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心脏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威 张艳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4期131-133,共3页
探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降低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以减少心脏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根据非概率抽样方法选取在XXX医院心血管外科进行心脏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 探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降低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以减少心脏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根据非概率抽样方法选取在XXX医院心血管外科进行心脏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采取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病原菌检测、切口感染率及感染控制率、护理工作满意度等。结果表明,治疗组病原菌检出率、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的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说明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可有效预防心脏手术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促进其愈合,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精细化护理 心脏手术 切口感染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微微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4-36,40,共4页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根据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分组,比较两组相关资料,分...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根据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分组,比较两组相关资料,分析外科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56例患者中,有20例发生切口感染,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7.81%(20/2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术前贫血、手术时间≥3 h、急诊手术、围手术期输血占比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6.316,95%CI=2.214~18.018,P=0.001)、合并糖尿病(OR=4.787,95%CI=1.877~12.209,P=0.001)、术前贫血(OR=4.756,95%CI=1.860~12.163,P=0.001)、手术时间≥3 h(OR=6.367,95%CI=2.458~16.491,P<0.001)、急诊手术(OR=6.574,95%CI=2.547~16.968,P<0.001)、围手术期输血(OR=5.441,95%CI=2.111~14.024,P<0.001)是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手术为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因本身具有创伤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对于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术前贫血、手术时间≥3 h、急诊手术、围手术期输血的患者,需重点管理,尽可能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术后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围手术期输血
下载PDF
急诊胸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熊凯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2期255-258,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胸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抗生素使用时机与感染的关系。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的方式,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行急诊胸腹部手术的98例患者,包含其围术期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n=27)与未... 目的探讨急诊胸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抗生素使用时机与感染的关系。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的方式,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行急诊胸腹部手术的98例患者,包含其围术期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n=27)与未感染组(n=71),先对所有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探讨不同时机下应用抗生素与感染的关系。结果两组的年龄、性别、高血压、心血管疾病、BMI、切口长度、手术类型、手术部位、参观手术室人数、ASA评分相比不具有差异性(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有糖尿病、出血量多、围术期未使用抗生素、手术用时≥5 h为引发急诊胸腹部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为急诊胸腹部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保护因素(OR<1,P<0.05)。98例患者中,80例使用抗生素,占比为81.63%,18例未使用抗生素,占比为18.37%,早期组与术前组感染率比无统计学差异(χ^(2)=2.418,P=0.120);早期组与术后3 h内组感染率比无统计学差异(χ^(2)=0.097,P=0.756)。术中组与术前30 min组感染率比无统计学差异(χ^(2)=2.078,P=0.149)。术前30 min组与术前组感染率比无统计学差异(χ^(2)=0.054,P=0.816);术中组与术后3 h内组感染率比无统计学差异(χ^(2)=0.021,P=0.884)。术前组与术后3 h内组感染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χ^(2)=1.335,P=0.248);术前30 min组的感染率低于早期组、术后3 h内组(χ^(2)=4.871,P=0.027)(χ^(2)=3.951,P=0.047)。结论影响急诊胸腹部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应结合诸多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同时严格把控抗生素使用时机以降低急诊创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胸腹部手术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抗生素
下载PDF
循证案例分析下改良护理对产后会阴切口感染的预防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宝琼 杨杏娟 +1 位作者 黄育霞 杨晓华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3期20-22,110,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改良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后会阴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月于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分娩的105例产妇,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循证案例分析的... 目的探究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改良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后会阴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月于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分娩的105例产妇,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循证案例分析的改良护理干预。统计2组阴道检查次数、备皮至侧切时间、住院时间,比较2组会阴切口的感染发生率与切口愈合情况。采用疾病影响程度量表(sickness impact profile,SIP)评估产妇生活质量,并评价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阴道检查次数、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15.38%)(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甲级愈合率(81.13%)高于对照组(75.00%),乙级愈合率(5.66%)低于对照组(19.23%)(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4.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76%)(P<0.05)。结论基于循证案例分析的改良护理干预可缩短产妇住院时间,降低产妇的切口感染发生率,改善产妇会阴切口的愈合效果,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案例分析 改良护理干预 产后会阴切口感染
