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景源教授辨治反复发作口腔溃疡经验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宁 刘宁 郑丰杰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208-1209,共2页
口腔溃疡作为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常反复发作甚至迁延难愈。刘景源教授辨治反复发作口腔溃疡从中气不足、上热下寒立论,常以甘草泻心汤为基础方,谨守病机并擅长以"合方"组方的方式进行加减治疗,本文从以上3个方面介绍... 口腔溃疡作为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常反复发作甚至迁延难愈。刘景源教授辨治反复发作口腔溃疡从中气不足、上热下寒立论,常以甘草泻心汤为基础方,谨守病机并擅长以"合方"组方的方式进行加减治疗,本文从以上3个方面介绍刘景源教授临证经验,并附验案举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 刘景源教授 临证经验
下载PDF
刘景源教授应用经方辨治失眠经验述要 被引量:10
2
作者 潘超 郑丰杰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467-469,共3页
失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古籍记载为"不寐""不得卧""目不瞑"。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多为3周以上)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可见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后再难入睡,甚至彻夜不眠等睡眠障碍。顽固性失... 失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古籍记载为"不寐""不得卧""目不瞑"。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多为3周以上)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可见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后再难入睡,甚至彻夜不眠等睡眠障碍。顽固性失眠临床多反复不愈,迁延日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刘景源教授辨治不寐,临证常分营卫不和、心肾不交、肝郁气滞、痰浊扰心四型,刘师根据病证合理选方用药,临床常获良效。文章归纳总结了刘师论治不寐的临床经验,以资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辨证论治 刘景源 临床经验
下载PDF
刘景源医案2则
3
作者 张龙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21期136-136,共1页
刘景源老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指导老师.老师常引用宋代陈自明"天下无难治之病,有不善治之医"之说自律,并传教于吾辈后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遵循明理识病,辨证求因,不囿成法,治愈病症不计其数.现择随师临诊... 刘景源老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指导老师.老师常引用宋代陈自明"天下无难治之病,有不善治之医"之说自律,并传教于吾辈后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遵循明理识病,辨证求因,不囿成法,治愈病症不计其数.现择随师临诊病例二则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景源 临证 医案
下载PDF
刘景源“分消走泄”法杂病治验举隅 被引量:4
4
作者 姜晓维 张玉鑫 +1 位作者 郑丰杰 刘景源(指导) 《北京中医药》 2020年第9期998-1000,共3页
刘景源教授是第五、六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著名温病学家,对分消走泄法见解独到。刘师认为,分消走泄法中的"消"与"泄"是指消除湿邪,使之泄出体外。"分"字,则是指出... 刘景源教授是第五、六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著名温病学家,对分消走泄法见解独到。刘师认为,分消走泄法中的"消"与"泄"是指消除湿邪,使之泄出体外。"分"字,则是指出祛湿之法并非一法,而是要因势利导,从不同途径给湿邪以出路;"走"字,是行走之意,指用行气之品宣通气机,使气行则湿走,即《叶香岩外感温热》第11条所云"具有流动之品可耳"。可见,分消走泄法,是指用祛湿行气的药物,因势利导,使弥漫于三焦的湿邪分道而消,泄出体外[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景源 分消走泄 湿热证 辛开苦降 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刘景源教授辨治胃脘痛经验述要 被引量:9
5
作者 郑丰杰 刘宁 刘景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61-3864,共4页
刘景源教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治疗胃脘痛方面经验丰富,疗效卓著。文章从"治法纲要,首重建中固本"、"平调寒热,升清降浊并用"、"疏肝和胃,创新治酸药对"、"遵循生理... 刘景源教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治疗胃脘痛方面经验丰富,疗效卓著。文章从"治法纲要,首重建中固本"、"平调寒热,升清降浊并用"、"疏肝和胃,创新治酸药对"、"遵循生理,佐以消导行气"、"谨守病机,随证灵活加减"5个方面总结刘景源教授临证经验,并附验案举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诊疗经验 刘景源
原文传递
刘景源教授合方辨治发热性疾病经验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洪娟 刘宁 +1 位作者 郑丰杰 刘景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144-3146,共3页
