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劭《人物志》识人用人心理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侯琦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3-77,共5页
关键词 《人物志》 心理探析 识人用人 刘劭 性格分类 性格类型 才性 心理障碍 人才心理学 人才理论
下载PDF
对刘劭《爵制》的评议 被引量:2
2
作者 朱绍侯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4期41-45,共5页
三国曹魏学者刘劭所著《爵制》,是保存至今最早的研究军功爵制的论著。文中所提出的"商君为政,备其法品为十八级"说和《商君书.境内篇》所说的秦国早期军功爵制的级别基本吻合。刘劭在《爵制》中还提出二十级军功爵制四大等级... 三国曹魏学者刘劭所著《爵制》,是保存至今最早的研究军功爵制的论著。文中所提出的"商君为政,备其法品为十八级"说和《商君书.境内篇》所说的秦国早期军功爵制的级别基本吻合。刘劭在《爵制》中还提出二十级军功爵制四大等级说,与《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所记军功爵制有四大等级基本一致。《爵制》对二十级军功爵各个爵名的解释,也优于东汉学者卫宏和唐代注释家颜师古。然而刘劭的《爵制》也有缺点,如把军功爵制与夏、周的旧爵制相附会,忽视了军功爵制与五等爵制的本质区别,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刘劭《爵制》的学本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劭《爵制》 军功爵十八品说 四大等级说
下载PDF
刘劭之乱与刘宋政局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奎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12期82-86,共5页
刘劭之乱不是某个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原因环环相扣造成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高门士族对皇权的争夺。围绕刘劭之乱,刘宋统治阶层分化严重,其内部所隐藏的各种矛盾不断凸显甚至激化。刘劭之乱对刘宋后期政局的演变乃至整个南... 刘劭之乱不是某个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原因环环相扣造成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高门士族对皇权的争夺。围绕刘劭之乱,刘宋统治阶层分化严重,其内部所隐藏的各种矛盾不断凸显甚至激化。刘劭之乱对刘宋后期政局的演变乃至整个南朝历史的走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考察刘劭之乱的背景与原因、刘劭之乱所导致的刘宋政局之分野及其对刘宋后期政局的影响等,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该时期的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劭之乱 “主相之争” 高门士族 宋文帝
下载PDF
刘劭“辩难”思想探析
4
作者 张长明 柳祥美 曾祥云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79-82,共4页
在"辩即逻辑"的传统研究模式中,刘劭的"辩难"思想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在《人物志.材理》中,刘劭深入探讨了"辩难"的实质、目的,提出了"辩难"的五种方法,讨论了辩论者的素质问题,其中的... 在"辩即逻辑"的传统研究模式中,刘劭的"辩难"思想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在《人物志.材理》中,刘劭深入探讨了"辩难"的实质、目的,提出了"辩难"的五种方法,讨论了辩论者的素质问题,其中的许多论述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劭 《人物志·材理》 辩难
下载PDF
评刘劭的多元智能论
5
作者 燕国材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共3页
本文认为,我国古代特有的智能相对独立论,是刘劭多元智能论的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他的四种智力、十种能力与十四种智能,以及他的多元智能论的特点和缺点。
关键词 刘劭 智能独立论 四种智力 十种能力 十四种智能
下载PDF
刘劭《人物志》的人才测评思想
6
作者 刘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7-248,共2页
关键词 《人物志》 人才测评 刘劭 人物品评 心理测评 人才鉴别 思想家 心理学
下载PDF
论刘劭之变的成因及其影响
7
作者 邵春驹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74-78,85,共6页