下载PDF
肠双腔造口术后腹部切口严重感染全层裂开患者的护理1例
5
作者 周晓红 樊慧 +3 位作者 代雯晴 金鲜珍 于洋 乔莉娜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796-799,共4页
总结1例重症中年女性2个月内3次手术,行小肠部分切除,空肠双腔造口,术后发生腹部切口严重感染伴全层裂开合并多重耐药菌患者的处理经验。护理要点:针对重症复杂疑难腹壁切口全层裂开,肠管暴露,大量渗液患者,需整体评估患者全身状况,采... 总结1例重症中年女性2个月内3次手术,行小肠部分切除,空肠双腔造口,术后发生腹部切口严重感染伴全层裂开合并多重耐药菌患者的处理经验。护理要点:针对重症复杂疑难腹壁切口全层裂开,肠管暴露,大量渗液患者,需整体评估患者全身状况,采用综合的治疗方案,有效管理收集并利用肠液回输,有效改善机体营养,整体护理,局部选择正确合适的新型敷料抗菌及保护肠管并结合改良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可有效控制伤口感染、管理渗液,促进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造口 护理 切口感染裂开
下载PDF
个体化预测老年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
6
作者 彭凤 易建平 +1 位作者 杨敏 王艳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46-553,共8页
目的探讨老年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9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建模组252例与验证... 目的探讨老年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9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建模组252例与验证组108例。采用LASSO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通过ROC曲线、校准曲线评估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及效果。结果27个研究变量纳入LASSO回归模型中进行筛选,基于最小值与标准化构建2个模型。模型1共纳入12个变量,分别为体质量指数(BMI)、使用钢板、合并糖尿病、引流管放置时间、切口类型、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3天外周血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血清降钙素原(PCT)/白蛋白(ALB)、白细胞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模型2共纳入7个变量,分别为合并糖尿病、引流管放置时间及术后3天外周血CAR、PCT/ALB、IL-6、NLR及ESR。以术后切口是否发生感染为因变量,模型1与模型2中经LASSO回归筛选出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模型1结果显示:BMI≥28 kg/m 2、合并糖尿病、切口类型Ⅲ型、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使用钢板、引流管放置时间≥6 d及术后3天外周血CAR、PCT/ALB、IL-6、NLR、ESR均为老年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模型2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引流管放置时间≥6 d及术后3天外周血CAR、PCT/ALB、IL-6、NLR及ESR均为老年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模型1在建模组与验证组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9(95%CI:0.898~1.000)、0.981(95%CI:0.956~1.000),且模型1在建模组与验证组中的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未偏离完美拟合,校准曲线一致性良好。模型2在建模组与验证组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2(95%CI:0.787~0.977)、0.921(95%CI:0.843~1.000),且模型2在建模组与验证组中的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该模型偏离完美拟合,校准曲线一致性不佳。结论BMI、合并糖尿病、切口类型、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使用钢板、引流管放置时间及术后3天外周血CAR、PCT/ALB、IL-6、NLR、ESR是引发老年创伤性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四肢骨折 切口感染 列线图 影响因素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降低开腹胆管结石术后切口感染率效果的分析
7
作者 潘德标 叶小荣 叶卓敏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4期777-779,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降低开腹胆管结石术后切口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行开腹胆管结石手术的6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行开腹胆管结石手术的66...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降低开腹胆管结石术后切口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丽水市人民医院行开腹胆管结石手术的6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行开腹胆管结石手术的66例患者采取PDCA循环管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1.52%),对照组10例(15.87%),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8.52,P=0.004),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14±2.01)d,对照组为(12.56±2.99)d,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5.41,P<0.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2.42%,对照组为76.1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48,P=0.011)。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降低开腹胆管结石术后切口感染率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日,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结石 切口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 PDCA循环管理
下载PDF
小儿急诊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黄敏燕 黄玉萍 方静静 《医疗装备》 2024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急诊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并分析导致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278例小儿急诊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和致病菌分... 目的探讨小儿急诊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并分析导致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278例小儿急诊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和致病菌分布,并分析导致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78例患儿中,发生切口感染30例(10.79%),分离出病原菌3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有12株(35.29%)和22株(64.71%)。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小儿急诊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岁、体质量指数≥20kg/m^(2)、切口长度≥3cm、术前层流系统未完成空气净化、手术参与及参观人员≥6人、术中出血量≥30 ml、阑尾化脓穿孔或坏疽及腹腔留置引流管(OR>1,P<0.05),而外科消毒前使用肥皂水清洗皮肤则是术后切口感染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小儿急诊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感染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 小儿急诊 病原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融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9
