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横向固定与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第五掌骨骨折比较
1
作者 赵惠民 李小冬 李海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6期2678-2679,共2页
目的:分析总结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第五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第五掌骨骨折患者67例,依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组40例和切开复位克... 目的:分析总结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第五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第五掌骨骨折患者67例,依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横行固定组40例和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组27例。术后定期复查X光片评价骨折愈合时间;依据美国手外科协会(TAFS)评分标准评定手部功能。结果: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横向固定组较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组在骨折愈合时间及功能评分上更具有优势,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克氏针横向固定较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具有更好临床转归,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骨折愈合快,无手术瘢痕,无关节挛缩畸形发生。这对于青少年患者更有裨益,患者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掌骨骨折 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横向固定 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陈利 张国波 +4 位作者 侯秀云 孙燕侠 吴伟东 王健 蔡志雄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6期2842-2844,共3页
目的:探究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取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2例进行分组,每组4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 目的:探究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取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2例进行分组,每组4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术后携带角减少度数为(3.25±0.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4±1.20)°,两组健侧屈伸度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复位后肘内翻发生率为4.76%,比对照组的21.43%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取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有利于降低肘内翻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加快肘关节恢复速度,获取良好的复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切开复位交叉 克氏针 固定治疗
下载PDF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户俊建 郑颂浩 +1 位作者 刘新冬 王高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8期3339-3341,共3页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4月兰考第一医院治疗的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62例,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予以对照组切开复位交叉克氏...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4月兰考第一医院治疗的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62例,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予以对照组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予以研究组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随访3个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77%(30/31)]高于对照组[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68%(3/31)]低于对照组[32.26%(1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下载PDF
Gartland Ⅱ/Ⅲ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保守治疗失败患者行闭合复位内固定的意义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应忠 杨彩玲 +3 位作者 徐娅 马清泉 曹伟 张炳楠 《智慧健康》 2022年第26期156-159,175,共5页
目的分析对肱骨髁上骨折Ⅱ/Ⅲ型患儿采取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Ⅱ/Ⅲ型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和对照组(切开复位交叉... 目的分析对肱骨髁上骨折Ⅱ/Ⅲ型患儿采取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Ⅱ/Ⅲ型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和对照组(切开复位交叉穿针内固定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疗效对比可见观察组相对更高,肘关节携带角丢失及屈伸功能丢失、肘关节屈伸活动及RO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可见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Ⅱ/Ⅲ型患儿的临床治疗中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明显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Ⅱ/Ⅲ型 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 切开复位交叉穿针内固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对比
5
作者 孙少松 邓斌 张星晨 《西藏医药》 2024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分析不同术式治疗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闭合复位外侧两枚克氏针固定术)和对照组40例(采用切... 目的 分析不同术式治疗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闭合复位外侧两枚克氏针固定术)和对照组40例(采用切开复位双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临床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两组术式对效果差异不大,但观察组并发症较多,而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长且术中出血较多,两种术式对GartlandⅢ型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治疗均有优劣,可根据患儿状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外侧两枚克氏针固定术 切开复位双侧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
下载PDF
不同术式对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康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廉小婧 李飞 +1 位作者 万广亮 于铁强 《北京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6例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试验组...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76例小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试验组给予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对照组则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术中和预后情况,统计术后肘关节活动度、Baumann角以及提携角情况,观察术后并发症以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肘关节活动度、Baumann角以及提携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6%比86.8%,P>0.05)。结论在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接受治疗时,采用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术中创伤大,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后并发症较多,两种术式均可有较佳的肘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各有优劣,需根据临床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肘关节功能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 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
下载PDF
三种固定方式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孟宪月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368-370,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三种固定方式(切开复位接骨板螺钉固定、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5-MN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7例5-MN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每组39例,分别... 目的:比较分析三种固定方式(切开复位接骨板螺钉固定、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固定)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5-MN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7例5-MNF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每组39例,分别采用切开复位接骨板螺钉固定、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及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固定治疗。对比三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关节功能恢复优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固定组的手术时间、内固定去除时间短于其余两组,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组的手术时间、内固定去除时间短于切开复位骨板螺钉固定组;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固定组、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组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切开复位骨板螺钉固定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均高于切开复位骨板螺钉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切开复位骨板螺钉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固定组、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手功能恢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5-MNF的三种固定方式中,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最为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5掌骨骨折 切开复位接骨板螺钉固定 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 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固定
下载PDF
肱骨髁上骨折2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汪航 陈云疆 +1 位作者 黄振海 唐云建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07Z期78-78,共1页
目的探讨C臂透视下斯氏针撬拨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2种方法对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并进行对比。方法抽取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15例,行... 目的探讨C臂透视下斯氏针撬拨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2种方法对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并进行对比。方法抽取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15例,行C臂透视下斯氏针撬拨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15例,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随访半个月~2年,手术后肘关节功能评估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评分标准和美国肩肘外科(ASAES)医师评分标准2项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相比,实验组UCLA功能评分和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方法相比,C臂透视下斯氏针撬拨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可对肱骨髁上骨折复位产生较好效果,但应注意其治疗的手术经验及术后规范的功能康复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臂透视下斯氏针撬拨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 肱骨髁上骨折 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
下载PDF
不同固定方案对第五掌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刚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35期5179-5180,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固定方案对第五掌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94例第五掌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51)。对照组行切开... 目的比较不同固定方案对第五掌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94例第五掌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51)。对照组行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观察组行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固定,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骨折恢复效果、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C臂机透视次数与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经X线复查得知,骨折端均获得解剖复位,骨性愈合,且伤口均为Ⅰ期愈合;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第五掌骨颈骨折患者应用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固定或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术均可获取良好的骨折恢复效果,但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固定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掌骨颈骨折 闭合复位克氏针横行固定 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 骨折恢复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