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3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黄土地到宇宙间:另一种“乡土中国”及其文明想象——论刘慈欣科幻中的乡土文化与乡村书写
1
作者 程顺溪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2,共7页
在刘慈欣的科幻书写中,相隔不啻霄壤的乡土乡村与宇宙星际奇异而又浑然地连接为一体,这一方面源于乡村世界和乡土文化实则构成了其科幻想象的主要现实基源和深层文化支点,另一方面也促使其呈现出了拼接滑动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原点和宇宙... 在刘慈欣的科幻书写中,相隔不啻霄壤的乡土乡村与宇宙星际奇异而又浑然地连接为一体,这一方面源于乡村世界和乡土文化实则构成了其科幻想象的主要现实基源和深层文化支点,另一方面也促使其呈现出了拼接滑动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原点和宇宙星际的文明终极之间的奇异性乡村景观。从“乡土中国”的核心文化命题来看,这一乡村科幻书写不仅以宏阔终极的宇宙视域取代西方现代性视域,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乡土中国”的现代性困境,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从乡村到宇宙的文化与想象时空,还将科技启蒙引入乡村并赋予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坚实的主体性,最终推动其走向了宇宙田园的新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 乡土中国 奇异性乡村 宇宙田园
下载PDF
经典化视域下刘慈欣“三体”系列科幻小说研究
2
作者 陈兰兰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1-86,共6页
刘慈欣的“三体”系列享誉国际,强烈的存在感表明了作品成为经典的趋势。该系列作品内含的思想艺术价值和充足的阐释空间建构了其成为经典的基础,大众读者的喜爱、文学奖项的加持、知识精英的批评和意识形态的支持等外在因素对作品经典... 刘慈欣的“三体”系列享誉国际,强烈的存在感表明了作品成为经典的趋势。该系列作品内含的思想艺术价值和充足的阐释空间建构了其成为经典的基础,大众读者的喜爱、文学奖项的加持、知识精英的批评和意识形态的支持等外在因素对作品经典地位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运用文学经典化理论观照该系列作品,有助于弥补中国科幻经典标准书写的不足,提升科幻创作的信心,并推动中国科幻主动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 “三体” 科幻小说 经典化
下载PDF
科幻视角下的现实意义思考——以埃德加·爱伦·坡、鲁迅、刘慈欣为例
3
作者 赵小莹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5-110,共6页
本文旨在从科幻的视角论及埃德加·爱伦·坡、鲁迅、刘慈欣作品中的科幻因素和现实的关联,以期对当下科幻文学的发展有所借鉴意义。优秀作品离不开对现实社会的观照,它们敏锐地描绘现实社会结构下隐蔽的弊端,冲破自身与当下艺... 本文旨在从科幻的视角论及埃德加·爱伦·坡、鲁迅、刘慈欣作品中的科幻因素和现实的关联,以期对当下科幻文学的发展有所借鉴意义。优秀作品离不开对现实社会的观照,它们敏锐地描绘现实社会结构下隐蔽的弊端,冲破自身与当下艺术环境的束缚,引发对人的现实思考。本文通过时空塑造、反叛精神与未来寄托三个层面,从科幻角度分析三位作家作品中的现实言说。这三位作家作品中的科幻因素都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且三者作品之间具有互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作品 现实意义 埃德加·爱伦·坡 鲁迅 刘慈欣
下载PDF
刘慈欣的生命三问 ——以《朝闻道》《乡村教师》为例
4
作者 冉海昕 《最小说》 2024年第4期4-6,31,共4页
刘慈欣的小说在科幻的大背景下同时彰显着人文性。他以其独特的科幻视角和人文关怀,为我们揭示了人类生存的真谛。他的作品不仅让我们感叹于科技的神奇和无限的可能性,更让我们深思人性的本质和生存的意义。本篇以《朝闻道》和《乡村教... 刘慈欣的小说在科幻的大背景下同时彰显着人文性。他以其独特的科幻视角和人文关怀,为我们揭示了人类生存的真谛。他的作品不仅让我们感叹于科技的神奇和无限的可能性,更让我们深思人性的本质和生存的意义。本篇以《朝闻道》和《乡村教师》为研究对象,从生命意志的来源、存在的依据、生存的价值三个方面解读了作者关于生命存在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 科幻小说 生命生存 困境突围
