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下肢关节部位外伤行骨科内固定手术后切口感染创面临床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
31
1
作者
杜伟力
沈余明
+1 位作者
胡骁骅
程琳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6-224,共9页
目的探讨下肢关节部位外伤行骨科内固定手术后切口感染创面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14年2月—2019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214例下肢闭合性外伤后患者,其中男143例、女71例,年龄16~65岁。患者均行骨科内固定手...
目的探讨下肢关节部位外伤行骨科内固定手术后切口感染创面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14年2月—2019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214例下肢闭合性外伤后患者,其中男143例、女71例,年龄16~65岁。患者均行骨科内固定手术,因术后切口感染形成髌骨骨折术后创面42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创面30例、跟腱断裂术后创面72例、跟骨骨折术后创面45例、Pilon骨折术后创面25例,其中浅表感染31例、深部感染183例。根据术后切口处创面评估情况,进行换药治疗和/或彻底清创(清创后创面面积4 cm×3 cm~11 cm×5 cm)、内固定物处理。针对彻底清创后的创面进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再根据切口及其周围皮肤组织情况、感染情况、缝合张力、内固定物或骨或跟腱组织外露情况,选择直接缝合+VSD治疗或者移植组织瓣修复。以创面部位及损伤情况为依据,组织瓣类型可选择逆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腓肠肌肌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腓骨短肌肌瓣、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或移植断层皮片修复。统计内固定物取出情况、创面修复方式、采用组织瓣类型及大小、组织瓣成活情况、创面愈合情况,随访观察感染是否复发、供受区外观及下肢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髌骨骨折术后创面患者内固定物全部去除,其中36例创面采用逆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6例创面采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创面患者中,内固定物完全保留18例、部分取出6例、完全取出6例,创面直接缝合8例、移植腓肠肌肌皮瓣21例、移植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1例。跟腱断裂术后创面患者中,内固定物完全保留10例、完全取出62例,创面直接缝合10例、移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62例。跟骨骨折术后创面患者中,内固定物完全取出32例、完全保留13例,创面换药愈合5例、直接缝合5例、移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3例、移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腓骨短肌肌瓣12例。Pilon骨折术后创面患者中,内固定物部分取出5例、完全保留17例、完全取出3例,创面直接缝合4例、移植胫后动脉穿支皮瓣18例、移植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3例。皮瓣或肌皮瓣面积为5 cm×3 cm~18 cm×8 cm,肌瓣面积为13.0 cm×1.5 cm~15.0 cm×2.5 cm。直接缝合创面都愈合;5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1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远端出现回流障碍,经换药治疗顺利愈合,其余组织瓣完全成活,创面愈合。随访5个月~5年,感染无复发;供瓣区直接缝合处遗留线性瘢痕,植皮处外观良好。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及2例Pilon骨折患者关节活动受限,其余患者关节活动正常;跟腱断裂及跟骨骨折患者正常下地活动。跟骨骨折后创面移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后臃肿且影响穿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创面移植腓肠肌肌皮瓣后臃肿,其余皮瓣修复处外观良好。结论对于下肢关节部位外伤行骨科内固定手术后切口感染创面,应根据感染情况和创面部位进行分类治疗,通过换药治疗、彻底清创、合理处置内固定物、应用VSD后直接缝合以及组织瓣覆盖等处理,既保证感染得到控制、创面封闭,又最大限度恢复下肢功能,使得患者最大化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外科手术
伤口愈合
骨科
切口感染创面
治疗
原文传递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骨科术后切口创面感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龙
郑冰冰
《淮海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因子治疗骨科术后切口创面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行外科手术的骨关节疾病患者64例,根据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创面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表皮生...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因子治疗骨科术后切口创面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行外科手术的骨关节疾病患者64例,根据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创面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结局、感染因子水平[降钙素原(PCT)、TNF-α]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5天手术切口愈合率(93.75%)高于对照组(75.00%),手术切口愈合时间为(10.19±0.79)d,短于对照组的(13.64±1.03)d,术后切口创面感染发生率(3.12%)低于对照组(2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观察组PCT,TNF-α水平分别为(0.24±0.05)ng/mL、(44.91±3.15)pg/mL,低于对照组的(0.30±0.09)ng/mL、(50.46±4.1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6%)低于对照组(3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骨科术后切口创面感染,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创面感染,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
创面
感染
骨科手术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肢关节部位外伤行骨科内固定手术后切口感染创面临床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
31
1
作者
杜伟力
沈余明
胡骁骅
程琳
机构
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
