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3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切口改良Chevron截骨联合软组织松解在中重度踇外翻矫形中的应用
1
作者 石守印 海拉提·巴合提 +3 位作者 孙俊刚 徐江波 周文正 周敏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289-1294,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单切口改良Chevron截骨联合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中重度足踇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42足)采用单切口改良Chevron截骨联合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中重度踇外翻的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 目的:探讨采用单切口改良Chevron截骨联合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中重度足踇外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42足)采用单切口改良Chevron截骨联合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中重度踇外翻的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例,女性28例;年龄23~65岁,平均(41.5 ± 12.5)岁。比较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踇外翻角(HVA)、跖骨远端固有角(PASA)和第1、2跖骨间夹角(IMA)、前中足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记录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30例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5 ± 5.5)个月,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的矫形效果,无畸形复发、切口感染、跖骨头坏死、踇内翻等并发症。截骨端均获得骨性愈合,2例患者术后出现跖趾关节僵硬,无其他不适,综合分析考虑患者术后石膏佩戴时间过长(患者自诉自行固定6周),术后康复锻炼不足有关,经过专业康复锻炼后治愈。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VA、IMA、DMAA较术前均获较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于中重度足踇外翻,应用单切口改良Chevron截骨联合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切口小、术后外观美观、患者满意度高,是对外观要求较高年轻女性患者的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踇外翻 跖趾关节 软组织松解 末次随访 跖骨 切口改良 AOFAS评分 康复锻炼
下载PDF
切口改良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寇小波 周良学 司马秀田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347-349,354,共4页
目的探讨切口改良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MVD治疗的419例颅神经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采用传统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的227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4月至2... 目的探讨切口改良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MVD治疗的419例颅神经疾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采用传统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的227例作为对照组;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采用改良切口传统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的192例作为改良组。术后随访至2022年6月。结果对照组体位摆放时间(15.26±3.17)min,手术时间(103.98±8.63)min,总有效率为97.3%,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5%;改良组体位摆放时间(5.40±2.04)min,手术时间(91.93±7.11)min,总有效率为97.9%,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1%。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改良组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切口改良乙状窦后入路MVD治疗颅神经疾病疗效良好,而且节约体位摆放时间,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小脑牵拉轻微、枕动脉保护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神经疾病 显微血管减压术 乙状窦后入路 切口改良 疗效
下载PDF
传统切开缝合术与微创小切口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效果对比
3
作者 曾令国 刘国强 +2 位作者 邹佳伟 周龙泽 华锦嫦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0期12-14,共3页
目的:对比传统切开缝合术与微创小切口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粤北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观察组(n... 目的:对比传统切开缝合术与微创小切口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粤北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缝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小切口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主切口长度、踝关节活动背伸减少角度、踝关节活动跖屈减少角度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术前,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后足评分、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高于术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微创小切口改良Kessler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效果较好,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切口长度、手术及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足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 传统切开缝合术 微创小切口改良Kessler缝合法
下载PDF
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马瑞斌 柯颖 +2 位作者 张志刚 杨钦清 董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期132-134,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2013年12月住院治疗的甲状腺腺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颈部均可见可移动、边缘清楚的包块,无声音嘶哑和呼吸困难,均...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2013年12月住院治疗的甲状腺腺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颈部均可见可移动、边缘清楚的包块,无声音嘶哑和呼吸困难,均经B超确诊为甲状腺腺瘤。其中男21例,女35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42岁。其中26例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设立为对照组,其余30例行改良甲状腺切除术,设立为治疗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切口感染、声音嘶哑、呼吸困难、低钙抽搐、切口粘连)。结果 56例患者术后均无死亡病例,治疗组30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86.2±21.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20.4±6.2)m L,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3.2±0.8)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无一例出现呼吸困难、切口粘连、低钙抽搐,其并发症发生率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4.6%,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较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更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比较 并发症
下载PDF
手术切口改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海宝 陈广辉 +3 位作者 吴琼 邓美娟 高锋 王洪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改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巨大肩袖撕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全关节镜修复手术,研究组采用切口改良修复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改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巨大肩袖撕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全关节镜修复手术,研究组采用切口改良修复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90.78±6.74)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2.25±8.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评分)分别为(8.24±1.24)、(24.78±3.24)分,对照组分别为(8.32±1.08)、(25.04±3.58)分,两组术前VAS评分和Constan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为(2.64±0.4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8±0.76)分;研究组患者的Constant评分为(72.76±2.8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34±2.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优8例,良10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UCLA评分优5例,良7例,可1例,差7例,优良率为60.00%;研究组患者术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口改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改良修复手术 巨大肩袖撕裂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传统手术与小切口改良手术行甲状腺切除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海鹏 周志平 +1 位作者 曾剑锋 黄贞强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26期3531-3533,共3页