下载PDF
致刘慈欣先生的一封信——读《三体》有感
5
作者 贺誉腾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24年第3期44-45,共2页
五年级下期第二单元:写读后感习作要求: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先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可以重点介绍你印象最深的部分。再选择一两处你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感想要真实、具体。
关键词 读后感 《三体》 五年级 刘慈欣 一封信 一篇文章 感想 习作要求
下载PDF
科技困境中的文学突围:刘慈欣《诗云》中的科幻诗人
6
作者 熊莺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0-119,共10页
刘慈欣短篇科幻小说《诗云》中的“李白”与历史上真实的李白之间,存在着一种依托科幻乌托邦小说语境的、虚构的亲和关系。一方面,《诗云》中的克隆诗人“李白”肆意破坏人类文明,却又试图以现代高科技手段留驻古典诗艺的矛盾行为,揭示... 刘慈欣短篇科幻小说《诗云》中的“李白”与历史上真实的李白之间,存在着一种依托科幻乌托邦小说语境的、虚构的亲和关系。一方面,《诗云》中的克隆诗人“李白”肆意破坏人类文明,却又试图以现代高科技手段留驻古典诗艺的矛盾行为,揭示了这一特殊文学意象的辩证本质。另一方面,刘慈欣借“李白”之手掀起的一场“造诗(史)运动”,与《拱廊街计划》中本雅明经由辩证意象概念对历史—救赎关系所进行的历史性哲学考察,于本质上展现出异曲同工之妙。两者均聚焦现代性对个体经历与记忆的异化,并指出“诗性历史”是突围的唯一途径和必然结局。因此,《诗云》塑造的科幻诗人“李白”并非作为传统文化符号的盛唐诗人李白的转生,而是刘慈欣借中国古典文史原型人物之名创造的一个颇具后现代意味的反乌托邦意象。这一写作策略在经典化底色下探索了诗人对传统的眷恋与重造,质疑了科学技术允诺人类的浪漫未来,打破了这一虚幻泡影,进而引导读者对当下社会盛行的理智祛魅进行复魅思考。李白的诗人形象不再与西方对中国固化的现代想象密不可分,而是成为观照文学现代性、解构机械复制时代文艺危机与诗史焦虑的新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 本雅明 李白 诗云
下载PDF
黄金原野,黑暗森林还是元宇宙--试析刘慈欣的宇宙想象与文明谜题
7
作者 程顺溪 《扬子江文学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5-100,共6页
宇宙与文明的未来既是科幻文学的永恒母题,也是刘慈欣科幻书写的根本主题,而如何在宏阔终极的宇宙中探索人类文明的未来,则是这一主题书写所追问的核心问题。“元宇宙”兴起并被引入相关讨论后,外向拓殖自然大宇宙与内向构筑虚拟元宇宙... 宇宙与文明的未来既是科幻文学的永恒母题,也是刘慈欣科幻书写的根本主题,而如何在宏阔终极的宇宙中探索人类文明的未来,则是这一主题书写所追问的核心问题。“元宇宙”兴起并被引入相关讨论后,外向拓殖自然大宇宙与内向构筑虚拟元宇宙的二元对立解释模式便被建立起来,前者被指认为刘慈欣为文明未来指出的真正道路和前进方向,后者则“将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次内卷”①,并终将导致其走向衰落和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 科幻文学 人类文明 话语逻辑 二元对立 单向度 问题视域 解释模式
下载PDF
现代文明与技术时代的崇高:刘慈欣的人类美学 被引量:1
8
作者 钱雅露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2-17,共6页
面对现代性的危机和当代人类的困境,刘慈欣用科幻小说予以回应。他关注人类困境,歌颂英雄豪情,升华苦难之痛,探索未来道德,为人类规划了重返伊甸园的道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走向给出自己的回答。他选择相信科学与自然的伟大力量,并由此... 面对现代性的危机和当代人类的困境,刘慈欣用科幻小说予以回应。他关注人类困境,歌颂英雄豪情,升华苦难之痛,探索未来道德,为人类规划了重返伊甸园的道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走向给出自己的回答。他选择相信科学与自然的伟大力量,并由此构造了属于现代文明与技术时代的独特的崇高人类美学。在科学技术会带领人类的道德、伦理、文化走向何处的问题上,刘慈欣用自己的人类美学论证了科学乐观主义何以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 现代性 崇高 科幻小说
