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商《胡笳十八拍》与李唐《文姬归汉图》图文关系研究
1
作者 伏俊琏 郝雪丽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0,共10页
“文姬归汉”故事在文学、绘画领域为后世文艺作品间接或直接提供了创作素材与艺术灵感,涌现出了众多同一题材的作品。唐人刘商的《胡笳十八拍》与宋人李唐的《文姬归汉图》是“文姬归汉”故事在文学、绘画领域的代表作品,两个作品主题... “文姬归汉”故事在文学、绘画领域为后世文艺作品间接或直接提供了创作素材与艺术灵感,涌现出了众多同一题材的作品。唐人刘商的《胡笳十八拍》与宋人李唐的《文姬归汉图》是“文姬归汉”故事在文学、绘画领域的代表作品,两个作品主题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和个人因素,是诗人和画家对于相同题材和主题的不同生命体验。比较文学与图像表现同一主题的现象,可以发现诗意可拓展画境,画境亦能再现诗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笳十八拍 刘商 李唐 诗画比较
下载PDF
刘商诗歌艺术综论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增学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49,共4页
刘商诗歌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既不同于大历十才子,也有别于元和诗人。其诗体裁较丰,形式多样。体物逼真,形象鲜明,诗中有画。抒情真挚而深微,语言大多自然疏淡、平易浅近,也有绮丽华美之句。诗歌风格多样,既有清新明丽、冲淡自然之作,... 刘商诗歌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既不同于大历十才子,也有别于元和诗人。其诗体裁较丰,形式多样。体物逼真,形象鲜明,诗中有画。抒情真挚而深微,语言大多自然疏淡、平易浅近,也有绮丽华美之句。诗歌风格多样,既有清新明丽、冲淡自然之作,也有空灵蕴藉、绮丽华美之作,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他在大历、贞元诗坛上自成一家,在唐代诗歌史上虽不为大家,但不失为名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商 诗歌艺术 美学价值
下载PDF
论刘商《胡笳十八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颍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52-57,共6页
署名蔡琰的《胡笳十八拍》引发了一系列同题拟诗,唐刘商《胡笳十八拍》是现存最早的拟作。刘商《胡笳十八拍》为文姬代言,在模拟的基础上融入了创新元素,在当时被广为传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蔡琰 刘商 胡笳十八拍 代言 模拟 创新
下载PDF
论刘商对王维诗歌的接受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增学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46-50,共5页
中唐诗人兼画家刘商与王维的家世、身份、经历近似,且审美观念趋同,因而刘商在诗歌艺术上能主动学习王维,二人诗歌的意象、意境、句式与韵律有不少近似之处,均具诗有画境的特点;二人都善于用画家之锐眼"取象",在诗中以散点透... 中唐诗人兼画家刘商与王维的家世、身份、经历近似,且审美观念趋同,因而刘商在诗歌艺术上能主动学习王维,二人诗歌的意象、意境、句式与韵律有不少近似之处,均具诗有画境的特点;二人都善于用画家之锐眼"取象",在诗中以散点透视法"经营位置",将线条与色彩巧妙搭配,使诗作富有画面感。刘商继承王维的诗歌艺术,并有新的探索,他是王维诗歌接受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商 王维 诗艺接力 诗有画境
下载PDF
浅谈刘商题画诗
5
作者 郝允龙 《文教资料》 2015年第18期4-5,共2页
中唐诗人刘商,字子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唐中期的著名画家,对后世影响较大。他的画今虽不传,但有关记载他绘画的资料对研究刘商及中国画史却具有较高的价值。兼画家和诗人双重身份的刘商,其诗作中以画传意的题画诗格外引人瞩目。... 中唐诗人刘商,字子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是唐中期的著名画家,对后世影响较大。他的画今虽不传,但有关记载他绘画的资料对研究刘商及中国画史却具有较高的价值。兼画家和诗人双重身份的刘商,其诗作中以画传意的题画诗格外引人瞩目。本文重点从刘商题画诗内容和艺术的角度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商 题画诗 内容 艺术特色
下载PDF
刘商诗歌中的道教情愫
6
作者 郝允龙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5年第12期14-15,2,共2页
中唐诗人刘商,人生经历丰富去过边塞地区、做过地方县令、出任过京官,也在军营中谋过差事,热衷于修仙慕道,最后归隐山林。由于深受道教影响,他性格洒脱,诗歌想象玄妙,语言华丽奇诡,有着自己的特色。
关键词 刘商 诗歌 道教
下载PDF
中唐诗人刘商生卒年考辨
7
作者 郝允龙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5年第10期10-12,2,共3页
中唐诗人刘商,字子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进士及第,能文善画。但两《唐书》均未为其立传,对其生年和卒年各种文献典籍无明确记载。通过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刘商当生于735前后,卒于807—812期间。
