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VEGF,TGF-β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8
1
作者 夏鹏 童文祥 +4 位作者 喻永敏 李刚莲 马智华 杨里 万立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67-1171,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 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探讨VEGF、TGF-β1能否在法医学判断损伤时间... 目的:通过研究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 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探讨VEGF、TGF-β1能否在法医学判断损伤时间方面作为一个指标。方法:用大鼠建立皮肤切创模型,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正常对照组和死后损伤组,采用免疫组化(Immunohi stochemistry,IHC)方法对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VEGF、TGF-β1的表达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VEGF、TGF-β1在创伤周围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及死后伤组(P<0.05);VEGF在创伤后3~24h主要在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表达,阳性表达的强度与创伤后时间正相关;2d出现在新生肉芽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于伤后4d达到峰值;以后各组阳性细胞逐渐减少,呈弱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GF-β1的生前伤后变化规律与VEGF基本相似。结论:VEGF、TGF-β1在创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呈现时序性规律,可以为法医学损伤时间推断提供一种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切创 VEGF TGF-Β1 损伤时间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对人和鼠腹部皮肤切创缘壁伤后不同时间纤维连接蛋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赵子琴 张其英 +3 位作者 陈忆九 顾云菊 沈蕾 李洪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05-108,共4页
作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PAP 法对人体腹部4小时以内切创缘 FN 进行染色观察,发现在切创早期创缘 FN 随着时间延长就有明显变化。为法医鉴定早期切创时间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还发现鼠和人腹部切创经过时间虽相同,但创缘 FN 染色强度却不同。
关键词 蛋白变化 纤维连接 不同时间 皮肤切创 腹部 免疫组织化学PAP法 人和 染色观察 时间延长 法医鉴定 FN 早期
下载PDF
应用PAP法检测成人皮肤切创纤维连接蛋白推断损伤时间 被引量:5
3
作者 陈龙 张其英 +2 位作者 陈忆九 赵子琴 顾云菊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76-79,共4页
应用PAP法,对15例成人腹部不同时间组(2小时以内)手术切创皮肤进行研究,观察Fn的分布、含量变化及其与损伤时间的关系;同时作H.E和Masson三色染色对比观察。结果发现:创伤即刻,创壁仅有少量Fn阳性颗粒;15分钟后,创壁表面Fn含... 应用PAP法,对15例成人腹部不同时间组(2小时以内)手术切创皮肤进行研究,观察Fn的分布、含量变化及其与损伤时间的关系;同时作H.E和Masson三色染色对比观察。结果发现:创伤即刻,创壁仅有少量Fn阳性颗粒;15分钟后,创壁表面Fn含量增多,呈薄层、断续的细条状;以后,随着时间延长,创壁表面Fn含量逐渐增多,呈连续细带状;至2小时,创伤局部Fn含量明显增多,创壁表面Fn是较宽带状,创壁内Fn亦增多,并是浓度梯度改变。PAP法检测Fn,可为鉴别生前与死后损伤、推断早期损伤时间,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P 切创 纤维连接蛋白 损伤时间 法医学
下载PDF
不同损伤时间大鼠皮肤切创Fos表达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宁国 赵子琴 +3 位作者 顾云菊 陈忆九 阎祖康 廖燕萍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96-197,共2页
目的研究皮肤切创在伤后不同时间段Fos的表达。方法在大鼠皮肤切创模型石蜡切片上进行Fos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伤后10min,表达量开始增高,伤后3h达高峰,以后又逐渐降低,至损伤1d后,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结论Fos为皮肤伤后的敏感指... 目的研究皮肤切创在伤后不同时间段Fos的表达。方法在大鼠皮肤切创模型石蜡切片上进行Fos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伤后10min,表达量开始增高,伤后3h达高峰,以后又逐渐降低,至损伤1d后,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结论Fos为皮肤伤后的敏感指标,但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S 立刻早期基因 损伤时间 切创 法医鉴定
下载PDF
