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视域下规范刑事案件报道的若干思考
1
作者 陆爱红 《新闻前哨》 2023年第12期16-18,共3页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互动性极强,刑事案件一经报道,瞬间可传播至网络所及的各个角落.鉴于刑事案件的特殊性,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应注重把握好报道尺度,谨防报道失实、过度报道等失范情形发...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互动性极强,刑事案件一经报道,瞬间可传播至网络所及的各个角落.鉴于刑事案件的特殊性,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应注重把握好报道尺度,谨防报道失实、过度报道等失范情形发生.本文结合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及中国裁判文书网相关判决书、裁定书披露的相关案例,梳理出新媒体背景下刑事案件报道失范的几种常见情形,并据此提出进一步规范刑事案件报道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刑事案件报道 新闻失实 新闻职业道德
下载PDF
新媒体条件下刑事案件报道规制的改革——以邓玉娇案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胡菡菡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0-82,共3页
长期以来,无论是党政机关的政策规定,还是行业协会的道德准则,都对刑事案件的报道和评论作出严格规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这些政策规定和道德准则对规范司法和媒体的关系、防止媒体对司法的不正当干预起到了正面作用。观察传统媒体... 长期以来,无论是党政机关的政策规定,还是行业协会的道德准则,都对刑事案件的报道和评论作出严格规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这些政策规定和道德准则对规范司法和媒体的关系、防止媒体对司法的不正当干预起到了正面作用。观察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邓玉娇案的报道和评论,我们可以发现,时至今日,在新媒体条件下,一些刑事案件无法避免公共讨论和媒体报道评论,有关刑事案件报道评论的规制需要得到及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案件报道 新媒体 规制 改革 政策规定 道德准则 党政机关 行业协会
下载PDF
刑事案件报道的编辑控制
3
作者 覃岚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4-106,共3页
法制类节目直接关注社会矛盾,直观反映现实生活冲突,受到了受众超乎寻常的期待和欢迎。在众多法制类节目中,刑事案件的报道受关注度最高,所占比重最大,引起的争议也最多。
关键词 刑事案件报道 编辑控制 法制类节目 社会矛盾 关注度 受众
下载PDF
刑事案件报道的新闻框架分析——以“复旦投毒案”为例
4
作者 谢欢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17-18,共2页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新闻报道的固有模式被革新,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被打破,使媒体传播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表征,如议题设置全面化、群体效应凸显、“蝴蝶效应”加剧、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实现“共振”。但新闻法学界认为,新闻自由...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新闻报道的固有模式被革新,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被打破,使媒体传播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表征,如议题设置全面化、群体效应凸显、“蝴蝶效应”加剧、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实现“共振”。但新闻法学界认为,新闻自由的滥用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媒体审判,二是涉嫌新闻侵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报道 刑事案件报道 框架分析 投毒案 网络媒体 “蝴蝶效应” 传统媒体 话语霸权
下载PDF
刑事案件报道中的媒体自重
5
作者 刘鼎 《新闻前哨》 2009年第3期43-44,共2页
不知从何时开始,一些媒体对腐败案件的报道热衷于桃色香艳的追逐与细描。从“有一百单八名女人”的张二江、“女张二江”尹冬桂,到湖南的蒋艳萍,安徽的尚军,最近又冒出被称为拥有“鞍山最美丽的屁股”的刘光明,在这些腐败官员被查... 不知从何时开始,一些媒体对腐败案件的报道热衷于桃色香艳的追逐与细描。从“有一百单八名女人”的张二江、“女张二江”尹冬桂,到湖南的蒋艳萍,安徽的尚军,最近又冒出被称为拥有“鞍山最美丽的屁股”的刘光明,在这些腐败官员被查处并进入法院审理之后,一些媒体充分展示其“挖掘技巧”,将一个个桃色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案件报道 媒体 自重 腐败案件 法院审理 腐败官员 张二江 尹冬桂
下载PDF
论刑事案件报道中被追诉人的名誉权及保护
6
作者 侯圣贺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39-44,共6页
名誉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具有不可或缺性、固有性和不可剥夺性。无罪推定原则下被追诉人尚未被确定有罪,不得对其施以否定性评价。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的名誉权受宪法和民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保护。我国媒体受自身缺陷的影响,在刑事案... 名誉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具有不可或缺性、固有性和不可剥夺性。无罪推定原则下被追诉人尚未被确定有罪,不得对其施以否定性评价。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的名誉权受宪法和民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保护。我国媒体受自身缺陷的影响,在刑事案件报道中易忽略对追诉人名誉权的保护。媒体报道刑事案件是公民和社会团体行使言论自由、知情权和监督权的体现,但与被追诉人名誉权之保护存在冲突。以无罪推定原则为基础,庭审前和庭审中西方一些主要国家对被追诉人的名誉权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进行保护。我国也应树立被追诉人享有名誉权的观念,并根据比例原则,建构一种相应的限制性报道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案件报道 被追诉人 名誉权 保护
