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刑罚制度修订的背景、主要内容及特点
- 1
-
-
作者
农中校
-
机构
广西区检察官培训中心
-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1998年第2期53-63,共11页
-
-
关键词
刑法
刑罚
刑罚现代化
刑罚适度化
刑种
刑罚裁量制度
罪刑相适应原则
刑罚效应
-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论立功
被引量:24
- 2
-
-
作者
邵维国
-
机构
吉林师范学院城管法学院
-
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7-21,共5页
-
文摘
立功是重要的刑罚裁量制度, 新《刑法》和1998 年有关司法解释对其作了新的规定, 因而现有的立功理论已经滞后, 必须及时加以完善才能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现有的立功概念有三点需要加以改进: 立功的本质是犯罪分子实施符合法律规定的正义、依法作为从宽处罚情节的行为;立功的根据在于符合刑法正义性、有利刑罚目的性、促进司法效率性;立功应作新的分类,
-
关键词
刑法
立功制度
刑罚裁量制度
刑法的正义
-
分类号
D924.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刑期折抵的理论定位
被引量:14
- 3
-
-
作者
石经海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6-52,共7页
-
基金
2005年司法部部级课题(05SFB300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文摘
在现代刑法中,刑期折抵不只是一个法律规定,而且是一种现代法律制度。这种法律制度,相对于所处法律关系的不同,可有不同的理论定位。其中,从羁押折抵刑期的本质来看,其立法设置旨在救济未决羁押之正当性瑕疵,是刑事实体救济制度;从罪刑关系运行所处时间阶段来看,其司法适用需要审判裁量,是刑罚裁量制度;从适用的法律后果来看,其司法适用导致刑罚执行权的部分甚至全部消灭,是刑罚消灭制度。
-
关键词
刑期折抵
刑罚裁量制度
刑事实体救济制度
刑罚消灭制度
-
Keywords
subtraction of term of penalty
punishment measurement regime
regime of substantial criminal remedies
punishment-annihilation regime
-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亲告罪自首论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李立景
-
机构
辽宁大学
-
出处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6-18,共3页
-
文摘
亲告罪(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与非亲告罪是刑法中犯罪的一种重要的法定二元分类,从立法例上看,我国历史上,以及目前国外都存在关于亲告罪自首的特别规定,作者通过比较、分析、论证,建议我国应对亲告罪自首作出特别规定。
-
关键词
亲告罪
非亲告罪
刑事立法
刑罚裁量制度
自首制度
-
Keywords
crime to be handled uponcomplaint, voluntary surrender
-
分类号
D924.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体系性反思与建构
被引量:14
- 5
-
-
作者
王志祥
融昊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1-120,共10页
-
基金
司法部2019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一般课题“醉驾行为入刑后引发的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9SFB202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刑法修正的理论模型与制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6ZDA0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虽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得以正式确立的,但《刑事诉讼法》中涉及此制度的具体规定又都是操作层面的。据此,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合理性并不能得以阐释。而依据我国《刑法》,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合理性则可以从形式逻辑、实质逻辑以及价值理念三个维度予以充分证成。由此可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本质上系《刑法》中的一种刑罚裁量制度,认罪认罚本质上是法定的从宽量刑情节。在定罪层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需自愿承认不法事实系其所为,即构成"认罪",而无需准确评价自身行为的法律性质并准确识别具体罪名;在量刑层面,"认罚"考察的重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悔罪态度和悔罪表现。应当通过刑法立法的方式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自首制度、坦白制度部分重叠地整合在一起,以避免"概念混同""重复评价"的错误倾向。
-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程序法
刑罚裁量制度
从宽量刑情节
重复评价
-
Keywords
system of the leniency of pleading guilty and accepting punishment
procedural law
penalty discretion system
lenient circumstances of sentencing
repeated evaluation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自首制度研究
- 6
-
-
作者
蔡舜弘
-
机构
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执行局
-
出处
《财经政法资讯》
2015年第5期53-57,共5页
-
文摘