下载PDF
技术的隐患与生存的迷思——刘慈欣科幻短篇中的“元宇宙”问题
9
作者 杨轲轲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6-162,共7页
刘慈欣科幻小说中对“元宇宙”的形构要早于被誉为“元宇宙开山之作”的《雪崩》。在长期被学界忽视的短篇中,刘慈欣渐次构筑起“虚拟现实”的完整图景,并以“永生”“上帝降临”与“无形时代”的书写分别映照了存在于“元宇宙”底层逻... 刘慈欣科幻小说中对“元宇宙”的形构要早于被誉为“元宇宙开山之作”的《雪崩》。在长期被学界忽视的短篇中,刘慈欣渐次构筑起“虚拟现实”的完整图景,并以“永生”“上帝降临”与“无形时代”的书写分别映照了存在于“元宇宙”底层逻辑中的三大症候,即“数字资本主义”的技术隐患、“异化”的后人类危机以及“真正的生活”与可能世界之间的悖论。勘察遁藏于这些文本之后的构想与反思,在为热度不减的“元宇宙”浪潮提供参照系的同时,更是对刘慈欣科幻短篇的重新发现,有理论参考与作品开掘的双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 科幻短篇 元宇宙
下载PDF
科幻文化的跨媒介传播与跨文化接受度分析--以刘慈欣系列作品的影视改编为例
10
作者 张天宇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4-67,共4页
通过奇幻、魔幻与科幻的跨文化接受度比较,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科幻因其个性化特征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人们对科幻的跨文化接受度更强。以刘慈欣系列作品为例,对科幻作品的文化符号、跨媒介传播与跨文化接受度进行分析,可提出面向跨... 通过奇幻、魔幻与科幻的跨文化接受度比较,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科幻因其个性化特征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人们对科幻的跨文化接受度更强。以刘慈欣系列作品为例,对科幻作品的文化符号、跨媒介传播与跨文化接受度进行分析,可提出面向跨文化交流的科幻文化创新与转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文化 跨媒介传播 跨文化接受度 跨文化交流 刘慈欣
下载PDF
刘慈欣科幻小说英译出版调查:现状、特点及成因
11
作者 梁高燕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第5期49-59,共11页
近年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好评,目前被译介为31种语言并获得众多国内外重要奖项,刘慈欣为代表的中国科幻在世界文学和文化中的“可见度”提高,但目前鲜有专门对刘慈欣科幻小说英译出版的实证调查研究。笔者采用调查... 近年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好评,目前被译介为31种语言并获得众多国内外重要奖项,刘慈欣为代表的中国科幻在世界文学和文化中的“可见度”提高,但目前鲜有专门对刘慈欣科幻小说英译出版的实证调查研究。笔者采用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等,通过对刘慈欣33年间(1989-2022)创作的科幻小说的英译出版状况进行实证调查统计和分析汇总,得出多个相关图表,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其译作出版的总体现状、特点和成因。本研究可为中国(科幻)文学译介出版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 科幻小说 英译 出版
下载PDF
论刘慈欣科幻小说的崇高美学
12
作者 吴志鹏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7-71,94,共6页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高举崇高旗帜,使崇高摆脱政治意识形态束缚,重返美学范畴。宇宙、科技与人是刘慈欣建构崇高美学的三大基石,三者以死亡焦虑为纽带,具有复杂耦合关系。从文本出发,聚焦刘慈欣的科幻创作观,汲取伯克、康德、马克思等思想...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高举崇高旗帜,使崇高摆脱政治意识形态束缚,重返美学范畴。宇宙、科技与人是刘慈欣建构崇高美学的三大基石,三者以死亡焦虑为纽带,具有复杂耦合关系。从文本出发,聚焦刘慈欣的科幻创作观,汲取伯克、康德、马克思等思想家的理论资源,揭示刘氏崇高美学的多维特征与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 科幻小说 崇高美学
