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州刘华墓出土的孔雀蓝釉瓶的来源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存洗 《海交史研究》 1985年第2期43-45,107,共4页
一九六五年二月,福建省博物馆在福州市北郊新店公社战坂大队莲花峰南麓的东室山,发掘了五代十国时期割据福建的地方政权闽国第三主王延钧妻刘华墓。~①该墓是一座规模颇大的花岗岩石构"地宫"。由于早年被盗,大批的珍贵随葬品... 一九六五年二月,福建省博物馆在福州市北郊新店公社战坂大队莲花峰南麓的东室山,发掘了五代十国时期割据福建的地方政权闽国第三主王延钧妻刘华墓。~①该墓是一座规模颇大的花岗岩石构"地宫"。由于早年被盗,大批的珍贵随葬品已经无存,发掘清理所得的文物不多,仅发现一组陶俑和一些陶瓷器以及零星铜铁器等。陶俑共四十八件,有男俑、女俑、鬼神俑和人面兽身俑,其中男、女俑形体高大,精雕细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华墓 王延钧 古代波斯 器形 纹饰 联珠纹 孔雀兰 陶瓷器 福州 福建
下载PDF
“五代闽国刘华墓陪葬陶俑”衣冠服饰小考
2
作者 苏佳 《福建文博》 2015年第1期61-64,共4页
中国古代服饰史对于唐代服饰的华丽开放、宋代服饰的淡雅严谨多有研究,但往往忽视在两朝更替夹缝中的五代十国时期。这段时期虽然短暂,服饰沿袭唐制,又有自身时代特点,且开启宋代服饰变化之端。因此对五代十国时期服饰文化特点进行论述... 中国古代服饰史对于唐代服饰的华丽开放、宋代服饰的淡雅严谨多有研究,但往往忽视在两朝更替夹缝中的五代十国时期。这段时期虽然短暂,服饰沿袭唐制,又有自身时代特点,且开启宋代服饰变化之端。因此对五代十国时期服饰文化特点进行论述和研究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十国 服饰 刘华墓
下载PDF
五代闽国刘华墓再探讨
3
作者 崔世平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4-78,共5页
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刘华墓是一座闽国王室墓葬。根据刘华的身份,可以推断该墓为其与闽国第三代主王延钧合葬的王陵。刘华墓和王审知夫妇墓形制相同,地面形势呈五个阶梯状平台,地下墓室为两个券顶石室。刘华墓室内设有腰坑,随葬神怪俑,... 五代十国时期的闽国刘华墓是一座闽国王室墓葬。根据刘华的身份,可以推断该墓为其与闽国第三代主王延钧合葬的王陵。刘华墓和王审知夫妇墓形制相同,地面形势呈五个阶梯状平台,地下墓室为两个券顶石室。刘华墓室内设有腰坑,随葬神怪俑,反映了闽国陵寝具有浓厚的地方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国 刘华墓 陵寝制度
原文传递
闽国文明的崛起及其延续 被引量:6
4
作者 齐东方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43,共11页
福建地区的王审知、刘华墓出土的青、白瓷器,其中最精美的来自浙江和北方,两墓还分别发现海外输入的玻璃器残片和蓝绿釉伊斯兰陶瓶,反映了五代十国时期闽国与外部世界的广泛交融,从而改变了福建地区发展缓慢的局面。入宋以后又重视对山... 福建地区的王审知、刘华墓出土的青、白瓷器,其中最精美的来自浙江和北方,两墓还分别发现海外输入的玻璃器残片和蓝绿釉伊斯兰陶瓶,反映了五代十国时期闽国与外部世界的广泛交融,从而改变了福建地区发展缓慢的局面。入宋以后又重视对山区自然资源的利用,白银矿藏普遍开发,进奉银的数量排在全国第一。南宋邵武故县窖藏、许峻夫妇墓出土数量众多的银器,形象地说明了福建地区白银开采和器物制作的兴盛,许多器物形制和纹样雷同,有的还刻印店铺名号和工匠姓名,应是批量生产作为商品出售。泰宁窖藏银器的发现又表明福建银器制造和使用直到元代持续不衰。白银制成的器物体积小而珍贵,既可以炫耀富贵,又能作为财富储藏,作为精美的艺术品也反映了官宦人家开始讲究奢华和排场,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闽国 银器 邵武故县窖藏 泰宁窖藏 王审知墓 刘华墓 许峻墓
下载PDF
邮票上的蓝釉陶瓶和青釉菊瓣纹盘
5
作者 沈庆达 《上海集邮》 2022年第3期16-16,共1页
本刊“2021年6月新邮介.绍”所刊“孔雀蓝釉三系陶瓶”(参见210629)不是邮票上的“陶瓶”。票图上的“陶瓶”藏于福建博物院,而非中国国家博物馆。2021-11-3展现的五代十国·波斯孔雀蓝釉陶瓶出土于福州北郊莲花峰南麓,五代十国闽... 本刊“2021年6月新邮介.绍”所刊“孔雀蓝釉三系陶瓶”(参见210629)不是邮票上的“陶瓶”。票图上的“陶瓶”藏于福建博物院,而非中国国家博物馆。2021-11-3展现的五代十国·波斯孔雀蓝釉陶瓶出土于福州北郊莲花峰南麓,五代十国闽国第三代君主王延钧之妻刘华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十国 陶瓶 菊瓣 蓝釉 国家博物馆 闽国 王延钧 刘华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