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贪污罪基本问题新论 被引量:4
1
作者 徐立 陈斌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7-154,共8页
贪污罪在我国刑事立法及司法上存在贪污罪的定义不准、犯罪对象过窄、立案数额较低等缺陷,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刑法应扩大贪污罪的犯罪对象、提高贪污罪的立案数额、改革贪污罪的刑种、完善贪污罪的定义... 贪污罪在我国刑事立法及司法上存在贪污罪的定义不准、犯罪对象过窄、立案数额较低等缺陷,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刑法应扩大贪污罪的犯罪对象、提高贪污罪的立案数额、改革贪污罪的刑种、完善贪污罪的定义。此外,在肯定贪污罪存在既遂、未遂形态的同时,应明确区分贪污罪未遂形态与既遂形态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污罪 犯罪对象 立案数额 贪污罪未遂 刑罚运用
下载PDF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理论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士心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5-38,共4页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不是简单的罪刑均衡 ,而是以刑事责任概念为纽带 ,把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刑罚个别化原则有机结合起来。其中 ,刑罚的轻重与犯罪人所犯“罪行”相适应 ,肯定了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内容 ;刑罚轻重与犯罪人所承担的“刑事责...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不是简单的罪刑均衡 ,而是以刑事责任概念为纽带 ,把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刑罚个别化原则有机结合起来。其中 ,刑罚的轻重与犯罪人所犯“罪行”相适应 ,肯定了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内容 ;刑罚轻重与犯罪人所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吸收了刑罚个别化原则的合理成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使刑罚的适用既注重犯罪行为又兼顾犯罪人。犯罪行为、犯罪人和刑罚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犯罪行为决定一个与其危害程度相适应的公正的刑罚幅度 ,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大小在此幅度内调节刑罚的轻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行为 犯罪人 刑罚运用
下载PDF
再论罚金刑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建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罚金刑 刑罚体系 刑罚成本 刑罚适用 附加刑 刑罚效益 主刑 未成年犯罪 刑罚运用 未成年人犯罪
下载PDF
对我国减刑制度的思考
4
作者 廖增昀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5-8,共4页
减刑,就广义而言,是指对受刑人执行刑罚期间,由于悔罪等法律规定的原因,将原判处的刑罚予以减轻、缩短的制度。在我国,它包括刑法第71条规定的减刑,刑法第46条对“死缓犯”的减刑,以及当主刑减刑变更时,其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的相应改轻... 减刑,就广义而言,是指对受刑人执行刑罚期间,由于悔罪等法律规定的原因,将原判处的刑罚予以减轻、缩短的制度。在我国,它包括刑法第71条规定的减刑,刑法第46条对“死缓犯”的减刑,以及当主刑减刑变更时,其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的相应改轻,特赦减刑等。就狭义而言,则仅指刑法第71条所规定的减刑制度。本文所讨论的减刑制度是指后者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刑制度 立功表现 有期徒刑 犯罪人 我国刑法 犯罪分子 刑罚运用 相结合 执行刑罚 惩办与宽大
下载PDF
论刑罚成本与刑罚效益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正云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5-51,共7页
一、刑罚成本的含义从宏观层次上讲,刑罚本身是刑法自身成本的构成部分。并成为获取刑法效益最为根本的成本形态之一,但从微观层次上讲,刑罚本身又有其自身的成本内容。也就是说,国家在运用刑罚成本时又必然或可能要支付其他相关的成本... 一、刑罚成本的含义从宏观层次上讲,刑罚本身是刑法自身成本的构成部分。并成为获取刑法效益最为根本的成本形态之一,但从微观层次上讲,刑罚本身又有其自身的成本内容。也就是说,国家在运用刑罚成本时又必然或可能要支付其他相关的成本,因为,刑罚作为刑法自身成本的一种而成为获取刑法效益的必要的社会投资,它自己不仅具有生产性即产出刑法效益,而且具有消费性即耗费必要的成本。从实质意义上说,刑罚都是以成本资源的面目出现的,但是对于不同的主体来说,刑罚成本的含义却不同。一般来说,对刑罚成本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效益 刑罚成本 刑罚运用 刑罚 刑法效益 罪犯 刑罚适用 成本形态 预防犯罪 不必要的
原文传递
刑罚执行中的新思考
6
作者 张晨阳 《当代法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2-53,共2页
一刑罚是刑法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制裁措施。刑罚离不开行刑,唯有建立行刑制度,才能使判决所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在传统意义上,行刑的宗旨是使犯罪人与社会相隔离,以消极的方法使犯罪人无法再危害社会... 一刑罚是刑法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制裁措施。刑罚离不开行刑,唯有建立行刑制度,才能使判决所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在传统意义上,行刑的宗旨是使犯罪人与社会相隔离,以消极的方法使犯罪人无法再危害社会。但是,在今天,行刑的主旨已演变为使犯罪人再社会化,与此相适应,行刑由封闭式转向了开放式。缓刑、假释制度的问世与大量适用,使为数不少的罪犯直接生活在社会之中,因此,行刑社会化无疑是当今世界性的行刑趋势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罚运用 缓刑制度 犯罪分子 刑罚执行 行刑制度 罪犯改造 基本内容 犯罪人 相适应 假释制度
原文传递
缓刑改革与完善 被引量:2
7
作者 邓可大 《法学杂志》 1997年第1期15-17,共3页
缓刑改革与完善邓可大我国刑法中的缓刑,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认为暂不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在一定考验期内,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我国的缓刑制度体现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缓刑改革与完善邓可大我国刑法中的缓刑,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认为暂不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在一定考验期内,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我国的缓刑制度体现了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尤其在预防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察期 刑罚运用 缓刑犯 刑罚执行 缓刑制度 法律界定 有期徒刑 缓刑考察 执行刑罚 刑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