下载PDF
刑事案件报道“合理怀疑”原则初探——兼论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新的新闻伦理要求 被引量:5
7
作者 胡菡菡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9-73,共5页
新闻伦理,就是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普遍信奉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职务行为的道德规范。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指导新闻机构及其从业的新闻伦理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正如20世纪上半叶广播电视的出现促进了新闻伦理观由自... 新闻伦理,就是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普遍信奉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职务行为的道德规范。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指导新闻机构及其从业的新闻伦理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正如20世纪上半叶广播电视的出现促进了新闻伦理观由自由主义转向社会责任,21世纪以来新媒体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伦理 刑事案件报道 传统媒体 媒体环境 怀疑 从业人员 新闻机构 自我管理
原文传递
正确报道刑事案件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试论刑事案件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8
作者 蔡铭泽 胡一平 《岭南新闻探索》 2006年第F01期24-26,共3页
一、刑事案件报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保证社会稳定,而刑事案件的发生则是影响社会稳定的破坏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的刑事案件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这些刑事案件的发生和披露.为新闻媒介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报... 一、刑事案件报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保证社会稳定,而刑事案件的发生则是影响社会稳定的破坏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的刑事案件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这些刑事案件的发生和披露.为新闻媒介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报道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案件报道 社会稳定 人文关怀 和谐 报道内容 新闻媒介
原文传递
对媒体刑事案件报道的反思
9
作者 张磊 《天津检察》 2009年第1期15-16,共2页
刑事案件,特别是重大有影响的刑事案件,是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媒体基于新闻报道的自由,对刑事案件进行报道,满足了受众了解案件的需要,如果报道得当,对宣传法制理念,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当前媒体对刑事案... 刑事案件,特别是重大有影响的刑事案件,是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媒体基于新闻报道的自由,对刑事案件进行报道,满足了受众了解案件的需要,如果报道得当,对宣传法制理念,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当前媒体对刑事案件的报道,存在过多、过细、过俗、过偏、过度等问题,影响了媒体在刑事案件报道领域发挥舆论监督、导向的作用,因此有必要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案件报道 媒体 新闻报道 法制理念 法制意识 舆论监督 报道领域 受众
原文传递
人民网刑事案件报道框架分析
10
作者 陈丽丹 张曼秋 《传媒观察》 2019年第5期67-75,共9页
刑事案件报道是法治新闻报道中最为常见的种类,因其重要性、显著性、刺激性的特点广受公众关注。从2007年至2017年,人民网加大了对刑事案件的关注程度,报道数量总体上呈现递增的趋势。人民网较为偏重官方权威声音,体现出明显的"宣... 刑事案件报道是法治新闻报道中最为常见的种类,因其重要性、显著性、刺激性的特点广受公众关注。从2007年至2017年,人民网加大了对刑事案件的关注程度,报道数量总体上呈现递增的趋势。人民网较为偏重官方权威声音,体现出明显的"宣传导向框架"。在分析中发现,人民网刑事案件报道原创新闻数量远远少于转载新闻数量,网站独创性和原创性弱,消息和评论占绝大部分,缺少通讯、专访、特稿等长篇幅的深度报道,缺少当事人及亲属的话语,未体现"情感倾向框架",因此建议其在原创力度、体裁运用和信源采用等方面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网 刑事案件报道 框架
原文传递
刑事案件新闻报道怎样避免名誉侵权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赛 王虹颖 《采写编》 2006年第3期37-37,共1页
笔者从事了多年的刑事案件报道,在采访实践中,笔者感到,有关刑事案件的报道应尽力避免名誉侵权,以防止新闻侵权案的发生。
关键词 刑事案件报道 名誉侵权 新闻报道 新闻侵权案 采访实践
下载PDF
刑事案件新闻报道怎样避免名誉侵权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赛 王虹颖 《新闻传播》 2005年第5期44-45,共2页
笔者从事了多年的刑事案件报道,在采访实践中,笔者感到,有关刑事案件的报道应尽力避免名誉侵权,以防止新闻侵权案的发生。
关键词 名誉侵权 新闻报道 刑事案件报道 新闻侵权案 采访实践
下载PDF
刑诉法修改对刑事案件报道的影响——媒体应当把尊重人权摆到重要位置 被引量:1
13
