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风险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绍威 康春卯 +2 位作者 赵辉 李军 刘俊鹤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6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ED发生的列线图风险模型,并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在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的199例成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进行评定... 目的探讨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ED发生的列线图风险模型,并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在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的199例成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进行评定,根据有无ED分成ED组(n=56)和非ED组(n=143)。获取两组人口学特征、手术史、日常行为情况、合并疾病、心理状况、血清性激素水平等资料开展单因素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成年男性ED发生的影响因素,利用R软件中的RMS包绘制预测成年男性ED发生的列线图风险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和H-L拟合优度验证其区分度和精确度。结果199例成年男性中,56例发生ED,发生率为28.14%。两组年龄、糖尿病比例、血脂异常比例、前列腺增生比例、焦虑比例、血清睾酮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成年男性ED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焦虑、血清睾酮水平(P<0.05);ROC和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构建的风险模型区分度(AUC为0.792,95%CI为0.729~0.855)和精准度(H-L拟合优度检验χ^(2)=12.500,P=0.130)均较高。结论基于年龄、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焦虑、血清睾酮水平等5项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风险模式对成年男性发生ED的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列线图风险模型
下载PDF
炎症指标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风险模型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海棠 何海珍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9期2224-2228,共5页
目的:基于炎症指标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风险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2年12月来本院初诊并行手术治疗的219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两组,收集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宫... 目的:基于炎症指标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风险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2年12月来本院初诊并行手术治疗的219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两组,收集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应用R软件构建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准确性。结果:淋巴结转移组血清中性粒细胞(NE)、单核细胞(MO)计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和Ki67的表达均高于非转移组,雌激素受体(ER)表达低于非转移组,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VSI)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II和LVSI是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经检验预测概率与实际观测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Hosmer-Lemeshow P=0.27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SII联合LVSI可显著提高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率(AUC=0.823,P<0.001)。结论:构建术前基于炎症指标预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准确性良好,可为临床制定宫颈癌诊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炎症指标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淋巴血管间隙侵犯 列线图风险模型 预测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列线图风险模型构建
3
作者 周航向 袁佳 +2 位作者 张倩 陶浚泠 刘颖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245-1250,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SAE发生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脓毒症患者213例,依据是否发生SAE分为SAE组和非SAE组。收集各项资料开展单因素分... 目的探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发生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SAE发生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脓毒症患者213例,依据是否发生SAE分为SAE组和非SAE组。收集各项资料开展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SAE发生的相关因素;利用R软件构建SAE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与校准曲线对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性予以验证。结果脓毒症患者213例中SAE发生84例(39.44%);SAE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大脑中动脉PI、血乳酸(BLA)、血清S100β、ALT、AST、IL-6水平、有创机械通气比例均显著高于非SAE组(t(χ^(2))/P=3.974/<0.001、3.066/0.002、4.610/<0.001、5.528/<0.001、4.750/<0.001、9.024/<0.001、2.810/0.005、5.063/<0.001、7.239/0.007),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ScO 2)、白蛋白水平低于非SAE组(t/P=4.935/<0.001、3.650/<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AE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APACHEⅡ评分高、SOFA评分高、大脑中动脉PI高、动脉血乳酸高、ALT高,而rScO 2高、白蛋白高是SAE发生的保护因素[OR(95%CI)=2.347(1.316~4.184)、2.416(1.432~4.077)、2.204(1.234~3.937)、2.311(1.306~4.088)、2.326(1.376~3.933),0.468(0.271~0.809)、0.561(0.342~0.919)];基于7项预测指标构建预测SAE发生的列线图风险模型,结果显示,AUC为0.831(95%CI 0.773~0.889),预测SAE发生的概率和实际概率相近,且拟合优度HL检验提示模型区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χ^(2)=6.282,P=0.616)。结论基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大脑中动脉PI、rScO 2、动脉血乳酸、ALT、白蛋白7项指标构建的列线图风险模型对SAE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影响因素 预测 列线图风险模型
下载PDF
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直接摄食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风险模型
4
作者 谭碧海 吴世芳 +4 位作者 邓颖秀 邓美杰 陆兰岚 袁昌杰 黄艳应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374-1377,1386,共5页