刘景源教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文章结合案例,总结其应用开透、祛湿、滋阴、通阳、益气等法,辨治温病、发热性疾病临床经验。刘教授在辨治发热性疾病时,风温初期,治以开郁透表,方以辛凉轻解,给邪气以出路;... 刘景源教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文章结合案例,总结其应用开透、祛湿、滋阴、通阳、益气等法,辨治温病、发热性疾病临床经验。刘教授在辨治发热性疾病时,风温初期,治以开郁透表,方以辛凉轻解,给邪气以出路;湿温重在祛湿通阳,分消走泄,治以调畅三焦气机,使湿热之邪从三焦分消而解;温疟则解表寒清里热,治以益气升阳,清热除湿;温病后期以益气保津为法,治以滋阴清热透络,益气养阴,固表实卫,共调气阴两伤。总之,针对发热性疾病,采用表里双解,固护胃气,益气保津,调节三焦气机,祛邪与扶正兼顾的原则当贯穿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临床经验 中医药 刘景源 发热性疾病
原文传递
刘景源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探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文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35-638,共4页
文章从天人合一,辨识系统整体;融会变通,活用经典法则;方证相应,善治疑难杂病;论治温病,多有独到见解4个方面对当代温病名家刘景源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进行了研究总结,其在中医温病学领域的学术见解和临床诊治经验,对于温病学理论和临... 文章从天人合一,辨识系统整体;融会变通,活用经典法则;方证相应,善治疑难杂病;论治温病,多有独到见解4个方面对当代温病名家刘景源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进行了研究总结,其在中医温病学领域的学术见解和临床诊治经验,对于温病学理论和临床有着重要贡献和重要的影响,值得深入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景源 学术思想 温病学 临床经验
原文传递
刘景源教授辨治外感发热经验汇要(一)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宁 《现代中医临床》 2018年第4期31-35,共5页
刘景源教授对治疗外感发热性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外感病中,发热恶寒是指发热与恶寒在同一个患者身上同时出现,即发热的同时又有怕冷的表现。发热恶寒见于表证,其病因为外感寒邪,外感风寒,外感风热,外感寒邪、内蕴暑湿。外感寒邪... 刘景源教授对治疗外感发热性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外感病中,发热恶寒是指发热与恶寒在同一个患者身上同时出现,即发热的同时又有怕冷的表现。发热恶寒见于表证,其病因为外感寒邪,外感风寒,外感风热,外感寒邪、内蕴暑湿。外感寒邪者,治疗以辛温解表、发汗散寒为法;外感风寒者,治疗以疏风解肌、调和营卫为法;外感风热者,治疗以辛凉轻解为法;外感寒邪、内蕴暑湿者,治疗以辛温解表、清暑祛湿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恶寒 病因 病机 治法 方药 刘景源
原文传递
刘景源教授论治脾胃病述要
9
作者 陈润花 谢淑芸 +2 位作者 张小勇 崔同亮 刘景源(指导) 《现代中医临床》 2022年第5期23-26,共4页
刘景源教授主要从事温病教学和研究,在内科杂病治疗方面亦有丰富经验,尤对脾胃病有独到认识。他根据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治疗脾胃病三法:建中固本补益中气,健脾益胃升阳降气,升清降浊调畅气机。临床用方有以下特色:建中固本擅用黄... 刘景源教授主要从事温病教学和研究,在内科杂病治疗方面亦有丰富经验,尤对脾胃病有独到认识。他根据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治疗脾胃病三法:建中固本补益中气,健脾益胃升阳降气,升清降浊调畅气机。临床用方有以下特色:建中固本擅用黄芪建中汤,辛开苦降习用五味制酸方。五味制酸方由海螵蛸、浙贝母、黄连、吴茱萸、煅瓦楞子共5味药组成,该方标本兼顾,治疗胃酸过多,临床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病 名医经验 刘景源
原文传递
刘景源辨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经验举隅 被引量:8
10
作者 郑丰杰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002-5005,共4页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其患病率居口腔黏膜病之首,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具有反复性和周期性等特点,为其治疗带来困难。全国名老中医刘景源教授在辨治口腔溃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除善用甘草泻心汤平调寒热...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其患病率居口腔黏膜病之首,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具有反复性和周期性等特点,为其治疗带来困难。全国名老中医刘景源教授在辨治口腔溃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除善用甘草泻心汤平调寒热外,针对君火炽盛、心经热盛者、治以清心火、兼以养阴,方用导赤散或清心莲子饮加减;中气不足、清阳下陷、阴火上浮者,治以补脾泻火,方用李东垣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加减;情志不遂、肝郁化火者,治宜疏肝理气、清热泻火,方用丹栀逍遥散、滋水清肝饮加减;下元虚衰、虚阳上浮者,治宜扶阳抑阴、收敛浮阳,善用潜阳封髓丹加减;同病而异治,力求"病皆与方相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腔溃疡 同病异治 方证相应 刘景源 经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