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切韵指掌图》研究综述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红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63-68,共6页
《切韵指掌图》曾被视为最古的韵图,是汉语音韵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其影响超过了其他韵图。各代学者对《切韵指掌图》的研究可谓面面俱到。关于作者的问题、撰述年代、成书方式、所据韵书,以及对实际内容的全面考查,各代学者都有精到的见...
《切韵指掌图》曾被视为最古的韵图,是汉语音韵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其影响超过了其他韵图。各代学者对《切韵指掌图》的研究可谓面面俱到。关于作者的问题、撰述年代、成书方式、所据韵书,以及对实际内容的全面考查,各代学者都有精到的见解。同时对它的入声、列等、重纽等问题,也有深入的探讨。对《切韵指掌图》的研究加以综述,是对其研究状况的总结,为学习这本韵图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切
韵
指
掌
图》
作者
成书
所据韵书
综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切韵指掌图》德韵四配试释
2
作者
宫钦第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8-23,共6页
宋代《切韵指掌图》里,德韵开口字四配曾、臻、止、流摄,分别代表了文献音(配本摄阳声韵)和时音的四个层次。德韵配臻摄的"-k、-t混并为-t"后来与共同语臻、曾、梗摄三四等入声的"-k、-t混并"合流,从而形成了中古-...
宋代《切韵指掌图》里,德韵开口字四配曾、臻、止、流摄,分别代表了文献音(配本摄阳声韵)和时音的四个层次。德韵配臻摄的"-k、-t混并为-t"后来与共同语臻、曾、梗摄三四等入声的"-k、-t混并"合流,从而形成了中古-k尾系统分化为"-k∶-t"的近代早期新格局。德韵配止摄则是共同语口语音入声舒化"宕、江、通摄(-η/-u)∶曾、梗摄(-η/-i)"不对称格局影响下的产物。现代方言材料表明,德韵配流摄代表了方言口语音的底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切
韵
指
掌
图》
《声音唱和图》
《中原音韵》
共同语
方言
口语音
入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切韵指掌图》到《切音指南》及所谓汉语韵母由“丰富”到“偏枯”和“时音”问题——中国声韵学研究之三
3
作者
钟树梁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68-77,共10页
从《切韵指掌图》到《切音指南》,时间相距几百年,它们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这应当从实质,亦即从它们的内心究竟包含着多少真韵母来看。如果只看韵书韵部表面的数目,那总是不免迷惑的。从前论中国音韵学的学者有这样一段话:“要说《切韵...
从《切韵指掌图》到《切音指南》,时间相距几百年,它们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这应当从实质,亦即从它们的内心究竟包含着多少真韵母来看。如果只看韵书韵部表面的数目,那总是不免迷惑的。从前论中国音韵学的学者有这样一段话:“要说《切韵指掌图》时代的语言也有象古代汉语一样丰富的许多韵母,那是不象会有的事。我们知道现代汉语的韵母是极端贫枯的,这个语言从那时候到现在当然是一步一步朝着这个方面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
音
指
南
切
韵
指
掌
图
中国声韵学
韵部
韵表
五音集韵
字母
切
韵要法
平水韵略
《
切
韵》
中国音韵学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論《切韻指掌圖》宕江攝入聲的性質
4
作者
宫欽第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1年第1期127-135,共9页
宕江攝入字在《經典釋文》、《廣韻》的異讀裏有效、果、遇、流等攝的讀音,表明宕江攝入聲字經歷了多種競争演變方式,而《切韻指掌圖》僅陰陽兩配則可能是競争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結合同期韻圖、詩歌叶韻等文獻材料和現代方言的證據...
宕江攝入字在《經典釋文》、《廣韻》的異讀裏有效、果、遇、流等攝的讀音,表明宕江攝入聲字經歷了多種競争演變方式,而《切韻指掌圖》僅陰陽兩配則可能是競争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結合同期韻圖、詩歌叶韻等文獻材料和現代方言的證據,可以認爲:《切韻指掌圖》宕江攝入聲字陰陽兩配,應分析爲-k、-u兩個不同的層次,以避免人爲造成的山攝入聲與宕江攝入聲混併的背離文獻現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韻指掌圖
宕江攝入聲
異讀
韻
圖
韻
尾
原文传递
再论《集韵》与《礼部韵略》之关系
被引量:
3
5
作者
张渭毅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26-37,共12页
文章从文献学的角度论证了《礼部韵略》和《集韵》的关系,并提出新的看法,认为《礼部韵略》和《集韵》是两部韵书。《礼部韵略》是从《集韵》未定稿简缩并稍作修订而成的。《礼部韵略》与今传本《集韵》(即定稿《集韵》)的不同,大多反...
