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12
篇文章
<
1
2
…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刑事案件暂缓起诉制度慎行
被引量:
3
1
作者
周金辉
《检察实践》
2003年第3期33-33,共1页
刑事案件暂缓起诉制度是近几年来少数检察院在尝试司法改革的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产物,它是指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对依法可作起诉的案件实行的一种附条件决定暂缓起诉,并视规定期限内所附条件的完成情况,届期决定是起诉还是不起诉的刑...
刑事案件暂缓起诉制度是近几年来少数检察院在尝试司法改革的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产物,它是指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对依法可作起诉的案件实行的一种附条件决定暂缓起诉,并视规定期限内所附条件的完成情况,届期决定是起诉还是不起诉的刑事诉讼制度.其适用主体一般为未成年人、残疾人、弱势群体人员:担任重要职务或具有特殊专业技术他人难以代替的人、有突出经济贡献的人以及单位犯罪中犯罪情节较轻的负有领导责分的责任人等;在案件事实上要求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有悔罪表现,且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不大.在量刑方面,一般是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在刑事案件暂缓起诉制度中检察机关还规定了暂缓起诉的考验期,通常在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但具体的适用原则、条件、操作程序、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的规定以及何机关来监督、如何监督等,目前因刑事案件暂缓起诉制度尚处于尝试阶段,各基层检察院各何其事,所作规定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案件暂缓起诉制度
检察院
审判权
犯罪情节
犯罪嫌疑人
犯罪事实
司法腐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暂缓起诉制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伟
《科技信息》
2009年第31期I0377-I0377,I0333,共2页
近几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呈现出高发态势,为了实现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非犯罪化、非刑事化和节约司法资源的目的,司法实践中检察系统纷纷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特点试点推行了对未成年人实施有条件的暂缓起诉制度,本文从我国未成年人犯...
近几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呈现出高发态势,为了实现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非犯罪化、非刑事化和节约司法资源的目的,司法实践中检察系统纷纷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特点试点推行了对未成年人实施有条件的暂缓起诉制度,本文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适用暂缓起诉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构建、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实施暂缓起诉制度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缓
起诉
制度
未成年人
构建
完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暂缓起诉制度的可行性探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游常庆
《检察实践》
2003年第3期43-44,共2页
未成年人犯罪逐年增长和犯罪低龄化是当前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又是关系到他们将来的前途和命运,是重是轻还是以其他方式进行处罚?仍是世界各国在不断探索...
未成年人犯罪逐年增长和犯罪低龄化是当前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又是关系到他们将来的前途和命运,是重是轻还是以其他方式进行处罚?仍是世界各国在不断探索的路子.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为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相继推出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法律制度,如附条件不起诉、观护制度等.这些国家在刑事司法制度上已逐渐从惩罚主义走向保护主义.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一个新的结论:解决未成年人犯罪应以预防为主,惩罚为辅,从源头上遏制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暂缓
起诉
制度
不
起诉
制度
刑事
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少年犯罪案件暂缓起诉制度的冲突与重构——以新刑事诉讼法增添未成年人特殊程序为契机
被引量:
2
4
作者
宋远升
《青少年犯罪问题》
CSSCI
2013年第1期89-94,共6页
暂缓起诉制度符合现代刑事司法由能动型司法向回应型司法转向的要求,也契合现代社会刑罚理念由报应刑到目的刑主义价值理念转换的趋势,在比较法的视野上,也具有异域相关先进制度作为先导和有益借鉴。因此,我国在新的刑事诉讼法修改中,...
暂缓起诉制度符合现代刑事司法由能动型司法向回应型司法转向的要求,也契合现代社会刑罚理念由报应刑到目的刑主义价值理念转换的趋势,在比较法的视野上,也具有异域相关先进制度作为先导和有益借鉴。因此,我国在新的刑事诉讼法修改中,将这一制度予以正式确立。然而,在将来的立法中,仍然需要在增加法官的制约力量、增强媒介的参与权与监督权等方面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
刑事
诉讼法
少年犯罪
案件
暂缓
起诉
制度
重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晓辉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2年第11期58-62,共5页
刑事诉讼法的修正,确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它针对未成年人轻罪案件,对其不予起诉而附一定的期限和条件,再根据其表现来决定是否终止诉讼程序的一种制度。附条件不起诉应区别于原三种不起诉制度的一种独立制度。该制度...