作者 于蕾 李萌姣 +1 位作者 倪冬贝 杨毅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2282-2285,2290,共5页
目的 探究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融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行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 620例,通过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感染组32例,未感染... 目的 探究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融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行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 620例,通过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感染组32例,未感染组1 588例。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水平;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来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对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未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者PCT、CRP、ESR、WBC水平均升高(P<0.05);感染组患者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为16例(50.00%),其次为粪肠球菌8例(25.00%)、大肠埃希菌6例(18.75%)、阴沟肠杆菌2例(6.25%)。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节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在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节段手术、手术时间>2 h、切口长度≥4 cm是影响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多节段手术、手术时间>2 h、切口长度≥4 cm为影响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对以上因素及时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护理研究
10
作者 钱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36-0039,共4页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外科创伤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外科创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 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外科创伤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外科创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延续护理等。比较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细菌培养阳性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00%,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00%,平均住院时间为(10.25±2.14)d,护理满意度为98.00%,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外科创伤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创伤 手术切口 预防护理 切口感染 细菌培养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王冬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81-0184,共4页
探讨外科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在防止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接受消化道肿瘤的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 探讨外科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在防止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接受消化道肿瘤的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时间和总成本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病人的手术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 对外科手术病人实施外科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少切口感染率、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病人的安全性,促进病人的预后,减轻病人的医疗负担,使病人更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胃肠道手术 切口感染
下载PDF
针对胃肠道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策研究
12
作者 杨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52-0155,共4页
分析围术期护理干预应用在胃肠道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开始于2023年1月,终止于2023年12月,对胃肠道手术患者进行分组,49例患者组成对照组,行常规护理,49例患者自称实验组,性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应用结果。结果 对照组... 分析围术期护理干预应用在胃肠道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开始于2023年1月,终止于2023年12月,对胃肠道手术患者进行分组,49例患者组成对照组,行常规护理,49例患者自称实验组,性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应用结果。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之间的切口愈合优良率、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不同阶段疼痛评分、围产功能指标之间有着极大差异,P均<0.05。结论 胃肠道手术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后能减少术后切口感染发生,促进愈合,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术 切口感染 围术期护理干预
下载PDF
细化护理管理对普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
13
作者 成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59-0162,共4页
探讨细化护理在普外科术后伤口感染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名普外科病人,将其划分为甲乙两组,并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和细护理管理两种方法进行干预,并对普通外科手术病人进行了比较,并对病人切口感... 探讨细化护理在普外科术后伤口感染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名普外科病人,将其划分为甲乙两组,并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和细护理管理两种方法进行干预,并对普通外科手术病人进行了比较,并对病人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通过对所选择的病人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后, 乙组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少于甲组,乙组病人生活质量得分高于甲组,乙组病人对细化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甲组,乙组病人的护理质量分数则显著高于甲组。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普外科病人进行细化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减少医院的感染率,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化护理管理 普外科手术 术后切口感染 预防效果