文章从文献学的角度论证了《礼部韵略》和《集韵》的关系,并提出新的看法,认为《礼部韵略》和《集韵》是两部韵书。《礼部韵略》是从《集韵》未定稿简缩并稍作修订而成的。《礼部韵略》与今传本《集韵》(即定稿《集韵》)的不同,大多反映了《集韵》未定稿跟《集韵》定稿的差异。具体说来,就收字、字序、小韵韵序、大多数反切和大多数释义来看,《礼部韵略》是《集韵》未定稿的简缩;就少数反切和少量释义而言,《礼部韵略》又有所改订。即《礼部韵略》的主体内容从《集韵》未定稿简缩而来,但在成书时又有小的改作。《集韵》的转移小韵是有始有终的人为举措,今传本《集韵》转移小韵的分布格局是《集韵》未定稿和《集韵》定稿两次小韵转移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部韵略》
《集韵》
《广韵》
《七音略》
《
切
韵
指
掌
图》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反
切
反
切
上字
反
切
下字
注释
转移小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三种韵图看止蟹合流的演化
6
作者
林琳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5年第4期29-34,共6页
语音史上,止摄和蟹摄曾经历了合流的过程,本文选取了不同时期的三部韵图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韵镜》、《切韵指掌图》和《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它们分别代表隋唐、北宋、明代的语音面貌。通过韵字的比照,研究止蟹两摄演化的过程,明...
语音史上,止摄和蟹摄曾经历了合流的过程,本文选取了不同时期的三部韵图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韵镜》、《切韵指掌图》和《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它们分别代表隋唐、北宋、明代的语音面貌。通过韵字的比照,研究止蟹两摄演化的过程,明确不同阶段变化的时间以及条件。止蟹合流完成,大概是在北宋末。原来的两摄开合四图,变成了三摄四呼,大概是在明末。止蟹合流,完成了演化的过程,大概是在清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摄
蟹摄
《韵镜》
《
切
韵
指
掌
图》
《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外转及其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幸之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59-67,18,共10页
《韵镜》、《七音略》是唐宋时人以《切韵》音系为根据,加上他们对时音的考订而制成的声韵调拼合表,这是语音史上两种辨类审音的最早韵图。对这二书产生的确切年代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迄今学者尚无定论。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这两本书,它们...
《韵镜》、《七音略》是唐宋时人以《切韵》音系为根据,加上他们对时音的考订而制成的声韵调拼合表,这是语音史上两种辨类审音的最早韵图。对这二书产生的确切年代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迄今学者尚无定论。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这两本书,它们各具四十三转图,并俱以内转外转区而别之,除前后次序稍不相同外,何韵属内转,何韵属外转,两书基本一致。象第十三图“哈皆齐祭央”韵(举平咳上去入。下同),《韵镜》作外转,《七音略》属内转;第二十九图“麻”韵,《韵镜》作内转,《七音略》属外转;《韵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转
七音略
韵镜
《
切
韵》
韵图
四声等子
声韵调
切
韵
指
掌
图
二等韵
反
切
下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等韵学的批判——“声介合母”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
1
8
作者
黎锦熙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49-51,61,共4页
中国汉语记音的“反切法”是距今二千来年(约当东汉时)就发明的,这就是借两个汉字当字母用的“声韵双拼”制。到距今一千来年(约当唐宋间),又发明一种“等韵学”,简述如下: 1、首先,它是把一切读音(即音节)分成“开口”、“合口”两种...