刑事诉讼法的修正,确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它针对未成年人轻罪案件,对其不予起诉而附一定的期限和条件,再根据其表现来决定是否终止诉讼程序的一种制度。附条件不起诉应区别于原三种不起诉制度的一种独立制度。该制度入律,经过了一定时间的司法实践及理论论证过程,它体现了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总体要求。对该制度的程序构造,一是有法定刑、酌定条件和程序条件等适用限制;二是除法定考察条件外,可针对具体情形增加条件;三是其决定应提交检委会。对于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确定力问题,笔者认为在考察期外发现新的犯罪,可撤销不起诉决定,予以追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附条件不
起诉
暂缓
起诉
刑事
诉讼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刑事案件不起诉制度适用分析
6
作者
毕克菲
冯毓茜
+1 位作者
孙银龙
宋敏敏
《青年与社会》
2013年第9期69-70,共2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校大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犯罪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是司法机关和高校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有些地方为实现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犯罪预防与惩治,对大学生刑事案件酌情不起诉。文章根据大学生犯罪刑事案...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校大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犯罪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是司法机关和高校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有些地方为实现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犯罪预防与惩治,对大学生刑事案件酌情不起诉。文章根据大学生犯罪刑事案件的实践,针对大学生刑事案件的特点、成因及检察院适用不起诉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厘清不起诉制度适用中的焦点和难点,提出相应完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刑事案件
不
起诉
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完善的思考
7
作者
王丹
王娅
《法制与经济》
2015年第7期39-40,共2页
对于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罪犯,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法律制度是否应与成年人犯罪的追责机制有所不同呢?2013年刑事诉讼法为此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被决定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如果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考验,此次...
对于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罪犯,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法律制度是否应与成年人犯罪的追责机制有所不同呢?2013年刑事诉讼法为此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被决定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如果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考验,此次司法记录将会被封存,不至于影响其在求学、就业等方面。文章分析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现实意义,从制度层面解读了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和适用程序及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对该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附条件不
起诉
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实践补充
8
作者
李珣
《法律与监督》
2013年第4期43-44,共2页
附条件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某些符合提起公诉条件的犯罪嫌疑人,综合考量其犯罪情节、主观恶性、公共利益等因素,设置一定的考验期,要求嫌疑人履行一定的义务,如其在考验期内履行相关义务并未出现法定撤销情形,考验期满检察机关...
附条件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某些符合提起公诉条件的犯罪嫌疑人,综合考量其犯罪情节、主观恶性、公共利益等因素,设置一定的考验期,要求嫌疑人履行一定的义务,如其在考验期内履行相关义务并未出现法定撤销情形,考验期满检察机关将不再对其提起公诉,否则将对其提起公诉的制度。笔者认为,实践中如与其他制度结合,能促进附条件不起诉的有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条件不
起诉
不
起诉
制度
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实践
犯罪嫌疑人
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
考验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刑事案件分案审理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
1
9
作者
李晓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3-76,共4页
一般说来,刑事案件的审理是以案件数量为标准进行的,即一案一审。司法实践中,出于诉讼经济的考虑,公诉机关往往将数个被告人犯一罪或数罪的案件合并起诉,要求法院并案审理。但在某些情况下,并案审理会导致一系列的弊端,不利于实体公正...
一般说来,刑事案件的审理是以案件数量为标准进行的,即一案一审。司法实践中,出于诉讼经济的考虑,公诉机关往往将数个被告人犯一罪或数罪的案件合并起诉,要求法院并案审理。但在某些情况下,并案审理会导致一系列的弊端,不利于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实现,这就需要建立分案审理制度,将犯罪事实已经查清的被告人分案审理,快速审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案件
并案
起诉
分案审理
制度
构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刑事暂缓起诉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被引量:
3
10
作者
郑在索
吕卫华
张李丽
《检察实践》
2005年第5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暂缓
起诉
制度
刑事案件
可行性
犯罪嫌疑人
不
起诉
决定
提起公诉
社会安定
检察机关
考验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刑事不起诉制度与暂缓起诉制度
11
作者
李丽
钱建国
钟伟卓
《法制与经济》
2008年第6期45-46,共2页
我国的刑事不起诉制度赋予了检察机关在对犯罪是否进行追诉时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由于立法过于简单,本文就完善不起诉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借鉴国内外经验,对如何界定其与暂缓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不
起诉
制度
完善
暂缓
起诉
制度
适用范围
选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刑事暂缓起诉制度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张逸鸥
《法制与经济》
2010年第18期70-71,共2页
随着司法实践的开展及恢复性司法、和谐社会等观念的提出,暂缓起诉问题逐渐引起我国理论及实务界的关注,走入刑事法学视野,成为刑事诉讼法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暂缓起诉源于上个世纪的德国和日本,目前世界上主要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确立...
