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类特殊导线的自动切线控制系统研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富强 陈章荣 安康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3-36,共4页
为了满足航空、航天等领域对带尼龙保护层导线切割的特殊要求,研制了一种专用自动切线控制系统。该系统以ARM7系列微处理器LPC2131为控制核心,采用滚轮连续运转带动导线进给,鼓风机通过加热枪管吹出高温热风烫化导线保护层,切刀高速运... 为了满足航空、航天等领域对带尼龙保护层导线切割的特殊要求,研制了一种专用自动切线控制系统。该系统以ARM7系列微处理器LPC2131为控制核心,采用滚轮连续运转带动导线进给,鼓风机通过加热枪管吹出高温热风烫化导线保护层,切刀高速运动切割导线的方式实现系统送线、烫线、切线一体化操作,使系统全程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切线控制系统 LPC2131 MAX6675 伺服电机
下载PDF
反向曲线整正弦线直股支距点逆向计算和曲线切线支距点计算在铁路曲线轨道的应用
2
作者 张学铭 格尔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12期41-45,共5页
曲线线路在铁路线路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特别是在山区,受地形条件的影响,为降低铁路造价,设计的曲线线路占有的比例更大。曲线线路较直线线路,在列车通过时,其受力较为复杂,加之道床、轨道、列车轮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线型较难保持,因此,... 曲线线路在铁路线路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特别是在山区,受地形条件的影响,为降低铁路造价,设计的曲线线路占有的比例更大。曲线线路较直线线路,在列车通过时,其受力较为复杂,加之道床、轨道、列车轮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线型较难保持,因此,研究曲线轨道的特点及其养护维修方法,以保证列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包神铁路公司达拉特站接触网专线3道反向曲线整正进行详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曲线整正 弦线直股控制直股支距点 弦线切线三点控制曲线切线支距点
下载PDF
机器人足球进攻策略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文彬 史豪斌 +1 位作者 李伟华 齐勇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研究解决高速比赛中机器人由于不能及时准确预测对方防守而使己方进攻缺乏目的性与针对性的问题,为准确优化设计进攻目标策略,提出了一种随机森林预测模型的进攻路径选择算法。算法利用防守适应值分析模型评估对方机器人的威胁性,针对... 研究解决高速比赛中机器人由于不能及时准确预测对方防守而使己方进攻缺乏目的性与针对性的问题,为准确优化设计进攻目标策略,提出了一种随机森林预测模型的进攻路径选择算法。算法利用防守适应值分析模型评估对方机器人的威胁性,针对对方防守弱点选择有效的进攻路径,采用切线法控制机器人击球,使球的运动与预先设计的进攻路径匹配,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高了策略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同时系统策略也增加了机器人的自主性和智能性,使球队的整体能力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足球 随机森林 进攻策略 防守适应值 切线控制
下载PDF
高等级公路出入口处匝道纵坡衔接模型
4
作者 包国涛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00年第2期17-20,共4页
从竖曲线的极值点、斜率等数学方法出发 ,用控制切线长方法解决高等级公路出、入口处匝道纵坡衔接问题 ,提出了精确设计模型。
关键词 竖曲线 切线控制 匝道模型 高等级公路 出入口处
下载PDF
出、入口处匝道纵坡衔接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秦建平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1-55,共5页
从竖曲线的极值点、斜率等理论出发,用控制切线长方法求解出、入口处匝道纵坡衔接问题,为精确设计提供模型。
关键词 竖曲线 控制切线 匝道 模型 出口 入口 公路设计
下载PDF
利用骨架模型和格拉斯曼流形的3D人体动作识别 被引量:4
6
作者 吴珍珍 邓辉舫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14-220,共7页
为了通过几何特征的有效方法描述人体骨骼运动,构建3D人体动作识别系统,提出一种基于3D骨骼关节空间建模方法。首先,使用自回归和移动平均模型(ARMA)描述每个随着时间变化的运动轨迹,成功捕捉了时空动态运动信息。同时,将该模型的观察... 为了通过几何特征的有效方法描述人体骨骼运动,构建3D人体动作识别系统,提出一种基于3D骨骼关节空间建模方法。首先,使用自回归和移动平均模型(ARMA)描述每个随着时间变化的运动轨迹,成功捕捉了时空动态运动信息。同时,将该模型的观察矩阵生成的子空间作为格拉斯曼流形中一个点;然后,通过学习控制切线(CT)描述每个类的均值,映射学习过程中的观察变量到所有CT形成局部切丛(LTB),LTB流形数据点可直接在分类器上完成分类;最后,提出的方法使用SVM分类器完成训练和分类。MSR-action 3D、Weizmann和UCF-Kinect三个数据库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几种基于深度数据的算法相比,该方法获得了最高的识别率,在延迟性方面的性能也表现最优,当帧数为30时,识别率达到97.91%,在延迟较高时,可达到期望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作识别 格拉斯曼流形 骨骼关节 回归和移动平均模型 控制切线
下载PDF
Nonlinear adaptive switching control for a class of non-affine nonlinear systems 被引量:2
7
作者 Miao Huang Xin Wang Zhenlei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243-1251,共9页
An improved nonlinear adaptive switching control method is presented to relax the assumption on the higher order nonlinear terms of a class of discrete-time non-affine nonlinear systems.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 An improved nonlinear adaptive switching control method is presented to relax the assumption on the higher order nonlinear terms of a class of discrete-time non-affine nonlinear systems. The proposed control strategy is composed of a linear adaptive controller, a neural network(NN) based nonlinear adaptive controller and a switching mechanism. An incremental model is derived to represent the considered system and an improved robust adaptive law is chosen to update the parameters of the linear adaptive controller. A new performance criterion of the switching mechanism is designed to select the proper controller. Using this control scheme, all the signals in the system are proved to be bounded. Numerical example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affine nonlinear systems Nonlinear adaptive switching control Incremental model
下载PDF
Benefits of redundant channels in observer-based H∞ control for discrete-time switched linear systems 被引量:2
8
作者 ZHU YanZheng ZHANG LiXian +2 位作者 LIN WeiYang LI Zhan YU ShuYou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55-62,共8页
In this paper, the H∞ control problem is investigated for a class of discrete-time switched linear systems with modal persistent dwell-time(MPDT) switching. The redundant channels are considered to use in the data tr... In this paper, the H∞ control problem is investigated for a class of discrete-time switched linear systems with modal persistent dwell-time(MPDT) switching. The redundant channels are considered to use in the data transmission to benefit the capability of overcoming the fragility of networks commonly configured by a single channel in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subject to random packet losses. In light of a new class of Lyapunov functions, the desired observer-based quasi-time-dependent controllers, which have less conservatism than the time-independent ones, are designed such that the resulting closed-loop system is exponentially mean-square stable with a guaranteed H_∞ disturbance attenuation performance. The MPDT can be minimized while ensuring the existence of such a class of observer-based controllers for a given period of persistence. An example of DC-DC boost converter is provid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oretical find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al persistent dwell-time observer-based control packet losses redundant channels switched system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