中国汉语记音的“反切法”是距今二千来年(约当东汉时)就发明的,这就是借两个汉字当字母用的“声韵双拼”制。到距今一千来年(约当唐宋间),又发明一种“等韵学”,简述如下: 1、首先,它是把一切读音(即音节)分成“开口”、“合口”两种“呼法”(流传的是宋朝司马光的《切韵指掌图》),请参看《国际音标》下栏的“元音(即单韵母)图”:前后各画了一条直斜线,凡是写在直斜线右边的都是“圆唇化”的元音,这就是合口呼的韵母;反之,凡是写在直斜线左边的,就都是“不圆唇化”的元音,这就是开口呼的韵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韵学
唇化
反
切
法
中国汉语
切
韵
指
掌
图
单韵
声介合母
下栏
《
切
韵》
韵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最古老的韵图
9
作者
李红
《中华文化画报》
2009年第2期70-73,共4页
中国的汉字是表义文字,虽然有形声字,但也只能猜测大约是什么音,而不能知道正确的读音。为了表达读音,古代没有拼音,就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
关键词
韵图
切
韵
指
掌
图
表义
反
切
上字
密宗
汉语音韵
反
切
下字
本韵
韵镜
三十六字母
原文传递
题名
《切韵指掌图》研究综述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红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63-68,共6页
文摘
《切韵指掌图》曾被视为最古的韵图,是汉语音韵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其影响超过了其他韵图。各代学者对《切韵指掌图》的研究可谓面面俱到。关于作者的问题、撰述年代、成书方式、所据韵书,以及对实际内容的全面考查,各代学者都有精到的见解。同时对它的入声、列等、重纽等问题,也有深入的探讨。对《切韵指掌图》的研究加以综述,是对其研究状况的总结,为学习这本韵图提供资料。
关键词
《
切
韵
指
掌
图》
作者
成书
所据韵书
综述
Keywords
QieYunZhiZhangTu
writer
compilation
related YunShu
summarization
分类号
H113.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切韵指掌图》德韵四配试释
2
作者
宫钦第
机构
深圳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18-23,共6页
基金
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QNCG23)
文摘
宋代《切韵指掌图》里,德韵开口字四配曾、臻、止、流摄,分别代表了文献音(配本摄阳声韵)和时音的四个层次。德韵配臻摄的"-k、-t混并为-t"后来与共同语臻、曾、梗摄三四等入声的"-k、-t混并"合流,从而形成了中古-k尾系统分化为"-k∶-t"的近代早期新格局。德韵配止摄则是共同语口语音入声舒化"宕、江、通摄(-η/-u)∶曾、梗摄(-η/-i)"不对称格局影响下的产物。现代方言材料表明,德韵配流摄代表了方言口语音的底层。
关键词
《
切
韵
指
掌
图》
《声音唱和图》
《中原音韵》
共同语
方言
口语音
入声
Keywords
Qieyun Zhizhangtu
Shengyin Changhetu
Zhongyuan Yinyun
common language
dialect
pronunciation in oral language
entering tone
分类号
H11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切韵指掌图》到《切音指南》及所谓汉语韵母由“丰富”到“偏枯”和“时音”问题——中国声韵学研究之三
3
作者
钟树梁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68-77,共10页
文摘
从《切韵指掌图》到《切音指南》,时间相距几百年,它们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这应当从实质,亦即从它们的内心究竟包含着多少真韵母来看。如果只看韵书韵部表面的数目,那总是不免迷惑的。从前论中国音韵学的学者有这样一段话:“要说《切韵指掌图》时代的语言也有象古代汉语一样丰富的许多韵母,那是不象会有的事。我们知道现代汉语的韵母是极端贫枯的,这个语言从那时候到现在当然是一步一步朝着这个方面变:
关键词
切
音
指
南
切
韵
指
掌
图
中国声韵学
韵部
韵表
五音集韵
字母
切
韵要法
平水韵略
《
切
韵》
中国音韵学研究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論《切韻指掌圖》宕江攝入聲的性質
4
作者
宫欽第
机构
廣東省深圳市深圳大學文學院
出处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1年第1期127-135,共9页
基金
深圳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09QNCG23)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宕江攝入字在《經典釋文》、《廣韻》的異讀裏有效、果、遇、流等攝的讀音,表明宕江攝入聲字經歷了多種競争演變方式,而《切韻指掌圖》僅陰陽兩配則可能是競争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結合同期韻圖、詩歌叶韻等文獻材料和現代方言的證據,可以認爲:《切韻指掌圖》宕江攝入聲字陰陽兩配,應分析爲-k、-u兩個不同的層次,以避免人爲造成的山攝入聲與宕江攝入聲混併的背離文獻現象。
关键词
切韻指掌圖
宕江攝入聲
異讀
韻
圖
韻
尾
分类号
H113.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再论《集韵》与《礼部韵略》之关系
被引量:
3
5
作者
张渭毅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26-37,共12页
文摘
文章从文献学的角度论证了《礼部韵略》和《集韵》的关系,并提出新的看法,认为《礼部韵略》和《集韵》是两部韵书。《礼部韵略》是从《集韵》未定稿简缩并稍作修订而成的。《礼部韵略》与今传本《集韵》(即定稿《集韵》)的不同,大多反映了《集韵》未定稿跟《集韵》定稿的差异。具体说来,就收字、字序、小韵韵序、大多数反切和大多数释义来看,《礼部韵略》是《集韵》未定稿的简缩;就少数反切和少量释义而言,《礼部韵略》又有所改订。即《礼部韵略》的主体内容从《集韵》未定稿简缩而来,但在成书时又有小的改作。《集韵》的转移小韵是有始有终的人为举措,今传本《集韵》转移小韵的分布格局是《集韵》未定稿和《集韵》定稿两次小韵转移的结果。