下载PDF
刘慈欣何以“热”起来?——基于当代文学传播机制的分析
13
作者 高菲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42-49,共8页
“刘慈欣科幻热”并非既往拘囿于科幻圈内的“狂欢”现象,而是经影视化改编,成为一次覆盖性的文化事件,在社会不同领域、阶层之间“破壁”传播。然而,刘慈欣之所以能够“热”起来,究其缘由,与大历史语境下中国当代独特的文学传播机制—... “刘慈欣科幻热”并非既往拘囿于科幻圈内的“狂欢”现象,而是经影视化改编,成为一次覆盖性的文化事件,在社会不同领域、阶层之间“破壁”传播。然而,刘慈欣之所以能够“热”起来,究其缘由,与大历史语境下中国当代独特的文学传播机制——传统稳健的图书出版与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新媒体技术的双轨运行不无关联。消费主义文化逻辑的盛起与当代中国物质文化的发展变革,促生了文学、商业和媒介的共生状态,文学机制的运作因此也不再仅仅是围绕文学文本,还包括以媒介为载体的文化信息与物质产品。以“文学传播”为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探讨“刘慈欣科幻热”这一现象背后的机制性与合理性,就其本身所产生的“经验值”而言,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科幻热” 传播机制 新媒体 参与性文化
下载PDF
刘慈欣《三体》三部曲中的英雄形象研究
14
作者 李政鸿 《艺术科技》 2023年第14期87-91,共5页
刘慈欣作为当前我国非常优秀的科幻作家,对中国科幻登上世界舞台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的《三体》获得了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科幻批评家严锋曾评价他以单枪匹马之姿,将中国科幻拉到了世界文学的水平。刘慈欣的《三体》... 刘慈欣作为当前我国非常优秀的科幻作家,对中国科幻登上世界舞台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的《三体》获得了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科幻批评家严锋曾评价他以单枪匹马之姿,将中国科幻拉到了世界文学的水平。刘慈欣的《三体》塑造了一个个形象鲜明的英雄人物,其具有正直、勇敢、善良等品质,与传统视野里的英雄具有共性。他笔下的英雄既有传统主流文学英雄主义的部分特质,又有科学理性照进人文后展现出的独特气质。刘慈欣在塑造英雄人物时擅长将宏大和渺小相结合,他偏爱宏大书写,对宇宙充满深深的敬畏感,又将宇宙的宏大和人类的渺小进行对比,凸显出人类力量在宇宙规则面前的渺小。虽然刘慈欣的小说中渗透着技术至上主义者对宇宙的尊奉,但他也肯定人的力量。渺小的人类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影响宏大的宇宙,能用自己的“小逻辑”撬动宇宙的“大逻辑”,能够触摸到那扇隐秘的“真理之门”,这是刘慈欣心中朴素的人文情怀在作品中的投射。文章对《三体》中的罗辑、云天明、程心三个角色进行分析,梳理他们具有的英雄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 科幻小说 英雄形象 《三体》
下载PDF
论刘慈欣科幻小说“启蒙精神”的三个维度
15
作者 王佳伟 夏雨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9-74,共6页
刘慈欣的作品继承了五四启蒙所强调的救亡、解放、反叛等主题,以期打破人性的麻木。此外,他还试图剥离“启蒙”所带有的工具性、实用性特质,去高扬一种基于现实社会发展之上的科学理性精神。这是从后现代理论的角度,对启蒙以来的现代体... 刘慈欣的作品继承了五四启蒙所强调的救亡、解放、反叛等主题,以期打破人性的麻木。此外,他还试图剥离“启蒙”所带有的工具性、实用性特质,去高扬一种基于现实社会发展之上的科学理性精神。这是从后现代理论的角度,对启蒙以来的现代体系提出质疑而产生的思辨策略,是“不屈服于‘启蒙的讹诈’”态度。刘慈欣借“未来”观照“当下”,将个体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联系,对科学技术发展造成的人性“异化”与人类生存危机这一宏观问题进行了反思。刘慈欣以科学和人性为根本构建起了其小说宇宙背景下的宏大叙事,并以科幻文学为底构建起了一套后现代启蒙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 新科幻小说 启蒙精神
下载PDF
刘慈欣:期待中国科幻的黄金时代
16
作者 史诗 《中国科技财富》 2023年第11期68-69,共2页
