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朱熹“切己体察”的解经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海东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91-95,共5页
"切己体察"是朱熹一向推重、倡导的经典解读方法。其所谓"切己体察",具体内涵有三:第一,读者"须是将身心做根柢";第二,读者凭借经典所涵之"理"解经;第三,读者依靠自身经验来体味经典之义理。... "切己体察"是朱熹一向推重、倡导的经典解读方法。其所谓"切己体察",具体内涵有三:第一,读者"须是将身心做根柢";第二,读者凭借经典所涵之"理"解经;第三,读者依靠自身经验来体味经典之义理。其实这就是经典解读的三条进路。在朱熹看来,以切己体察之法解读经典,能取得"知得深"、"信得笃"等解释学效果。朱熹所倡导的切己体察法,对后世一些学人形成崇实黜虚之学术精神起到了良好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经典解释学 切己体察 解经方法
下载PDF
涵泳历练 切己体察
2
作者 金凌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06-108,共3页
传统语文教育方法提倡涵泳历练、切己体察,意即要求读者通过潜心专注的研究,细细品读、反复揣摩,不断掂量玩索、鉴赏比较,将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最后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这对今天的语文教学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涵泳历练 切己体察 语文教育
下载PDF
虚心涵咏且切己体察
3
作者 谢红香 《学周刊(中旬)》 2012年第9期30-30,共1页
在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中,不少教育家对如何读书多有论述,虽不免带有时代的烙印,但深思而慎取,其中不免精华。虚心涵咏,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反复咀嚼。切己体察,是指读书穷理,要用切身的体会去读所有的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在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中,不少教育家对如何读书多有论述,虽不免带有时代的烙印,但深思而慎取,其中不免精华。虚心涵咏,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反复咀嚼。切己体察,是指读书穷理,要用切身的体会去读所有的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即亲自实行、亲自去做,体现了重视实践、深入实践的精神。两者各有自己的优越性,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学中,应重视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并举,取长补短,有效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心涵咏 切己体察 接受学习 探究学习 有效结合
下载PDF
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
4
作者 郭敏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9年第19期55-56,共2页
5月23日,我参与了“庆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研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学”大型教研学术活动。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感触良多。初高中教学内容的同课异构、同课异表,不仅给即将在高中学段全面使用的历史新版教科书教学指引了路径、提点了方法,还... 5月23日,我参与了“庆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研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学”大型教研学术活动。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感触良多。初高中教学内容的同课异构、同课异表,不仅给即将在高中学段全面使用的历史新版教科书教学指引了路径、提点了方法,还给与会的初高中教师一个得以初窥新版教科书教法门径的良机。我深切地感到,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学情”的现实情况,历史教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要教在其法、教有成效,则必须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课异构 学术活动 高中教师 新教材 新课标 切己体察 虚心涵泳 初高中教学
原文传递
体认义理: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学习方式——以《指南录后序》的学习指导为例
5
作者 陆锋磊 《江苏教育》 2022年第67期76-80,共5页
落实“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学习目标“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增强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在教与学的实践中寻找到恰当的学习方式。朱熹强调读书要“体认义理”,“体认”是儒家倡导的修身治学方式。在传统经典作品... 落实“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学习目标“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增强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在教与学的实践中寻找到恰当的学习方式。朱熹强调读书要“体认义理”,“体认”是儒家倡导的修身治学方式。在传统经典作品的阅读鉴赏中,我们把“体认”作为学习方式的变革,把“植根于悠久历史的知识性”“萌发于伟大心灵的文学性”以及“作品蕴含的文化内涵”作为传统经典文化研习的关键。“体认”特别关注身心体验、切己体察和反躬自省,呈现一种体验、自省和对话融通的特质,达成辞章和义理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体认义理 设身处地 切己体察 反身而诚
下载PDF
论朱熹阅读理论体系的建构
6
作者 金雷磊 《武夷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7-10,共4页