目的分析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患者直接摄食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模型。方法选择296例P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化版疾病感知问卷(B-IPQ)、健康信念模型简表(SF-HBM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 目的分析卒中后吞咽障碍(PSD)患者直接摄食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模型。方法选择296例P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化版疾病感知问卷(B-IPQ)、健康信念模型简表(SF-HBM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对患者进行调查。记录患者每日训练情况以评估其直接摄食训练依从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直接摄食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基于影响因素构建PSD患者直接摄食训练依从性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296例患者中,有93例(31.42%)患者的直接摄食训练依从性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arthel指数、B-IPQ评分、SF-HBM评分、FAD评分均是PSD患者直接摄食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均P<0.05)。基于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风险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763,校准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71。结论年龄、Barthel指数、B-IPQ评分、SF-HBM评分、FAD评分均是PSD患者直接摄食训练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风险模型能够有效预测PSD患者直接摄食训练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吞咽障碍 直接摄食训练 依从性 影响因素 列线图风险模型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内镜下治疗后再出血风险的列线图构建与验证
5
作者 黄永曼 涂金明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4期536-539,F0003,共5页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由胃肠道黏膜被胃酸或胃蛋白酶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溃疡,病变可深达黏膜肌层或更深层次,临床表现为上腹痛、反酸[1]。消化性溃疡出血(PUB)是PU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休克、心力衰竭... 消化性溃疡(PU)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由胃肠道黏膜被胃酸或胃蛋白酶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溃疡,病变可深达黏膜肌层或更深层次,临床表现为上腹痛、反酸[1]。消化性溃疡出血(PUB)是PU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休克、心力衰竭、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出血 列线图风险模型
下载PDF
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发生食管狭窄风险列线图构建与验证
6
作者 张冰 白璟 +1 位作者 窦晓雅 苏鹏飞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其风险列线图预警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行ESD治疗的94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食管狭窄残余将其...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其风险列线图预警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行ESD治疗的94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食管狭窄残余将其分为狭窄组(n=20)和非狭窄组(n=74),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食管癌患者ESD术后食管狭窄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手术时间、食管癌家族史、病变部位、病理类别与食管癌患者ESD术后食管狭窄无关(P>0.05),而ESD手术史、病变环周范围、浸润深度、术后体位干预、创面材料覆盖、SEMS置入、术后抗炎药物使用、术后抗纤维化使用、病变纵径与食管癌患者ESD术后食管狭窄有关(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环周≥3/4周、浸润深度m3~sm1、术后平卧体位、病变纵径≥50mm是食管癌患者ESD术后食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SEMS置入、术后使用抗炎药物、术后使用抗纤维化药物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2.263,P=0.97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为0.971(P<0.001,95%CI:0.940~1.000),灵敏度为95.00%,特异性为91.90%,最大约登指数为0.869,模型预测食管癌患者ESD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的校准曲线总体与理想曲线趋势相同;模型回归方程Logit(P)=6.666×病变环周范围+4.399×浸润深度+3.938×术后体位干预-3.534×SEMS置入-3.891×术后抗炎药物使用-4.871×术后抗纤维化药物使用+3.513×病变纵径-6.577。结论食管癌患者ESD术后食管狭窄的发生受疾病和多种术后护理因素的影响,根据其危险因素建立的风险列线图预警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和预测能力,可为食管狭窄患者行ESD术后预防食管狭窄发生提供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食管狭窄 危险因素 风险线模型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发生胃肠功能紊乱风险预警列线图模型的构建研究
7
作者 陈华辉 陶木顺 +2 位作者 林杰 黄荔 罗紫娟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13期13-15,共3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发生胃肠功能紊乱风险预警列线图模型的构建方案。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3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分为胃肠功能未紊乱组(130例)及胃肠功能紊...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发生胃肠功能紊乱风险预警列线图模型的构建方案。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3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出现胃肠功能紊乱,分为胃肠功能未紊乱组(130例)及胃肠功能紊乱组(100例)。分析脑卒中患者发生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预警列线图模型的构建。结果:导致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高危因素包括脑卒中部位(丘脑、小脑、脑干)、使用鼻胃管、合并2型糖尿病、脑卒中类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升高。风险模型验证表明,初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是0.953,和1000次的Bootstrap内部验证C-index结果接近。校正后的曲线表明,该模型具备满意的一致性、区分度。结论:对于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而言,构建发生胃肠功能紊乱风险预警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风险预警线模型 胃肠功能紊乱 发病风险
下载PDF
基于D-二聚体及血栓图参数构建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早期栓塞风险列线图模型的研究
8
作者 崔俊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12期1586-1589,共4页
目的 构建基于D-二聚体(D-D)及血栓图参数的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早期栓塞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6例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栓... 目的 构建基于D-二聚体(D-D)及血栓图参数的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早期栓塞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6例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栓塞分为未发生栓塞组(41例)和发生栓塞组(15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早期栓塞的危险因素。使用R3.5.3软件绘制预测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发生早期栓塞的列线图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下面积(AUC)对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进行检验并利用Bootstrap法检验模型的准确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20例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对模型预测效能进行验证。结果栓塞组与未栓塞组术后1、7dD-D及凝血反应时间(R)、血块生成率(α)、血块形成时间(K)及最大血栓幅度(M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时间及输血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方式、输血史、D-D、α、K及MA为影响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早期栓塞的危险因素(均P <0.05)。根据以上结果建立预测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早期栓塞的风险预警模型,Bootstrap法内部验证结果显示,C-index指数为0.779(95%CI:0.714~0.865)。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81、78.9%、82.8%。选取的20例验证患者中,风险预警模型预测发生早期栓塞5例,实际发生4例,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21、77.42%、80.94%。结论 D-D及血栓图参数是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发生早期栓塞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对患者早期栓塞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血栓参数 早期栓塞 风险线模型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研究