随着司法实践的开展及恢复性司法、和谐社会等观念的提出,暂缓起诉问题逐渐引起我国理论及实务界的关注,走入刑事法学视野,成为刑事诉讼法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暂缓起诉源于上个世纪的德国和日本,目前世界上主要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确立了暂缓起诉制度。暂缓起诉体现了起诉便宜主义和诉讼经济原则,并在深层次上反映了恢复性司法的价值理念,顺应了非犯罪化、非刑罚化、非监禁化的世界刑事法改革趋势。在我国现阶段,引进、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法学理论,对研究刑事暂缓起诉制度既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
诉讼
暂缓
起诉
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海纪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检察制度创建20周年
13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7年第1期78-79,共2页
1986年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率先在起诉科内设立了“少年起诉组”,成为全国检察机关第一个设立的专门审查起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办案小组。20年来,上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检察工作的探索取得长足进展,全市检察机关初步建立起未成年人刑...
1986年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率先在起诉科内设立了“少年起诉组”,成为全国检察机关第一个设立的专门审查起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办案小组。20年来,上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检察工作的探索取得长足进展,全市检察机关初步建立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检察工作专门的组织机构,成为全国最早全面建立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检察工作专门组织的省。今后一个时期,上海检察机关将逐步推广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引入刑事和解制度对未成年人轻伤害案件以及过失犯罪等可能判处非监禁刑的轻微刑事案件,在检察环节促使具有和解可能的被害人与加害人协商解决刑事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上海市
检察院
制度
创建
刑事
和解
制度
纪念
审查
起诉
检察机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附带民事诉讼的刑事案件看取消免诉制度的正确性
14
作者
庞德美
杨凤佐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2-15,共4页
经过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修正的1997年1月1日实施的《刑事诉讼法》,取消了免予起诉制度。人们普遍认为,取消的根本原因在于未经过法院判决就对他们做有罪认定是违反国家法律制度的。其实,这仅是从刑事方面来讲的。在司法实践中,取消...
经过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修正的1997年1月1日实施的《刑事诉讼法》,取消了免予起诉制度。人们普遍认为,取消的根本原因在于未经过法院判决就对他们做有罪认定是违反国家法律制度的。其实,这仅是从刑事方面来讲的。在司法实践中,取消免诉制度不仅仅源于这一点,从附带民事诉讼的角度来看,明令禁止使用免予起诉的权利也是符合形势发展的需要及立法精神的。本文仅就与附带民事诉讼相关的几个问题提出意见,以探讨取消免诉制度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案件
检察机关
免予
起诉
制度
被害人
刑事
诉讼法
刑事
附带民事诉讼
人民法
免诉
被告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暂缓起诉制度探析
被引量:
14
15
作者
黄维智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6-119,共4页
暂缓起诉具有节约有限的司法资源,贯彻刑法个别化原则,有利于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等作用。但是缺乏救济和制约的暂缓起诉可能导致不起诉权的滥用和司法腐败,因而应控制其适用案件范围、严格审批程序、建立配套的制约救济程序。我国应借...
暂缓起诉具有节约有限的司法资源,贯彻刑法个别化原则,有利于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等作用。但是缺乏救济和制约的暂缓起诉可能导致不起诉权的滥用和司法腐败,因而应控制其适用案件范围、严格审批程序、建立配套的制约救济程序。我国应借鉴暂缓起诉制度,赋予检察机关对案件是否起诉更大的自由裁量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缓
起诉
制度
司法资源
一般预防
救济程序
案件
范围
特殊预防
诉权
不
起诉
司法腐败
检察机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九龙坡区院:推行律师全程介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制度
16
《法律与监督》
2011年第10期45-45,共1页
九龙坡区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意见》,积极探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检察工作模式改革,大胆推行律师全程介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制度,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取得了较...
