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中西刑事诉讼文化之对比
被引量:
1
1
作者
甄贞
李美蓉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5-19,共5页
近年来,我国刑事诉讼法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是,关于刑事诉讼文化的研究特别是从比较法的角度对其的研究却显得十分薄弱。为了刑事诉讼法学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中西传统刑事诉讼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具体可从法文化的...
近年来,我国刑事诉讼法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是,关于刑事诉讼文化的研究特别是从比较法的角度对其的研究却显得十分薄弱。为了刑事诉讼法学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中西传统刑事诉讼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具体可从法文化的价值取向、法与宗教伦理的关系以及法运行的程序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文化
中西方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司法和谐与传统刑事诉讼文化重塑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宁
包英华
《保定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61-64,共4页
剖析我国传统刑事诉讼文化,并将其放置于司法和谐的大背景下进行重新塑造,兼顾观念与制度两大层面,旨在促进刑事司法和谐的实现。
关键词
刑事诉讼文化
刑事
司法和谐
重新塑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刑事诉讼文化的变迁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晓峰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70-75,共6页
司法制度改革需要具备良好的“软件”保障 ,才能取得预期的功效。我国诉讼文化的不发达阻碍了现代先进的诉讼制度应有功效的发挥。分析传统刑事诉讼文化的弊端及其合理因素 ,完成一定历史时期刑事诉讼文化的变迁。作为法律运行主体的人 ...
司法制度改革需要具备良好的“软件”保障 ,才能取得预期的功效。我国诉讼文化的不发达阻碍了现代先进的诉讼制度应有功效的发挥。分析传统刑事诉讼文化的弊端及其合理因素 ,完成一定历史时期刑事诉讼文化的变迁。作为法律运行主体的人 ,他的文化心理结构、法律观念、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文化
思维方式
法律观念
丈化心理结构
司法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互联网+”对刑事诉讼文化的影响及应对
4
作者
张生旭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9-22,共4页
刑事诉讼文化对刑事诉讼活动的运作具有内在引导作用。"互联网+"的出现对刑事诉讼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表现形式的创新、传播方式的更新和诉讼思维的革新上,同时刑事诉讼文化在"互联网+"...
刑事诉讼文化对刑事诉讼活动的运作具有内在引导作用。"互联网+"的出现对刑事诉讼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表现形式的创新、传播方式的更新和诉讼思维的革新上,同时刑事诉讼文化在"互联网+"背景下也面临着诉讼仪式减损和网络舆论的不利影响等问题。为此,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提供的机遇并积极应对新时代的挑战,以推动刑事诉讼文化的现代化,进而促进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刑事诉讼文化
司法公开
现代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我国刑事诉讼文化现代化研究的视角与进路
被引量:
3
5
作者
孙记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35,共6页
我国刑事诉讼现代化建设的理想状态应该是诉讼制度完善与诉讼文化改造同时并举。学术界应该更多地研究刑事诉讼文化的现代化,以刑事诉讼文化现代化如何实现作为今后研究的视角。我国刑事诉讼文化现代化研究应以文化哲学为首选的参照系,...
我国刑事诉讼现代化建设的理想状态应该是诉讼制度完善与诉讼文化改造同时并举。学术界应该更多地研究刑事诉讼文化的现代化,以刑事诉讼文化现代化如何实现作为今后研究的视角。我国刑事诉讼文化现代化研究应以文化哲学为首选的参照系,主要是它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我国古代刑事诉讼为传统日常生活世界所蚕食,我国当下的刑事诉讼尚未远离日常生活世界,尚未真正走出日常生活世界。我国刑事诉讼文化现代化研究应以日常生活批判为切入点。在我国刑事诉讼领域开展日常生活批判,也就是从深层上促使社会主体有关刑事诉讼的心理、意识和思想体系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实现社会主体在刑事诉讼方面的现代化,实现我国刑事诉讼文化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文化
现代化
刑事诉讼文化
现代化研究
日常生活批判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刑事诉讼文化的双重性格
被引量:
3
6
作者
李麒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7-122,共6页
中国传统刑事诉讼文化在整体上呈现出由对立矛盾因素组合形成的双重性格,具体表现为制度构造上的程序与恣意、基本精神上的恤刑与滥刑、思维方式上的直觉与理性。理解和把握这一特征,有助于我们在历史的反思中寻找其对现实建构的意义。
关键词
中国
传统
刑事诉讼文化
双重性格
原文传递
我国刑事诉讼文化转型研究
7
作者
孙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5-92,共8页
我国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在进行制度完善的同时,需要观念的同步转变,诉讼观念的转变说到底是诉讼文化的转型。刑事诉讼文化转型的核心目标在于使办案人员能够按照现代诉讼观念的要求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关键是面对诉讼中的...