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TLR2、TLR4表达及其法医学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楼旭鹏 冯琼 +3 位作者 龚志强 许小明 郑剑 凌思群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77-180,184,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皮肤切创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TLR2和TLR4阳性表达与损伤时间的相关性,以寻找损伤时间推断的新方法。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45例不同损伤时间小鼠皮肤切创组织中TLR2、TLR4的表达情况,同时以3例正常小鼠皮肤组织作对照。... 目的探讨皮肤切创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TLR2和TLR4阳性表达与损伤时间的相关性,以寻找损伤时间推断的新方法。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45例不同损伤时间小鼠皮肤切创组织中TLR2、TLR4的表达情况,同时以3例正常小鼠皮肤组织作对照。结果皮肤切创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TLR2和TLR4阳性表达与损伤时间具有相关性。单核-巨噬细胞TLR2、TLR4阳性细胞比率(单核-巨噬细胞阳性细胞数与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三种阳性细胞总数之比率)与损伤时间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23.8099+0.9572x-0.0077x2+1.5×10-5x3(R2=0.872);y=25.2256+0.7893x-0.0059x2+1.0×10-5x3(R2=0.879)。结论TLR2、TLR4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损伤区内单核-巨噬细胞阳性表达比率与损伤时间相关;检测损伤区单核-巨噬细胞TLR2、TLR4的表达可望成为推断损伤时间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切创 损伤时间推断 TLR2 TLR4 小鼠
下载PDF
小鼠皮肤切创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变化及其与损伤时间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林子清 张晓东 +2 位作者 董玉贞 李寒松 郑吉龙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41-143,146,共4页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在小鼠皮肤切创组织不同时间的基因表达变化及其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RT-PCR法,检测小鼠皮肤切创组织中不同时间的白细胞介素-1α和-1β(IL-1α、-1βB),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吞...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在小鼠皮肤切创组织不同时间的基因表达变化及其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RT-PCR法,检测小鼠皮肤切创组织中不同时间的白细胞介素-1α和-1β(IL-1α、-1βB),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吞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和-2(MIP-1α、-2)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皮肤切创后在早期可诱导IL-1α和IL-1β的基因表达,6h达第一次高峰,24h下降,第3d再次出现高峰后,第6d下降至正常水平;而MCP-1、MIP-1α和MIP-2则在损伤后6h左右开始出现,3d达高峰,然后呈下降趋势。在这些被检因子中,以IL-1α、IL-1β、MIP-1α和MIP-2的变化幅度较大,而MCP-1的变化相对较小。结论 切创组织中IL-1α、-1β和MCP-1,以及MIP-1α、-2的基因表达随伤后不同时间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同时对同一组织多种细胞因子检查推测损伤时间完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皮肤切创 细胞因子 基因表达 损伤时间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下载PDF
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磷酸化 p38MAPK 表达及其与时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建军 官大威 杨大利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21-324,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损伤区磷酸化p38MAPK(p-p38MAPK)的表达情况,以及不同损伤时间p-p38MAPK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33例小鼠皮肤切创后各个时间段p-p38MAPK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织中有少... 目的探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损伤区磷酸化p38MAPK(p-p38MAPK)的表达情况,以及不同损伤时间p-p38MAPK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33例小鼠皮肤切创后各个时间段p-p38MAPK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织中有少量的p-p38MAPK表达。伤后3~12h损伤区p-p38MAPK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中,1~5dp-p38MAPK阳性表达主要为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7~14dp-p38MAPK阳性表达主要以成纤维细胞为主。阳性细胞率3~12h逐渐升高,1d有所下降,3、5d阳性细胞率保持在高水平,7~14d阳性细胞率逐渐降低。Westernblot显示各个时间段均有p-p38MAPK的表达。其中12h和3d为2个p-p38MAPK含量的高峰。结论在小鼠切创愈合过程中p-p38MAPK在损伤区对诱导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凋亡起重要的作用,同时p-p38MAPK的规律性表达可用于损伤时间的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 皮肤切创 凋亡 P-P38MAPK 损伤时间推断