九龙坡区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意见》,积极探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检察工作模式改革,大胆推行律师全程介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制度,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年7月以来,共办理有律师介入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9件12人,其中审查批捕阶段介入的7件9人、审查起诉阶段介入的2件3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律师介入
九龙坡区
制度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审查
起诉
阶段
配套工作
检察工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论暂缓起诉制度
被引量:
2
17
作者
赵素萍
赵飞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73-76,84,共5页
有效配置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提高司法效率,缓解司法压力,是世界各国司法界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采用了暂缓起诉制度。在我国,也存在着如何将有限的司法资源高效、...
有效配置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提高司法效率,缓解司法压力,是世界各国司法界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采用了暂缓起诉制度。在我国,也存在着如何将有限的司法资源高效、合理地在轻罪案件与大要案件之间进行分配这一问题。借鉴暂缓起诉制度,完善我国的相对不起诉制度,旨在提高司法效能,节约诉讼成本,推动司法改革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缓
起诉
相对不
起诉
不
起诉
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未成年人适用暂缓起诉制度的探讨
被引量:
9
18
作者
孙喜峰
《湖南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暂缓
起诉
制度
未成年人
犯罪嫌疑人
刑事
诉讼
制度
提起公诉
不
起诉
违法行为
检察机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法律的界限——从“暂缓起诉制度”的试行谈起
被引量:
7
19
作者
李爱荣
陈建彬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0-11,共2页
暂缓起诉制度的试行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这与我国刑事立法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则要求并不矛盾 ,但其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方面越出了法律界限 。
关键词
"
暂缓
起诉
制度
"
中国
刑事
诉讼
基本原则
法律界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专章实施评估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
3
20
作者
张丽霞
李青
李梦竹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9年第2期112-120,共9页
2012 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增设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专章(以下简称'专章'),专章共11个条文,初步构建了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教育为主、惩...
2012 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增设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专章(以下简称'专章'),专章共11个条文,初步构建了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社会调查制度、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法律援助制度、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和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属性
合适成年人
品格证据
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诉讼程序
犯罪记录封存
制度
未成年人
案件
附条件不
起诉
制度
社会调查报告
法律援助律师
羁押必要性审查
办案机关
未成年被害人
社会调查
制度
少年司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事案件暂缓起诉制度慎行
被引量:
3
1
作者
周金辉
机构
江苏省洪泽湖地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检察实践》
2003年第3期33-33,共1页
文摘
刑事案件暂缓起诉制度是近几年来少数检察院在尝试司法改革的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产物,它是指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对依法可作起诉的案件实行的一种附条件决定暂缓起诉,并视规定期限内所附条件的完成情况,届期决定是起诉还是不起诉的刑事诉讼制度.其适用主体一般为未成年人、残疾人、弱势群体人员:担任重要职务或具有特殊专业技术他人难以代替的人、有突出经济贡献的人以及单位犯罪中犯罪情节较轻的负有领导责分的责任人等;在案件事实上要求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有悔罪表现,且犯罪情节较轻,社会危害不大.在量刑方面,一般是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在刑事案件暂缓起诉制度中检察机关还规定了暂缓起诉的考验期,通常在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但具体的适用原则、条件、操作程序、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的规定以及何机关来监督、如何监督等,目前因刑事案件暂缓起诉制度尚处于尝试阶段,各基层检察院各何其事,所作规定各不相同.
