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朝鲜诗人李尚迪与晚清学人刘喜海 被引量:3
1
作者 温兆海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4-67,共4页
朝鲜诗人李尚迪与晚清学者刘喜海经过20余年的相互交往,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具体文化交流中,李尚迪为刘喜海的重要金石学著作《海东金石苑》题写了序诗,并通过刘喜海把清代朴学巨著《皇清经解》带回朝鲜,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 李尚迪 刘喜海 《海东金石苑》 《皇清经解》
下载PDF
刘喜海对陈介祺的影响考绎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其凤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1,共4页
陈介祺为咸同以来金石学第一人,已基本为学界所公认。然而我们金石学界对陈介祺的研究仍停留在讨论、证明这一话题的层面上,难免重复累赘之嫌。本文试图冲破这一樊篱,对陈介祺师承刘喜海的史实加以钩沉,以期丰富对陈介祺的学术研究。本... 陈介祺为咸同以来金石学第一人,已基本为学界所公认。然而我们金石学界对陈介祺的研究仍停留在讨论、证明这一话题的层面上,难免重复累赘之嫌。本文试图冲破这一樊篱,对陈介祺师承刘喜海的史实加以钩沉,以期丰富对陈介祺的学术研究。本文分别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刘喜海在同道心目中的地位、刘喜海藏品为陈介祺购藏使用以及陈介祺对刘喜海收藏特点所带有的模仿痕迹、陈介祺治学精神与刘喜海的诸多相似之处等四个方面在排比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考绎,论证了年长陈介祺二十岁且享名甚早的刘喜海对晚辈陈介祺的治学、收藏所产生的种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喜海 陈介祺 封泥 古泉 《长安获古编》 《古泉苑》 《海东金石苑》 《嘉荫簃论泉绝旬》 《簠斋尺牍》
下载PDF
清末藏书家刘喜海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子惠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92-96,共5页
刘喜海是清朝道光、咸丰年间的藏书家,出生望族,是刘墉的侄孙。他擅搜奇书,以宋版书和朝鲜文献为主要藏书特色。他还收藏金石拓片、古钱币以及封泥等,是名副其实的收藏大家。此外,他还抄书和编写书目,对古代版本目录学也有一定贡献,是... 刘喜海是清朝道光、咸丰年间的藏书家,出生望族,是刘墉的侄孙。他擅搜奇书,以宋版书和朝鲜文献为主要藏书特色。他还收藏金石拓片、古钱币以及封泥等,是名副其实的收藏大家。此外,他还抄书和编写书目,对古代版本目录学也有一定贡献,是清代学术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喜海 藏书家 金石学 古泉学 封泥
下载PDF
《刘燕庭诗稿》作者系王金铦而非刘喜海
4
作者 仇家京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3-129,共7页
杭州图书馆藏《刘燕庭诗稿》,自《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录以来,被冠以"清刘喜海撰"并为多家书目引用而传讹至今。通过对原书内容、题跋墨迹与印记等逐一审读,可以论定此系清末王金锯的佚诗稿。该稿本的发现以及所作考订、梳理... 杭州图书馆藏《刘燕庭诗稿》,自《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收录以来,被冠以"清刘喜海撰"并为多家书目引用而传讹至今。通过对原书内容、题跋墨迹与印记等逐一审读,可以论定此系清末王金锯的佚诗稿。该稿本的发现以及所作考订、梳理,除了对古籍书目传统意义上的纠谬补正以外,旨在发掘湮没已久的著者流寓经历等行迹,对语焉未详的杭州藏书家故实有所钩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燕庭诗稿》 刘喜海 王金铦
