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犯罪选择性追诉及其抗辩——兼谈刑事诉讼程序性审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被引量:6
1
作者 赵旭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62,共8页
环境犯罪追诉中,由于追诉裁量权的存在和地方经济利益的现实因素,选择性追诉较之其他领域更为多见。选择性追诉之危害在于其目的的不正当、与市场经济之自由竞争完全背离,必须加以规制。刑事实体法中对于"滥用职权"的罪状用... 环境犯罪追诉中,由于追诉裁量权的存在和地方经济利益的现实因素,选择性追诉较之其他领域更为多见。选择性追诉之危害在于其目的的不正当、与市场经济之自由竞争完全背离,必须加以规制。刑事实体法中对于"滥用职权"的罪状用来描述选择性起诉非常牵强,必须在程序上确立选择性追诉抗辩。虽然域外的司法审查在中国尚存在很大障碍,但根本解决之道仍然需要期待对刑事追诉司法审查机制的建立,当前变通之策则有赖于"判中判"的程序性事项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犯罪 选择性追诉 刑事抗辩 程序性审查
下载PDF
论被害人过错的刑事可抗辩性
2
作者 邓丽娥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59-63,共5页
被害人过错无论从理论角度探究还是从实践方面出发,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在刑事诉讼中被告方可引为一项积极抗辩事由,并对此作出辩护,这既能帮助司法机关查清案情,又能保障被告人的权利。因此,立法有必要将其归入法律规范中。以被害人过错... 被害人过错无论从理论角度探究还是从实践方面出发,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在刑事诉讼中被告方可引为一项积极抗辩事由,并对此作出辩护,这既能帮助司法机关查清案情,又能保障被告人的权利。因此,立法有必要将其归入法律规范中。以被害人过错为基础的刑事抗辩建立在实体法和程序法结合的基础之上。探析被害人过错的理论基础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作为一项积极可抗辩事由,被害人过错的正当基础、适用条件、证明责任分配也应当明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人过错 刑事抗辩 王马玲 证明责任
下载PDF
论被害人过错的刑事可抗辩性
3
作者 邓丽娥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42-46,共5页
被害人过错无论从理论角度探究还是从实践方面出发,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在刑事诉讼中被告方可引为一项积极抗辩事由,并对此作出辩护,这既能帮助司法机关查清案情,又能保障被告人的权利。因此,立法有必要将其归入法律规范中。将以被害人过... 被害人过错无论从理论角度探究还是从实践方面出发,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在刑事诉讼中被告方可引为一项积极抗辩事由,并对此作出辩护,这既能帮助司法机关查清案情,又能保障被告人的权利。因此,立法有必要将其归入法律规范中。将以被害人过错为基础的刑事抗辩建立在实体法和程序法结合的基础之上。探析被害人过错的理论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作为一项积极可抗辩事由,被害人过错的正当基础、适用条件、证明责任分配也应当明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害人过错 刑事抗辩 证明责任 王马玲案
下载PDF
刑事合规案件中的证明责任分配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6
4
作者 吕子逸 《财经法学》 CSSCI 2022年第1期149-166,共18页
刑事合规抗辩活动中,抗辩行为属性的转变、合规计划评价标准的复杂化与对抗式庭审格局的冲击致使传统的证明责任配置模式亟需调整。基于诉讼便利、政策目标等因素的分析,"被告方承担举证责任"模式是较为可取的选择。立足于有... 刑事合规抗辩活动中,抗辩行为属性的转变、合规计划评价标准的复杂化与对抗式庭审格局的冲击致使传统的证明责任配置模式亟需调整。基于诉讼便利、政策目标等因素的分析,"被告方承担举证责任"模式是较为可取的选择。立足于有效性评估标准的分化,应要求被告方对合规计划"合理建设"承担初步的证明责任,控诉方则围绕合规计划"有效运行"展开进一步的证明。同时,通过法官提示义务、企业协助义务和社会第三方强制参与等机制的建设,为刑事合规改革中证明责任的分配与运作提供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合规抗辩 证明责任分配 合规计划有效性 社会第三方参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