关键词
刑事案件暂缓起诉制度
检察院
审判权
犯罪情节
犯罪嫌疑人
犯罪事实
司法腐败
分类号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暂缓起诉制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1
2
作者
陈伟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出处
《科技信息》
2009年第31期I0377-I0377,I0333,共2页
文摘
近几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呈现出高发态势,为了实现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非犯罪化、非刑事化和节约司法资源的目的,司法实践中检察系统纷纷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特点试点推行了对未成年人实施有条件的暂缓起诉制度,本文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适用暂缓起诉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构建、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实施暂缓起诉制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暂缓
起诉
制度
未成年人
构建
完善
分类号
S685.12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暂缓起诉制度的可行性探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游常庆
机构
广东省丰顺县人民检察院
出处
《检察实践》
2003年第3期43-44,共2页
文摘
未成年人犯罪逐年增长和犯罪低龄化是当前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又是关系到他们将来的前途和命运,是重是轻还是以其他方式进行处罚?仍是世界各国在不断探索的路子.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为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相继推出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法律制度,如附条件不起诉、观护制度等.这些国家在刑事司法制度上已逐渐从惩罚主义走向保护主义.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一个新的结论:解决未成年人犯罪应以预防为主,惩罚为辅,从源头上遏制犯罪.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暂缓
起诉
制度
不
起诉
制度
刑事
制度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669.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少年犯罪案件暂缓起诉制度的冲突与重构——以新刑事诉讼法增添未成年人特殊程序为契机
被引量:
2
4
作者
宋远升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青少年犯罪问题》
CSSCI
2013年第1期89-94,共6页
文摘
暂缓起诉制度符合现代刑事司法由能动型司法向回应型司法转向的要求,也契合现代社会刑罚理念由报应刑到目的刑主义价值理念转换的趋势,在比较法的视野上,也具有异域相关先进制度作为先导和有益借鉴。因此,我国在新的刑事诉讼法修改中,将这一制度予以正式确立。然而,在将来的立法中,仍然需要在增加法官的制约力量、增强媒介的参与权与监督权等方面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新
刑事
诉讼法
少年犯罪
案件
暂缓
起诉
制度
重构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晓辉
机构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2年第11期58-62,共5页
文摘
刑事诉讼法的修正,确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它针对未成年人轻罪案件,对其不予起诉而附一定的期限和条件,再根据其表现来决定是否终止诉讼程序的一种制度。附条件不起诉应区别于原三种不起诉制度的一种独立制度。该制度入律,经过了一定时间的司法实践及理论论证过程,它体现了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总体要求。对该制度的程序构造,一是有法定刑、酌定条件和程序条件等适用限制;二是除法定考察条件外,可针对具体情形增加条件;三是其决定应提交检委会。对于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确定力问题,笔者认为在考察期外发现新的犯罪,可撤销不起诉决定,予以追诉。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附条件不
起诉
暂缓
起诉
刑事
诉讼法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刑事案件不起诉制度适用分析
6
作者
毕克菲
冯毓茜
孙银龙
宋敏敏
机构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青年与社会》
2013年第9期69-70,共2页
基金
2013年“北方工业大学大学生科技活动”学生项目最终研究成果
文摘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校大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犯罪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是司法机关和高校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有些地方为实现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犯罪预防与惩治,对大学生刑事案件酌情不起诉。文章根据大学生犯罪刑事案件的实践,针对大学生刑事案件的特点、成因及检察院适用不起诉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厘清不起诉制度适用中的焦点和难点,提出相应完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刑事案件
不
起诉
制度
分类号
D669.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完善的思考
7
作者
王丹
王娅
机构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
出处
《法制与经济》
2015年第7期39-40,共2页
基金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XJ2014C38
文摘
对于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罪犯,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法律制度是否应与成年人犯罪的追责机制有所不同呢?2013年刑事诉讼法为此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被决定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如果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考验,此次司法记录将会被封存,不至于影响其在求学、就业等方面。文章分析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现实意义,从制度层面解读了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和适用程序及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对该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附条件不
起诉
制度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实践补充
8
作者
李珣
出处
《法律与监督》
2013年第4期43-44,共2页
文摘