原文传递
刘喜海年谱 被引量:10
5
作者 胡昌健 《文献》 2000年第2期132-151,共20页
刘喜海,字吉甫,号燕庭(又作燕亭、砚庭),别号三巴子,祖籍山东诸城。室名嘉荫簃、味经书屋、十七树梅花山馆、来凤堂等。刘喜海乃清道、咸间著名金石学家、古泉学家、藏书家。其所补编《古泉汇考》为当时古泉学集大成之巨著,嘉惠后世泉... 刘喜海,字吉甫,号燕庭(又作燕亭、砚庭),别号三巴子,祖籍山东诸城。室名嘉荫簃、味经书屋、十七树梅花山馆、来凤堂等。刘喜海乃清道、咸间著名金石学家、古泉学家、藏书家。其所补编《古泉汇考》为当时古泉学集大成之巨著,嘉惠后世泉学研究;《三巴金石苑》为巴蜀地区历代金石图文并蓄之第一部著录。刘氏手录多部古籍善本,今皆藏国家图书馆。刘氏亦是四川宋代铁钱研究的拓荒人。清代古泉学,即自道、咸始。喜海祖上乃世代名宦,其叔祖即乾隆朝名臣、著名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谱 刘喜海 传记
原文传递
晚清著名金石古泉学家刘喜海——《中华珍泉追踪录续篇》(二)
6
作者 关汉亨 《中国钱币》 2012年第2期66-69,共4页
刘喜海(1793-1853)字吉甫,号燕庭,山东诸城人。生于乾隆五十八年,其叔祖为乾隆朝名臣著名书法家刘墉,曾祖父刘文正公,祖父文清公、世父文恭公。家道清廉,为世人称誉。喜海服官中外三十余载。由1816年丙子孝廉,官至四川按察使... 刘喜海(1793-1853)字吉甫,号燕庭,山东诸城人。生于乾隆五十八年,其叔祖为乾隆朝名臣著名书法家刘墉,曾祖父刘文正公,祖父文清公、世父文恭公。家道清廉,为世人称誉。喜海服官中外三十余载。由1816年丙子孝廉,官至四川按察使、浙江布政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喜海 续篇 追踪 中华 金石 晚清 乾隆朝 书法家
原文传递
刘喜海批校本《古泉汇考》简述
7
作者 毕晓乐 《中国钱币》 2013年第5期13-20,共8页
古泉,又称古钱,从五千年前的贝币到清末方孔钱都归入古泉的范畴。我国古泉文化源远流长,钱币学研究由来已久,历代官修史书中的《食货志》及《十通》等都有历代货币铸行情况的记载。南朝梁顾炬的《钱谱》是已知我国最早的一部泉学专... 古泉,又称古钱,从五千年前的贝币到清末方孔钱都归入古泉的范畴。我国古泉文化源远流长,钱币学研究由来已久,历代官修史书中的《食货志》及《十通》等都有历代货币铸行情况的记载。南朝梁顾炬的《钱谱》是已知我国最早的一部泉学专著,可惜书已亡佚。宋代的《货泉沿革》、南宋洪遵的《泉志》都是泉学发展继往开来的重要著作。清代乾嘉年间,泉学大兴,钱币研究再得昌明。《古泉汇考》就是这一时期的专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喜海 校本 《食货志》 官修史书 《泉志》 钱币研究 方孔钱 文化源
原文传递
清代潍坊地区金石文化研究
8
作者 陈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14期114-117,共4页