下载PDF
人体腹部皮肤切创纤维蛋白渗出量变化与时间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顾云菊 王建国 +2 位作者 陈忆九 王德明 张其英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74-76,共3页
本文应用组织化学Masson三色方法,对人体腹部2小时以内皮肤切创壁纤维蛋白渗出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切刨早期创壁纤维蛋白沙出量随着时间的延续而明显增多,为推断早期切创时间,提供了新的较为简便的方法。
关键词 人体腹部皮肤 切创 纤维蛋白 损伤经过时间 法医鉴定学
下载PDF
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caspase-9、-3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侯震寰 官大威 +7 位作者 韩阳 张珉 赵锐 王华新 彭雪 王起 杨大利 张建军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20-222,I0004,共4页
目的研究caspase-9、-3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在小鼠背部正中制作皮肤全层切创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观察切创及切创周边区内caspase-9、-3的表达情况,以无切创的小鼠皮肤作为对照。结果对照组中caspas... 目的研究caspase-9、-3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在小鼠背部正中制作皮肤全层切创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观察切创及切创周边区内caspase-9、-3的表达情况,以无切创的小鼠皮肤作为对照。结果对照组中caspase-9、-3表达于表皮层,毛囊及皮脂腺。伤后3h损伤区及损伤周边区中可见少量多核粒细胞表达caspase-9、-3,6~24h,部分浸润的多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caspase-9、-3阳性,此后caspase-9、-3阳性细胞逐渐以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为主。伤后caspase-9、-3阳性细胞率逐渐升高并在3d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至14d最低。结论caspase-9、-3可能引发正常小鼠皮肤表皮、毛囊和皮脂腺细胞的凋亡并参与正常皮肤细胞的自我更新;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caspase-9、-3在多核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其时序性变化规律可望用于皮肤切创损伤时间的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损伤时间推断 免疫组织化学 皮肤切创 caspase-9、-3 凋亡
下载PDF
大鼠腹部皮肤切创缘电镜酶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忆九 张其英 赵子琴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45-147,F002,共4页
大白鼠腹部皮肤切创组织电镜酶组织化学研究发现:三磷酸腺苷酶(ATPase)定位于皮肤毛细血管质膜内侧和毛囊外根鞘。生前损伤15分钟,毛细血管质膜 ATPase 活性降低,酶颗粒减少;毛囊外根鞘酶活性丧失。死后酶活性与对照组无差异。
关键词 酶组织化学研究 皮肤切创 大鼠腹部 电镜 毛囊外根鞘 三磷酸腺苷酶 ATPase 毛细血管 研究发现 腹部皮肤 生前损伤 活性降低 酶活性 大白鼠 对照组 质膜
下载PDF
水中切创创壁纤维蛋白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瞿勇强 吴家馼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3,共3页
水中尸体损伤鉴定是法医损伤鉴定中的一个难题。水中尸体上的损伤由于受到水的浸泡和腐败作用,致使创壁受到影响,常规组织学检查和一些生化、生物测定所获得的结果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可信性。七十年代以来,国外有学者报告了应... 水中尸体损伤鉴定是法医损伤鉴定中的一个难题。水中尸体上的损伤由于受到水的浸泡和腐败作用,致使创壁受到影响,常规组织学检查和一些生化、生物测定所获得的结果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可信性。七十年代以来,国外有学者报告了应用SEM观察生前、死后皮肤切创壁纤维蛋白的情况,借以推断生前伤和死后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切创 壁纤维蛋白 扫描电子显微镜 观察 尸体 法医鉴定学
下载PDF
小鼠皮肤切创后不同时间的Tenascin免疫组化染色变化
12
作者 朱少华 程义权 +5 位作者 蒋艳伟 郑娜 张磊 揭娅 范氾 刘良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379-381,共3页
