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东北三省劳动力市场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圣华 朴银哲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65,共7页
本文根据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分析东北三省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利用1978年~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估计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函数,之后利用计量分析结果估算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并与农村部门的生存水准进行比较,最后再估算出农村剩余劳... 本文根据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分析东北三省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利用1978年~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估计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函数,之后利用计量分析结果估算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并与农村部门的生存水准进行比较,最后再估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在东北三省当中吉林省接近刘易斯的转折点,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远没有到刘易斯的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二元经济 劳动力市场 剩余劳动力 转折点
下载PDF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与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以模型的局限性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传健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28,共4页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旨在揭示发展中国家通过工业发展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规律,但该理论对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不能完全沿着刘易斯模型提供的路径,应在政府的主...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旨在揭示发展中国家通过工业发展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规律,但该理论对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不能完全沿着刘易斯模型提供的路径,应在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理顺农业发展思路,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推进新型村镇体系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革和消除现行的歧农政策,落实农民的国民待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农村剩余劳动力 局限 城乡一体化 政府主导
下载PDF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史继红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78-280,共3页
本文在对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的相关性,并通过二元经济结构强度的测量指标,从而寻求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对策。
关键词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 转化 相关性
下载PDF
引入代际异质的刘易斯模型及其经济学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孙良媛 叶楚红 费茸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53-61,共9页
对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进行梳理和再认识,运用刘易斯转折点及发展含义分析了"民工荒"及农民工工资上涨并不证明刘易斯转折点到来,放弃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劳动者同质的假设,利用基于民工异质的刘易斯改造模型,根据农民工正处于... 对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进行梳理和再认识,运用刘易斯转折点及发展含义分析了"民工荒"及农民工工资上涨并不证明刘易斯转折点到来,放弃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劳动者同质的假设,利用基于民工异质的刘易斯改造模型,根据农民工正处于代际交替及"质"的差异性明显的事实,构建了引入代际异质的刘易斯模型,该模型能同时解释"民工潮"和"民工荒"产生的原理,并证明了"民工荒"是现行工资未达到新生代农民工保留工资水平的结果,而不是刘易斯转折点到来所致。结论是:中国不仅尚未达到刘易斯转折点,甚至未达到刘易斯第一转折点,仍然处于二元经济发展阶段,还有较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用工荒"是现行工资低于新生代农民工保留工资的结果,因此提高农民工工资是解决"用工荒"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转折点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新生代农民工 代际交替
下载PDF
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中人力资本因素分析——兼论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 被引量:3
5
作者 蔡新会 《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 2008年第3期16-18,共3页
本文分析了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二元经济模型关于劳动力迁移就业的人力资本因素。认为该模并未考虑劳动力人力资本因素。如果考虑人力资本因素,二元经济转变中的劳动力迁移就业要复杂得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总量和投资结构以及国家... 本文分析了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二元经济模型关于劳动力迁移就业的人力资本因素。认为该模并未考虑劳动力人力资本因素。如果考虑人力资本因素,二元经济转变中的劳动力迁移就业要复杂得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总量和投资结构以及国家产业类型的选择,对劳动力迁移就业具有关键影响。说明了加大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二元经济模型 人力资本 农村劳动力就业
下载PDF
刘易斯劳动力转移与拐点问题研究——基于苏赣辽三省
6
作者 刘英昊 胡神保 刘明君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第25期128-129,共2页
根据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分析江西辽宁江苏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利用1978-201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估计三省的农业生产函数,之后利用计量分析结果估算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并与农村部门的生存水准进行比较,最后再估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 根据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分析江西辽宁江苏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利用1978-201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估计三省的农业生产函数,之后利用计量分析结果估算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并与农村部门的生存水准进行比较,最后再估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析结果表明,三省目前还没有达到刘易斯拐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二元经济 劳动力市场 剩余劳动力 转折点
下载PDF
城乡二元结构转换过程中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基于刘易斯第二转折点的验证 被引量:19
7
作者 马晓河 杨祥雪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7,共14页
刘易斯理论中劳动力流动的第二转折点隐含了以农业劳动力转移为牵引实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最终破解城乡二元化格局实现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建设的基础逻辑。本文在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框架下,引入新古典生产函数,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 刘易斯理论中劳动力流动的第二转折点隐含了以农业劳动力转移为牵引实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最终破解城乡二元化格局实现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建设的基础逻辑。本文在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框架下,引入新古典生产函数,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释放实现农业发展进而达到第二转折点状态的路径,并根据现阶段国内产业间劳动生产效率差距较大的经济事实,在借鉴国际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认为刘易斯第二转折点的实现不但要优化农业劳动力规模和实现资本积累,更要加强农业生产中技术投入并制定有益于农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最终通过农业发展缩小农业和非农产业间的劳动生产效率差距,保证劳动者在城乡产业就业中能够等同地实现自身的价值、获得一致的回报,完成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城乡统一劳动力大市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一大市场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 第二转折点 劳动力转移