下载PDF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采用双梭形切口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14
作者 王燕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31-0034,共4页
研究先天性耳前瘘管(CPF)感染治疗中,行双梭形切口术的作用。方法 选取CPF感染病例[例数(n):120;来源:本院;采样起止时间:2019.1.1-2023.12.31期间],随机数字表下分组:A组(n:60,治疗方案:传统单向切口术)、B组(n:60,治疗方案:双梭形切口... 研究先天性耳前瘘管(CPF)感染治疗中,行双梭形切口术的作用。方法 选取CPF感染病例[例数(n):120;来源:本院;采样起止时间:2019.1.1-2023.12.31期间],随机数字表下分组:A组(n:60,治疗方案:传统单向切口术)、B组(n:60,治疗方案:双梭形切口术);比较疗效、症状改善时间、炎症因子、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 疗效,B组98.33%,A组86.67%,B组更佳(χ2=5.886,P<0.05)。症状改善时间,B组(4.55±1.02)d,A组(7.26±1.58)d,B组更短(t=11.162,P<0.05)。炎症因子(IL-6、IL-8、PAF、TNF-α),两组术后1周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且B组更低(t=11.278/11.704/13.151/19.039,P<0.05)。并发症,B组5.01%,A组18.33%,B组更少(χ2=5.175,P<0.05)。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两组术后1周均较术前高,且B组更高(t=8.065/8.981/12.097/8.739,P<0.05)。结论 CPF感染治疗中,行双梭形切口术效果确切,可缩短患者症状改善用时,且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 双梭形切口 并发症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胸骨正中劈开入路心脏术后并发胸部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15
作者 陈东升 刘建超 +6 位作者 冯泽坤 李双磊 何添 张广良 梁纯 陈犹白 韩岩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45-251,共7页
背景胸骨正中劈开术是开胸心脏手术的常规入路,经此入路行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后可并发胸部切口感染(sternal wound infection,SWI),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目的探索SWI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并降低其发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 背景胸骨正中劈开术是开胸心脏手术的常规入路,经此入路行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后可并发胸部切口感染(sternal wound infection,SWI),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目的探索SWI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并降低其发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1年1月于解放军总医院通过胸骨正中劈开入路行开胸心脏手术患者,筛选发生SWI的病例,并进行1∶4倾向性匹配。通过单因素Cox分析和LASSO回归筛选与SWI发生有关的特征指标,综合专家意见后进行多因素Cox回归确定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471例患者中61例在开胸手术后180 d内发生SWI,发病率为1.11%,其中44例为浅表胸骨切口感染,17例为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病例组男21例,女40例,中位年龄61岁;对照组男110例,女134例,中位年龄59岁。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HR(95%CI):1.07(1.00~1.14),P=0.038]、糖尿病[HR(95%CI):1.87(1.01~3.46),P=0.046]、心肌梗死[HR(95%CI):2.25(1.19~4.26),P=0.013]是SW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基于解放军总医院病例数据,本研究发现SWI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糖尿病、高体质量指数和心肌梗死。这些因素可能通过破坏伤口愈合过程、损害组织修复和皮肤屏障完整性以及降低对细菌的抵抗力影响SW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切口感染 伤口愈合 危险因素 前正中胸骨劈开术 心脏手术
下载PDF
局部应用万古霉素预防全膝关节置换切口早期感染
16
作者 李正远 郝琳 +3 位作者 陈圣洪 彭凯 王俊 尹宗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5346-5350,共5页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使用万古霉素是一种存在争议的切口感染预防策略,目前国内对于此预防措施的疗效评估缺乏相关证据。目的:评估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局部使用万古霉素对术后早期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3-6月在安徽医...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使用万古霉素是一种存在争议的切口感染预防策略,目前国内对于此预防措施的疗效评估缺乏相关证据。目的:评估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局部使用万古霉素对术后早期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3-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接受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案均知情同意。观察组患者术中局部应用万古霉素1 g,对照组术中不使用万古霉素,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3,5天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术后连续7 d发热率、膝关节肿胀程度、累计引流量及术后1年假体周围关节感染的发生率,评估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局部应用万古霉素对于术后早期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术后第1,3,5天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水平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术后连续7 d发热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肿胀程度和累积引流量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均未发生假体周围关节感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提示,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局部使用万古霉素在术后早期预防切口感染方面未见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万古霉素 切口感染 发热 关节假体感染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引流
下载PDF
骨折病人术后切口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17
作者 白志刚 沙丽艳 +4 位作者 伊静 张涛 陈熠蔓 邬昊冉 李韵健 《全科护理》 2024年第7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建立骨折病人术后切口感染风险预测模型,评估其预测感染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月-10月在辽宁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202例骨折并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通过... 目的:建立骨折病人术后切口感染风险预测模型,评估其预测感染效能。方法:选取2022年1月-10月在辽宁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202例骨折并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202例病人中有12例病人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为5.94%;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高血压、手术时间≥3 h、住院时间≥7 d、术中出血量≥500 mL;骨折病人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预测模型为:Logit(P)=8.046+(3.830×高血压)+(3.456×糖尿病)+(-2.519×手术时间)+(-5.876×住院时间)+(-5.224×术中出血量)+(-2.493×年龄)。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模型的预测概率和实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验证试验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89,95%CI为0.797~0.982。结论:该模型可有效预测骨折病人发生切口感染,且预测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致病微生物分布特征及血清 LDH、IL-6对感染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邓强 张雷 +2 位作者 何流 苏惠婷 许文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506-1510,共5页
