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国刑事鉴定制度研究
1
作者 施鹏鹏 韩冠宇 《中国司法鉴定》 2024年第2期11-17,共7页
法国的刑事鉴定是司法机关为解决刑事诉讼领域专门的技术或科学问题而委任在该领域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解释并作出鉴定意见的制度。随着新型科学技术手段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日益普遍,刑事鉴定对于帮助法官查明事实真相并作出准确的判... 法国的刑事鉴定是司法机关为解决刑事诉讼领域专门的技术或科学问题而委任在该领域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解释并作出鉴定意见的制度。随着新型科学技术手段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日益普遍,刑事鉴定对于帮助法官查明事实真相并作出准确的判决亦日趋重要。1808年法国施行的《刑事诉讼法典》创设了“混合式”鉴定人遴选制度、富有“对抗色彩”和“参与意义”的鉴定程序以及法官对刑事鉴定的“常设式”监督模式,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严密且独具特色的刑事鉴定制度体系,在比较法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刑事鉴定制度 鉴定人遴选 对抗式鉴定
下载PDF
海峡两岸刑事鉴定制度比较与借鉴——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为视角 被引量:3
2
作者 谈在祥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4期75-80,共6页
在当代刑事诉讼中,法律之外的问题越来越依赖其他学科加以解决,刑事鉴定制度已经成为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正义的基本要素。通过比较大陆与我国台湾地区刑诉法关于鉴定人的法律地位、刑事鉴定启动权、鉴... 在当代刑事诉讼中,法律之外的问题越来越依赖其他学科加以解决,刑事鉴定制度已经成为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正义的基本要素。通过比较大陆与我国台湾地区刑诉法关于鉴定人的法律地位、刑事鉴定启动权、鉴定意见质证与证明、鉴定人权利保护等方面的异同,可以更好地完善大陆地区刑事鉴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鉴定制度 比较研究 海峡两岸 专家证人
下载PDF
我国刑事鉴定制度的体制改革与程序重构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永生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5期80-93,共14页
鉴定机构设置的重复和混乱、鉴定人任职资格的缺位、鉴定启动及实施程序的暗箱操作和高度职权化已成为我国司法改革进一步深入和修正后刑事诉讼法全面实施的重要障碍之一。在我国的刑事鉴定制度的改革与重构中 ,有必要借鉴大陆法系国家... 鉴定机构设置的重复和混乱、鉴定人任职资格的缺位、鉴定启动及实施程序的暗箱操作和高度职权化已成为我国司法改革进一步深入和修正后刑事诉讼法全面实施的重要障碍之一。在我国的刑事鉴定制度的改革与重构中 ,有必要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做法 ,建立统一的司法鉴定体系 ;建立统一的鉴定人资格和登记注册制度 ;在鉴定程序启动制度上 ,规定法院是惟一有权决定启动鉴定制度的主体 ,赋予辩护方以申请法院进行鉴定的权利 ,规定控辩方可以聘请专家担任技术顾问 ;在鉴定实施程序中 ,构建法院(法官 )对鉴定活动的参与机制 ,强化控辩双方对鉴定活动的参与权 ,完善鉴定人的权利义务及责任制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司法鉴定 刑事鉴定 刑事鉴定制度 刑事诉讼法
下载PDF
刑事鉴定制度改革的彷徨——对当今刑事鉴定制度改革的批判
4
作者 陈如超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25,共5页
中国刑事鉴定被认为弊端丛生,引来学者的批判与各种改进的尝试,成为司法改革中的一门显学。然而,鉴定制度改革步伐进退维谷,面对各种内在的困境,如鉴定人与法官在事实认知上的冲突,犯罪嫌疑人和被告委托鉴定人面临的困境以及刑事鉴定人... 中国刑事鉴定被认为弊端丛生,引来学者的批判与各种改进的尝试,成为司法改革中的一门显学。然而,鉴定制度改革步伐进退维谷,面对各种内在的困境,如鉴定人与法官在事实认知上的冲突,犯罪嫌疑人和被告委托鉴定人面临的困境以及刑事鉴定人出庭遭遇的困难,因而,必须在理念上明确鉴定制度改革的前提,从而为制度改革清除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鉴定制度改革 困境 理念
下载PDF
预防侦查错误视角下公安刑事鉴定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5
作者 袁周斌 《中国司法鉴定》 2013年第3期19-23,共5页
