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6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配合不同位置支抗钉及精密切割远移上颌磨牙的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叶盼盼 徐长溪 +3 位作者 李慧 张洋 徐晓琳 王洪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8期6012-6019,共8页
背景:支抗钉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磨牙是临床中常用的矫治方法,而支抗钉不同植入位置及不同牙位的精密切割会对矫治效果产生影响。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不同牙位精密切割及颊、腭侧支抗钉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磨牙的生物力学效... 背景:支抗钉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磨牙是临床中常用的矫治方法,而支抗钉不同植入位置及不同牙位的精密切割会对矫治效果产生影响。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不同牙位精密切割及颊、腭侧支抗钉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磨牙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通过整合志愿者锥形束CT及Itero口内扫描数据构建高精度有限元模型,模拟支抗钉联合精密切割行弹性牵引辅助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同时远移上颌第一、二磨牙,设计远移量为0.2 mm。基于颊侧支抗钉、腭侧支抗钉及尖牙处和第一前磨牙处精密切割的设计,建立4组工况,分别为颊侧支抗钉配合在尖牙颊侧做精密切割、颊侧支抗钉配合在第一前磨牙颊侧做精密切割、腭侧支抗钉配合在尖牙舌侧做精密切割、腭侧支抗钉配合在第一前磨牙舌侧做精密切割。使用ANSYS软件分析各工况中上颌牙齿在三维方向的位移趋势及牙周膜最大等效应力。结果与结论:①无论精密切割位于尖牙还是第一前磨牙,相较于颊侧支抗钉,腭侧支抗钉能增大上颌磨牙远移量、减少前磨牙近中移动和前牙唇倾趋势,磨牙牙周膜最大等效应力增大,前牙牙周膜最大等效应力减小;②无论支抗钉位于颊侧还是腭侧,相较于在第一前磨牙处做精密切割,在尖牙处做精密切割时,前牙唇倾趋势减小,磨牙远中移动量减小,前磨牙近中移动量增大,磨牙及前牙牙周膜最大等效应力均减小;③无论支抗钉位于颊侧还是腭侧、精密切割位于尖牙还是第一前磨牙,磨牙均无法实现整体移动;④结果显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配合腭侧支抗钉及在第一前磨牙处做精密切割更有利于提高上颌磨牙远移效率,但需要注意保护前牙支抗及磨牙转矩控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配合腭侧支抗钉及在尖牙处做精密切割更有利于远移磨牙后内收前牙,但磨牙远移效率会相对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磨牙远移 支抗钉 精密切割 弹性牵引
下载PDF
爆炸切割网络传爆中的间隙与角度效应
2
作者 周晓鹏 姜勇 袁航 《火工品》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
为研究爆炸切割网络中传爆节点处传爆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改变切割索对传爆药柱的传爆间隙进行了平板传爆试验,将试验结果结合仿真分析确定了JO-11C传爆药柱的仿真材料参数,并进一步分析了传播角度对传爆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为研究爆炸切割网络中传爆节点处传爆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改变切割索对传爆药柱的传爆间隙进行了平板传爆试验,将试验结果结合仿真分析确定了JO-11C传爆药柱的仿真材料参数,并进一步分析了传播角度对传爆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传爆间隙的增加,传爆能力下降,切割索对传爆药柱的最大传爆间隙区间为2.0~2.5 mm;同时,传爆角度的增大能够显著提高传爆能力。本研究为爆炸切割网络的传爆性能研究以及提高武器系统的可靠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切割网络 传爆间隙 传爆角度 传爆药柱 仿真分析
下载PDF
油气井井下切割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2
3
作者 蔡灿 曾浪 +4 位作者 刘家炜 樊康康 曹文洋 周圣文 曾薪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6,113,共9页
油气开发后期,退役井数量急剧增加,完井修井作业中套管磨损、卡钻等问题突出,退役经济耗费显著增加。为最大限度减少卡钻和退役经济耗费,有必要开展新型套管切割技术及装备的研发与应用。首先,总结了现阶段井下管柱切割技术的主要类型... 油气开发后期,退役井数量急剧增加,完井修井作业中套管磨损、卡钻等问题突出,退役经济耗费显著增加。为最大限度减少卡钻和退役经济耗费,有必要开展新型套管切割技术及装备的研发与应用。首先,总结了现阶段井下管柱切割技术的主要类型、工作原理和配套装备,包括机械切割、磨料射流切割、聚能切割、化学切割、电弧切割以及激光切割;对比机械切割、磨料射流切割以及特种切割方式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上述切割方式的工程应用及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高效套管切割工程需求的主要切割技术及工具。结合目前切割技术及工具的发展现状,对未来井下管柱切割技术给出优化割刀性能、加强磨料射流切割的控制、研制新型切割工具及切割工具智能化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工具 切割技术 机械切割 磨料射流切割 特种切割