自首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刑罚裁量制度,是我国刑法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的鲜明体现。自首制度的设立与完善,有助于促使犯罪分子悔过自新、改恶从善,有助于节约司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率,有助于深挖余罪,鼓励人民群众积极主动的与犯罪分子、犯罪行为作斗争,完备自首制度,意义重大。
-
关键词
自首制度
制度研究
刑罚裁量制度
刑法基本原则
犯罪分子
悔过自新
司法成本
司法效率
-
分类号
F091.34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立功认定中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5
- 7
-
-
作者
袁登明
-
机构
国家法官学院
-
出处
《法律适用》
2004年第3期22-25,共4页
-
文摘
一般认为,我国刑法中的立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立功即指《刑法》第68条规定的与自首、累犯、数罪并罚及缓刑相并列的一种独立的刑罚裁量制度,而广义的立功则既不仅包括《刑法》第68条所规定的刑罚裁量制度的立功,而且还包括刑罚执行制度的立功,如《刑法》第50条规定的“死缓犯的立功”、第78条规定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
-
关键词
立功
刑法
刑罚裁量制度
《刑法》
刑罚执行制度
辩护律师
坦白
共同犯罪
-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刑法学中的几个概念及其翻译
- 8
-
-
作者
李长栓
-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
出处
《东方翻译》
2016年第5期64-67,85,共5页
-
文摘
刑法学教科书将刑法学内容分为刑法总论和刑法分则。总论部分探讨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范围、犯罪的概念和构成、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正当行为、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形态、刑事责任、刑罚概说、刑罚的体系和种类、刑罚裁量、刑罚裁量制度、刑罚执行制度、刑罚的消灭。
-
关键词
刑法学
概念
刑罚裁量制度
刑法的基本原则
翻译
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
刑罚执行制度
-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多名犯罪嫌疑人应认定重大立功
- 9
-
-
作者
柏利民
-
机构
云南省玉溪市人民检察院
-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77,共2页
-
文摘
立功制度(仅指量刑制度的立功,不包括减刑制度的立功)是我国刑法设置的一种重要的刑罚裁量制度,包括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两种。犯罪分子的立功行为虽不能直接减轻其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但在客观上对国家和社会是有益的行为,因而刑法根据功之大小决定对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予以减免,
-
关键词
重大立功
犯罪嫌疑人
司法机关
协助
刑罚裁量制度
犯罪行为
犯罪分子
量刑制度
-
分类号
D924.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谈经济类同种罪自首的认定
- 10
-
-
作者
李新贵
-
机构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
出处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4-75,共2页
-
文摘
被告人张某,被检举受贿5万元人民币。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后,发现其在立案前已退回3万元,尚有2万元未退,遂将其刑事拘留。第二天张又主动交代了另外受贿2万美元和挪用5万元人民币的事实。尔后,张将赃款全部退回。经查,张未给他人谋取非法利益,未给国家造成损失。该案在判决量刑时。
-
关键词
自首制度
刑罚裁量制度
经济类犯罪
经济类同种罪
犯罪事实
犯罪数额
-
分类号
D924.33
[政治法律—刑法学]
D924.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未成年累犯适用法律研究
- 11
-
-
作者
王晶瑄
-
机构
河北区人民检察院
-
出处
《天津检察》
2006年第5期32-34,共3页
-
文摘
所谓累犯,是指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于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对累犯从重处罚,是当今世界各国重要的刑罚裁量制度之一。
-
关键词
法律研究
累犯
未成年
刑罚裁量制度
刑罚处罚
刑罚执行
法定期限
从重处罚
-
分类号
D996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
-
题名从司法实践谈自首中的有关问题
- 12
-
-
作者
陶秀桐
-
机构
静海县人民检察院
-
出处
《天津检察》
2009年第4期48-50,共3页
-
文摘
《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刑法规定的自首制度,是以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为根据的一种刑罚裁量制度,表明我国刑法在惩罚犯罪的基础上,通过自首从宽原则的实施,获得有利于国家、社会的预防犯罪结果,以期达到社会稳定目的。根据该法条规定,自首应当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对于构成自首的两个条件做出了具体规定。根据该解释规定,
-
关键词
自首制度
司法实践
刑罚裁量制度
法律若干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
自动投案
《刑法》
惩罚犯罪
-
分类号
D924.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知识长廊
- 13
-
-
-
出处
《党的建设》
2007年第3期57-57,共1页
-
文摘
·法律常识·缓刑与死缓的区别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一种刑罚裁量制度。缓刑不是刑种,而是刑罚具体运用的一种制度。
-
关键词
缓刑
刑罚裁量制度
犯罪分子
利率市场化改革
死刑缓期执行
屈光度
有期徒刑
暂缓执行
犯罪情节
人民法院
-
分类号
D
[政治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