目的 探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Tenascin表达变化及其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制作小鼠背部全层皮肤切创模型,于伤后1、3、6、12h,1、3、6、9、12d分别观察切创周围皮肤、创缘皮肤及创腔肉芽组织的Tenascin免疫组化染色反应,并用图... 目的 探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Tenascin表达变化及其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制作小鼠背部全层皮肤切创模型,于伤后1、3、6、12h,1、3、6、9、12d分别观察切创周围皮肤、创缘皮肤及创腔肉芽组织的Tenascin免疫组化染色反应,并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Tenascin阳性染色的平均光密度,所得数据用SPSSforWindow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照用无切创皮肤。结果对照组仅见真皮乳头、毛囊免疫组化染色弱阳性反应;伤后3h在切创周围的真皮乳头及毛囊Tenascin阳性染色增加;伤后12h明显增强,1~3d达最大值(0.336±0.061;0.282±0.017);伤后6d染色强度开始减弱,9~12d基本恢复正常。创缘皮肤及创腔肉芽组织伤后3~6h开始出现Tenascin阳性着色,12h明显增强,6d达最大值(0.410±0.051;0.460±0.027);伤后9d阳性着色开始减弱,12d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产生的Tenascin随损伤时间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细胞外基质 TENASCIN 皮肤切创 损伤时间
下载PDF
小鼠皮肤切创后calpain 1和calpain 2的表达
13
作者 张巍 官大威 +1 位作者 赵锐 张建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81-83,F0002,共4页
目的观察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calpain1和calpain2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小鼠皮肤切创后calpain1和calpain2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的calpain1和calpain2均有表达,伤后1d calpain1阳性细胞率显著增加,达最大值。伤... 目的观察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calpain1和calpain2表达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小鼠皮肤切创后calpain1和calpain2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的calpain1和calpain2均有表达,伤后1d calpain1阳性细胞率显著增加,达最大值。伤后3d阳性细胞比率显著下降。伤后5d阳性细胞比率再次显著增加,以后逐渐下降。伤后1d calpain2阳性细胞比率显著增加,伤后3d阳性细胞比率显著下降,达最低值。伤后5d阳性细胞比率再次显著增加,达最大值。伤后7d至10d,阳性细胞比率逐渐下降。结论小鼠皮肤切创后,calpain1和calpain2的表达随愈合时间而呈现双峰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PAIN 皮肤切创 损伤时间 法医病理学
下载PDF
应用ELISA测定成人皮肤切创纤维连接蛋白
14
作者 陈龙 张其英 +2 位作者 顾云菊 赵子琴 陈忆九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146-149,共4页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定量研究了12例成人腹部2小时以内手术切创皮肤可检测的Fn。实验批内变异系数<5%,批间变异系数<10%,检测Fn浓度范围3.91~1000ng/ml。结果:成人腹部每克皮肤可检测Fn含量为7.59...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定量研究了12例成人腹部2小时以内手术切创皮肤可检测的Fn。实验批内变异系数<5%,批间变异系数<10%,检测Fn浓度范围3.91~1000ng/ml。结果:成人腹部每克皮肤可检测Fn含量为7.5920±1.7364μg(M±SD);随着损伤时间延长,不同时间段创伤局部皮肤Fn的含量逐渐升高;各不同时间段与损伤即刻皮肤Fn含量的差值和损伤时间之间存在直线相关(r=0.9843)。经方差分析处理,发现创伤局部皮肤Fn含量在损伤经历30分钟后,有显著增加。本此结果可为推断切创形成的时间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 切创 纤维连接蛋白 损伤时间
下载PDF
Wistar大鼠早期切创创壁肌肉的透射电镜观察
15
作者 李兴彪 董缪武 +2 位作者 方周溪 丁继光 叶成夫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切创创壁肌肉损伤病变及发展过程 ,为法医学鉴定早期损伤时间提供病理学基础。方法 :用手术刀切开Wistar大鼠大腿肌肉 ,分别于即刻、1分钟、5分钟、15分钟、30分钟、45分钟及 6 0分钟与死后不同时间作对照 ,在电镜下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切创创壁肌肉损伤病变及发展过程 ,为法医学鉴定早期损伤时间提供病理学基础。方法 :用手术刀切开Wistar大鼠大腿肌肉 ,分别于即刻、1分钟、5分钟、15分钟、30分钟、45分钟及 6 0分钟与死后不同时间作对照 ,在电镜下观察其形态改变。结果 :即刻时透射电镜观察肌肉未见异常 ;损伤 1分钟、5分钟和 15分钟时透射电镜观察肌肉 ,线粒体水肿空泡化从无到有 ,肌原纤维小灶性坏死随时间推移逐渐加重 ,肌原纤维间隙增宽越来越明显。损伤 30分钟、45分钟和 6 0分钟时 ,线粒体水肿空泡化更加严重 ,嵴消失 ,肌原纤维缩短呈波浪状改变 ,坏死、断裂并浓缩成块状 ,肌丝排列紊乱。核异质多 ,不规则 ,核周出现空泡 ,染色质均质化 ,肌浆见大量不等空泡 ,肌纤维大量坏死。死后损伤超生反应及波浪状改变以 15分钟时段最为明显。结论 :提示早期创壁肌肉损伤后不同时间各有其形态学特征 ,这为早期损伤时间推断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了病理形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切创 壁肌肉 透射电镜 法医鉴定
下载PDF
人胎羊膜对大鼠皮肤切创愈合中相关因素的研究
16