元嘉时期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宫廷文化环境的低俗化、文帝北伐失败的负面影响导致刘劭之变发生。刘劭之变阻遏了刘宋皇族儒化进程,引领统治者以权位维护作为施政重心,改变了朝廷与地方州郡、皇帝与诸王的关系格局,并促成了社会阶层的变动。
关键词 刘劭之变 元嘉政治 低级士族 政治变局
下载PDF
刘劭《人物志》情性论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田艳芳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4,8,共5页
三国时期刘劭的《人物志》是一部杰出的政治理论识人著作,刘劭在文中肯定人物品鉴的重要性,而且关注情性,认为人的外在特征显现情性,重点将情性与才能结合,且视情性为德、才的基点,从事功与口辩上类归人的情性,着重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情... 三国时期刘劭的《人物志》是一部杰出的政治理论识人著作,刘劭在文中肯定人物品鉴的重要性,而且关注情性,认为人的外在特征显现情性,重点将情性与才能结合,且视情性为德、才的基点,从事功与口辩上类归人的情性,着重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情性表现及其对才能发挥的影响。这种形而上对情性的理论观照,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从道德上判断而定人功过观念的瓦解,开创了多样性的情性论,并且他提出"八观"鉴别人物的方法,对观照后世小说文学性格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劭 情性 《人物志》 人物品鉴
下载PDF
试论刘劭品德测评的系统思想 被引量:4
9
作者 肖鸣政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148-152,共5页
品德能不能测评?怎样测评?这是当前经济改革大潮中劳务市场人员素质测评中遇到的一个难题,也是教育深化改革中遇到的一个难题。人们对它看法不一,有褒有贬,众说纷纭。 品德能否测评以及怎样测评,实际上古人早有所论。然而在诸子百家中,... 品德能不能测评?怎样测评?这是当前经济改革大潮中劳务市场人员素质测评中遇到的一个难题,也是教育深化改革中遇到的一个难题。人们对它看法不一,有褒有贬,众说纷纭。 品德能否测评以及怎样测评,实际上古人早有所论。然而在诸子百家中,对这一问题研究最为深刻和系统的要算刘劭了。对于刘劭的有关思想,虽然有过一些文章研究过,但专门从品德测评方面对其标准、方法等进行较为深入系统探讨的文章似乎很少见到。故本文从原文出发,结合现代品德测评的需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刘劭品德测评的标准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测评 刘劭 系统思想 观察分析 行为表现 反应模式 人员素质测评 面谈法 教育深化 量材
下载PDF
刘劭《人物志》人才识鉴思想对人才选拔与任用的启示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霄雪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年第7期59-60,共2页
刘劭是东汉末至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其所著的《人物志》以人才的识鉴与任用为核心内容,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人才学专著。本文主要解析刘劭"八观""五视"等人才识别思想以及"质于理合"、&... 刘劭是东汉末至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其所著的《人物志》以人才的识鉴与任用为核心内容,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人才学专著。本文主要解析刘劭"八观""五视"等人才识别思想以及"质于理合"、"能与任留"等人才任用思想,倡导汲取中国古代智慧精髓,找出其与人力资源测评理论的共通之处,得出对人才选拔与任用过程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劭《人物志》 人才思想 人才选拔与任用
下载PDF
刘劭人才思想初探
11
作者 徐光太 丁慧民 《江淮论坛》 CSSCI 1989年第1期17-21,6,共6页
刘劭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留传下来的《人物志》3卷11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地阐述人才思想的专著。在这部著作中,刘劭详细分析了才与性的关系,人才成长的内外因素,指出了个性对于成才的意义,侧重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 刘劭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哲学家、思想家,他留传下来的《人物志》3卷11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地阐述人才思想的专著。在这部著作中,刘劭详细分析了才与性的关系,人才成长的内外因素,指出了个性对于成才的意义,侧重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人才的发现、鉴别、培养、选拔和使用。本文就他的这些思想特别是其中的人才心理学思想作一初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思想 《人物志》 刘劭 人才心理学 哲学家 思想家 人才成长 心理学角度 内外因素 魏国