下载PDF
灌木平茬机切割系统参数优化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春梅 高海洋 刘九庆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2-49,共8页
为分析圆盘锯式切割系统的切割机理,在Solidworks中建立单组圆盘锯及灌木枝条的简化模型,并在动力学分析软件ABAQUS中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灌木切割过程中工作参数与圆锯片参数的关系。同时,以锯片转速、行进速度、枝径为影响因素,以锯切... 为分析圆盘锯式切割系统的切割机理,在Solidworks中建立单组圆盘锯及灌木枝条的简化模型,并在动力学分析软件ABAQUS中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灌木切割过程中工作参数与圆锯片参数的关系。同时,以锯片转速、行进速度、枝径为影响因素,以锯切力为评价指标,对其影响的因素进行虚拟正交试验,并用Design Expert动态响应软件进行分析,得到响应面回归方程,得知当圆锯转速为2500r/min、前进速度为0.9m/s时平茬效果较好。用小型灌木平茬机上进行实地试验,结果表明破茬率和留茬高度均能满足农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切茬机 切割系统 虚拟正交试验 参数优化
下载PDF
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罗文彬 李国栋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80眼)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80眼)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双眼病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40眼)与对照组(20例,40眼)。对照组采用常规玻璃体切割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观察组采用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3个月视力水平、眼压水平及内皮细胞数目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 d,术后1、3个月视力水平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术后7 d,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目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目均高于术后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术后1、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内皮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联合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合并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视力水平,不增加患者术后眼压,且可减少术后内皮细胞的丢失,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系统 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 白内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水平 并发症
下载PDF
直线切割吻合器在儿童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Roux-en-Y吻合中的应用
6
作者 刘登辉 李勇 +4 位作者 黎明 唐湘莲 黄召 向强兴 周宇翔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直线切割吻合器应用于儿童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Roux-en-Y吻合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Roux-en-Y吻合的3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直线切割吻合器应用于儿童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Roux-en-Y吻合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Roux-en-Y吻合的3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采用直线切割吻合器实施Roux-en-Y吻合术的患儿纳入观察组(n=17),采用传统缝合法实施Roux-en-Y吻合术的患儿纳入对照组(n=17)。