刑事鉴定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破案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公安机关在侦查线索的寻找、侦查方向的确定乃至侦查终结的定案证据等方面都极为依赖刑事鉴定。然而,因公安刑事鉴定制度本身存在某些缺陷而容易产生诸多鉴定问题,进而导致侦查错误... 刑事鉴定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破案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公安机关在侦查线索的寻找、侦查方向的确定乃至侦查终结的定案证据等方面都极为依赖刑事鉴定。然而,因公安刑事鉴定制度本身存在某些缺陷而容易产生诸多鉴定问题,进而导致侦查错误的发生,以致酿成了一系列刑事冤案。完善现行的公安刑事鉴定制度首先亟需解决公安机关内设鉴定机构的组织管理制度问题,即应确保内设鉴定机构的相对独立,同时应明确对刑事鉴定技术的采用标准。诚然,完善公安刑事鉴定制度并不能完全杜绝侦查错误的发生,但是可以减少侦查错误发生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机关 侦查错误 刑事鉴定制度 完善
下载PDF
刑事鉴定制度的中外比较
6
作者 蓝妍梅 苏方圆 《社科与经济信息》 2002年第1期45-47,共3页
刑事鉴定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具有专门知识或专门技能的人受指派或聘请对案件中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鉴别并做出结论的一种特殊科学活动.鉴定是刑事诉讼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鉴定结论是法定的证据种类之一,它对探明案件真相起着重... 刑事鉴定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具有专门知识或专门技能的人受指派或聘请对案件中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鉴别并做出结论的一种特殊科学活动.鉴定是刑事诉讼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鉴定结论是法定的证据种类之一,它对探明案件真相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鉴定制度 鉴定人出庭 鉴定结论 司法鉴定 证人证言 中外比较
下载PDF
刑事鉴定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7
作者 杨涛 《理论月刊》 2004年第11期105-107,共3页
刑事鉴定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方向应当体现刑事诉讼的价值观。由于我国刑事鉴定立法方面的滞后,刑事鉴定在刑事诉讼中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需要在刑事鉴定机构的设置、鉴定人的管理制度、鉴定启动机制、当事... 刑事鉴定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方向应当体现刑事诉讼的价值观。由于我国刑事鉴定立法方面的滞后,刑事鉴定在刑事诉讼中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需要在刑事鉴定机构的设置、鉴定人的管理制度、鉴定启动机制、当事人权益保障机制以及鉴定结果的评价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鉴定 刑事鉴定制度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制度
下载PDF
当事人视角下的刑事鉴定制度
8
作者 赵晏民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4-187,共14页
为保障专门性事实查明的准确性,当事人除作为自身鉴定利益的维护者以外,在更为宏观的司法系统内还承担着鉴定纠错者的角色。当前的刑事鉴定制度设计是一种以“司法主导”与“侦鉴一体”为特征的“非知情人司法”结构,在运行过程中面临... 为保障专门性事实查明的准确性,当事人除作为自身鉴定利益的维护者以外,在更为宏观的司法系统内还承担着鉴定纠错者的角色。当前的刑事鉴定制度设计是一种以“司法主导”与“侦鉴一体”为特征的“非知情人司法”结构,在运行过程中面临信息偏在阻碍鉴定错误的发现、认知隔阂限制鉴定错误的证明、错误鉴定责任主体与纠错主体同一、鉴定纠错裁决的形式主义倾向、刑事诉讼惯性加剧鉴定纠错难以及鉴定纠错功能的辐射范围受限等困境,无法适应刑事案件当事人作为“案情知情人”纠正鉴定错误的制度化需求。刑事鉴定制度的优化需要通过特定的程序操作消除当事人纠正鉴定错误的制度障碍,打造一种相对区隔于“非知情人司法”逻辑的鉴定纠错机制,让刑事案件当事人与司法机关回归“正和博弈”的应然关系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 刑事鉴定制度 侦鉴分离 鉴定
原文传递
我国刑事鉴定制度改革与完善 被引量:51
9
作者 樊崇义 陈永生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0年第4期3-12,共10页
关键词 中国 刑事鉴定制度 鉴定 鉴定程度 鉴定体制
原文传递
