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法技术与刑法之适应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少华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98-107,共10页
刑法要增强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就必须既要维护自身的确定性,又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而对于此二者的协调,立法技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语言技术、规范构造技术、法典体系技术的综合运用,立法者可以在刑法制度机体内构筑起刑... 刑法要增强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就必须既要维护自身的确定性,又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而对于此二者的协调,立法技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语言技术、规范构造技术、法典体系技术的综合运用,立法者可以在刑法制度机体内构筑起刑法的适应性机制。而这种适应性机制,可以使刑法面对复杂、多样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在保持自身结构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之适应性 刑法之确定性 刑法之灵活性 立法技术
原文传递
刑法的变更及其实践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周少华 《法治研究》 CSSCI 2019年第6期94-106,共13页
从罪刑法定主义出发,刑法应尽可能保持稳定;但是,从法律的社会功能考虑,刑法的变更却不可避免。从立法实践的具体情况看,刑法的变更主要有补充性变更、减缩性变更和优化性变更。经由刑法的变更,刑法规范的欠缺可以得到弥补,司法实践中... 从罪刑法定主义出发,刑法应尽可能保持稳定;但是,从法律的社会功能考虑,刑法的变更却不可避免。从立法实践的具体情况看,刑法的变更主要有补充性变更、减缩性变更和优化性变更。经由刑法的变更,刑法规范的欠缺可以得到弥补,司法实践中的某些经验可以被汲取到立法之中,从而使刑法更加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当然,刑法的变更如果太过频繁,将损害刑法的确定性,不利于规范权威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的变更 犯罪化 非犯罪化 刑法之适应性
下载PDF
刑法思维的理论分野及其思想资源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少华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5-94,共20页
形式刑法观与实质刑法观,其学术标签虽似对立,其自我证立的思想资源却是共享的,二者都是在"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交织下展开的。而在两种刑法观的历史论辩中,双方最终都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论辩导向实践理性。如果... 形式刑法观与实质刑法观,其学术标签虽似对立,其自我证立的思想资源却是共享的,二者都是在"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交织下展开的。而在两种刑法观的历史论辩中,双方最终都不自觉地将自己的论辩导向实践理性。如果说形式理性致力于寻求法律的确定性,实质理性渴求于彰显法律的灵活性,那么,实践理性则倾心于构建法律的适应性。以"适应性"理论来检视两种刑法观的学术论争,我们会发现,形式刑法观与实质刑法观真正的分歧其实并不在于是否坚持刑法的形式要求,而在于对"形式"的具体判定。求同存异之下,"适应性"理论似乎能够解释两种刑法观共同的努力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刑法 实质刑法 实践刑法 刑法之适应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