朱熹作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在讲学和著述的过程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形成了系统的阅读思想。熟读精思的阅读方式、虚心涵泳的阅读状态和切己体察的阅读体验使得朱熹树立起了阅读理论体系。读书要达到效果,须先熟读,... 朱熹作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在讲学和著述的过程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形成了系统的阅读思想。熟读精思的阅读方式、虚心涵泳的阅读状态和切己体察的阅读体验使得朱熹树立起了阅读理论体系。读书要达到效果,须先熟读,继以精思;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读书还要切己体察,将心比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阅读理论 熟读精思 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
下载PDF
论朱熹的“教”与“学”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亚文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49-51,共3页
朱熹文化教育思想中“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其中“教”包含了重启发与阶段性的思想,“学”中贯穿了学、思、问、辨等要义,同时也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至今仍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教与学 温故知新 切己体察
下载PDF
曾国藩阅读理论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周艳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6-8,共3页
曾国藩阅读理论初探周艳华清代的曾国藩在继承前人的阅读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探讨了古代阅读理论中的基本问题,结合当时及个人的阅读实际,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案,不愧为卓越的阅读学家。曾氏没有探讨阅读理论的专著,阅读理论... 曾国藩阅读理论初探周艳华清代的曾国藩在继承前人的阅读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探讨了古代阅读理论中的基本问题,结合当时及个人的阅读实际,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案,不愧为卓越的阅读学家。曾氏没有探讨阅读理论的专著,阅读理论散见于曾氏“日记、家书、家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理论 曾国藩 朱熹 “六经” 阅读品质 切己体察 训诂 义理考据 阅读研究 道光
下载PDF
朱熹读书法与现代学习学的内在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吴诚萍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5-56,共2页
朱熹不仅是我国古代儒家学说集大成者,而且也是我国古代读书法研究的集大成者。学习研究“朱子读书法”,并以科学理论对其进行阐释,去其糟粕,取之精华,无疑将会使现代新兴的学习学这门学科更加熠熠生辉。 朱熹对读书方法(即学习法)有较... 朱熹不仅是我国古代儒家学说集大成者,而且也是我国古代读书法研究的集大成者。学习研究“朱子读书法”,并以科学理论对其进行阐释,去其糟粕,取之精华,无疑将会使现代新兴的学习学这门学科更加熠熠生辉。 朱熹对读书方法(即学习法)有较深的研究,他倡导的读书法共六条,这就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读书法 朱熹 现代学习 内在关系 居敬持志 切己体察 着紧 涵泳 《朱子语类》 集大成者
下载PDF
朱熹的阅读教育理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商德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102-109,共8页
朱熹的阅读教育理论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朱熹要求学生通过“居敬持志”、“着紧用力”、“虚心专一”来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他以“循序渐进”为核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阅读序列问题。朱熹认为,在循序渐进的前提下,还要做到“... 朱熹的阅读教育理论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朱熹要求学生通过“居敬持志”、“着紧用力”、“虚心专一”来培养良好的阅读品质。他以“循序渐进”为核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阅读序列问题。朱熹认为,在循序渐进的前提下,还要做到“熟读精思”,这样才会有收获。他要求学生要善于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在阅读中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朱熹把“行”这个环节纳入阅读教育过程,强调读书时要“切己体察”,把书中义理推究到自己身上,实现阅读教育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敬持志 循序渐进 熟读精思 切己体察
下载PDF
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初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施榆生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80-84,共5页
关键词 程端礼 语文教学 读书法 小学教育 切己体察 大学教育 语文教育 科举制度 白鹿洞书院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曾国藩论读书方法
12
作者 佚名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9-79,共1页
曾国藩论读书方法佚名曾国藩(1811──1872),原名子诚,字伯涵,又字涤生,湖南湘乡人。他在仕途上可谓一帆风顺,1833年中秀才,次年中举人,1838年中进士,并点了翰林。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主要是得益于一套行... 曾国藩论读书方法佚名曾国藩(1811──1872),原名子诚,字伯涵,又字涤生,湖南湘乡人。他在仕途上可谓一帆风顺,1833年中秀才,次年中举人,1838年中进士,并点了翰林。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绩主要是得益于一套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首先,曾国藩把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国藩 读书方法 “读” 切己体察 “看” 《昭明文选》 《史记》 《近思录》 《左传》 《汉书》