我国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在进行制度完善的同时,需要观念的同步转变,诉讼观念的转变说到底是诉讼文化的转型。刑事诉讼文化转型的核心目标在于使办案人员能够按照现代诉讼观念的要求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关键是面对诉讼中的利益选择能够按照程序正义或者无罪推定的要求开展诉讼行为,这内在地需要一种稳定的诚信伦理来支撑。办案者诚信伦理的达致需要在刑事诉讼法中确立诚信原则以及与此对应的诉讼制度来推动,需要加强辩护权、引入程序性诉权、落实程序性裁判机制和强制追责机制,使被追诉人的基本权利受到保护,使追诉权等的行使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只有追诉权等违背程序正义要求的行为受到程序制裁、行政制裁乃至刑事制裁,才会使办案人员对程序正义和无罪推定的内在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会使刑事诉讼文化转型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文化
办案人员
诉讼
诚信
程序正义
无罪推定
原文传递
浅谈我国传统刑事诉讼文化的双重性格
8
作者
尹露
《才智》
2014年第14期234-234,共1页
我国传统刑事诉讼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之下,凸显出双重性的特点,体现于在法律上严谨的制度与肆意妄为,精神上的体恤人民与滥用刑罚,思维方式上的直觉与理性。由于传统刑事诉讼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与环境相互作用,了解其本质...
我国传统刑事诉讼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之下,凸显出双重性的特点,体现于在法律上严谨的制度与肆意妄为,精神上的体恤人民与滥用刑罚,思维方式上的直觉与理性。由于传统刑事诉讼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与环境相互作用,了解其本质特点对社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深入探究传统刑事诉讼文化的双重性格,可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需求,有利于我国未来刑事诉讼文化和现代文明社会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
刑事诉讼文化
双重性格
原文传递
论我国刑事程序失灵问题的深层原因
被引量:
1
9
作者
孙记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9期1-2,共2页
我国刑事程序失灵问题至今悬而未决,解决程序失灵问题的前提在于弄清原因。当下刑事诉讼制度可以通过立法实现现代化,但立法者、司法者、辩护人、当事人却不能按照现代刑事诉讼文化的内在要求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立法者即便适度迎合理...
我国刑事程序失灵问题至今悬而未决,解决程序失灵问题的前提在于弄清原因。当下刑事诉讼制度可以通过立法实现现代化,但立法者、司法者、辩护人、当事人却不能按照现代刑事诉讼文化的内在要求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立法者即便适度迎合理论预期也必然会疏离实践部门利益诉求,使新法在运行中大打折扣;在法律规定不具体的情况下,即便受过职业训练的办案者基于利益权衡,难免要在个案中为迎合特定需要而规避程序,久而久之,一些办案者在日常工作中规避程序便会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
程序失灵
刑事诉讼文化
刑事诉讼
现代转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实现的守法层面保障措施
10
作者
欧阳爱辉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120-125,共6页
私人刑事调查作为古老的自我保护与私力救济重要手段,是对公力救济的有益补充。为使其在实践中兴利除弊,必须对其进行法制化。但法制化的实现并不能仅仅依赖法律建构,守法层面保障措施的设置同样重要。这种保障措施主要包括树立正确的...