潍坊是清代北方金石文化的重镇之一,出现了以李文藻、陈介祺、刘喜海为代表的一批金石学家,他们在封泥印玺、青铜彝器、古泉碑文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封泥、古泉、陶文等领域开辟金石研究先河,其所藏吉金珍品、金石著述颇多,泽被... 潍坊是清代北方金石文化的重镇之一,出现了以李文藻、陈介祺、刘喜海为代表的一批金石学家,他们在封泥印玺、青铜彝器、古泉碑文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封泥、古泉、陶文等领域开辟金石研究先河,其所藏吉金珍品、金石著述颇多,泽被后世。清代潍坊金石学之所以兴盛,又源于潍坊本地厚重的历史土壤与文化。潍坊历史悠久,自夏商以来古国、名城众多,几千年以来历史绵延不断,其中传世的金石文物与学者著作都极多。同时潍坊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发达、科举兴盛之地,文人雅士甚多,所以能够形成学术氛围浓厚的金石文化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潍坊历史 金石文化 李文藻 陈介祺 刘喜海
下载PDF
吉林大学藏唐善业泥造像及其题(讠永)册 被引量:4
9
作者 于闰仪 《文博》 1990年第1期87-89,43,共4页
吉林大学文物陈列室藏有一方唐善业泥造像。这方造像上圆下方,通高17.2、底宽12.8、最厚处2.7厘米,泥色纯青。造像正面有佛像十躯,背面有阳文题铭四行,行四字,文曰:“大唐善业泥,压得真如妙色身。”这种造像出土于西安大慈恩寺内或其周... 吉林大学文物陈列室藏有一方唐善业泥造像。这方造像上圆下方,通高17.2、底宽12.8、最厚处2.7厘米,泥色纯青。造像正面有佛像十躯,背面有阳文题铭四行,行四字,文曰:“大唐善业泥,压得真如妙色身。”这种造像出土于西安大慈恩寺内或其周围一里之内,曾见于前人著录。造像正面佛像形状不一,背面文字全同。但形式有大小,笔画有粗细。最早的发现者是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刘喜海(字燕庭,1793—1852),时在道光二十年(1840)秋间。光绪三年(1877)鲍昌熙编《金石屑》,收录这种造像两方,云:“一家子年先生物,拓赠江左黄岘亭大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业 刘喜海 色身 方伯 光绪三年 方唐 鲍昌 江左 金石学家 蒋湘南
下载PDF
唐宫秘器大小忽雷觅踪[续]
10
作者 王霖 《乐器》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7,共4页
刘燕庭的第三盛期 (清嘉庆、道光年间) 这以后,小忽雷似乎隐伏了十余载,朱为弼(字椒堂)《题小忽雷为燕庭农部作因拟大乐府四解》(简称《四解》)中诗注有述:
关键词 小忽雷 秘器 朱为弼 清嘉庆 刘世珩 莲龛 铁笛 杨铁崖 刘喜海 蒋湘南
下载PDF
《汉西岳华山庙碑》长垣本题跋者“老木”考实
11
作者 李飞 《文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85,共5页
《汉西岳华山庙碑》长垣本是备受清代金石家关注的珍品,如今其上题跋累累,其中有一则跋语落款为“老木”,之前未见有详细论定此题作者身份者。本文综合年谱、诗词、题跋等各种记载,比对书迹,考证“老木”即清代金石学者瞿中溶的晚年自号... 《汉西岳华山庙碑》长垣本是备受清代金石家关注的珍品,如今其上题跋累累,其中有一则跋语落款为“老木”,之前未见有详细论定此题作者身份者。本文综合年谱、诗词、题跋等各种记载,比对书迹,考证“老木”即清代金石学者瞿中溶的晚年自号,《华山碑》长垣本上这条题跋是道光十七年三月七日,刘喜海在苏州请瞿氏所书;进而揭示《华山碑》长垣本在清代中后期的流转及其背后宦学交游之史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西岳华山庙碑 长垣本 瞿中溶 刘喜海 老木
下载PDF
山东博物馆颂簋鉴赏
12
作者 张建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3年第1期42-47,共6页