10月18日,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拉开幕。大会荣誉主宾、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大会首场媒体见面会上,分享了他的创作感悟以及对青年科幻创作者的建议,也畅谈了科幻的现在与未来。
关键词 刘慈欣 中国科幻 黄金时代 媒体见面会
下载PDF
《刘慈欣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送给孩子的科幻礼物
17
《格言(校园版)》 2023年第5期60-61,共2页
作者简介刘慈欣,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曾连续九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首位获得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的亚洲作家,中国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被誉为“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其作品兼具科学探索与人文关怀,在世界科幻文学中树立了... 作者简介刘慈欣,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曾连续九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首位获得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的亚洲作家,中国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被誉为“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其作品兼具科学探索与人文关怀,在世界科幻文学中树立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其“三体三部曲”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级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幻 刘慈欣 雨果奖 作者简介 科幻文学 科普作家协会 银河奖 人文关怀
下载PDF
刘慈欣: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18
作者 孙悟喵 《幸福(上)》 2023年第2期7-9,共3页
2022年12月10日11点,万众期盼的国产动画片《三体》正式开播,当晚9点总播放量已突破1亿次。在开播的前一天,其原著作者刘慈欣录制了一段演讲视频,他阐释了在浩瀚宇宙中,渺小人类存在的意义,其深刻和诚愿令人震撼。他创作的《三体》三部... 2022年12月10日11点,万众期盼的国产动画片《三体》正式开播,当晚9点总播放量已突破1亿次。在开播的前一天,其原著作者刘慈欣录制了一段演讲视频,他阐释了在浩瀚宇宙中,渺小人类存在的意义,其深刻和诚愿令人震撼。他创作的《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他本人甚至被粉丝认为是“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 中国科幻文学 《三体》 国产动画片 原著作者 存在的意义 宇宙
下载PDF
对话刘慈欣:“宇宙本身就是最好的科幻”
19
作者 姜锦铭 孙亮全 +1 位作者 王皓 王怡静 《记者观察(中)》 2023年第9期60-63,共4页
谈起不久之前删掉不满意的30万字作品,刘慈欣很平淡。“这很正常,每个作家都有这种情况,特别是像我这种写科幻小说的。”刘慈欣的新的工作室位于山西阳泉的中心地带,工作室紧邻由原来水泵厂改建的文化园。相比于现在的“写作困难”,距... 谈起不久之前删掉不满意的30万字作品,刘慈欣很平淡。“这很正常,每个作家都有这种情况,特别是像我这种写科幻小说的。”刘慈欣的新的工作室位于山西阳泉的中心地带,工作室紧邻由原来水泵厂改建的文化园。相比于现在的“写作困难”,距离这间工作室50公里外,在他曾经工作了20多年的娘子关发电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 科幻小说 娘子关发电厂 写作困难 文化园 工作室 山西阳泉
下载PDF
人民教育家于漪、著名作家刘慈欣为语文报社题词
20
《语文教学通讯》 2023年第37期F0002-F0002,共1页
于漪,女,汉族,1929年2月7日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曾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
关键词 人民教育家 名誉校长 于漪 中学语文教学 中共党员 语文课程标准 学会理事 刘慈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