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长[(130.43±31.32)min比(141.51±30.39)min]、术中出血量[(55.45±20.73)mL比(58.62±22.13)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4.03±0.42)min比(4.91±1.13)min]、首次进食流质时间[(3.95±0.61)d比(4.88±1.09)d]、拔除引流管时间[(5.95±0.68)d比(6.65±1.28)d]、术后住院时间[(8.29±2.17)d比(10.33±2.18)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总住院费用[(34948.17±1019.57)元比(35151.91±1151.15)元]、并发症发生率(1/17比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线切割吻合器在儿童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Roux-en-Y吻合中与传统缝合吻合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无明显差异,可促进患儿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腹腔镜 ROUX-EN-Y 直线切割吻合器 外科手术 儿童
下载PDF
格构技术在高铁隧道拱部防水板切割衬砌混凝土缺陷整治中的应用
7
作者 龚伦 龚兴旺 +4 位作者 王立川 梁明 刘志强 樊永杰 张学民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2-248,共7页
[目的]许多与高铁隧道衬砌相关的缺陷随着高铁建成年限的增加逐渐凸显,防水板切割衬砌混凝土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缺陷。为了减少结构扰动、降低对线路运行的影响,需采用新技术对高铁隧道拱部防水板切割衬砌缺陷进行整治。[方法]以我国... [目的]许多与高铁隧道衬砌相关的缺陷随着高铁建成年限的增加逐渐凸显,防水板切割衬砌混凝土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缺陷。为了减少结构扰动、降低对线路运行的影响,需采用新技术对高铁隧道拱部防水板切割衬砌缺陷进行整治。[方法]以我国西南地区某设计速度为200 km/h的高铁双线隧道为案例,对其发生拱部防水板切割衬砌混凝土后可采用的2个整治方案(现浇套拱、格构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进行了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对比评估。对格构技术缺陷整治方案的施工组织、工艺流程、防护措施及施工效果进行了重点论述。[结果及结论]与其他方案相比,格构技术整治方案充分利用了既有结构的承载能力,仅在局部区域修复隧道,对既有衬砌结构影响较小,对高铁线路的运营影响也较小。该方案能明显降低结构的主应力,减少结构位移,使缺陷衬砌的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隧道 格构技术 防水板切割衬砌 缺陷整治
下载PDF
基于混凝土切割面统计方法的纤维取向分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邓永刚 杨元品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1-76,共6页
纤维分布和取向是影响纤维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混凝土切割面统计方法研究不同水胶比和振捣时间对钢纤维混凝土中纤维分布及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和振捣时间的增加,边壁效应对纤维分布影响减弱;高水胶比... 纤维分布和取向是影响纤维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混凝土切割面统计方法研究不同水胶比和振捣时间对钢纤维混凝土中纤维分布及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和振捣时间的增加,边壁效应对纤维分布影响减弱;高水胶比条件下纤维在垂直于振捣方向上出现了偏析现象(垂直方向上的不均匀分布),随振捣时间增加,偏析更显著;对于高性能混凝土,增加振捣时间有利于纤维的均匀分布,而普通混凝土应缩短振捣时间。此外,统计结果表明,钢纤维取向角分布呈现高斯分布规律,峰值处于40°~50°。当水胶比为0.45,振捣时间为20 s,纤维取向角在45°附近,纤维数量占比最大,纤维取向系数达到0.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切割面统计 取向 水胶比 振捣时间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金刚石锯片切割工件破碎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9
作者 徐强 刘一波 徐燕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97-302,共6页