附条件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某些符合提起公诉条件的犯罪嫌疑人,综合考量其犯罪情节、主观恶性、公共利益等因素,设置一定的考验期,要求嫌疑人履行一定的义务,如其在考验期内履行相关义务并未出现法定撤销情形,考验期满检察机关将不再对其提起公诉,否则将对其提起公诉的制度。笔者认为,实践中如与其他制度结合,能促进附条件不起诉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
附条件不
起诉
不
起诉
制度
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实践
犯罪嫌疑人
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
考验期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刑事案件分案审理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
1
9
作者
李晓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出处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3-76,共4页
文摘
一般说来,刑事案件的审理是以案件数量为标准进行的,即一案一审。司法实践中,出于诉讼经济的考虑,公诉机关往往将数个被告人犯一罪或数罪的案件合并起诉,要求法院并案审理。但在某些情况下,并案审理会导致一系列的弊端,不利于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实现,这就需要建立分案审理制度,将犯罪事实已经查清的被告人分案审理,快速审结。
关键词
刑事案件
并案
起诉
分案审理
制度
构建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事暂缓起诉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被引量:
3
10
作者
郑在索
吕卫华
张李丽
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检察实践》
2005年第5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暂缓
起诉
制度
刑事案件
可行性
犯罪嫌疑人
不
起诉
决定
提起公诉
社会安定
检察机关
考验期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F832.4 [经济管理—金融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刑事不起诉制度与暂缓起诉制度
11
作者
李丽
钱建国
钟伟卓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制与经济》
2008年第6期45-46,共2页
文摘
我国的刑事不起诉制度赋予了检察机关在对犯罪是否进行追诉时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由于立法过于简单,本文就完善不起诉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借鉴国内外经验,对如何界定其与暂缓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不
起诉
制度
完善
暂缓
起诉
制度
适用范围
选择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事暂缓起诉制度研究
被引量:
1
12
作者
张逸鸥
机构
文成县人民检察院
出处
《法制与经济》
2010年第18期70-71,共2页
文摘
随着司法实践的开展及恢复性司法、和谐社会等观念的提出,暂缓起诉问题逐渐引起我国理论及实务界的关注,走入刑事法学视野,成为刑事诉讼法学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暂缓起诉源于上个世纪的德国和日本,目前世界上主要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确立了暂缓起诉制度。暂缓起诉体现了起诉便宜主义和诉讼经济原则,并在深层次上反映了恢复性司法的价值理念,顺应了非犯罪化、非刑罚化、非监禁化的世界刑事法改革趋势。在我国现阶段,引进、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法学理论,对研究刑事暂缓起诉制度既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刑事
诉讼
暂缓
起诉
制度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纪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检察制度创建20周年
13
出处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7年第1期78-79,共2页
文摘
1986年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率先在起诉科内设立了“少年起诉组”,成为全国检察机关第一个设立的专门审查起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办案小组。20年来,上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检察工作的探索取得长足进展,全市检察机关初步建立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检察工作专门的组织机构,成为全国最早全面建立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检察工作专门组织的省。今后一个时期,上海检察机关将逐步推广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引入刑事和解制度对未成年人轻伤害案件以及过失犯罪等可能判处非监禁刑的轻微刑事案件,在检察环节促使具有和解可能的被害人与加害人协商解决刑事纠纷,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上海市
检察院
制度
创建
刑事
和解
制度
纪念
审查
起诉
检察机关
分类号
D669.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附带民事诉讼的刑事案件看取消免诉制度的正确性
14
作者
庞德美
杨凤佐
机构
南宁市人民检察院
南宁市兴宁区检察院
出处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2-15,共4页
文摘
经过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修正的1997年1月1日实施的《刑事诉讼法》,取消了免予起诉制度。人们普遍认为,取消的根本原因在于未经过法院判决就对他们做有罪认定是违反国家法律制度的。其实,这仅是从刑事方面来讲的。在司法实践中,取消免诉制度不仅仅源于这一点,从附带民事诉讼的角度来看,明令禁止使用免予起诉的权利也是符合形势发展的需要及立法精神的。本文仅就与附带民事诉讼相关的几个问题提出意见,以探讨取消免诉制度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关键词
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案件
检察机关
免予
起诉
制度
被害人
刑事
诉讼法
刑事
附带民事诉讼
人民法
免诉
被告人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暂缓起诉制度探析
被引量:
14
15
作者
黄维智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6-119,共4页
文摘
暂缓起诉具有节约有限的司法资源,贯彻刑法个别化原则,有利于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等作用。但是缺乏救济和制约的暂缓起诉可能导致不起诉权的滥用和司法腐败,因而应控制其适用案件范围、严格审批程序、建立配套的制约救济程序。我国应借鉴暂缓起诉制度,赋予检察机关对案件是否起诉更大的自由裁量权。
关键词
暂缓
起诉
制度
司法资源
一般预防
救济程序
案件
范围
特殊预防
诉权
不
起诉
司法腐败
检察机关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龙坡区院:推行律师全程介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制度
16
出处
《法律与监督》
2011年第10期45-45,共1页
文摘
九龙坡区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意见》,积极探索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检察工作模式改革,大胆推行律师全程介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制度,参与创新社会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年7月以来,共办理有律师介入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9件12人,其中审查批捕阶段介入的7件9人、审查起诉阶段介入的2件3人,