目的对比甲状腺切除中传统手术与小切口改良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7年3月接诊的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小切口改良手术治疗... 目的对比甲状腺切除中传统手术与小切口改良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7年3月接诊的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小切口改良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采用小切口改良手术行甲状腺切除治疗不仅手术切口更小、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而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传统手术 切口改良手术 效果
下载PDF
小切口改良手术与传统手术行甲状腺切除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刚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3期676-677,共2页
将我院收治的72例行甲状腺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7例行小切口改良手术,对照组35例行传统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评价项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手术评价项(手术失血量、切口长度、手术耗时、平均住院费用)方面... 将我院收治的72例行甲状腺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7例行小切口改良手术,对照组35例行传统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评价项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手术评价项(手术失血量、切口长度、手术耗时、平均住院费用)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小切口改良手术行甲状腺切除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手术失血少、耗时短、住院费用低,值得临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改良手术 传统手术 甲状腺切除 疗效 对比 研究
下载PDF
经胸骨上腹正中径路根治贲门癌切口改良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爱平 王强 许广照 《南通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253-254,共2页
对经胸骨上腹正中径路根治贲门癌进行切口改良。本改良切口胸骨劈开较原方法短,无需横断胸骨,不经纵隔,不进胸;上腹腔手术野较单纯经胸或经腹径路暴露充分,病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较彻底,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适应于老年患者... 对经胸骨上腹正中径路根治贲门癌进行切口改良。本改良切口胸骨劈开较原方法短,无需横断胸骨,不经纵隔,不进胸;上腹腔手术野较单纯经胸或经腹径路暴露充分,病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较彻底,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适应于老年患者和心肺功能较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 切口改良 贲门癌 胃肿瘤
下载PDF
左胸小切口改良Heller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9
作者 张舰 冉鹏 +2 位作者 肖家荣 刘文 袁世璋 《贵州医药》 CAS 2007年第4期345-346,共2页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运动功能异常疾病,其基本缺陷是神经肌肉异常,食管肌层神经节细胞变性、缺如或数目减少。目前手术仍然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最有效的方法。我科采用经胸小切口改良Heller手术(食管前壁肌层切开术)治疗贲...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运动功能异常疾病,其基本缺陷是神经肌肉异常,食管肌层神经节细胞变性、缺如或数目减少。目前手术仍然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最有效的方法。我科采用经胸小切口改良Heller手术(食管前壁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3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手术治疗 切口改良 食管运动功能异常 改良HELLER手术 左胸 神经肌肉异常 肌层切开术
下载PDF
会阴切口改良术的探讨
10
作者 夏海琴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32期7165-7166,共2页
目的:分析会阴切口改良术缝合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阴道分娩联合会阴侧切术的100例初产妇,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羊肠线肌肉层缝合,观察组使用可吸收缝合线予以不留死腔的切口浅缝合,对比两组缝合效果。结果... 目的:分析会阴切口改良术缝合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阴道分娩联合会阴侧切术的100例初产妇,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羊肠线肌肉层缝合,观察组使用可吸收缝合线予以不留死腔的切口浅缝合,对比两组缝合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及观察组产妇产后1 d和3 d切口疼痛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会阴切口出血量<10 ml 38例,10~29 ml 11例,≥30 ml 1例,出血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2.4&#177;0.5)d,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可吸收缝合线行不留死腔的切口浅缝合无需拆线、疼痛及感染控制效果好、切口愈合良好,外形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切口改良 可吸收线 浅缝合
下载PDF
切口改良预防腰椎骨折前路手术后侧方成角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立泰 杨毅 +5 位作者 刘浩 王贝宇 邓宇骁 丁琛 龚全 李涛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11期1049-1053,共5页
目的:探讨通过切口改良来预防腰椎骨折前路手术后脊柱侧方的成角。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纳入40例在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患者进行研究,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7~68(39.5±14.9)岁。高处坠落28例,重物砸伤9例,车祸伤3例。L_1椎3... 目的:探讨通过切口改良来预防腰椎骨折前路手术后脊柱侧方的成角。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纳入40例在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患者进行研究,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7~68(39.5±14.9)岁。高处坠落28例,重物砸伤9例,车祸伤3例。L_1椎35例,L_2椎4例,L_3椎1例。骨折椎体AO分型:全部为A型爆裂骨折。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1例,C级10例,D级15例,E级9例。内固定材料全部为ANTERIOR(美敦力公司)。患者分为两组:切口改良组(切口方向和切口平面)和常规切口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骨折节段的冠状面Cobb角,椎体螺钉与相应终板的夹角进行分析。结果:切口改良组术前冠状面Cobb角为(1.20±3.26)°,术后为(2.16±3.55)°;常规切口组术前为(1.22±4.42)°,术后为(3.91±3.78)°。两组术前冠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切口改良组患者术后没有出现5°以上的侧方成角,而常规切口组出现6例5°~10°的侧方成角,两组患者术后5°以上侧方成角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近端的2枚椎体螺钉与相应终板的夹角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远端的2枚椎体螺钉与相应终板的夹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方向和平面的改进可以有效地预防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术后脊柱侧方成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侧方成角 手术后并发症 预防 改良切口
下载PDF
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永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7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甲状腺腺瘤患者,共92例。按照随机原则,将9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n=46)与对照组(传统手术,n=46)。... 目的探讨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甲状腺腺瘤患者,共92例。按照随机原则,将9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n=46)与对照组(传统手术,n=46)。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切口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1/46)、17.4%(8/46),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研究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腺瘤治疗过程中,采用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能获得较传统手术更为理想的效果,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等特点,可缩短疗程,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腺瘤 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 传统手术
下载PDF
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比较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尚元春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6期60-60,共1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 目的探讨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腺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比较