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优化金刚石的排布方式,建立了C25混凝土材料的本构模型和金刚石锯片与C25混凝土的交互作用模型,通过该模型能够预测混凝土破碎过程,计算出切割过程中刀头和混凝土的应力和应变分布。建立了三种不同金刚石排布的锯片与... 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优化金刚石的排布方式,建立了C25混凝土材料的本构模型和金刚石锯片与C25混凝土的交互作用模型,通过该模型能够预测混凝土破碎过程,计算出切割过程中刀头和混凝土的应力和应变分布。建立了三种不同金刚石排布的锯片与C25混凝土的切割模型,计算了不同金刚石排布方式下切割材料和刀头的应力、应变分布。通过该模型可以改变金刚石排布、胎体材料属性以及切割材料属性来计算出不同边界条件下的金刚石、胎体以及切割材料的应力、应变和位移等结果,为金刚石锯片的结构设计和胎体材料设计提供理论指导。通过模拟切割计算,可以节省大量的切割材料,降低设计成本。从三种不同金刚石排布的锯片切割C25混凝土计算出的应力和应变结果得出,金刚石排布方案一的金刚石破碎混凝土的效率最高,切割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圆锯片 定位排列 切割过程 有限元分析 应力 应变
下载PDF
最大熵试验法对切割器功能可靠性的评估
10
作者 郭晓荣 李琳 +2 位作者 王儒文 吴瑞德 刘丽娟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针对切割器设计裕度大且刺激能量服从正态分布的特点,提出采用最大熵试验法对切割器的功能可靠性进行评估。以某型切割器为实例,通过临界药量摸底试验、升降法试验及成败型试验对其功能可靠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运用最大熵试验法,采... 针对切割器设计裕度大且刺激能量服从正态分布的特点,提出采用最大熵试验法对切割器的功能可靠性进行评估。以某型切割器为实例,通过临界药量摸底试验、升降法试验及成败型试验对其功能可靠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运用最大熵试验法,采用46个试验样本即可完成切割器在置信度γ=0.95下,可靠性指标不小于0.999 995的可靠性评估试验,为航天火工装置(尤其是切割器)的小样本量高可靠性评估提供了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割 最大熵试验法 小样本量 可靠性评估
下载PDF
高速铣削-激光切割机床数控加工高精度控制技术
11
作者 任忠先 张杰 +1 位作者 魏国丰 杜雨馨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8-212,共5页
激光切割机铣削过程中会因工件变形导致表面出现凹凸不平或波浪状,表面局部区域高低不等,致使机床的浮动轴偏离实际运动轨迹,影响工件铣削加工的质量。为此,提出一种高速铣削-激光切割机床数控加工高精度控制技术。采用运动学理论、矩... 激光切割机铣削过程中会因工件变形导致表面出现凹凸不平或波浪状,表面局部区域高低不等,致使机床的浮动轴偏离实际运动轨迹,影响工件铣削加工的质量。为此,提出一种高速铣削-激光切割机床数控加工高精度控制技术。采用运动学理论、矩阵转换函数建立激光切割机床运动数学模型,利用PLC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及电机等搭建激光切割机床高速铣削加工控制模型,使用负反馈控制算法、位移误差函数控制机床铣削加工浮动轴运动,即当浮动轴执行上浮或者下浮运动时,若浮动轴运动轨迹偏离预设轨迹,调节PLC控制器参数来驱动电机控制作业,使其反向运动,直到落在预设轨迹上,实现铣削加工的高精度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工件的铣削加工质量高,高速铣削过程中上浮点、下浮点控制误差最大值分别为6 mm、6 mm,铣削加工控制的响应时间为6.8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铣削 激光切割机床 浮动轴 运动轨迹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指导旋磨联合切割球囊治疗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武天坤 杨宏辉 +5 位作者 孟醒 陈赓禹 刘莹莹 朱利杰 徐桂安 李清曼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分析,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旋磨联合切割球囊治疗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郑州大学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IVUS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至少1处病变为重度... 目的通过临床对比分析,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旋磨联合切割球囊治疗重度冠状动脉钙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郑州大学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IVUS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至少1处病变为重度钙化,且已在IVUS指导下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旋磨组78例和旋切组102例,评价支架置入后即刻及术后1年的效果。结果旋磨组与旋切组患者最大钙化弧度分别为(220.66±20.73)°、(225.37±20.64)°,钙化长度比为0.74±0.04、0.73±0.05,支架置入前最小管腔面积为(2.48±0.07)mm^(2)、(2.50±0.09)mm^(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置入后,旋磨组和旋切组患者的最小支架面积分别为(5.40±0.23)mm^(2)和(5.51±0.20)mm^(2),即刻管腔获得面积分别为(2.89±0.32)mm^(2)和(3.02±0.40)mm^(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旋磨组和旋切组患者的最小支架面积分别为(4.65±0.19)mm^(2)和(4.76±0.20)mm^(2),两组患者血管丢失及靶血管重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磨联合切割球囊治疗冠状动脉重度钙化病变,可以获得更好的支架置入后效果。降低术后1年靶血管血运重建的比例,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旋磨术 切割球囊 重度冠状动脉钙化
