锻炼,比较2组机械通气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呼吸功能指标及氧合指数。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3.446,P=0.001;t=3.109,P=0.003),用力呼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t=2.955,P=0.004;t=3.446,P=0.001;t=3.585,P=0.001),2组氧合指数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523.898,P<0.001;F组间=194.363,P<0.001;F交互=159.315,P<0.001)。结论分阶段康复锻炼可改善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功能指标和氧合指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康复锻炼 老年患者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呼吸功能 氧合指数
下载PDF
分阶段康复锻炼对股骨骨折病人锻炼依从性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宝珍 林玉燕 +1 位作者 邱美芳 陈夏平 《全科护理》 2019年第18期2242-2244,共3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康复锻炼对股骨骨折病人锻炼依从性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90例股骨骨折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行骨科常规锻炼,观察组行分阶段康复锻炼,比较两组病人术... [目的]探讨分阶段康复锻炼对股骨骨折病人锻炼依从性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90例股骨骨折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行骨科常规锻炼,观察组行分阶段康复锻炼,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锻炼依从性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锻炼依从率、肢体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功能评分(ADL)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阶段康复锻炼能有效提高股骨骨折病人术后锻炼依从性,促进病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康复锻炼 股骨骨折 关节功能恢复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联合适应性支持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吴辉 于尚平 +2 位作者 周三连 吴霞 丁倩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联合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ARDS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联合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ARDS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和呼吸机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深吸气量(I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的值、FEV_(1)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CV)、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PaO_(2)/FiO_(2)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IC、FVC、FEV_(1)/FVC、PaO_(2)、SaO_(2)、PaO_(2)/FiO_(2)水平、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机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联合ASV模式可以改善ARDS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阶段康复锻炼 适应性支持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功能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行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邢灿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74-0177,共4页
探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ARDS病人作为本次对照实验研究的核心,这些参与对象入院时间相同,均在2023年1月,出院时间节点控制在2023年12月,分成两组参与主体... 探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ARDS病人作为本次对照实验研究的核心,这些参与对象入院时间相同,均在2023年1月,出院时间节点控制在2023年12月,分成两组参与主体例数相同的组别,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接受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结果 观察组干预3、7、14d后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机械通气时间、带管时间和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的积极影响显著,防止病人氧合指数处在固定不变的状态,解决了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带管时间偏长的问题,对改善病人肺功能指标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阶段康复锻炼 ICU ARDS
下载PDF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护理模式对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6
作者 王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57-0160,共4页
探究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实行护理期间,运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护理形式的效果。方法 2023.1~2024.4区间内,62名病人实行划分,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早期分阶段肺康复训练护理,各项数值汇总分析。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临床各项指... 探究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实行护理期间,运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护理形式的效果。方法 2023.1~2024.4区间内,62名病人实行划分,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早期分阶段肺康复训练护理,各项数值汇总分析。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临床各项指标所需时间较短,血气指标以及氧合指数均得到调节,患者肺部功能提高,P<0.05。结论 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提供早期分阶段肺康复训练护理,能够有效使患者机械通气、带管、住院时间等均缩短,并且能够有效使患者血气、氧合各项指标得到调节,令肺部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阶段康复锻炼护理 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杨京玲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究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徐州市睢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RDS重症患者7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目的:探究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徐州市睢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RDS重症患者7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比较两组血气指标、氧合指数、康复进程。结果:护理前,两组血气指标、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血气指标、氧合指数优于护理前,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较对照组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ICU治疗时间、呼吸机通气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可改善ARDS重症患者血气指标和氧合指数,加快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期阶段康复锻炼技术 氧合指数
下载PDF
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重症ARDS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武士龙 谢来华 +1 位作者 李万鹏 冯顺燕 《黑龙江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1479-1480,共2页
目的: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重症ARDS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观察。方法:本次54例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所收治的重症ARDS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技术,康复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重症ARDS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观察。方法:本次54例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所收治的重症ARDS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技术,康复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分阶段肺康复锻炼,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肺康复第3天、1星期、2星期氧合指数康复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康复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带管时间与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VAP、谵妄、死亡发生率都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对比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重症ARDS患者效果显著,能够保障临床效果、缩短恢复与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康复锻炼 重症ARDS 并发症
下载PDF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ARDS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珊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99-100,共2页
目的:评价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ARDS重症患者93例,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44例:基础性护理)与试验组(49例: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分析两组肺康复效果。结果:对... 目的:评价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ARDS重症患者93例,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44例:基础性护理)与试验组(49例: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分析两组肺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的肺康复效果低于试验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RDS重症患者实际护理的过程中,采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能够加快肺功能的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阶段康复锻炼技术 ARDS重症患者护理 应用
下载PDF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利媛 张雪峰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5期155-159,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重症患者接受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的价值。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句容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60例ARDS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 目的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重症患者接受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的价值。方法简单随机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句容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60例ARDS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予以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氧合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氧合指数为(286.25±22.50)mmHg、动脉血氧分压(77.72±5.50)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为(49.25±4.47)mmHg,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3、6.191、4.956,P均<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呼吸功能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以及呼气末正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人工气道拔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会使患者血气指标得到改善,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促使患者的康复速度更快,使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也满意此种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阶段康复锻炼技术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康复情况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对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丽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29-29,共1页
探究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对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50例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2月-2020年6 月,分为参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 探究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对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50例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2月-2020年6 月,分为参照组25例与研究组2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3天、7天的氧合指数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更优,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治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具有显著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阶段康复锻炼技术 重症监护病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分级管理结合早期分阶段计划性康复锻炼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12
