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寿曾集外佚作辑释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开林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8-51,共4页
刘寿曾的诗文作品生前未结集刊行。卒后,由其孙刘葆儒蒐集整理,编为《传雅堂文集》四卷、《传雅堂诗集》一卷。囿于见闻,该集收录刘寿曾作品不全,偶有遗漏。本文新辑其集外文4篇、诗1首。
关键词 刘寿曾 刘葆儒 刘寿曾集》 辑佚 目录学
下载PDF
刘寿祥
2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4-55,共2页
刘寿祥1958年4月生,中国武汉人。1981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师范专业,现为湖北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委员。第九届、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评委。
关键词 水彩艺术 刘寿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家协会 湖北美术学院 水彩画 西洋画
下载PDF
汪士铎与〔同治〕《上江两县志》中的舆图
3
作者 蒋欧悦 《江苏地方志》 2023年第6期91-93,共3页
〔同治〕《上江两县志》由上元知县莫祥芝与江宁知县甘绍盘合修,刘寿曾、张铸、汪士铎等士绅参与编纂,首刻于同治十三年(1874),为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官方编修的第一部南京志书。书中收录了“上元山图”“江宁山图”“二县水道图”等15幅舆... 〔同治〕《上江两县志》由上元知县莫祥芝与江宁知县甘绍盘合修,刘寿曾、张铸、汪士铎等士绅参与编纂,首刻于同治十三年(1874),为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官方编修的第一部南京志书。书中收录了“上元山图”“江宁山图”“二县水道图”等15幅舆图,图的数量及质量,在清代南京方志中,显得尤为突出。晚清实测地图的绘制技术逐渐在中国推广,〔同治〕《上江两县志》中的舆图亦呈现出这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运动 刘寿曾 汪士铎 绘制技术 舆图 十三年 元山 同治
下载PDF
仪征刘氏与《船山遗书》 被引量:1
4
作者 牛秋实 《船山学刊》 CSSCI 2008年第4期27-29,共3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船山遗书》在刘毓松、刘寿曾以及刘师培两个时代的不同命运。在刘毓松时代,曾国藩为了弘扬湖湘文化,而将书中鞑虏之字抹掉。而在近代革命风起云涌之时,刘师培继承家学,撰写《王船山史说申义》,目的是攘除满清,激励汉种... 本文主要分析了《船山遗书》在刘毓松、刘寿曾以及刘师培两个时代的不同命运。在刘毓松时代,曾国藩为了弘扬湖湘文化,而将书中鞑虏之字抹掉。而在近代革命风起云涌之时,刘师培继承家学,撰写《王船山史说申义》,目的是攘除满清,激励汉种的历史。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背景,对船山遗说的理解竟然会有天壤之别,不能不令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山遗书》 刘毓松 刘寿曾 刘师培 民族主义
下载PDF
“三月庙见”说平议——兼谈对古代礼制的理解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青 《湖湘论坛》 CSSCI 2016年第2期124-129,共6页
经学史上对"三月庙见"之礼的解释有许多争议,影响到对多种经文的理解。对于此礼的解释,以贾逵、服虔、何休的"庙见后同房"说较符合历史上的相关事实,刘毓崧父子对此作了详实的论证,并以此婚俗解释《诗经》中的众多... 经学史上对"三月庙见"之礼的解释有许多争议,影响到对多种经文的理解。对于此礼的解释,以贾逵、服虔、何休的"庙见后同房"说较符合历史上的相关事实,刘毓崧父子对此作了详实的论证,并以此婚俗解释《诗经》中的众多篇目。此婚俗的成因,管东贵认为属"言行试婚制",胡新生则认为是为了保证头生子的血统纯正。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阶层的剧烈变动、贞操观念的强化、探知怀孕的技术手段的提高,此一习俗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只能作为古代风俗的遗存物偶然、零星地被一些爱好复古、重视礼仪的家庭所遵循,作为标示贞操、显扬名节的手段,大部分人对其原始成因和具体内容已不甚了了。所以,对古礼的理解必须还原礼仪产生时代的原始背景,以今人观念理解古礼,往往会方凿圆枘,不得要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月庙见 《礼记·曾子问》 刘毓崧 刘寿曾
下载PDF
仪征刘氏研究论著索引(1857—2015)
6
作者 伍野春 阮荣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6年第2期193-200,共8页
本索引收录研究刘文淇、刘毓崧、刘寿曾生平、著述及其学术的论著。时间起迄是1857—2015年;国家含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日本、韩国;论著包括著作4部,期刊论文、专书论文45篇,硕、博士学位论文5篇,各种通史、断代史、专题研究17个章... 本索引收录研究刘文淇、刘毓崧、刘寿曾生平、著述及其学术的论著。时间起迄是1857—2015年;国家含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日本、韩国;论著包括著作4部,期刊论文、专书论文45篇,硕、博士学位论文5篇,各种通史、断代史、专题研究17个章节,传记11篇,合计82篇(部),其中6篇外文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征刘氏 刘文淇 刘毓崧 刘寿曾 论著索引
原文传递
刘毓崧关于“三月庙见”的学术回应与现实妥协——以《昏礼重别论对驳义》为中心
7
作者 吴婷 《华中学术》 2022年第4期299-310,共12页
汉代以来,学界便有因反对“归葬女党”、不解“先配后祖”而质疑“三月庙见”者,导致“三月庙见”存在与否、形式如何等问题的答案扑朔迷离。晚清时期,刘毓崧、刘寿曾在《昏礼重别论对驳义》中举证以证明“三月庙见”确有其事及其之于... 汉代以来,学界便有因反对“归葬女党”、不解“先配后祖”而质疑“三月庙见”者,导致“三月庙见”存在与否、形式如何等问题的答案扑朔迷离。晚清时期,刘毓崧、刘寿曾在《昏礼重别论对驳义》中举证以证明“三月庙见”确有其事及其之于大夫以上婚礼的必要性,为“三月庙见”正名。此外,他们还通过历叙大夫以上婚礼与士庶婚礼不同,以说明“三月庙见”存在的合理性,又提出成妇重于成婚来回应未庙见女子的归属问题。但刘氏父子地方志编纂者的身份又令他们背弃“成妇重于成婚”的学术立场,这反映了清中晚期学者由借助礼学考证以矫正今俗向以今俗反省古礼的视角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月庙见 未婚守志 刘寿曾 刘毓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