9
作者 马高峰 罗孝贞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8期44-49,共6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的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禹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342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患者的资料,将其分为建模集(n=228)和验证集(n=114)。采用Logistic...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的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禹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342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患者的资料,将其分为建模集(n=228)和验证集(n=114)。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患者术后骨不愈合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并采用验证集数据对模型的区分度进行验证。结果骨不愈合发生率为11.99%,建模集和验证集中骨不愈合发生率分别为12.28%、11.40%;年龄、体重指数(BMI)、合并骨质疏松症、合并糖尿病、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术后骨折解剖情况差均是骨不愈合的危险因素(O^R=5.223、5.942、6.726、6.322、6.404、6.560、6.706、7.501,P<0.05),术后负重时间是其保护因素(O^R=0.578,P<0.05);基于以上结果建立骨不愈合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验证显示C-index值为0.852,且校正曲线与标准曲线拟合度良好;列线图模型预测骨不愈合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2,灵敏度为78.22%,特异度为100.00%。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有骨不愈合风险,年龄、BMI、合并骨质疏松症、合并糖尿病、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术后骨折解剖情况差和术后负重时间均是其影响因素,基于此建立列线图模型的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术 骨不愈合 风险预测线模型
下载PDF
个体化预测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的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红芳 王晓青 +2 位作者 钱金娜 王玉珍 焦丽华 《医学综述》 CAS 2021年第16期3324-3328,共5页
目的探究个体化预测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11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内科收治的212例胃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 目的探究个体化预测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11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内科收治的212例胃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60例)和无复发组(152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的风险列线图模型。结果复发组发病年龄≤2岁、发作体温>38.5℃、发作时间≥3 min、春秋季发病、有家族史、被动吸烟、有低血糖、严重贫血的比例高于无复发组(P<0.01)。两组胃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的性别及肥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年龄≤2岁、发作体温>38.5℃、发作时间≥3 min、被动吸烟、有家族史、有低血糖及严重贫血是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并与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高度相关。基于年龄、发作体温、发作时间、被动吸烟、家族史、低血糖及严重贫血等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C-index为0.825);列线图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7。结论发病年龄≤2岁、发作体温>38.5℃、发作时间≥3 min、被动吸烟、有家族史、有低血糖及严重贫血是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的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的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预测能力较好,临床可结合上述因素对小儿胃肠炎伴良性惊厥复发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炎 良性惊厥 小儿 复发 危险因素 风险线模型
下载PDF
预测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傅华珍 丁小容 +3 位作者 陈丹 姜蕾 宋长帅 任慧 《临床护理杂志》 2022年第2期6-9,共4页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IDH)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列线图模型以制定合理化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20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IDH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IDH)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列线图模型以制定合理化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20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IDH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以制定合理化预防护理对策。结果本研究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糖尿病肾衰竭、高甲状旁腺素、自主神经功能病变、营养不良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ID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以上5项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模型精确度和区分度,实际值基本与预测值大小一致,C-index指数为0.817(95%CI:0.798-0.845),表明该风险列线图模型精准度和区分度较好。结论高龄、糖尿病肾衰竭、高甲状旁腺素、自主神经功能病变、营养不良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IDH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建立的风险列线图模型精准度和区分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低血压 风险线模型
下载PDF
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12
作者 崔善林 陈勇喜 +5 位作者 刘科第 范俊鸿 覃忠设 郭圣挥 蒙觉威 李品元 《老年医学研究》 2023年第6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行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74例行双侧PVP的OVCF患者。根据术后是...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行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74例行双侧PVP的OVCF患者。根据术后是否新发生相邻椎体骨折分为相邻椎体骨折者与未骨折者。采用LASSO回归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OVCF患者双侧PVP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应用R Studio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OVCF患者双侧PVP后相邻椎体骨折47例,未骨折127例。LASSO回归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术前椎体压缩比、术后椎体恢复比、伤椎Cobb角矫正度、腰椎骨密度、骨水泥渗漏是OVCF患者双侧PVP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影响因素。采用上述6个影响因素成功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该模型预测OVCF患者双侧PVP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38(95%CI:0.679~0.875)。Boostrap法对模型内部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C-index为0.838)。结论骨水泥渗漏、术前椎体压缩比、低BMI、伤椎Cobb角矫正度、腰椎低骨密度、术后椎体恢复比是OVCF患者双侧PVP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能为临床上防治术后相邻锥体骨折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 相邻椎体压缩骨折 线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APS评分、FIB构建重症肺炎患儿预后列线图