关键词 刘商 生卒年 考辨
下载PDF
中唐诗人刘商的生平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杨 《文教资料》 2009年第1期9-11,共3页
刘商为中唐时期诗人,史料中对其生平的记载仅寥寥数语,关于其诗歌创作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为了弥补史料记载之不足,以及全面认识中唐时期的诗歌创作,本文特别对刘商的籍贯身世及生卒年作了考证。
关键词 中唐 刘商 生平
下载PDF
蔡琰《胡笳十八拍》与刘商《胡笳十八拍》艺术性之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赵红 《和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版)》 2004年第2期70-71,共2页
在中国文学史上,汉末女诗人蔡琰和唐代大历诗人刘商分别写了骚体和歌行体的《胡笳十八拍》,两诗虽同吟一事,但在艺术性上却是各有所长,各有所重,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就试图对两首诗作的艺术特色及其所展现的艺术魅力作粗浅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汉末女诗人蔡琰和唐代大历诗人刘商分别写了骚体和歌行体的《胡笳十八拍》,两诗虽同吟一事,但在艺术性上却是各有所长,各有所重,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就试图对两首诗作的艺术特色及其所展现的艺术魅力作粗浅的分析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琰 《胡笳十八拍》 刘商 《胡笳十八拍》 骚体 歌行体
下载PDF
蔡琰与刘商《胡笳十八拍》比较
10
作者 郝允龙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11期58-59,共2页
蔡琰的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脍炙人口,很多文人墨客竞相效仿,其中唐代刘商的拟作是最早的,也是较有名气的一篇。本文重点从创作背景、内容和艺术的角度将二者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蔡琰刘商 《胡笳十八拍》
下载PDF
错综的血亲:对波士顿本《胡笳十八拍图》册作为刘商谱系祖本质疑 被引量:6
11
作者 彭慧萍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27,共16页
本文系“马臀烫印与番马画鉴定”系列研究之第三篇论文。该文与下期发表之《臀部的破绽:由马臀烫印质疑波士顿本<胡笳十八拍册>之版本年代》并合.藉由图像分析、风格分析、马臀烫印等三种研究角度,检证波士顿美术馆本《胡笳十八... 本文系“马臀烫印与番马画鉴定”系列研究之第三篇论文。该文与下期发表之《臀部的破绽:由马臀烫印质疑波士顿本<胡笳十八拍册>之版本年代》并合.藉由图像分析、风格分析、马臀烫印等三种研究角度,检证波士顿美术馆本《胡笳十八拍图》册、台北故宫本《胡笳十八拍图》册、大都会博物馆本《胡笳十八拍图》卷等存世三种具代表性的刘商谱系版本.从而质疑波士顿本作为刘商谱系“笳拍图”图像系列中年代最早、内容最精之祖本的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笳十八拍图》 版本研究 年代考证 波士顿 刘商谱系 蔡文姬 《文姬归汉图》 马臀烫印
原文传递
大唐才子彭城刘商诗异文校释——以《唐诗品彚》为中心
12
作者 郭殿忱 《淮海文汇》 2020年第2期49-53,共5页
明代高棅广选有唐一代之诗,基本上反映了唐代诗歌创作的全貌,为当时与后世所重视。其中选中唐诗人兼画家刘商诗十八首,今以之与《王荆公唐百家诗选》《唐诗纪事》《乐府诗集》《万首唐人绝句》《全唐诗》所录诗比勘,发现异文若干。惜前... 明代高棅广选有唐一代之诗,基本上反映了唐代诗歌创作的全貌,为当时与后世所重视。其中选中唐诗人兼画家刘商诗十八首,今以之与《王荆公唐百家诗选》《唐诗纪事》《乐府诗集》《万首唐人绝句》《全唐诗》所录诗比勘,发现异文若干。惜前贤、时俊对此多"述而不作"地简注:某书作某某,而不加是非优秀之判定。我今不揣浅陋,试从名物制度变化、历史地理因革,文学音韵发展等几方面对异文加以校释,力求给出"宜各从长"之按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城 刘商 唐诗 异文 校释
原文传递
论刘商诗歌独特的个性情怀
13
作者 刘杨 《作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07-108,共2页
刘商是中唐时期著名诗人兼画家,他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大历、贞元时期。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刘商的诗歌风格进行探讨,剖析其真挚的情感、深婉的意蕴,从而使读者全面认识中唐时期的诗歌创作。
关键词 中唐 刘商 诗歌 个性 风格
原文传递
试论刘商诗歌的艺术特色
14
作者 刘杨 《作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8-119,共2页
刘商是中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兼画家,他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大历、贞元时期。本文试对刘商诗歌的叙事、构思进行分析,旨在使读者了解其诗歌的艺术特色,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中唐时期的诗歌创作。
关键词 中唐 刘商 艺术特色
原文传递
刘商英的行走与绘画
15
《中国油画》 2022年第3期13-18,共6页