出处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6-224,共9页
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首发2020-2-1123)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92082)
北京积水潭医院青年人才培养“学科新星”计划(XKXX201822)。
文摘
目的探讨下肢关节部位外伤行骨科内固定手术后切口感染创面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2014年2月—2019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214例下肢闭合性外伤后患者,其中男143例、女71例,年龄16~65岁。患者均行骨科内固定手术,因术后切口感染形成髌骨骨折术后创面42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创面30例、跟腱断裂术后创面72例、跟骨骨折术后创面45例、Pilon骨折术后创面25例,其中浅表感染31例、深部感染183例。根据术后切口处创面评估情况,进行换药治疗和/或彻底清创(清创后创面面积4 cm×3 cm~11 cm×5 cm)、内固定物处理。针对彻底清创后的创面进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再根据切口及其周围皮肤组织情况、感染情况、缝合张力、内固定物或骨或跟腱组织外露情况,选择直接缝合+VSD治疗或者移植组织瓣修复。以创面部位及损伤情况为依据,组织瓣类型可选择逆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腓肠肌肌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腓骨短肌肌瓣、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或移植断层皮片修复。统计内固定物取出情况、创面修复方式、采用组织瓣类型及大小、组织瓣成活情况、创面愈合情况,随访观察感染是否复发、供受区外观及下肢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髌骨骨折术后创面患者内固定物全部去除,其中36例创面采用逆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6例创面采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创面患者中,内固定物完全保留18例、部分取出6例、完全取出6例,创面直接缝合8例、移植腓肠肌肌皮瓣21例、移植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1例。跟腱断裂术后创面患者中,内固定物完全保留10例、完全取出62例,创面直接缝合10例、移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62例。跟骨骨折术后创面患者中,内固定物完全取出32例、完全保留13例,创面换药愈合5例、直接缝合5例、移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3例、移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腓骨短肌肌瓣12例。Pilon骨折术后创面患者中,内固定物部分取出5例、完全保留17例、完全取出3例,创面直接缝合4例、移植胫后动脉穿支皮瓣18例、移植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3例。皮瓣或肌皮瓣面积为5 cm×3 cm~18 cm×8 cm,肌瓣面积为13.0 cm×1.5 cm~15.0 cm×2.5 cm。直接缝合创面都愈合;5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1例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远端出现回流障碍,经换药治疗顺利愈合,其余组织瓣完全成活,创面愈合。随访5个月~5年,感染无复发;供瓣区直接缝合处遗留线性瘢痕,植皮处外观良好。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及2例Pilon骨折患者关节活动受限,其余患者关节活动正常;跟腱断裂及跟骨骨折患者正常下地活动。跟骨骨折后创面移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后臃肿且影响穿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创面移植腓肠肌肌皮瓣后臃肿,其余皮瓣修复处外观良好。结论对于下肢关节部位外伤行骨科内固定手术后切口感染创面,应根据感染情况和创面部位进行分类治疗,通过换药治疗、彻底清创、合理处置内固定物、应用VSD后直接缝合以及组织瓣覆盖等处理,既保证感染得到控制、创面封闭,又最大限度恢复下肢功能,使得患者最大化受益。
关键词
下肢
外科手术
伤口愈合
骨科
切口感染创面
治疗
Keywords
Lower extremity
Surgical procedures,operative
Wound healing
Orthopedics
Incision infection wounds
Treatment
分类号
R619+.6 [医药卫生—外科学]
R378.1+1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骨科术后切口创面感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龙
郑冰冰
机构
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手外科显微骨科
河南省郑州市骨科医院正骨科
出处
《淮海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78-80,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因子治疗骨科术后切口创面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行外科手术的骨关节疾病患者64例,根据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创面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结局、感染因子水平[降钙素原(PCT)、TNF-α]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5天手术切口愈合率(93.75%)高于对照组(75.00%),手术切口愈合时间为(10.19±0.79)d,短于对照组的(13.64±1.03)d,术后切口创面感染发生率(3.12%)低于对照组(2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观察组PCT,TNF-α水平分别为(0.24±0.05)ng/mL、(44.91±3.15)pg/mL,低于对照组的(0.30±0.09)ng/mL、(50.46±4.1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6%)低于对照组(3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骨科术后切口创面感染,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创面感染,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
切口
创面
感染
骨科手术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分类号
R619.3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下肢关节部位外伤行骨科内固定手术后切口感染创面临床治疗方法探讨
杜伟力
沈余明
胡骁骅
程琳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1
原文传递
2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骨科术后切口创面感染的效果观察
陈龙
郑冰冰
《淮海医药》
CAS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