下载PDF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术后C_(3)F_(8)与硅油填充的疗效比较
13
作者 温晓英 杨娜 +3 位作者 张月玲 马伟娜 付燕 耿任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805-809,共5页
目的:比较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后玻璃体腔内分别行硅油或C_(3)F_(8)填充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01/2022-08就诊于我院的45例45眼高度近视MHRD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硅油... 目的:比较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后玻璃体腔内分别行硅油或C_(3)F_(8)填充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9-01/2022-08就诊于我院的45例45眼高度近视MHRD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硅油组(23例)及C_(3)F_(8)组(22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手术,内界膜剥离后行内界膜填塞、自体血覆盖,硅油填充组行硅油填充,C_(3)F_(8)组行15%C_(3)F_(8)气体填充。两组患者分别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CVA)、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裂孔的闭合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C_(3)F_(8)组、硅油组患者裂孔闭合率为77%、83%(P>0.05),视网膜复位率分别为95%、96%(P>0.05)。C_(3)F_(8)组、硅油组术后视力分别为0.99±0.34、1.22±0.37,C_(3)F_(8)组视力优于硅油组(t=-2.156,P=0.037),两组均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12 mo,两组患者mfERG一阶函数1环(C_(3)F_(8)组114.27±26.37 nV/deg2,硅油组98.08±24.36 nV/deg2)及2环(C_(3)F_(8)组80.45±14.94 nV/deg2,硅油组67.73±15.33 nV/deg2)P1波反应密度较术前(1环P1波反应密度:C_(3)F_(8)组58.13±13.96 nV/deg2、硅油组55.30±10.48 nV/deg2;2环P1波反应密度:C_(3)F_(8)组51.18±8.19 nV/deg2、硅油组47.43±11.97 nV/deg2)明显增加(均P<0.05),C_(3)F_(8)组较硅油组增加明显(P<0.05)。硅油组与C_(3)F_(8)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后玻璃体腔内分别行硅油或C_(3)F_(8)填充均可促进高度近视MHRD患者视网膜复位及黄斑裂孔闭合,而且在视功能恢复C_(3)F_(8)填充优于硅油填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高度近视 玻璃体切割 硅油填充 C_(3)F_(8)填充
下载PDF
基于CBDC优化超声辅助水下激光切割单晶硅的工艺
14
作者 周嘉 周辽 +3 位作者 欧阳励 焦辉 黄宇星 龙芋宏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3-921,共9页
为了对超声辅助水下纳秒激光切割工艺进行快速的优化,通过分析空化气泡动力学特性(CBDC)对工艺效果的影响,采用数值仿真分析、正交试验和高速摄像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到了超声辅助水下激光切割工艺的优化参数,并验证了CBDC... 为了对超声辅助水下纳秒激光切割工艺进行快速的优化,通过分析空化气泡动力学特性(CBDC)对工艺效果的影响,采用数值仿真分析、正交试验和高速摄像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到了超声辅助水下激光切割工艺的优化参数,并验证了CBDC是影响切割工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空化气泡对激光束的干扰程度增加,切槽深度降低速度增加;随着切槽深宽比的增加,空化气泡脉动冲击对切槽底部产生的等效应力越大;当超声功率P u=65 W、水层厚度h w=1 mm、激光脉冲频率f q=20 kHz、激光扫描速率v=1 mm/s时,可以获得最大深宽比约为1.71,槽宽约为99.88μm,槽深约为170.18μm,热影响区大小约为31.71μm,微裂纹长度约为33.42μm,此时空化气泡周期较短(约为100μs~160μs)。该研究可为多能场水下激光复合加工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超声辅助 水下激光切割 空化气泡 工艺优化