作者 倪万菲 张然 张茹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1722-1726,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分级管理结合早期分阶段计划性康复锻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分级管理结合早期分阶段计划性康复锻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气道分级管理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给予气道分级管理结合早期分阶段计划性康复锻炼,干预时间均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控制、入住ICU及住院时间;疾病改善情况[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肺功能[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吸峰流量(PEF)];握力与肌力[医学研究委员会肌力分级评分(MRC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感染控制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7、14 d, APACHEⅡ评分与CP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EF、FEV1、FVC、握力值及MR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气道分级管理结合早期分阶段计划性康复锻炼的实施可提高患者肺功能,促进握力与肌力的恢复,加快康复进程,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气道级管理 早期阶段计划性康复锻炼 不良事件
下载PDF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ARDS重症患者的实施价值
13
作者 刘益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6期2-3,共2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患者在进行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期间,获得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方法:66例ARDS重症患者被当作本研究核心,分为两组,开展康复训练。结果:实验组意识恢复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实验组临床疗效、并发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患者在进行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期间,获得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方法:66例ARDS重症患者被当作本研究核心,分为两组,开展康复训练。结果:实验组意识恢复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实验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均得到科学改善(p<0.05)。结论:针对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可通过早期分阶段康复锻炼技术来实现,保证疾病得到有效且快速治疗的同时,对并发症实施科学预防,促进呼吸机使用时间缩短,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阶段康复锻炼技术 ARDS 并发症 意识恢复时间
下载PDF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对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贲文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1210-1210,共1页
目的:探究和分析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对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患者各44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 目的:探究和分析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对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患者各44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患者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带管时间、入住ICU时间等各方面相应指标。以一周为一个周期,分别在氧合指数<100.0mmHg、处于100.0mmHg^200.0mmHg、>200mmHG四个阶段情况下做不同程度的早期分阶段肺康复。并且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以上指标的比较,结果显示,在吸入氧浓度达60%时,观察组患者动脉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带管时间低于对照组,入住ICU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有所缩短。并发症发生例数小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对ICU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产生的护理效果优于一般性常规护理,早期分阶段肺康复应用于ARDS护理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阶段康复锻炼 ICU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下载PDF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重症ARDS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小莉 蒋珊珊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21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重症ARD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ICU住院的62例重症ARDS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分阶段肺康... 目的:探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重症ARD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ICU住院的62例重症ARDS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7、14 d后的氧合指数、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带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3、7、14 d后试验组氧合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带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可以有效改善重症ARDS患者的氧合指数和恢复情况,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阶段康复锻炼 重症ARDS患者 效果观察
下载PDF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齐英娜 《医疗装备》 2020年第8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天津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收治的64例ARD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干预,观... 目的探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天津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收治的64例ARD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带管时间、ICU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死亡、谵妄、褥疮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带管时间、ICU住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及褥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及谵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DS患者采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进行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减少VAP等并发症的发生,进而缩短其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期阶段康复锻炼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在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恩平 娄侠儒 许瑞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7期57-61,共5页
目的 探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ICU 6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 目的 探讨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ICU 6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比较两组的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带管时间、ICU入住时间、肺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及干预1 d后,两组的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7、14 d后,观察组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带管时间和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7 d后,观察组的FEV_(1)%、FVC%、FEV_(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用于ICU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可提高氧合指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改善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阶段康复锻炼 重症监护病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氧合指数 机械通气时间
下载PDF
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重症ARDS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梅专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9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ARDS患者处采用分段肺康复锻炼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该院在2017年12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92例重症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9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n=46)与对照组(n=46),研究组46例患者采用分... 目的探讨重症ARDS患者处采用分段肺康复锻炼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该院在2017年12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92例重症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9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n=46)与对照组(n=46),研究组46例患者采用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治疗,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常规技术治疗,对比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合指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氧合指数优于对照组(t=7.854、7.380,P<0.001)。研究组患者压疮0.00%、VAP 2.17%以及谵妄2.17%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χ^2=4.039,P=0.044)。结论重症ARDS患者应用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氧合指数,促进患者恢复,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ARDS 阶段康复锻炼 治疗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ARDS重症病人护理中应用的满意度分析
19
作者 邓晓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186-188,共3页
研究ARDS重症病人在采取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时的效果。方法 在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纳入118例于我院收治的ARDS重症病人,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采取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乙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 研究ARDS重症病人在采取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时的效果。方法 在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纳入118例于我院收治的ARDS重症病人,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采取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乙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呼吸功能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甲组满意率为98.31%,高于乙组的88.14%,比较数据有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的RR、SpO2、OI指标进行对比,数据无差异(P>0.05);护理后再次对比,数据有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的WBC、CRP、PCT指标进行对比,数据无差异(P>0.05);再次对比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 ARDS重症病人在采取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时可显著改善呼吸功能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另外也能提升护理满意度,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阶段康复锻炼技术 ARDS 满意度
下载PDF
ARDS重症病人护理中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的应用
20
作者 马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220-220,共1页
研究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患者48例(2018.9~2019.12),A组:常规护理,B组: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观察效果。结果:和A组比较,B组氧合指数优,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 研究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技术,在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患者48例(2018.9~2019.12),A组:常规护理,B组: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观察效果。结果:和A组比较,B组氧合指数优,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P<0.05)。结论 :早期分阶段肺康复锻炼,可帮助ARDS重症患者改善氧合指数,加快病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DS重症 早期阶段康复锻炼 氧合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