关键词
《礼部韵略》
《集韵》
《广韵》
《七音略》
《
切
韵
指
掌
图》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反
切
反
切
上字
反
切
下字
注释
转移小韵
Keywords
Libu Yunlue
Jiyun
Guangyun
Qiyin lue
Qieyun Zhizhang Tu
Fu Shiwen Huzhu Libu Yunlue
Fanqie
Fanqie Shangzi
Fanqie Xiazi
annotation
the transferred Xiaoyun
分类号
H113.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三种韵图看止蟹合流的演化
6
作者
林琳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文化传媒与法律学院
出处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5年第4期29-34,共6页
文摘
语音史上,止摄和蟹摄曾经历了合流的过程,本文选取了不同时期的三部韵图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韵镜》、《切韵指掌图》和《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它们分别代表隋唐、北宋、明代的语音面貌。通过韵字的比照,研究止蟹两摄演化的过程,明确不同阶段变化的时间以及条件。止蟹合流完成,大概是在北宋末。原来的两摄开合四图,变成了三摄四呼,大概是在明末。止蟹合流,完成了演化的过程,大概是在清代。
关键词
止摄
蟹摄
《韵镜》
《
切
韵
指
掌
图》
《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
Keywords
Zhi Rhyme
Xie Rhyme
Yunjing
Qieyun Palm Diagram
Revised Simawengong Dengyun Tu Jing
分类号
H1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外转及其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幸之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59-67,18,共10页
文摘
《韵镜》、《七音略》是唐宋时人以《切韵》音系为根据,加上他们对时音的考订而制成的声韵调拼合表,这是语音史上两种辨类审音的最早韵图。对这二书产生的确切年代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迄今学者尚无定论。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这两本书,它们各具四十三转图,并俱以内转外转区而别之,除前后次序稍不相同外,何韵属内转,何韵属外转,两书基本一致。象第十三图“哈皆齐祭央”韵(举平咳上去入。下同),《韵镜》作外转,《七音略》属内转;第二十九图“麻”韵,《韵镜》作内转,《七音略》属外转;《韵镜》
关键词
内外转
七音略
韵镜
《
切
韵》
韵图
四声等子
声韵调
切
韵
指
掌
图
二等韵
反
切
下字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等韵学的批判——“声介合母”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
1
8
作者
黎锦熙
出处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49-51,61,共4页
文摘
中国汉语记音的“反切法”是距今二千来年(约当东汉时)就发明的,这就是借两个汉字当字母用的“声韵双拼”制。到距今一千来年(约当唐宋间),又发明一种“等韵学”,简述如下: 1、首先,它是把一切读音(即音节)分成“开口”、“合口”两种“呼法”(流传的是宋朝司马光的《切韵指掌图》),请参看《国际音标》下栏的“元音(即单韵母)图”:前后各画了一条直斜线,凡是写在直斜线右边的都是“圆唇化”的元音,这就是合口呼的韵母;反之,凡是写在直斜线左边的,就都是“不圆唇化”的元音,这就是开口呼的韵母。
关键词
等韵学
唇化
反
切
法
中国汉语
切
韵
指
掌
图
单韵
声介合母
下栏
《
切
韵》
韵摄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最古老的韵图
9
作者
李红
出处
《中华文化画报》
2009年第2期70-73,共4页
文摘
中国的汉字是表义文字,虽然有形声字,但也只能猜测大约是什么音,而不能知道正确的读音。为了表达读音,古代没有拼音,就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
关键词
韵图
切
韵
指
掌
图
表义
反
切
上字
密宗
汉语音韵
反
切
下字
本韵
韵镜
三十六字母
分类号
H11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切韵指掌图》研究综述
李红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切韵指掌图》德韵四配试释
宫钦第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切韵指掌图》到《切音指南》及所谓汉语韵母由“丰富”到“偏枯”和“时音”问题——中国声韵学研究之三
钟树梁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論《切韻指掌圖》宕江攝入聲的性質
宫欽第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1
0
原文传递
5
再论《集韵》与《礼部韵略》之关系
张渭毅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三种韵图看止蟹合流的演化
林琳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内外转及其研究
幸之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国等韵学的批判——“声介合母”的历史经验
黎锦熙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最古老的韵图
李红
《中华文化画报》
200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