下载PDF
论刘劭《人物志》“英雄”的审美形态 被引量:1
12
作者 包亚峰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02-106,共5页
《人物志》专门用一章论述“英雄”,“英雄”的内涵因此得以确立,汉末至魏初是“英雄”审美形态成型的关键时期,刘劭用阴阳二气的二分法,结合人物审美的自觉性与政治性,使“英雄”的审美形态更加明确和具有价值导向。就美学发展而言,“... 《人物志》专门用一章论述“英雄”,“英雄”的内涵因此得以确立,汉末至魏初是“英雄”审美形态成型的关键时期,刘劭用阴阳二气的二分法,结合人物审美的自觉性与政治性,使“英雄”的审美形态更加明确和具有价值导向。就美学发展而言,“英雄”的审美形态是对汉代美学的继承,刘劭用“壮美”衔接了汉代“以悲为美”的美学主题。刘劭对“英雄”审美形态的开拓,导向了魏晋后期人物审美中壮美与俊美的衍生,对后世人物品评中的形神与价值相关联的审美品鉴风气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劭 人物志 英雄 审美形态 壮美 俊美
下载PDF
刘劭的名实观研究
13
作者 阎世平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6-11,共6页
在刘劭看来 ,名 ,指某人获得的人才称号或官职名号 ,实 ,指其人的实际才能、德行或具体政绩。名实相符就是指人才的才能、德行与其人才称号相一致 ,官吏的政绩与其官职名号相一致。名实相符的前提是“质于理合”;实质是才 (才能 )与职 ... 在刘劭看来 ,名 ,指某人获得的人才称号或官职名号 ,实 ,指其人的实际才能、德行或具体政绩。名实相符就是指人才的才能、德行与其人才称号相一致 ,官吏的政绩与其官职名号相一致。名实相符的前提是“质于理合”;实质是才 (才能 )与职 (职位 )合 ;标志是“能”与“任”宜 ;保证是“以实检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劭 名实观 材质 方能 政债 官职
下载PDF
刘劭和谐思想研究
14
作者 阎世平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8-45,共8页
在《人物志》中,刘劭把整体和谐的思想引入人才研究领域,认为:君臣之间,“以无味和五味”、臣臣之间“以一味协五味”是发挥人才(领导)群体效用和实现天下太平的根本。从哲学上讲,“无味和五味”和“一味协五味”体现了整体的和谐,即体... 在《人物志》中,刘劭把整体和谐的思想引入人才研究领域,认为:君臣之间,“以无味和五味”、臣臣之间“以一味协五味”是发挥人才(领导)群体效用和实现天下太平的根本。从哲学上讲,“无味和五味”和“一味协五味”体现了整体的和谐,即体现了统一体内多种因素的差异与协调。实现整体和谐有两种途径:其一是儒家的“爱”“敬”之路,其二是道家的“不争”“不伐”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劭 和谐思想 人才研究 三国时期 《人物志》
下载PDF
刘劭《人物志》研究
15
作者 章权才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1期93-100,15,共9页
我国封建社会的人才理论,在魏晋时期实现了新发展.据《隋书·经籍志》载,这个时期纵论人才的著作很多,有魏文帝的《士操》,有刘劭的《人物志》,有姚信的《士纬新书》,有鲁胜的《形名论》,有刘义庆《世说新语》,还有《九州人士论》... 我国封建社会的人才理论,在魏晋时期实现了新发展.据《隋书·经籍志》载,这个时期纵论人才的著作很多,有魏文帝的《士操》,有刘劭的《人物志》,有姚信的《士纬新书》,有鲁胜的《形名论》,有刘义庆《世说新语》,还有《九州人士论》、《通古人论》等等.这些连篇累牍的著作,把儒家为主要代表所创立的人才理论,包括识人标准和用人制度等等,条理化、系统化和理论化了.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著作就是刘劭的《人物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志》 刘劭 人才理论 人物品藻 人才危机 察人 儒家独尊 察举 曹操 圣人
下载PDF
东汉仲长统、刘劭的伦理逻辑探析
16
作者 温公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69-75,共7页
中国逻辑思想的发展到了东汉中后期发生了方向性的转变,这就是逻辑的伦理化,逻辑的研究不是如先秦时代以求真为鹤的,转而走向伦理道德品质的研究,向求善方向发展。这点,在拙稿《东汉逻辑的伦理化与王符的伦理逻辑》(见《南开学报... 中国逻辑思想的发展到了东汉中后期发生了方向性的转变,这就是逻辑的伦理化,逻辑的研究不是如先秦时代以求真为鹤的,转而走向伦理道德品质的研究,向求善方向发展。这点,在拙稿《东汉逻辑的伦理化与王符的伦理逻辑》(见《南开学报》一九八五年第三期)中,言之綦详。为了进一步研讨东汉的伦理逻辑,并了解此后中国逻辑思想的发展趋向,本文再就东汉仲长统和刘劭的伦理逻辑思想作一探析,兹分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中后期 逻辑思想 伦理化 仲长统 刘劭 先秦时代 质的研究 伦理道德