目的探讨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SSI)的致病微生物分布特征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介素(IL)-6对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该院普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28... 目的探讨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SSI)的致病微生物分布特征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白细胞介素(IL)-6对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该院普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28例)和非感染组(72例)。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手术类型、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切口愈合情况等。在无菌条件下,对患者切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病原菌鉴定。检测患者术后第1天和第3天的血清LDH、IL-6水平,并比较感染组和非感染组LDH、IL-6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LDH水平与IL-6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SI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LDH、IL-6水平对SSI的诊断效能。结果100例患者中,有28例发生了SSI,感染率为28%。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感染组患者共分离出35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4.29%,革兰阴性菌占45.7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4株)、铜绿假单胞菌(7株)、大肠埃希菌(5株)为主。感染组术后第1、3天血清LDH、IL-6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感染组血清LDH水平与IL-6呈正相关(r=0.51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及术后第3天血清LDH、IL-6水平是影响S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DH、IL-6水平对SSI的诊断效能较高,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88,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10 U/L、15 pg/mL,灵敏度分别为82.14%、85.71%,特异度分别为78.57%、80.36%。结论普外科患者SSI的致病微生物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血清LDH、IL-6水平可作为SSI的预测指标,对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术后切口感染 乳酸脱氢酶 致病微生物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肾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的易感因素调查与预防措施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益楠 杨瑞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肾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预防措施,并建立相关预测模型,探索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1例我院收治的肾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选患者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52例)和未感染组(929例)。分析肾癌根治... 目的探讨肾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预防措施,并建立相关预测模型,探索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1例我院收治的肾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选患者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52例)和未感染组(929例)。分析肾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的单因素,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索肾癌根治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易感因素,并构建相关预测模型,予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预测模型对肾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是否合并糖尿病、有无术中低体温、手术时间、导尿留置时间及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蛋白(ALB)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术中低体温、手术时间≥3h、导尿留置时间≥7d及血清ALB水平偏低是肾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48、3.108、2.986、1.672、1.636,P<0.05)。构建相关预测模型:logit(P)=-10.891+合并糖尿病×0.614+术中低体温×1.134+手术时间≥3h×1.094+导尿留置时间≥7d×0.514+血清ALB水平偏低×0.49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预测肾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67,95%CI为0.844~0.887,敏感度为86.54%,特异度为69.97%。结论肾癌根治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与合并糖尿病、有术中低体温、手术时间≥3h、导尿留置时间≥7d及血清ALB水平偏低有关,据此建立的预测模型对肾癌根治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根治术 切口感染 易感因素 预防措施 预测模型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橡皮生肌膏在骨科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曹海生 田丹丹 郭秀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30-0033,共4页
研究橡皮生肌膏在骨科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切口感染及来医院就诊的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患者的住院开始时间为2021年5月,结束时间为2023年1月,按诊疗次序交替分组,单号为使用橡皮生肌膏换药组(实... 研究橡皮生肌膏在骨科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切口感染及来医院就诊的骨科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患者的住院开始时间为2021年5月,结束时间为2023年1月,按诊疗次序交替分组,单号为使用橡皮生肌膏换药组(实验组),双号为常规换药组(对照组),预计共纳入病例60 例。比较两组在肉芽组织形成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治愈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肉芽组织形成时间[(8.33±1.20)天]相比较,实验组肉芽组织形成时间显著缩短[(4.38±0.98)天,P<0.0001]。对比切口愈合时间也显示出,实验组有显著的缩短(P<0.0001)。同时,计算治愈率得出,实验组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4<0.05)。结论 橡皮生肌膏通过促进感染切口新鲜肉芽组织的生长,缩短了切口愈合所需时间,提高了伤口的治愈率,优于常规换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切口感染 愈合 肉芽组织 治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