山东博物馆藏有青铜器四千多件,其中四十多件为国家一级文物,颂簋(图1—3)便是其中之一:它和现藏北京故官博物院、台北故官博物院与上海博物馆的颂鼎以及台北故官博物院的颂壶,铭文内容相同.是同一组青铜器。因器主是西周王室一... 山东博物馆藏有青铜器四千多件,其中四十多件为国家一级文物,颂簋(图1—3)便是其中之一:它和现藏北京故官博物院、台北故官博物院与上海博物馆的颂鼎以及台北故官博物院的颂壶,铭文内容相同.是同一组青铜器。因器主是西周王室一个叫“颂”的官员,遂以“颂”为器名。颂簋、颂鼎、颂壶又被称为“三颂”,其中簋存世数量最多.器盖俱全的有6组.曾分别被刘喜海、刘鹗、吴士芬、端方等人收藏,此外,尚见两个单独的簋盖.山东博物馆的颂簋就是刘喜海的旧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博物馆 山东 鉴赏 博物院 青铜器 刘喜海 台北 铭文
下载PDF
晚清以来古代封泥的出土情况
13
作者 郑世证 《中国书画》 2006年第3期174-175,共2页
封泥,指的是古代用来封缄简牍文书、信函的泥团,因泥团上有玺印钤压出的古代文字,而具有多重文物价值。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罗振玉曾在《〈郑丁所藏封泥〉序》一文中将古封泥的学术价值归结为三点:"可考见古代官制以补史乘之佚,一也... 封泥,指的是古代用来封缄简牍文书、信函的泥团,因泥团上有玺印钤压出的古代文字,而具有多重文物价值。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罗振玉曾在《〈郑丁所藏封泥〉序》一文中将古封泥的学术价值归结为三点:"可考见古代官制以补史乘之佚,一也;可考证古文字,有裨六书,二也;刻划精善,可考见古艺术,三也"。现根据手头资料,试对晚清以来古代封泥的出土情况做一梳理整合。1882年(道光二年),四川地区有农民在耕地时掘获100余枚。这批古代封泥后来被北京鉴藏家刘喜海、龚自珍、阎帖轩、吴式芬、陈介祺等人收藏。其中的6枚汉代封泥"刚羝右尉""雒右尉印""严道橘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情况 吴式芬 玺印 罗振玉 文物价值 刘喜海 梳理整合 官制 陈介祺 龚自珍
下载PDF
徐松敦煌考察说献疑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军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0-171,共12页
本文基于对《西域水道记》稿本与刻本中有关敦煌及莫高窟记载的差异比较,揭示出清代著名学者徐松并未亲历敦煌,更没有游览和考察过莫高窟的历史事实。因此,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其考察过敦煌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实际上,徐松《西域水道记... 本文基于对《西域水道记》稿本与刻本中有关敦煌及莫高窟记载的差异比较,揭示出清代著名学者徐松并未亲历敦煌,更没有游览和考察过莫高窟的历史事实。因此,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其考察过敦煌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实际上,徐松《西域水道记》中关于敦煌及莫高窟的记载和描述,得之于《重修肃州新志》及《西域图志》等官方文献,更得之于敦煌知县许乃毂的《千佛岩歌》等时人著述及碑文收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松 《西域水道记》 敦煌 莫高窟 许乃穀 刘喜海
原文传递
孤本《慎贻堂书目》查考记 被引量:1
15
作者 包云志 《文献》 2003年第4期178-188,共11页
清抄本<慎贻堂书目>现藏国家图书馆,为海内孤本.通读并查考此书目后,我们发现,它不但是研究山东著名藏书家刘喜海、毕忠吉以及山东文献的重要书目,而且还为研究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李渔提供了宝贵资料.