下载PDF
刘劭《人物志》中的政治观和人才观
17
作者 喻凡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49-53,75,共6页
三国时魏人刘劭所著的《人物志》一书,不仅通过多种角度、多种途径阐述了作者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长期受到广泛注意、在当时争论也颇为激烈的才、性、名、实等问题的基本看法,而且对考察、鉴别、荐拔和任用人才、个人素质对政治的影... 三国时魏人刘劭所著的《人物志》一书,不仅通过多种角度、多种途径阐述了作者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长期受到广泛注意、在当时争论也颇为激烈的才、性、名、实等问题的基本看法,而且对考察、鉴别、荐拔和任用人才、个人素质对政治的影响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政治、人事问题,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既吸取和总结了前人及同时代人在这些方而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提出了作者自己的一系列观点和主张,成为我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而系统地讨论人才心理思想问题的集大成著作。本文拟就该书中所反映出的政治观与人才观作一些粗浅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劭 《人物志》 政治观 人才观 臣道 圣人 人才心理 主道 人臣 才与性
下载PDF
“学所以成材”─—刘劭《人物志》教育思想试析
18
作者 张传燧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25-27,共3页
“学所以成材”─—刘劭《人物志》教育思想试析张传燧刘劭(公元186-245年)生活在汉末魏初,不仅是著名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重要的教育家。魏明帝时,曾出任陈留太守,“敦崇教化,百姓称之”,重视教育,受到百姓的赞扬。并... “学所以成材”─—刘劭《人物志》教育思想试析张传燧刘劭(公元186-245年)生活在汉末魏初,不仅是著名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重要的教育家。魏明帝时,曾出任陈留太守,“敦崇教化,百姓称之”,重视教育,受到百姓的赞扬。并向明帝提出“宜制礼作乐,以移风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思想 《人物志》 刘劭 自然人性论 魏晋玄学 培养目标 传统教育思想 个体心理 目标规格 社会文化环境
下载PDF
曹植刘劭的唯物主义观点
19
作者 郑万耕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2期27-31,共5页
曹植刘劭的唯物主义观点郑万耕曹植的唯物主义观点曹植字子建,(公元192—232年)。是建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原有集30卷,已散佚。宋人辑有《曹子建集》,收入《四库全书》和《四部丛刊》中,近人黄节有注本。一、对天命... 曹植刘劭的唯物主义观点郑万耕曹植的唯物主义观点曹植字子建,(公元192—232年)。是建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原有集30卷,已散佚。宋人辑有《曹子建集》,收入《四库全书》和《四部丛刊》中,近人黄节有注本。一、对天命、仙道观念的批判东汉时期,由于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观 曹植 刘劭 《四部丛刊》 《四库全书》 建安时期 文学家
下载PDF
论刘劭《人物志》“气”的人物品评
20
作者 包亚峰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93-98,共6页
汉末至曹魏期间人物才性鉴赏是甄别人才的重要方式,才性鉴赏成为社会风气后,在审美领域逐渐影响了魏晋文人品藻的审美倾向。曹魏时期刘劭的《人物志》不仅是才性品鉴的理论总结,而且开拓了人物品评的审美方向。首先,这部学术作品融合了... 汉末至曹魏期间人物才性鉴赏是甄别人才的重要方式,才性鉴赏成为社会风气后,在审美领域逐渐影响了魏晋文人品藻的审美倾向。曹魏时期刘劭的《人物志》不仅是才性品鉴的理论总结,而且开拓了人物品评的审美方向。首先,这部学术作品融合了儒家、道家、法家、名家等的人才思想;其次,包含着刘劭对性、情、德、美、神气、神味的独特认识;此外,《人物志》把人物性情、形与神归为阴阳二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气”的审美品评体系。因此,《人物志》一方面是以人才选拔为政治实用目的,另一方面是用“穷理尽性”的方法进行人物审美品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劭 人物志 人物品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