下载PDF
朱熹的读书方法
13
作者 浦保清 《四川图书馆学报》 1985年第5期57-58,共2页
朱熹生于宋代(1130——1200),远绍洙泗正统,近接伊洛渊源,一生读书多,著作多,称得上是一个大读书家,大学问家.他提倡“格物致知”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展、扩充自己的知识以至于极点。他特别重视读书,把它作为格物致知的主... 朱熹生于宋代(1130——1200),远绍洙泗正统,近接伊洛渊源,一生读书多,著作多,称得上是一个大读书家,大学问家.他提倡“格物致知”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展、扩充自己的知识以至于极点。他特别重视读书,把它作为格物致知的主要手段.他不仅重视读书,而且善于读书,因为他历来讲究读书方法。他在《孟子集注》中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数,弟子舍是则无以学。”他的弟子把他的读书方法概括为:“循序前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六句话二十四个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书方法 朱熹 切己体察 格物致知 居敬持志 熟读精思 涵泳 孟子 宋代 温故知新
下载PDF
朱子读书法
14
作者 尚华 《小学教学研究》 1995年第9期12-12,共1页
朱熹一生刻苦治学,又认真指导学生读书学习。他的学生总结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共为六条: 其一,循序渐进;其二,熟读精思; 其三,虚心涵泳;其四,切己体察; 其五,着紧用力;其六,居敬持志。
关键词 朱子读书法 循序渐进 总结归纳 切己体察 熟读精思 朱熹 学生 居敬持志 治学 涵泳
下载PDF
体验:通向学生的心灵之路
15
作者 黄耀红 《湖南教育(综合版)》 2000年第24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生活体验 朱自清 语文课 美籍华人 阅读方法 语文教师 教学实践 主体意识 写作特色 切己体察
下载PDF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16
作者 杨应萍 《教育界(教师培训)》 2013年第7期93-93,共1页
当前,语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热点,新一代语文学家们把语感和语感教学看作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认为,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吟诵、朗读、揣摩、比较并切己体察,从而产生感悟,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即语... 当前,语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热点,新一代语文学家们把语感和语感教学看作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认为,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吟诵、朗读、揣摩、比较并切己体察,从而产生感悟,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即语文能力的好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吟诵 揣摩 切己体察 培养语感
下载PDF
阅读教学: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讲演》教学后记
17
作者 余树财 《教育科学论坛》 2019年第16期18-20,共3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蕴含着培养学生阅读方法的教学目标,通过教材分析可见该文本所蕴含的三种阅读方法是:圈点批注,揣摩思考,切己体察。
关键词 圈点批注 揣摩思考 切己体察 阅读方法
下载PDF
品味曾国藩家书 读书宜体察涵泳 有所选择
18
作者 唐浩明 《家族企业》 2020年第1期22-23,共2页
曾氏家教中有这样一个特点:对子女的成才,不好高骛远,不寄希望于侥幸,而是求真务实,走踏实可行的道路。谕纪泽(咸丰八年八月初三日)字谕纪泽:汝读《四书》无甚心得,由不能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朱子教人读书之法,此二语最为精当。
关键词 《四书》 曾国藩家书 切己体察 虚心涵泳
原文传递
根于切己,枝及广宇
19
作者 林萍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第4期10-11,共2页
纪德曾说:"如果说我们的灵魂多少还有些价值,那也是因为它曾比其他一些灵魂更加炽热地燃烧。"而我认为,那星星点点的火焰必然来源于对自我的磨炼与陶冶,才将会有普照自我与他人的万丈光芒。丰富而赤诚的"精神家园"... 纪德曾说:"如果说我们的灵魂多少还有些价值,那也是因为它曾比其他一些灵魂更加炽热地燃烧。"而我认为,那星星点点的火焰必然来源于对自我的磨炼与陶冶,才将会有普照自我与他人的万丈光芒。丰富而赤诚的"精神家园",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载体,也是为通往"无穷的远方"的必经之路。朱熹在"虚心涵泳,切己体察"地窥见内心的仁德之义后,才有传统儒学的集之大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儒学 精神家园 实现自我价值 切己体察 虚心涵泳
原文传递
从《朱子读书法》到《读书分年日程》——试论宋元间朱子学之流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春健 《朱子学研究》 2021年第1期40-58,共19页
有元一代,运祚不长。无论经学还是理学,涉及元代学术时常常一笔带过,甚或略而不谈。然而倘若细心考察其中某些环节,却可以发现元代学术有其独具的特点,在学术史或思想史上亦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宋元间两部相关著述中,考察朱子... 有元一代,运祚不长。无论经学还是理学,涉及元代学术时常常一笔带过,甚或略而不谈。然而倘若细心考察其中某些环节,却可以发现元代学术有其独具的特点,在学术史或思想史上亦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宋元间两部相关著述中,考察朱子学在此时期的流传及其演变。一、《读书法》与《分年日程》的编纂与体例在宋明理学史上,谈到"读书法"方面的著述,流传至今的恐怕要以《朱子读书法》(以下简称《读书法》)和《读书分年日程》(以下简称《分年日程》)两部最为知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读书法 熟读精思 切己体察 日程安排 《朱子读书法》 程端礼 朱子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