关键词 书目 蒲松龄 山东 李渔 二次文献 孤本 刘喜海
原文传递
陈介祺以文字为核心的金石鉴藏与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明君 《中华书画家》 2020年第6期4-14,共11页
金石学肇兴于宋代,元明式微,至清代随着朴学的发展及考经证史的需要,金石学开始复兴,而乾嘉以后,古器物不断出土,达官士人纷争搜求,故"金石学之在清代又彪然成一科学也"。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称晚清金石学"道咸以后益... 金石学肇兴于宋代,元明式微,至清代随着朴学的发展及考经证史的需要,金石学开始复兴,而乾嘉以后,古器物不断出土,达官士人纷争搜求,故"金石学之在清代又彪然成一科学也"。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称晚清金石学"道咸以后益盛,名家者有刘喜海、吴式芬、陈介祺、王懿荣、潘祖荫、吴大澂、罗振玉"。在上述名家中,陈介祺的地位是最为特殊、贡献多方的,他集藏古、鉴古、释古、传古于一身,悉所不凡,可谓是收藏最富、鉴别最精、传拓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石学 刘喜海 罗振玉 吴式芬 吴大澂 王懿荣 陈介祺 传拓
原文传递
鲍康学风简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石父 《中国钱币》 1985年第3期66-68,共3页
清代自乾嘉以来,金石家辈出,著作如林。而古钱币研究,也复盛极一时,知名学者如:翁树培、初尚龄、戴熙、刘喜海、李佐贤、鲍康等,相继著书立说,次第刻成,印行问世。钱币资料,经清代学者之搜集、整理。遂使大量实物、文献,得以集中、流传... 清代自乾嘉以来,金石家辈出,著作如林。而古钱币研究,也复盛极一时,知名学者如:翁树培、初尚龄、戴熙、刘喜海、李佐贤、鲍康等,相继著书立说,次第刻成,印行问世。钱币资料,经清代学者之搜集、整理。遂使大量实物、文献,得以集中、流传,便利后来古钱研究,影响颇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钱币 鲍康 翁树培 李佐贤 初尚龄 古泉 刘喜海 续泉说 胡义赞 清代学者
原文传递
晚清拓本的发现及其学术意义——大足北山维摩诘经变研究之一 被引量:2
18
作者 纪晓棠 《美术学报》 2010年第4期42-49,共8页
晚清拓本重现江湖,对于研究北山维摩诘经变意义重大。本文首先验明正身;其次复原维摩变业已消逝的图像环节;再次推敲拓本细节,从栏墙说到中国维摩诘经变的净土化和去净土化现象;最后就大足惠因寺水墨壁画的作者公案做了力所能及的辨析。
关键词 刘喜海 金石苑 北山维摩诘经变 惠因寺 石恪
原文传递
山东省图书馆藏善本古泉著作两种叙录
19
作者 毕晓乐 《江苏钱币》 2013年第1期43-44,共2页
翁氏《古泉汇考》、刘氏《古泉苑》和李氏《古泉汇》并称为泉学巨制。其中《古泉苑》稿本现藏山东博物馆,《古泉汇考》批校本和《古泉汇》稿本现藏山东省图书馆,三书均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笔者供职于山东省图书馆,在申报国... 翁氏《古泉汇考》、刘氏《古泉苑》和李氏《古泉汇》并称为泉学巨制。其中《古泉苑》稿本现藏山东博物馆,《古泉汇考》批校本和《古泉汇》稿本现藏山东省图书馆,三书均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笔者供职于山东省图书馆,在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工作中有幸目验《古泉汇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图书馆 古泉 叙录 翁树培 批校本 钱币学 圣宋重宝 三书 钱范 刘喜海
原文传递
宋人杨甲诗文辑佚两则
20
作者 赵辉志 《中国地方志》 2020年第6期72-73,I0004,共3页
笔者往岁尝读清人刘喜海《三巴孴古志》,见宋代学者杨甲石刻诗、文各一则,其文录入《全宋文》而无图,其诗为《全宋诗》及相关著录所未载,盖迄今所见之杨甲唯一书迹,特录之以飨同好,冀有补逸之助耳。一杨甲之文为乾道七年(1171)十月三日... 笔者往岁尝读清人刘喜海《三巴孴古志》,见宋代学者杨甲石刻诗、文各一则,其文录入《全宋文》而无图,其诗为《全宋诗》及相关著录所未载,盖迄今所见之杨甲唯一书迹,特录之以飨同好,冀有补逸之助耳。一杨甲之文为乾道七年(1171)十月三日回四川途中于绵州富乐山所留题记(如图1)。其书自上而下、自左而右书写,异常规,书法秀而不媚、劲气内敛、有欧阳率更之风而示以生拙之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宋诗》 《全宋文》 绵州 杨甲 刘喜海 诗文辑佚 自上而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