作者 华彩红 申素芳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8期32-33,共2页
目的观察人胎羊膜对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感染率的影响及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研究,探讨其促进皮肤愈合及减少瘢痕形成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只,分为对照组与羊膜组。腹腔麻... 目的观察人胎羊膜对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感染率的影响及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研究,探讨其促进皮肤愈合及减少瘢痕形成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只,分为对照组与羊膜组。腹腔麻醉后,在背中线旁约1cm处做约4cm长的纵行切口,深达肌层,止血后间断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对照组用纱布覆盖切口并包扎;羊膜组将处理过的羊膜直接贴敷在切口表面,纱布覆盖包扎。大鼠分笼饲养,给予消毒饲料及双蒸水,于切创后2、3、5、7d将大鼠脱颈椎处死,取切口处1.5cm×1.0cm皮肤组织,放入4%多聚甲醛中固定12h。固定后石蜡包埋,连续5m厚度切片,免疫组化分析VEGF、TGF-β的表达。结果 (1)2d及3d组TGF-β创口边缘表达:羊膜组TGF-β在创口边缘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5。5d及7d组TGF-β表达实验组及对照组无明显区别。(2)羊膜组感染率(25%),较对照组感染率(50%)减少。(3)VEGF创口边缘表达:羊膜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羊膜贴附创口能减少TGF-β的表达但对VEGF创口边缘表达无影响。(2)羊膜贴附创口能减少创口的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羊膜 皮肤切创 TGF-Β VEGF
下载PDF
颈部挑切创的法医学鉴定(附1例报告)
17
作者 李占军 张利明 +2 位作者 任长起 赵兵 马恩旭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6期616-616,共1页
近年来,我们从工作实践中总结了刺器刺入颈部挑切颈前软组织杀人致死案的尸检经验,本文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颈部 切创 尸体 法医学
下载PDF
一种可靠的切创施力方向判断法
18
作者 刘建林 初紫丰 《刑事技术》 1992年第6期21-22,共2页
在法医检案中,切创较常见。确定受害人与加害人当时所处位置及状态,以分析作案过程和判定案件性质,均须确定切创的施力方向。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发现,大凡切创,其起点创角处皮下组织充实,有时在创角内有一较长未损伤的皮下组织,而落点... 在法医检案中,切创较常见。确定受害人与加害人当时所处位置及状态,以分析作案过程和判定案件性质,均须确定切创的施力方向。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发现,大凡切创,其起点创角处皮下组织充实,有时在创角内有一较长未损伤的皮下组织,而落点创角下沿创轴有一横行的创腔,其上壁为皮肤(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创 施力 案件性质 作案过程 加害人 判断法 上壁 移动度 割伤
下载PDF
红花注射液保存人胎羊膜对大鼠皮肤切创愈合中MMP-2,MMP-9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君 罗秋燕 +1 位作者 边文玲 申素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18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经红花注射液保存后的人胎羊膜对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2,9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进切口愈合的机制,为其在临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大鼠皮肤切创模型,观察切口愈合... 目的:研究经红花注射液保存后的人胎羊膜对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2,9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进切口愈合的机制,为其在临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大鼠皮肤切创模型,观察切口愈合时间、感染率;在各时相点处死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人胎羊膜对不同损伤时间大鼠皮肤组织中MMP-2,MMP-9的表达。结果:创后12h、1d、2d、3d,红花+羊膜组创缘周围MMP-2,MMP-9表达,较其他三组明显增强(P<0.05);红花+羊膜组感染率(5%)较其他三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经红花注射液保存后的人胎羊膜在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可促进创缘周围MMP-2,MMP-9的表达;将其贴附创面能明显减少创口的感染率、促进创口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羊膜 红花注射液 切创愈合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IL-8在大鼠皮肤切创中的表达及其与损伤时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东辉 卢英强 +2 位作者 陈志明 王心蕊 张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7期977-979,共3页
关键词 损伤时间推断 时间关系 皮肤切创 IL-8 病理生理学基础 大鼠 伤修复 修复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