关键词
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律师介入
九龙坡区
制度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审查
起诉
阶段
配套工作
检察工作
分类号
D669.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论暂缓起诉制度
被引量:
2
17
作者
赵素萍
赵飞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院
出处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73-76,84,共5页
文摘
有效配置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提高司法效率,缓解司法压力,是世界各国司法界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采用了暂缓起诉制度。在我国,也存在着如何将有限的司法资源高效、合理地在轻罪案件与大要案件之间进行分配这一问题。借鉴暂缓起诉制度,完善我国的相对不起诉制度,旨在提高司法效能,节约诉讼成本,推动司法改革进程。
关键词
暂缓
起诉
相对不
起诉
不
起诉
制度
Keywords
Prosecution delay
Discretional Non-Prosecution
Non-Prosecution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未成年人适用暂缓起诉制度的探讨
被引量:
9
18
作者
孙喜峰
机构
长沙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系
出处
《湖南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48-50,共3页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5ZC1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暂缓
起诉
制度
未成年人
犯罪嫌疑人
刑事
诉讼
制度
提起公诉
不
起诉
违法行为
检察机关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法律的界限——从“暂缓起诉制度”的试行谈起
被引量:
7
19
作者
李爱荣
陈建彬
机构
广东商学院法学院
广州海珠区检察院
出处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0-11,共2页
文摘
暂缓起诉制度的试行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这与我国刑事立法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则要求并不矛盾 ,但其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方面越出了法律界限 。
关键词
"
暂缓
起诉
制度
"
中国
刑事
诉讼
基本原则
法律界限
Keywords
Postponement of prosecution
Basic principles and principles
Boundary of law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专章实施评估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
3
20
作者
张丽霞
李青
李梦竹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
出处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9年第2期112-120,共9页
文摘
2012 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增设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专章(以下简称'专章'),专章共11个条文,初步构建了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社会调查制度、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法律援助制度、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和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等。
关键词
法律属性
合适成年人
品格证据
未成年人
刑事案件
诉讼程序
犯罪记录封存
制度
未成年人
案件
附条件不
起诉
制度
社会调查报告
法律援助律师
羁押必要性审查
办案机关
未成年被害人
社会调查
制度
少年司法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刑事案件暂缓起诉制度慎行
周金辉
《检察实践》
200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暂缓起诉制度的几点思考
陈伟
《科技信息》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暂缓起诉制度的可行性探究
游常庆
《检察实践》
200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少年犯罪案件暂缓起诉制度的冲突与重构——以新刑事诉讼法增添未成年人特殊程序为契机
宋远升
《青少年犯罪问题》
CSSCI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李晓辉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大学生刑事案件不起诉制度适用分析
毕克菲
冯毓茜
孙银龙
宋敏敏
《青年与社会》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完善的思考
王丹
王娅
《法制与经济》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实践补充
李珣
《法律与监督》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刑事案件分案审理制度的构建
李晓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刑事暂缓起诉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郑在索
吕卫华
张李丽
《检察实践》
200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刑事不起诉制度与暂缓起诉制度
李丽
钱建国
钟伟卓
《法制与经济》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刑事暂缓起诉制度研究
张逸鸥
《法制与经济》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上海纪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检察制度创建20周年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从附带民事诉讼的刑事案件看取消免诉制度的正确性
庞德美
杨凤佐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暂缓起诉制度探析
黄维智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九龙坡区院:推行律师全程介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制度
《法律与监督》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简论暂缓起诉制度
赵素萍
赵飞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对未成年人适用暂缓起诉制度的探讨
孙喜峰
《湖南社会科学》
2007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法律的界限——从“暂缓起诉制度”的试行谈起
李爱荣
陈建彬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专章实施评估研讨会综述
张丽霞
李青
李梦竹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