完善我国刑事鉴定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复友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8-125,共8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犯罪现象日益纷繁复杂,刑事鉴定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我国目前的刑事鉴定制度,已不能适应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因此如何从鉴定体制、鉴定人管理、鉴定程序启动、鉴定程序终结、鉴定期间、鉴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犯罪现象日益纷繁复杂,刑事鉴定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我国目前的刑事鉴定制度,已不能适应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因此如何从鉴定体制、鉴定人管理、鉴定程序启动、鉴定程序终结、鉴定期间、鉴定结论的采信等方面完善我国刑事鉴定制度,已成为理论界和司法实践部门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鉴定制度 司法鉴定结论 立法 弊端 法律完善 中国 刑事鉴定体制 管理 司法鉴定 司法鉴定程序
原文传递
从张仁波诉黄晓威伤害案看刑事鉴定制度改革
11
作者 李宝岳 李哲 《刑事司法论坛》 2001年第1期294-304,共11页
一、案情简介张仁波(男,1934年5月23日生,系黑龙江省锻压机床厂退休工程师)、黄晓威(男,1963年9月15日生,系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纺织印染厂空压站站长)二人为隔路北南而居的两家食杂店的店主。黄晓威先开食杂店,张仁波后开食杂店。黄晓威... 一、案情简介张仁波(男,1934年5月23日生,系黑龙江省锻压机床厂退休工程师)、黄晓威(男,1963年9月15日生,系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纺织印染厂空压站站长)二人为隔路北南而居的两家食杂店的店主。黄晓威先开食杂店,张仁波后开食杂店。黄晓威认为张仁波的"胜楠小铺"是"胜过路南之意",进而发生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结论 刑事鉴定制度改革 鉴定 重新鉴定 鉴定体制 佳木斯市 黑龙江省 鉴定机构 刑事诉讼法 司法鉴定
原文传递
我国刑事司法鉴定制度的新发展与新展望 被引量:29
12
作者 陈光中 吕泽华 《中国司法鉴定》 2012年第2期1-5,共5页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有关刑事鉴定制度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确立了"鉴定意见"的称谓、建立了鉴定人作证的特定保护制度、完善了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取消了省级人民政府指定医院的鉴定权、创建了专家辅助人制度等。这...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中有关刑事鉴定制度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确立了"鉴定意见"的称谓、建立了鉴定人作证的特定保护制度、完善了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取消了省级人民政府指定医院的鉴定权、创建了专家辅助人制度等。这些新发展在确保鉴定结果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保障鉴定人、当事人等的合法权益、促进刑事司法鉴定制度乃至证据法制的现代化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未来还应在立法技术、司法鉴定启动模式、鉴定人出庭作证、强制鉴定以及司法鉴定期间等方面继续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司法鉴定制度 鉴定意见 鉴定人保护 鉴定人出庭作证 专家辅助人
下载PDF
建立我国刑事司法鉴定“专家辅助人制度” 被引量:38
13
作者 黄敏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7-141,共5页
专家辅助人制度是司法鉴定制度的配套机制。鉴于我国现有司法鉴定体制中出现的鉴定机构性质不明、鉴定过程暗箱操作、鉴定结论审查判断不科学等顽症,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确立势在必行。本文对该制度构建中的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专家辅... 专家辅助人制度是司法鉴定制度的配套机制。鉴于我国现有司法鉴定体制中出现的鉴定机构性质不明、鉴定过程暗箱操作、鉴定结论审查判断不科学等顽症,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确立势在必行。本文对该制度构建中的专家辅助人的诉讼地位、专家辅助人的选任、专家辅助人的权利义务等三个基本问题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司法鉴定制度 专家辅助人制度 鉴定结论 专家证人 诉讼地位 权利义务
下载PDF
论刑事鉴定制度的完善
14
作者 李辉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1-42,共2页