对于刘商英来说,他要追寻的不是那种可以用照相机捕捉下来的风景,而是要在画布上留下景物的灵魂。他长时间地在那里“注视”和“观看”自然,他的心灵律动与眼前景色的交织形成一种博弈,也是“心随景动”与“景随心动”的博弈,在“心”... 对于刘商英来说,他要追寻的不是那种可以用照相机捕捉下来的风景,而是要在画布上留下景物的灵魂。他长时间地在那里“注视”和“观看”自然,他的心灵律动与眼前景色的交织形成一种博弈,也是“心随景动”与“景随心动”的博弈,在“心”与“景”对话的过程中,生成了心中的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商 博弈 心动 律动 照相机 风景
原文传递
有关蔡文姬生平的几个问题——兼谈曹操赎回蔡文姬的原因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夫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33-41,共9页
关于著名诗人蔡文姬的生平,《后汉书·董祀妻传》的记载失之简略,有些问题含糊不清。一九五九年,在讨论《胡笳十八拍》的时候,郭沫若提出:(一)她是兴平二年(公元195年)被右贤王去卑属下的匈奴人虏获的;(二),到南匈奴后,她作了左贤... 关于著名诗人蔡文姬的生平,《后汉书·董祀妻传》的记载失之简略,有些问题含糊不清。一九五九年,在讨论《胡笳十八拍》的时候,郭沫若提出:(一)她是兴平二年(公元195年)被右贤王去卑属下的匈奴人虏获的;(二),到南匈奴后,她作了左贤王的王妃;(三),曹操是“从文化观点出发”将她赎回的;(四),她回来后根据记忆录写出她父亲蔡邕的遗著四百余篇。从那时以来,郭氏的这些看法,一直被一些人视作不刊之论,在报章上、书刊里,经常加以引用、发挥。那么,郭说是否可以作为定论到处引用呢?我以为大可怀疑。本文就想从以上四个方面来考察郭说是否经得起史实的检验,并在此基础上谈谈个人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文姬 去卑 坟籍 右贤王 左贤王 刘商 悲愤诗 胡茄 匈奴人 单于呼厨泉
下载PDF
论我国古代咏春诗的哲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宏硕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75-78,共4页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文心雕龙·物色篇》)四时物色的变动,摇撼着诗人的心灵,激发起他们的创作热情。姹紫嫣红的春天,更能以盎然的生机、繁丽的物象,吸引诗人们去体验,去思考,去描摹。我国古代咏春诗不仅...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文心雕龙·物色篇》)四时物色的变动,摇撼着诗人的心灵,激发起他们的创作热情。姹紫嫣红的春天,更能以盎然的生机、繁丽的物象,吸引诗人们去体验,去思考,去描摹。我国古代咏春诗不仅展现了动人的春色,孕含着丰富的人生经验,也显示出广泛的社会内容和深刻的哲理内蕴。本文拟就古代咏春诗的哲理启示、哲理存在的各种形式及其富于哲理联想的原因,进行一些具体剖析,希望能有助于我们对占诗哲理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规律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惨舒 原诗 社会内容 人生感受 杨巨源 杜审言 叹花 人生经验 刘商 刘长卿
下载PDF
唐代诗人兼画家述略
18
作者 王启兴 《中国韵文学刊》 1994年第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嵩山十志 郑虔 《唐诗纪事》 皇甫冉 《唐才子传》 刘商 李颀 管世铭 唐彦谦 历代名画记
下载PDF
关于月相与记月问题
19
作者 蒋南华 《贵州文史丛刊》 1993年第2期78-80,共3页
我们在阅读古代文学和历史典籍时,常遇到月相与记月问题,现将有关知识介绍如下: 我国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中,凭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园缺,以及暑往寒来和草木禾稼的荣枯变化。最早建立了日、月以及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 我们在阅读古代文学和历史典籍时,常遇到月相与记月问题,现将有关知识介绍如下: 我国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中,凭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园缺,以及暑往寒来和草木禾稼的荣枯变化。最早建立了日、月以及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 历史典籍 生产实践活动 酣春 旁生 《前赤壁赋》 十月之交 麦候 《礼记·月令》 刘商
下载PDF
大历时期的江南地方官诗人——大历诗论纲之一
20
作者 蒋寅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73-78,共6页
唐代大历年间,有一批诗人由于仕宦、贬谪,生活在江南吴越荆楚一带,他们的创作因其社会地位、地理背景的相同而表现出共同的倾向,形成一个江南地方官诗人群。这批诗人以刘长卿为核心,主要有韦应物、戴叔伦、李嘉祐、独孤及、张继、戎昱... 唐代大历年间,有一批诗人由于仕宦、贬谪,生活在江南吴越荆楚一带,他们的创作因其社会地位、地理背景的相同而表现出共同的倾向,形成一个江南地方官诗人群。这批诗人以刘长卿为核心,主要有韦应物、戴叔伦、李嘉祐、独孤及、张继、戎昱、严维等人。其中刘长卿年辈稍长,恰成为将他们与盛唐诗人相连接的桥梁。这群诗人大都是中下级地方官吏,长期为宦四方,羁旅辛勤,亲身体验到战乱流离之苦,目睹战争给社会造成的灾难。所以在他们的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长卿 戴叔伦 韦应物 独孤及 戎昱 地方官吏 刘商 严维 嘉祐 张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