下载PDF
井下管柱熔融切割工具研制
15
作者 敬俊 罗希锐 +2 位作者 祝效华 谭宾 李志林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0,共7页
现阶段井下管柱恶性遇卡处置效率低、处置时间长,甚至会诱发井眼附加伤害,成为制约井下作业效率及安全的主要因素。为此,研制出一种基于高温熔融的金属管柱快速切割解卡作业工具。将工具下放至目标深度后,利用锚定机构实现工具与被切割... 现阶段井下管柱恶性遇卡处置效率低、处置时间长,甚至会诱发井眼附加伤害,成为制约井下作业效率及安全的主要因素。为此,研制出一种基于高温熔融的金属管柱快速切割解卡作业工具。将工具下放至目标深度后,利用锚定机构实现工具与被切割管柱的相对固定,采用电激发特制的高能铝热药柱;铝热药剂急速反应释放极量、超高温的等离子火焰;火焰由特殊设计的喷射机构引导喷射,沿径向高速喷出对管柱实施径向熔切。开展液态环境中ø127 mm加重钻杆熔切试验,验证工具井下作业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锚定机构能顺利完成工具与被切割管柱的相对固定,药剂能被顺利激发,喷射机构能引导火焰高速喷射实施径向熔切。该工具可对不同厚度的管柱实施熔切作业,管柱熔切深度与装药量相关,10 kg装药量下,切割用时8 s,切割平均深度达21 mm。该工具及其技术可为井下遇卡管柱高效、安全解卡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管柱 遇卡 熔融切割工具 引流喷射 铝热药剂 控制系统
下载PDF
T/CMTBA 1010—2021《数控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性能评价规范》团体标准解读
16
作者 王晓娟 张旭东 +3 位作者 张宝华 饶佩明 周志凯 梅建恩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6,共5页
介绍了《数控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性能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的制定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并在检验项目、关键指标等方面与现行行业标准进行了比对,解读了该团体标准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往复走丝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多次切割 标准解读
下载PDF
包覆面料裁片切割机横梁进给系统建模及动态特性分析
17
作者 花军 赵旭 刘诚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60,共6页
包覆面料裁片切割机是用于制作软体家具的主要设备之一,其横梁进给系统存在复杂的机电耦合作用。为在设计阶段研究其横梁进给系统切割定位工况下的动态特性,优化横梁进给伺服驱动控制系统参数,建立了横梁进给系统的机电-刚柔混合模型。... 包覆面料裁片切割机是用于制作软体家具的主要设备之一,其横梁进给系统存在复杂的机电耦合作用。为在设计阶段研究其横梁进给系统切割定位工况下的动态特性,优化横梁进给伺服驱动控制系统参数,建立了横梁进给系统的机电-刚柔混合模型。拟定横梁进给系统的响应效率、定位精度和刀尖运动稳定性作为动态特性评价指标,探究了横梁进给伺服驱动控制系统参数对横梁进给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的横梁进给系统机电-刚柔混合模型,为横梁进给系统动态特性分析奠定了基础。增大位置环比例系数可提高横梁进给系统的响应效率和定位精度,增大速度环比例系数可有效提高横梁进给系统的刀尖运动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提高软体家具生产效率和制造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覆面料裁片切割 横梁进给系统 虚拟样机 机电-刚柔混合 动态特性
下载PDF
碳化硅纳米介质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研究
18
作者 陈成 滕凯 孙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4-247,共4页
采用SiC纳米混粉工作液对Cr12MoV模具钢进行高速走丝线切割加工试验,重点分析了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峰值电流和混粉浓度对切割加工的影响。试验表明,在脉冲宽度45μs,脉冲间隔6倍,峰值电流25A,混粉浓度0.3g/L的加工条件下,采用混粉工... 采用SiC纳米混粉工作液对Cr12MoV模具钢进行高速走丝线切割加工试验,重点分析了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峰值电流和混粉浓度对切割加工的影响。试验表明,在脉冲宽度45μs,脉冲间隔6倍,峰值电流25A,混粉浓度0.3g/L的加工条件下,采用混粉工作液较采用常规工作液加工的切割速度提高21.16%,表面粗糙度降低15.05%。研究认为,纳米微粒的介入,极间绝缘性降低,放电间隙增大,改善了极间放电条件,提高了工件加工稳定性和切割速度;同时,纳米微粒促使极间火花放电通道增多、放电点分散,提高了工件表面加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 混粉 正交试验 SiC纳米介质