论刑事鉴定制度的完善□李辉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改革了庭审方式,完善了证据制度,且从诉讼程序的各个环节上进一步加强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措施,以保证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但刑事诉讼程序性的规定仍然存... 论刑事鉴定制度的完善□李辉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改革了庭审方式,完善了证据制度,且从诉讼程序的各个环节上进一步加强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措施,以保证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但刑事诉讼程序性的规定仍然存在原则性强而可操作性相对欠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定结论 刑事鉴定制度 鉴定机构 司法精神病学 审判人员 进行鉴定 重新鉴定 出庭作证 法医学鉴定 刑事案件
原文传递
刑事诉讼鉴定制度的改革与改善
15
《行政与法制》 2003年第1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中国 刑事诉讼法》 刑事鉴定制度 立法权
下载PDF
刑事鉴定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道诚 《河北法学》 2003年第4期12-15,共4页
我国刑事鉴定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同一案件多头鉴定、重复鉴定非常普遍;鉴定结论的采用混乱; 鉴定机构多家设置、无章可循;委托签定权不统一,当事人没有任何救济方法;首次鉴定的管辖权 和管理部门不明确;鉴定人的资格没有严格限制,鉴定人... 我国刑事鉴定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同一案件多头鉴定、重复鉴定非常普遍;鉴定结论的采用混乱; 鉴定机构多家设置、无章可循;委托签定权不统一,当事人没有任何救济方法;首次鉴定的管辖权 和管理部门不明确;鉴定人的资格没有严格限制,鉴定人员整体业务素质不高;法律有关鉴定的 规定不能得到贯彻执行;错案率高,徇私舞弊现象时有发生等。对我国刑事鉴定制度反思后认 为,解决上述问题应从鉴定人的资料和责任、鉴定的启动、鉴定权与司法权的分离、鉴定管辖、鉴 定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几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鉴定制度 鉴定人员 业务素质 鉴定 司法权 鉴定机构 管辖权 鉴定结论
下载PDF
对坚持公安机关刑事鉴定体制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敬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63-65,共3页
在刑事鉴定制度的改革中,应该坚持公安机关的刑事鉴定体制。这不仅是因为坚持公安机关刑事鉴定体制有其法律根据,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坚持公安机关刑事鉴定体制,是刑事司法实践的迫切需求,有利于实现刑事诉讼的任务。同时,应通过立法完... 在刑事鉴定制度的改革中,应该坚持公安机关的刑事鉴定体制。这不仅是因为坚持公安机关刑事鉴定体制有其法律根据,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坚持公安机关刑事鉴定体制,是刑事司法实践的迫切需求,有利于实现刑事诉讼的任务。同时,应通过立法完善公安机关刑事鉴定体制,如规范鉴定人的资格认证,明确其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规范鉴定程序,克服“自侦自鉴”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鉴定 刑事鉴定体制 刑事鉴定制度改革
下载PDF
论建立我国刑事司法鉴定层级制度
18
作者 王竞 《法治论丛(上海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67-70,共4页
从司法实践看 ,中国建立司法鉴定层级制度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中国建立司法鉴定层级制度 ,首先应确立司法鉴定层级分两级 ,并建立复核鉴定监督程序等具体程序 。
关键词 刑事司法鉴定层级制度 中国 司法鉴定 鉴定程序 复核鉴定
下载PDF
论刑事诉讼中鉴定意见的可靠性、可信性——基于权利保障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心歌 《中国司法鉴定》 2013年第6期11-19,共9页
司法实践中时有发生的轰动案件引发人们对于鉴定意见可靠性、可信性问题的思考。作为证据制度的司法鉴定是刑事司法公正的基础和保障,必须符合客观可靠、公正可信的基本要求。而有关保障鉴定意见可靠性和可信性基本要求的证据规则却在... 司法实践中时有发生的轰动案件引发人们对于鉴定意见可靠性、可信性问题的思考。作为证据制度的司法鉴定是刑事司法公正的基础和保障,必须符合客观可靠、公正可信的基本要求。而有关保障鉴定意见可靠性和可信性基本要求的证据规则却在修改后的刑事程序中依旧缺失,因此,刑事司法鉴定制度的后续立法应当完成从注重职权便利的需要到重视权利保障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司法鉴定制度 可靠性 可信性
下载PDF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总目录)
20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8-172,共5页
关键词 内蒙古 社会科学 改革开放三十年 刑事鉴定制度 互动关系 目录 检索工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