原文传递
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浅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洋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25-29,共5页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乃至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运用相关理论,对劳动力转移对劳动力流入地、流出地及...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乃至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运用相关理论,对劳动力转移对劳动力流入地、流出地及对整个经济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流入地 流出地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 费景汉一拉尼斯理论
下载PDF
对刘易斯理论的两种可能的解释--兼评关于中国经济转型的争论 被引量:6
9
作者 孙小雨 《政治经济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9-146,共38页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将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与新古典范式结合了起来,具有二重性。这种性质为后来的学者对该理论作出不同的解读预留了空间。对刘易斯理论的新古典解释有两种,但都没有超越刘易斯的分析,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存在重大的退步,在运...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将古典经济学的观点与新古典范式结合了起来,具有二重性。这种性质为后来的学者对该理论作出不同的解读预留了空间。对刘易斯理论的新古典解释有两种,但都没有超越刘易斯的分析,在某些方面甚至还存在重大的退步,在运用该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时存在理论局限性。另外,有学者对刘易斯理论进行了政治经济学的解释,从四个方面拓展了刘易斯的理论,构建了政治经济学的刘易斯拐点理论。最后,本文运用政治经济学拓展后的刘易斯模型对中国经济转型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 资本积累 农业劳动力转移 中国经济转型
原文传递
西部开发:一个东西合作模型
10
作者 田素华 陈晖 陈联明 《世界经济文汇》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3-58,47,共7页
一、引言 我国西部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有关中国各地区家庭人均收入相对水平的统计显示,1995年与1985年相比,东部省份除辽宁外,收入相对水平均有大幅度提高,其中,上海上升了77.9%,北京上升了48.9%,广东上升了42.1%;西... 一、引言 我国西部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有关中国各地区家庭人均收入相对水平的统计显示,1995年与1985年相比,东部省份除辽宁外,收入相对水平均有大幅度提高,其中,上海上升了77.9%,北京上升了48.9%,广东上升了42.1%;西部省份则相对下降,西部个别省份最大降幅达到23.1%(魏后凯等,1997)。 东西部差距形成了典型的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大大影响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而且随着东西部收入差距拉大,会对中国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随着我国对外开方程度加深,国内地区之间经济不发展平衡也会削弱我国对外整体竞争实力。为此,国家提出了开发大西部战略,吹响了向西部进军号角。 如何开发西部呢?有些学者(比如华民,2000)认为,根据要素禀赋和专业分工理论,考虑到我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东部应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西部地区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或者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东西部开展贸易。根据李嘉图等古曲经济学家的自由贸易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 东西部合作模型
下载PDF
Has China Become A Dual-Sector Economy?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Whether China Has Reached the Lewis Turning Point
11
作者 姚万军 《China Economist》 2012年第3期82-88,共7页
Both the labor shortage that began in 2000 and the wave of migrant workers returning to the countryside in 2009 sparked intense debates among scholars about whether China had reached the Lewis turning point. Based on ... Both the labor shortage that began in 2000 and the wave of migrant workers returning to the countryside in 2009 sparked intense debates among scholars about whether China had reached the Lewis turning point. Based o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the dual-sector model the author conducted an empirical analysis and arrived at the followingfive conclusions. First, the dual economy is structured differently among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ectors and regions. Second, surplus labor still exists in the backyard stockbreeding sector (hogs, beef cattle, sheep, and dairy cattle), implying that it has still not passed the first turning point. Third, the sector of production of staple food grains and minor cereals has passed the shortage point, but is still far from the commercialization point. Fourth, cash crop production has passed out of the subsistence sector into the capitalist sector. Fifth, regional differences are stark. the majority of China's eastern region is either approaching or has surpassed the commercialization point, whereas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have n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 economy dualistic structure coefficient unbalanced regional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sector
下载PDF
沿海城市“用工荒”的成因及演变趋势 被引量:19
12
作者 卢万青 李未无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12,共5页
对于在中国农业人口过剩的情况下出现"用工荒"现象,以往研究大多数从农民工劳动力供给行为出发进行解释,本文运用修改后的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同时从劳动力供给行为和企业劳动力需求行为考虑,认为沿海城市用工荒具有结构性特... 对于在中国农业人口过剩的情况下出现"用工荒"现象,以往研究大多数从农民工劳动力供给行为出发进行解释,本文运用修改后的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同时从劳动力供给行为和企业劳动力需求行为考虑,认为沿海城市用工荒具有结构性特点,无定价权的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遭遇用工荒,而有定价权的高端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企业则不会遭遇用工荒。用工荒现象反映出虽然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但沿海城市仍然滞留在中低端的产业结构,沿海城市这种低水平的产业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例如教育水平提高、人口逐步老龄化以及中西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崛起的竞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工荒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 沿海城市
原文传递
城乡劳动力流动如何影响城镇发展
13
作者 张雪 《品牌》 2015年第11期297-,共1页
改革开放以来,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与改善生活环境的强烈愿望成为我国城乡人口流动强大的动力,人们克服人口流动的经济成本、心理成本和制度成本,不断涌入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镇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大量农村过剩劳动... 改革开放以来,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与改善生活环境的强烈愿望成为我国城乡人口流动强大的动力,人们克服人口流动的经济成本、心理成本和制度成本,不断涌入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镇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大量农村过剩劳动力涌入城市对于城市来说有利有弊,对城市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流动 信息甄别模型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