私人刑事调查作为古老的自我保护与私力救济重要手段,是对公力救济的有益补充。为使其在实践中兴利除弊,必须对其进行法制化。但法制化的实现并不能仅仅依赖法律建构,守法层面保障措施的设置同样重要。这种保障措施主要包括树立正确的私力救济法律观、推进健康的刑事诉讼文化建设以及提高普通受众法律认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人
刑事
调查法制化
私力救济法律观
刑事诉讼文化
法律认同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我国刑事诉讼现代化的多重意蕴
被引量:
1
11
作者
孙记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11年第7期5-7,共3页
刑事诉讼现代化是我国法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刑事诉讼现代化具有多重意蕴,首先是刑事诉讼制度的现代化,其次是刑事诉讼文化的现代化,最终是人在刑事诉讼方面的现代化。
关键词
刑事诉讼
现代化
刑事诉讼
制度
刑事诉讼文化
原文传递
题名
论中西刑事诉讼文化之对比
被引量:
1
1
作者
甄贞
李美蓉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5-19,共5页
文摘
近年来,我国刑事诉讼法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是,关于刑事诉讼文化的研究特别是从比较法的角度对其的研究却显得十分薄弱。为了刑事诉讼法学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中西传统刑事诉讼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具体可从法文化的价值取向、法与宗教伦理的关系以及法运行的程序三个方面进行对比。
关键词
刑事诉讼文化
中西方
比较研究
分类号
D91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司法和谐与传统刑事诉讼文化重塑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宁
包英华
机构
保定学院政法系
大连甘井子区法院
出处
《保定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61-64,共4页
基金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和谐社会语境下中国诉讼文化重塑"(200802072)
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和谐社会背境下的中国诉讼文化重构"(20080331)
文摘
剖析我国传统刑事诉讼文化,并将其放置于司法和谐的大背景下进行重新塑造,兼顾观念与制度两大层面,旨在促进刑事司法和谐的实现。
关键词
刑事诉讼文化
刑事
司法和谐
重新塑造
Keywords
criminal lawsuit culture
criminal judicature harmony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事诉讼文化的变迁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晓峰
机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出处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70-75,共6页
文摘
司法制度改革需要具备良好的“软件”保障 ,才能取得预期的功效。我国诉讼文化的不发达阻碍了现代先进的诉讼制度应有功效的发挥。分析传统刑事诉讼文化的弊端及其合理因素 ,完成一定历史时期刑事诉讼文化的变迁。作为法律运行主体的人 ,他的文化心理结构、法律观念、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起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刑事诉讼文化
思维方式
法律观念
丈化心理结构
司法制度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互联网+”对刑事诉讼文化的影响及应对
4
作者
张生旭
机构
辽宁警察学院法学部
出处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9-22,共4页
文摘
刑事诉讼文化对刑事诉讼活动的运作具有内在引导作用。"互联网+"的出现对刑事诉讼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表现形式的创新、传播方式的更新和诉讼思维的革新上,同时刑事诉讼文化在"互联网+"背景下也面临着诉讼仪式减损和网络舆论的不利影响等问题。为此,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提供的机遇并积极应对新时代的挑战,以推动刑事诉讼文化的现代化,进而促进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落实。
关键词
“互联网+”
刑事诉讼文化
司法公开
现代化
Keywords
“Internet+”
criminal litigation culture
judicial disclosure
modern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刑事诉讼文化现代化研究的视角与进路
被引量:
3
5
作者
孙记
机构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出处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35,共6页
基金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诚信社会建设与良法之治互动关系研究>(08D026)之阶段性成果
2008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人社会科学项目<日常生活
+1 种基金
社会资本完善与法治秩序构建>(11532140)之阶段性成果
黑龙江省博士后资助经费资助
文摘
我国刑事诉讼现代化建设的理想状态应该是诉讼制度完善与诉讼文化改造同时并举。学术界应该更多地研究刑事诉讼文化的现代化,以刑事诉讼文化现代化如何实现作为今后研究的视角。我国刑事诉讼文化现代化研究应以文化哲学为首选的参照系,主要是它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我国古代刑事诉讼为传统日常生活世界所蚕食,我国当下的刑事诉讼尚未远离日常生活世界,尚未真正走出日常生活世界。我国刑事诉讼文化现代化研究应以日常生活批判为切入点。在我国刑事诉讼领域开展日常生活批判,也就是从深层上促使社会主体有关刑事诉讼的心理、意识和思想体系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实现社会主体在刑事诉讼方面的现代化,实现我国刑事诉讼文化的现代化。
关键词
刑事诉讼文化
现代化
刑事诉讼文化
现代化研究
日常生活批判
Keywords
modernization of criminal procedure culture
research on modernization of criminal procedure culture
everyday life critics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G12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传统刑事诉讼文化的双重性格
被引量:
3
6
作者
李麒
机构
山西大学法学院
出处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7-122,共6页
文摘