作者 倪寿明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24,共2页
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已经公布。这次修改,在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原则指导下,从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执行规定、特别程序7个领域进行修改,涉及100多个条款,完善并新增了... 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已经公布。这次修改,在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原则指导下,从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措施、审判程序、执行规定、特别程序7个领域进行修改,涉及100多个条款,完善并新增了许多重要的诉讼制度,刑事诉讼规则更加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此次修法必将对司法机关的刑事诉讼活动产生重大影响,许多重要修改也应当引起新闻记者高度关注,在今后报道刑事诉讼活动时,应把尊重和保障人权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案件报道 修改 尊重人权 应当 尊重和保障人权 刑诉法 十一届全国人大 刑事诉讼法
原文传递
深挖事实是刑事案件报道的一个误区
14
作者 王松苗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9-40,共2页
采访刑事案件时,媒体经常陷入一个误区:一个致力于挖出事实特别是涉案数额、犯罪细节的误区.很多初出茅庐的记者在进行采访时,都特别希望能够从办案人员嘴里掏出一些猛料,从而依靠独家挖掘的资料使自己的报道能够一炮打响.这是一个方向... 采访刑事案件时,媒体经常陷入一个误区:一个致力于挖出事实特别是涉案数额、犯罪细节的误区.很多初出茅庐的记者在进行采访时,都特别希望能够从办案人员嘴里掏出一些猛料,从而依靠独家挖掘的资料使自己的报道能够一炮打响.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案件报道 办案人员 方向性 采访 媒体 细节 记者
原文传递
刑事案件报道的误区与规则
15
作者 唐古千峰 《中国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65,共2页
媒体合理的报道无疑将推动司法公正进程,但不当媒体报道同样会带来巨大破坏作用,尤其对刑事案件来说更是如此。
关键词 刑事案件报道 误区 媒体报道 司法公正
原文传递
自媒体时代刑案报道的媒介失范与反思——以李某某强奸案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鹏鹏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4年第2期15-19,共5页
2013年11月27日上午,伴随着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庭内的法槌声,历经9个多月一直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李某某等5名被告人涉嫌强奸案”二审终于宣判。当天,这一案件的当事人李某某及其母梦某在新浪博客“时事热搜榜”上... 2013年11月27日上午,伴随着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庭内的法槌声,历经9个多月一直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李某某等5名被告人涉嫌强奸案”二审终于宣判。当天,这一案件的当事人李某某及其母梦某在新浪博客“时事热搜榜”上的排名再次高居前五,而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围绕着这~案件的汹涌舆论也又一次达到顶峰。“星二代”、“富二代”、“轮奸”、“陪酒女”、“卖淫嫖娼”、“教子无方”……,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李某某特殊的“明星之子”身份和其案情的重大性,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讨论与关注。然而重新审视这起具有重大影响的刑事案件报道,会发现其背后表现出“全媒娱乐狂欢”、“法律意识淡薄”、“失实报道泛滥”等众多媒介失范现象。在自媒体大兴其道的时代,对于刑案报道,如何坚守真实客观的报道初衷?如何依照法定程序展示案件的真相?如何更多地关注案件本身而不是其附属的“娱乐花絮”?这些都是非常值得重新审视和深思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强奸案 媒介 刑事案件报道 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反思 “富二代” 未成年人
下载PDF
解析电视法制节目中的几点理论冲突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永亮 《声屏世界》 2003年第2期36-37,共2页
随着全社会法制观念的逐渐完善,各地电视台所创办的法制节目成为电视收视的亮点,占有较高的收视率.然而,由于电视与有关法学理论发展的相对滞后,在电视法制节目所涉及的一些问题上,常常会出现"实践走在前面"的现象,使电视媒... 随着全社会法制观念的逐渐完善,各地电视台所创办的法制节目成为电视收视的亮点,占有较高的收视率.然而,由于电视与有关法学理论发展的相对滞后,在电视法制节目所涉及的一些问题上,常常会出现"实践走在前面"的现象,使电视媒体面临无可奈何的尴尬局面,从而成为节目采制的障碍,也给我国的法制现状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法制节目 理论冲突 监督作用 司法独立 无罪推定原则 刑事案件报道 当事人 媒体侵权 电视暗访 合法性
下载PDF
试论“微时代”的“舆论审判”现象及规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燕 刘大明 《华中传播研究》 2018年第2期182-194,共13页
在'微时代',我国新媒体已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手段促使刑事案件报道呈现新的样态,而新闻传播过程中形成的舆论压力对司法审判的影响不言而喻。本文基于'微时代'的宏观背景,... 在'微时代',我国新媒体已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手段促使刑事案件报道呈现新的样态,而新闻传播过程中形成的舆论压力对司法审判的影响不言而喻。本文基于'微时代'的宏观背景,在整体把握新闻传播行业前沿变化的前提下,以理论分析入手,结合了近年来发生的多个刑事案件,对当前'舆论审判'进行了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时代” 刑事案件报道 媒介审判 舆论审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