下载PDF
内镜切割吻合器在经肛门局部切除中低位直肠肿瘤中的应用
19
作者 彭涛 娄展 李曙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3270-3274,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低位直肠肿瘤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中采用内镜切割吻合器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经检查诊断的24例中低位直肠肿瘤患者,使用内镜切割吻合器对直肠肿瘤进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总结分析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特征及影像学诊断特...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低位直肠肿瘤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中采用内镜切割吻合器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经检查诊断的24例中低位直肠肿瘤患者,使用内镜切割吻合器对直肠肿瘤进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总结分析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特征及影像学诊断特点,评价该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结果:24例患者便潜血阳性者14例,症状以便血为主,肿瘤位置以前壁为主。随着肿瘤直径的增大,增强CT、MRI、EUS诊断的准确率升高,准确率方面EUS>MRI>增强CT,三者联合评估准确率提高。术后病理结果显示4例为上皮下来源肿瘤(SM层3例,MP层1例)。20例为上皮来源肿瘤,其中上皮来源良性肿瘤9例,为低级别管状腺瘤或低级混合状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直肠癌9例,其中M层1例,SM层3例,MP层4例,S层1例。24例患者病灶完全切除率为100%,手术完成率为100%,无中转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手术平均时间、手术平均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平均时间、术后住院平均天数分别为(29.25±6.42)min、(15.04±4.12)mL、(35.38±5.94)h、(3.17±0.92)d;术后7例患者出现WBC反应性升高,术后2~4天后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RBC及HGB计数较术前均降低,但均处于正常值范围,所有患者均无术后并发症。结论:内镜切割吻合器经肛门切除中低位直肠肿瘤具有操作时间短、副损伤小、术后应激反应低、恢复快的优势,该手术方式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内镜切割吻合器 经肛门局部切除术 超声内镜
下载PDF
外周切割球囊和高压球囊治疗移植物内瘘近静脉吻合口狭窄的临床比较
20
作者 刘文静 陈凯 +5 位作者 王宇飞 张倍豪 王欣芳 陆晓青 梁献慧 王沛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比较外周切割球囊(peripheral cutting balloon,PCB)和高压球囊(high-pressure balloon,HPB)治疗移植物内瘘近静脉吻合口狭窄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行经皮腔内血管... 目的比较外周切割球囊(peripheral cutting balloon,PCB)和高压球囊(high-pressure balloon,HPB)治疗移植物内瘘近静脉吻合口狭窄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移植物内瘘近静脉吻合口狭窄的63例患者(184例次)临床资料,并根据应用球囊类型分为PCB组(84例次)和HPB组(100例次),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即刻管腔获得及通畅情况。结果PCB组干预后靶病变的中位一期通畅时间显著优于HPB组[212(117,353)d比178(113,292)d,P=0.016],手术即刻管腔获得也显著高于HPB组[(2.72±0.84)mm比(2.28±0.77)mm,P<0.001]。PCB组术后半年和1年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60.6%和23.2%,均优于HPB组的49.9%和11.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B的靶病变标化干预率为1.59次/患者年,低于HPB组的2.10次/患者年,下降32.1%。结论相比于HPB,PCB可延长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近静脉吻合口狭窄的干预后靶病变一期通畅时间,降低靶病变的干预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内瘘 静脉吻合口狭窄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外周切割球囊 高压球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