13
作者 张婷婷 马静雯 闫超 《现代科学仪器》 2023年第6期97-101,共5页
目的:基于急性生理学评分(APS)、纤维蛋白原(FIB)构建重症肺炎(SP)患儿预后列线图。方法:分析153例SP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建立预后不良的列线图风险模型。结果:年龄、病程、致病菌种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APS、FIB均... 目的:基于急性生理学评分(APS)、纤维蛋白原(FIB)构建重症肺炎(SP)患儿预后列线图。方法:分析153例SP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建立预后不良的列线图风险模型。结果:年龄、病程、致病菌种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APS、FIB均为SP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风险模型预测SP患儿预后的AUC为0.802(95%CI:0.730~0.862),表明该模型预测效能良好。结论:APS评分、FIB水平是SP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纳入APS评分、FIB水平的列线图风险模型对SP患儿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预后 急性生理学评分 纤维蛋白原 列线图风险模型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14
作者 王晓明 高丽梅 时丽娟 《精神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SCZ)患者出现自杀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指导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验证模型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43例SCZ患者,按照是否出现自杀行为将其分为自杀组和非自杀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SCZ)患者出现自杀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指导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验证模型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43例SCZ患者,按照是否出现自杀行为将其分为自杀组和非自杀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自杀风险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模型。结果本研究SCZ患者自杀发生率为31.47%;两组受教育年限、吸烟与饮酒史、心境障碍家族史、家庭居住地、家庭关系、病前性格、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QI评分、HAMD评分、TSH及FT4为SCZ患者出现自杀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教育年限、PSSS评分及NLR为其保护因素(P<0.05);SCZ患者出现自杀列线图模型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C-index指数为0.936(95%CI:0.894~0.971),列线图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6,高风险阈值在1%~76%范围内时,运用本列线图来预测SCZ患者出现自杀风险具有较高的净获益值;经验证得出该列线图模型敏感度为91.43%,特异度为91.18%,准确率为91.26%。结论受教育年限短、PSQI评分高、PSSS评分低、HAMD评分高、TSH与FT4水平过高、NLR过低均为SCZ患者出现自杀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有助于预测SCZ患者自杀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自杀 ROC曲线 风险线模型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15
作者 屈海蓉 张心愿 +3 位作者 张洪炜 赵福英 包生武 陈莉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995-1000,共6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术后复发影响因素,构建复发风险列线图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5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术后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22例)和非复发组(128例)。运用单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术后复发影响因素,构建复发风险列线图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5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术后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22例)和非复发组(128例)。运用单因素分析其术后复发可能原因,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术后复发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复发风险列线图模型,运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对该模型实施一致性与区分度检验,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诊断界点及评估该模型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复发组患者多发息肉发生率、既往子宫腔相关手术史、年龄、孕次、流产次数、绝经、身体质量指标(BMI)、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雌二醇(E2)及手术时间高于非复发组,术后用药比例低于非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息肉类型、既往子宫腔相关手术史、年龄、雌二醇及术后用药情况为导致EP患者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dex指数为0.845(95%CI为0.817~0.958),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复发概率高风险阈值为0.001~0.818,复发风险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4(95%CI为0.762~0.954),截断值为0.696。预测模型敏感度为85.45%,特异度为90.53%,准确率为88.67%。结论年龄较高、存在子宫腔相关的手术病史、雌二醇水平较高、多发性息肉或术后未应用药物均是子宫内膜息肉病人的术后复发独立风险原因;根据影响因素,构建复发风险列线图模型可以预估EP患者术后的复发风险,该模型具备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复发 风险线模型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骨科创伤患者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Nomogram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8
16
作者 郭磊磊 秦红英 +2 位作者 张尚书 张艺 连鸿凯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4-591,共8页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患者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风险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458例骨科创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asso logisti...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患者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风险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458例骨科创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asso logistic回归分析骨科创伤住院患者术后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纳入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另选取2021年2—10月224例骨科创伤患者建立验证组,对建模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458例创伤患者为建模组,其中创伤合并MDRO感染114例,感染率24.89%;非MDRO感染组患者344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lasso logistic回归分析,APACHEⅡ评分≥20分(OR=2.567,95%CI:1.593~4.178)、发热日数≥3 d(OR=2.656,95%CI:1.631~4.361)、住院日数≥10 d(OR=3.563,95%CI:2.207~5.808)、使用抗菌药物(OR=2.314,95%CI:1.415~3.848)、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日数≥7 d(OR=2.114,95%CI:1.329~3.624)是创伤患者术后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回归分析结果中的5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创伤术后MDRO感染的Nomogram模型,验证结果显示:Bootstrap内部验证,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建模组预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8778,验证组AUC为0.8718。说明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决策分析曲线显示该模型有较高的获益性。结论Nomogram预测模型的建立有利于早期识别创伤患者术后MDRO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时采取防控措施,从而降低MDRO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患者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lasso logistic回归 列线图风险模型
