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诸官到列曹:秦汉县政承担者的转变及其动因考论 被引量:7
1
作者 姚立伟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4,共10页
秦至东汉,地方县内政务承担者由诸官转变为列曹。这一变化历程在传世文献与简牍资料中均有所呈现。战国至西汉,县的直接管理者由内史过渡到郡,造成了县内政务运行体制的调整。商鞅变法确立了内史等朝官共同管理县政的体制,县内诸官系统... 秦至东汉,地方县内政务承担者由诸官转变为列曹。这一变化历程在传世文献与简牍资料中均有所呈现。战国至西汉,县的直接管理者由内史过渡到郡,造成了县内政务运行体制的调整。商鞅变法确立了内史等朝官共同管理县政的体制,县内诸官系统因对接朝廷各管理部门而形成。西汉中后期,郡制在地方的完全确立,切割了县与朝廷的直接联系。县为对接郡的列曹体制而使原有列曹壮大、完善进而成为县内政务的承担者。上述转变过程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还涉及内史的地方化和郡的行政化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郡县 内史 诸官 列曹 秦汉
原文传递
东汉三公府位置考论——附论其曹司构成及其职掌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晨亮 《镇江高专学报》 2021年第4期73-78,共6页
《通典》卷二十《职官二》所载(太尉府)“府门无阙”与永平十五年(72年)三公府变化有关。结合《后汉书》《汉官仪》,由历史学方法考证可知,永平十五年(72年)前、后,苍龙门—耗门大街以南分别为司徒府、司空府、太尉府,太尉府、司徒府、... 《通典》卷二十《职官二》所载(太尉府)“府门无阙”与永平十五年(72年)三公府变化有关。结合《后汉书》《汉官仪》,由历史学方法考证可知,永平十五年(72年)前、后,苍龙门—耗门大街以南分别为司徒府、司空府、太尉府,太尉府、司徒府、司空府;东汉三公府规划之际就设计了府门、门阙、南阁、百官朝会殿、家眷居舍等功能性建筑,该类建筑成为后汉中央机构发挥效能的重要场所;太尉十二曹、司空十二曹、司徒十五曹的设置存在重叠,该制度为三公“三分政事”成熟化的标志,提高了三公处理政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三公 都城规划 列曹
下载PDF
秦汉县级诸官的流变:以出土文献为中心的讨论 被引量:1
3
作者 沈刚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63,共10页
秦汉县级诸官系统的基本职责是保障行政运转。里耶秦简“迁陵吏志”中10个诸官分别是仓、司空、库、少内、田、田官、畜官、都乡、启陵乡、贰春乡。诸官除了服务官府外,还是以经济活动为主的业务部门。诸官体系在汉代依然存在,但其生产... 秦汉县级诸官系统的基本职责是保障行政运转。里耶秦简“迁陵吏志”中10个诸官分别是仓、司空、库、少内、田、田官、畜官、都乡、启陵乡、贰春乡。诸官除了服务官府外,还是以经济活动为主的业务部门。诸官体系在汉代依然存在,但其生产功能弱化,机构和吏员减省,一些服务类职官地位上升。这是因为汉代郡的地位上升,有更大的事权,能够组织起公共生产服务,并拥有一些专门的生产职官,而县廷则相形见绌。此外,客观条件的变化也造成了部分县级诸官的消失。秦代县廷控制刑徒劳动力较多,而汉代多使用小农劳役,这也导致了县级诸官收缩。同时,秦代和汉代史料记载的偏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我们今日对秦汉诸官演变的直观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简牍 诸官 列曹
下载PDF
秦代的县廷 被引量:1
4
作者 鲁西奇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32,共18页
秦代的县廷以令、丞或守为长官:令得掌兵,丞无兵权,守是不具充足任职资格的县长官。守丞负责县廷机构的日常运行与文书事务。县廷分设令、吏、户、金布、司空、仓等六曹,作为县廷的政务机构,各以令史主持;分设少内、司空、田官、仓、库... 秦代的县廷以令、丞或守为长官:令得掌兵,丞无兵权,守是不具充足任职资格的县长官。守丞负责县廷机构的日常运行与文书事务。县廷分设令、吏、户、金布、司空、仓等六曹,作为县廷的政务机构,各以令史主持;分设少内、司空、田官、仓、库、畜官等具有管理与经营双重职能的诸官,作为县廷直属机构,以"守"(啬夫)为长官。尉受郡尉与县啬夫"双重领导",有独立衙署,置尉(守)与"佐",以"尉史"实际负责尉官的日常行政事务。狱史受郡卒史与县廷长吏的"双重领导",具体负责县中司法案件的审理,并具有监察职能。秦汉之间,县廷分设长吏与少吏两个层级的吏员、以列曹与诸官分治政务与管理、经营的基本格局并未发生变化,然丞、尉实已成为令(长)的佐贰官,狱史则成为县丞的属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廷 长吏 列曹 诸官
原文传递
电视专题片的艺术品格
5
作者 王石 《当代电视》 1988年第8期28-30,共3页
我们重新看了《人民子弟兵》栏目播出的《那山头,那高高的线塔》、《牧牛人》、《队列曹》、《有这样一个老汉》、《大写的人》等五部获奖的专题片。能不能把这类纪录真人真事的电视片称为艺术品;如能,它与较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创作有何区... 我们重新看了《人民子弟兵》栏目播出的《那山头,那高高的线塔》、《牧牛人》、《队列曹》、《有这样一个老汉》、《大写的人》等五部获奖的专题片。能不能把这类纪录真人真事的电视片称为艺术品;如能,它与较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创作有何区别,其界限在哪里? 就此做一点研究总结,我以为极有益处。显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专题片 艺术品格 牧牛 艺术创作 编导者 电视艺术 新闻联播 电视剧艺术 英模人物 列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