中国传统刑事诉讼文化在整体上呈现出由对立矛盾因素组合形成的双重性格,具体表现为制度构造上的程序与恣意、基本精神上的恤刑与滥刑、思维方式上的直觉与理性。理解和把握这一特征,有助于我们在历史的反思中寻找其对现实建构的意义。
关键词
中国
传统
刑事诉讼文化
双重性格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国刑事诉讼文化转型研究
7
作者
孙记
机构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法学理论与法治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5-92,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英刑事审判文化较研究"(17BFX067)
国家法治与法项目"法治与德治并重下刑事诉讼的诚信机制研究"(15SFB2022)阶段性成果
文摘
我国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在进行制度完善的同时,需要观念的同步转变,诉讼观念的转变说到底是诉讼文化的转型。刑事诉讼文化转型的核心目标在于使办案人员能够按照现代诉讼观念的要求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关键是面对诉讼中的利益选择能够按照程序正义或者无罪推定的要求开展诉讼行为,这内在地需要一种稳定的诚信伦理来支撑。办案者诚信伦理的达致需要在刑事诉讼法中确立诚信原则以及与此对应的诉讼制度来推动,需要加强辩护权、引入程序性诉权、落实程序性裁判机制和强制追责机制,使被追诉人的基本权利受到保护,使追诉权等的行使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只有追诉权等违背程序正义要求的行为受到程序制裁、行政制裁乃至刑事制裁,才会使办案人员对程序正义和无罪推定的内在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会使刑事诉讼文化转型得以实现。
关键词
刑事诉讼文化
办案人员
诉讼
诚信
程序正义
无罪推定
分类号
DF7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浅谈我国传统刑事诉讼文化的双重性格
8
作者
尹露
机构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才智》
2014年第14期234-234,共1页
文摘
我国传统刑事诉讼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之下,凸显出双重性的特点,体现于在法律上严谨的制度与肆意妄为,精神上的体恤人民与滥用刑罚,思维方式上的直觉与理性。由于传统刑事诉讼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与环境相互作用,了解其本质特点对社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深入探究传统刑事诉讼文化的双重性格,可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需求,有利于我国未来刑事诉讼文化和现代文明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
中国
传统
刑事诉讼文化
双重性格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我国刑事程序失灵问题的深层原因
被引量:
1
9
作者
孙记
机构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出处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9期1-2,共2页
基金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的刑事诉讼文化及其转型研究"
项目编号:13D26
+1 种基金
2013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我国刑事程序失灵问题的原因研究"
项目编号:12532250
文摘
我国刑事程序失灵问题至今悬而未决,解决程序失灵问题的前提在于弄清原因。当下刑事诉讼制度可以通过立法实现现代化,但立法者、司法者、辩护人、当事人却不能按照现代刑事诉讼文化的内在要求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立法者即便适度迎合理论预期也必然会疏离实践部门利益诉求,使新法在运行中大打折扣;在法律规定不具体的情况下,即便受过职业训练的办案者基于利益权衡,难免要在个案中为迎合特定需要而规避程序,久而久之,一些办案者在日常工作中规避程序便会常态化。
关键词
刑事
程序失灵
刑事诉讼文化
刑事诉讼
现代转型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实现的守法层面保障措施
10
作者
欧阳爱辉
机构
湖南工学院工商管理系
出处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120-125,共6页
文摘
私人刑事调查作为古老的自我保护与私力救济重要手段,是对公力救济的有益补充。为使其在实践中兴利除弊,必须对其进行法制化。但法制化的实现并不能仅仅依赖法律建构,守法层面保障措施的设置同样重要。这种保障措施主要包括树立正确的私力救济法律观、推进健康的刑事诉讼文化建设以及提高普通受众法律认同度。
关键词
私人
刑事
调查法制化
私力救济法律观
刑事诉讼文化
法律认同度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刑事诉讼现代化的多重意蕴
被引量:
1
11
作者
孙记
机构
黑龙江大学法学院
出处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11年第7期5-7,共3页
文摘
刑事诉讼现代化是我国法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刑事诉讼现代化具有多重意蕴,首先是刑事诉讼制度的现代化,其次是刑事诉讼文化的现代化,最终是人在刑事诉讼方面的现代化。
关键词
刑事诉讼
现代化
刑事诉讼
制度
刑事诉讼文化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中西刑事诉讼文化之对比
甄贞
李美蓉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司法和谐与传统刑事诉讼文化重塑
刘宁
包英华
《保定学院学报》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刑事诉讼文化的变迁
杨晓峰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互联网+”对刑事诉讼文化的影响及应对
张生旭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我国刑事诉讼文化现代化研究的视角与进路
孙记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3
原文传递
6
中国传统刑事诉讼文化的双重性格
李麒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3
原文传递
7
我国刑事诉讼文化转型研究
孙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0
原文传递
8
浅谈我国传统刑事诉讼文化的双重性格
尹露
《才智》
2014
0
原文传递
9
论我国刑事程序失灵问题的深层原因
孙记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私人刑事调查法制化实现的守法层面保障措施
欧阳爱辉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我国刑事诉讼现代化的多重意蕴
孙记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11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