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学“走进”俄罗斯的转译之路--以刘慈欣作品的俄传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祝晶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0-75,共6页
从中国文学俄译之初一直到现在,转译已经成为一条中国文学"走进"俄罗斯的重要路径,刘慈欣作品更是这条转译路上的典型。刘慈欣作品历经初步介绍期、集中译介期和继续传播期被逐步介绍到俄罗斯,其影响力也从科幻界扩展到全体... 从中国文学俄译之初一直到现在,转译已经成为一条中国文学"走进"俄罗斯的重要路径,刘慈欣作品更是这条转译路上的典型。刘慈欣作品历经初步介绍期、集中译介期和继续传播期被逐步介绍到俄罗斯,其影响力也从科幻界扩展到全体俄罗斯民众,最终也引得文学界著文研究。由范例总结转译共性后可知,中国文学转译近年呈现出选材来自西方畅销书、转译源语言为英语、体裁以新时期小说为主、俄罗斯出版巨头参与较多等特点。要想通过译介助推更多中国文学作品"走出"国门,"走进"俄罗斯读者心中,可以借鉴刘慈欣作品的成功俄传经验,即从作品本身和国际宣传推广上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走出去 转译 俄罗斯 刘慈欣作品
下载PDF
道德杀手与思想试验--从“流浪地球”到“黑暗森林”的逻辑反转
2
作者 李向平 《文化艺术研究》 2023年第1期20-33,112,共15页
“道德的尽头是科幻”,这体现了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科幻创作的基本理念,并生动具体地呈现在其作品《流浪地球》和《三体》系列中。如果说,西方人的道德尽头是神,那么中国人的道德尽头或者说能够替代道德的,在道德尽头所能够呈现的,究竟... “道德的尽头是科幻”,这体现了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科幻创作的基本理念,并生动具体地呈现在其作品《流浪地球》和《三体》系列中。如果说,西方人的道德尽头是神,那么中国人的道德尽头或者说能够替代道德的,在道德尽头所能够呈现的,究竟是科幻、技术,还是资本、权力,或者是象征民族、国家的某种神圣符号,然后变成自证神圣的道德代理者?它们或充当救世主,或异化为道德杀手。这不仅涉及对人类文明是否值得拯救、如何拯救等问题的深入讨论,涉及对刘慈欣科幻作品的重新解读,同时也是对中国式现代性问题的再度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作品 道德杀手 黑暗森林 道德代理心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