下载PDF
发生风险列线图模型的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分析
17
作者 梁彩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140-0143,共4页
剖宫产是临床常见分娩方式,可在特定情况下保证母婴安全,但手术本身伴随一定风险,术后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如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研究发生风险列线图模型对剖宫产产妇效果。方法 选取剖宫产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剖宫产是临床常见分娩方式,可在特定情况下保证母婴安全,但手术本身伴随一定风险,术后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如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研究发生风险列线图模型对剖宫产产妇效果。方法 选取剖宫产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发生风险列线图模型护理。观察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DASS-21评分、DVT例数、PT、FIB、FDP、D-D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该研究可预防DVT疾病,改善产妇心理状态,提高凝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生风险线模型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心理状态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付秀芳 杨宪章 +4 位作者 张晓娟 文娇 高君 陈运峰 张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301-306,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01—2022-12于发病4.5 h内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静脉溶栓术的17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为恢复良好...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01—2022-12于发病4.5 h内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静脉溶栓术的17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为恢复良好组(n=113)与恢复不良组(n=6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列线图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估列线图模型的效能。结果17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61例(35.06%)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113例(64.94%)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95%CI:2.466~21.685,P<0.001)、心房颤动(95%CI:1.485~24.484,P=0.012)、基线NIHSS评分≥12.50分(95%CI:5.945~53.525,P<0.001)、出血性转化(95%CI:1.823~15.328,P=0.002)、责任血管中度狭窄(95%CI:1.686~17.834,P=0.005)、责任血管重度狭窄(95%CI:2.769~40.737,P=0.001)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该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0.872(95%CI:0.816~0.928),绘制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曲线与实际概率曲线基本吻合,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7.943,P=0.439。结论糖尿病、心房颤动、基线NIHSS评分≥12.50分、出血性转化、责任血管中/重度狭窄是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此构建的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经验有较好的预测效能,能准确、有效预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老年 神经功能恢复 影响因素 风险线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发生风险列线图模型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宫颈癌患者下肢DVT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宁东艳 李春艳 沈琛 《青海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发生风险列线图模型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宫颈癌(CC)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C患者67例,按入院时间分观察组35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探讨发生风险列线图模型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宫颈癌(CC)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C患者67例,按入院时间分观察组35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发生风险列线图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下肢DVT发生率、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下肢周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髌骨上缘15cm处周径(40.33±1.28)cm、髌骨下缘10cm处周径(32.31±1.06)cm,均小于对照组的(42.51±1.17)cm、(33.28±1.0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0,与对照组6.25%(2/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43%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风险列线图模型的护理干预可降低老年CC患者下肢DVT风险,改善下肢状态,提升对护理服务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线模型 老年宫颈癌 下肢DVT 护理满意度
原文传递
老年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
20
作者 王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0189-0190,共2页
本文旨在对老年住院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其风险列线图模型进行建立。方法:本次100例患者,均是来自2020年6月~2021年6月间于本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分析这些老年住院的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 本文旨在对老年住院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其风险列线图模型进行建立。方法:本次100例患者,均是来自2020年6月~2021年6月间于本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分析这些老年住院的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引发不良反应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同时建立风险列线图模型。结果:纳入本次研究的100例老年患者他们的年龄均在68岁以上,对这些老年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后观察用药后的肝肾情况,联合用药情况后对住院时间的影响 。基于这些因素考虑建立老年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来确认其准确性。结论:经过验证后发现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可以更好地显示出老年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具有很好的分析预测能力,建议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住院患者 抗菌药物 发生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分析 风险线模型的建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