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蒙边界中生代推覆-伸展递进转换及地壳尺度的切向剪切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涛 郑亚东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2-237,共6页
中蒙边界一带发育中生代大型推覆和伸展构造。亚干伸展变质核杂岩从开始形成到最终(早白垩世)成型是一个长期递进发育过程,早期深层次透入性韧性伸展剪切主要发生于170~135Ma,有迹象显示在228~170Ma已经开始。这与中生代推覆事件在时... 中蒙边界一带发育中生代大型推覆和伸展构造。亚干伸展变质核杂岩从开始形成到最终(早白垩世)成型是一个长期递进发育过程,早期深层次透入性韧性伸展剪切主要发生于170~135Ma,有迹象显示在228~170Ma已经开始。这与中生代推覆事件在时代上重合,且运动指向相同,即上盘均向南东,显示推覆与伸展同时、同向的递进转换。提出地壳尺度切向剪切构造模式:在上地壳近水平简单剪切和水平挤压叠加构成一般剪切而形成推覆;而在中下地壳近水平简单剪切和上下挤压(重力作用)叠加构成一般剪切而发育同向伸展拆离剪切带(C'),随着上地壳的增厚和下地壳的减薄,该伸展剪切带向上扩展形成变质核杂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向剪切 构造层次 推覆-伸展转换 变质核杂岩 中生代 中蒙边界
下载PDF
2m级SiC轻量化主镜的边缘切向剪切支撑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高则超 王富国 +2 位作者 丁良 魏梦琦 王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130-134,共5页
基于2m口径望远镜工程化应用的需求,在轴向支撑采用18点Whiffletree结构的基础上,展开对大口径侧向支撑方案的设计与优化,达到理想支撑效果的目的。针对一个直径2030 mm的轻量化主镜,采用12个边缘离散支撑点;运用侧向均匀承重支撑思想... 基于2m口径望远镜工程化应用的需求,在轴向支撑采用18点Whiffletree结构的基础上,展开对大口径侧向支撑方案的设计与优化,达到理想支撑效果的目的。针对一个直径2030 mm的轻量化主镜,采用12个边缘离散支撑点;运用侧向均匀承重支撑思想选择支撑点的位置;引用修正的边缘切向剪切支撑公式优化支撑力的角度;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镜面变形为23.15nm;系统一阶模态为12.6Hz。可见该设计方案满足2m级SiC轻量化主镜的支撑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支撑 均匀承重 边缘切向剪切 轻量化主镜
下载PDF
大陆地壳活动带片麻岩穹隆构造与分层流变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俊来 陈小宇 +3 位作者 张健 周保军 樊文魁 闫佳鑫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158-3181,共24页
大陆克拉通化与造山带形成后的活化与再造机理和条件,是板块构造理论登陆面对的重要课题,针对广泛发育于陆缘、陆内环境中的大陆地壳活动带开展的深入研究为此提供了重要约束。以中下地壳深变质岩为核,中浅变质岩为幔部的穹隆构造是大... 大陆克拉通化与造山带形成后的活化与再造机理和条件,是板块构造理论登陆面对的重要课题,针对广泛发育于陆缘、陆内环境中的大陆地壳活动带开展的深入研究为此提供了重要约束。以中下地壳深变质岩为核,中浅变质岩为幔部的穹隆构造是大陆地壳活动带最为典型特征构造样式之一。本文基于对古元古代—新生代不同时期典型大陆地壳活动带内片麻岩穹隆构造的分析,总结出以下共性特点:(1)发育厚皮构造,强烈的热异常与高应变使得活动带中保存着下地壳基底岩石卷入地壳变形过程的痕迹;(2)核部往往由高级变质岩石(通常伴有花岗岩或混合岩)组成,变质程度主体为低角闪岩相到高角闪岩相,局部可以达到麻粒岩相,从核部向幔部变质程度逐渐降低;(3)分层(或层状)流变是地壳活动带变形的重要表现形式;(4)中、深层次的岩石共同遭受了强烈剪切变形作用的改造,不同构造层次(核部与幔部)岩石中的构造具有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上的一致性,拉伸线理和不同尺度的a型褶皱广泛发育,伴随着区域尺度的a型或b型穹隆构造;(5)幔部岩系与核部岩系具有特征的运动学上的耦合关系而流变学上的解耦,二者之间及内部常发育不同尺度的剪切不连续面(Tectonic discontinuity contact,TDC)。基于上述特点分析,本文提出切向(近水平)剪切流动与多流变层分层流动是大陆地壳活动带中、下地壳流动一致性的体现。多种变形体制叠加,包括近水平切向流动作用的主要贡献并辅以垂向运动的叠加或递进变形,造就了现今大陆地壳活动带中广泛发育的片麻岩穹隆构造,它们递进演化成为线性a型穹隆群、b型穹隆或演变为变质核杂岩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地壳活动带 片麻岩穹隆构造 近水平切向剪切变形 中下地壳分层流动 剪切不连续
下载PDF
BFRP网格布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殷雨时 苏庆田 张冠华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73-3485,共13页
为分析玄武岩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BFRP)网格布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粘结性能的影响,以干/湿粘结类型、BFRP网格布锚固深度和网格布厚度3个参数,分别开展BFRP-UHPC界面正拉粘结试验(48块)和切向剪切试验(21块),研究了BFRP网格布对其... 为分析玄武岩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BFRP)网格布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粘结性能的影响,以干/湿粘结类型、BFRP网格布锚固深度和网格布厚度3个参数,分别开展BFRP-UHPC界面正拉粘结试验(48块)和切向剪切试验(21块),研究了BFRP网格布对其与UHPC界面破坏模态、粘结性能、剪应力-滑移曲线、拉伸比和韧性的影响,同时利用SEM,揭示BFRP-UHPC界面破坏机制。结果表明:锚固深度直接决定BFRP-UHPC界面破坏模式;法向粘结应力和切向粘结应力在界面变化规律上具有正向相关性;BFRPUHPC界面湿粘结强度高于干粘结工艺水平;随着BFRP厚度和锚固深度逐渐增加,BFRP与UHPC界面粘结应力均呈现逐渐减小的规律;钢纤维对BFRP-UHPC界面增韧效果显著,其端勾构造使UHPC损伤后仍具有残余刚度和强度;当BFRP锚固深度为5 mm时,此时界面粘结应力达到最大,正拉粘结试验中粘结应力最大提升幅度达到74%,拉伸强度比高达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BFRP 湿粘结 干粘结 正拉粘结试验 切向剪切试验 界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