下载PDF
小切口改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瑞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5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开改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于传统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腺瘤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改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小切开改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于传统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腺瘤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改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瘢痕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术后生理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小切开改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瘢痕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改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 甲状腺腺瘤切除术 治疗
下载PDF
小切口改良手术在甲状腺切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生好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594-597,共4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改良手术在甲状腺切除术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手术组(30例)和小切口手术组(3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手... 目的:探讨小切口改良手术在甲状腺切除术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手术组(30例)和小切口手术组(3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的相关指标,包括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引流量、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美观满意度,探讨其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6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两组患者切口大小、手术时间以及平均出血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传统手术组的切口大小与平均出血量均大于小切口手术组,其手术时间小于小切口手术组;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引流量、引流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传统手术组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小切口手术组;两种患者术后美观满意度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手术组低于小切口手术组。结论:小切口改良手术在甲状腺切除术中具有切口小、并发症发生率小、美观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改良手术 传统手术 甲状腺切除术
下载PDF
小切口改良甲状腺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赞伟 缪锦超 施珊格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3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改良手术切除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114例分为观察组(n=57)与对照组(n=57),观察组行改良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瘤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腺瘤... 目的探讨小切口改良手术切除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114例分为观察组(n=57)与对照组(n=57),观察组行改良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瘤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腺瘤长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腺瘤长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改良手术切除甲状腺瘤疗效确切,对患者损伤小,切口瘢痕较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改良 甲状腺瘤切除
下载PDF
传统手术与小切口改良手术行甲状腺切除的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欧盛文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14期125-125,共1页
目的:对比探讨传统手术与小切口改良手术行甲状腺切除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确诊收治的行甲状腺切除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试验组35例行小切口改良手术,对照组33例行传统手术,治疗后随访,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对比探讨传统手术与小切口改良手术行甲状腺切除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确诊收治的行甲状腺切除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试验组35例行小切口改良手术,对照组33例行传统手术,治疗后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运用小切口改良手术行甲状腺切除,可减轻术中损伤,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预后,有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手术 切口改良手术 甲状腺切除
下载PDF
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史明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4期2621-2622,共2页
目的分析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甲状腺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对比两组... 目的分析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甲状腺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切口粘连、切口感染、吞咽障碍、颈部麻木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改良切除术 甲状腺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传统手术和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腺瘤治疗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恩力 郑国惠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6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利用传统手术和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腺瘤治疗中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2015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传统手术切除;观察组:给予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 目的:探讨分析利用传统手术和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腺瘤治疗中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3年~2015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传统手术切除;观察组:给予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结果两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仅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有5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措施应用于我院甲状腺腺瘤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手术 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腺瘤
下载PDF
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罗瑞升 王光 易学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2期85-86,共2页
目的:通过深入分析、客观评价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结节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一步研究提高患者预后水平的治疗方案。方法:以随机法选择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接收的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A组),治疗时选择小切口改良甲... 目的:通过深入分析、客观评价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结节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一步研究提高患者预后水平的治疗方案。方法:以随机法选择本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接收的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A组),治疗时选择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同时选择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对照(B组),治疗时选择常规手术,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指征进行客观比较。结果:A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治疗时选择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