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熙《释名》“一韵之转”方法论考略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泽顺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40,共5页
前人言音转 ,往往重声而轻韵 ,以致视《释名》中的叠韵为训为讹字。本文通过对《释名》声训的全面检视发现 ,以叠韵说训诂 ,恰恰是它的一大特点 ,是刘熙对许郑声训的一大发展。
关键词 刘熙 《释名》训诂学 叠韵 声训 “一韵之转” 方法论 考略
下载PDF
中国古代词源学的建立与刘熙《释名》的地位和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邓文彬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210-211,共2页
本文论述了中国古代词源研究的兴起与词源学的建立、《释名》的作者与成书背景、《释名》的内容与体例、《释名》的贡献和影响等问题 ,指出刘熙的《释名》对中国古代词源学的建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词源学的正... 本文论述了中国古代词源研究的兴起与词源学的建立、《释名》的作者与成书背景、《释名》的内容与体例、《释名》的贡献和影响等问题 ,指出刘熙的《释名》对中国古代词源学的建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词源学的正式建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语言学史 词源学 刘熙 《释名》 古代
下载PDF
文学是心学——刘熙载文论撷英兼评现当代文学之失
3
作者 周远斌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7期59-63,共5页
刘熙载言“文,心学也,”是一最贴近文学之根本的定义,文学的本体是“心,”文学活动即“心”活动。活泼泼的“心”与冷冰冰的理念相去甚远,以冰冷的理念为本体的现当代文学自然与“心”之文学也相去甚远。
关键词 文学研究 心学 缺失 刘熙 现当代文学 中国
下载PDF
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的倡导者
4
作者 刘瑞一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4-86,共3页
【人物简介】 刘熙瑞,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原副主任,教授、博导,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等多所大学、院校的兼职教授和中央国家直属机关工委讲师团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是1982年国家恢复行政学、政治学... 【人物简介】 刘熙瑞,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原副主任,教授、博导,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等多所大学、院校的兼职教授和中央国家直属机关工委讲师团成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是1982年国家恢复行政学、政治学后的第一批学者,对行政学贡献尤大;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最早提出者与论述者,在行政学学科建设方面创立了多个“第一”。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发展、世界公共管理改革动向、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服务型政府 刘熙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倡导者 服务型政府建设 公共管理
下载PDF
从《释名》看刘熙在词源学上的成就和局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希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2年第6期38-43,共6页
《释名》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集中反映了它的作者刘熙在词源学上的成就,当然也有局限.本文将从《释名》入手,对刘熙在词源学上的成就作些探索.一、刘熙关于词的起源和词汇发展的学说词,刘熙叫做“名”或“名号”,它到底是... 《释名》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集中反映了它的作者刘熙在词源学上的成就,当然也有局限.本文将从《释名》入手,对刘熙在词源学上的成就作些探索.一、刘熙关于词的起源和词汇发展的学说词,刘熙叫做“名”或“名号”,它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是词的起源问题,也是词源研究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刘熙在《释名》自序开篇就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熙 《释名》 义类 同源词 词源学 事类 旧词 语音形式 书写形式 词义
下载PDF
论刘熙语言观及其与荀子“约定俗成”论的关系
6
作者 朱栋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99-101,共3页
在探究刘熙《释名》中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对刘熙的语言观予以了积极的评价。认为刘熙的"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的学术观点与荀子的"约定俗成"论并无本质上的对立,只是对语词的不同发展阶段所作出的客观认识。
关键词 刘熙 释名 荀子 约定俗成
下载PDF
应劭、刘熙生平考略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淑德 张之年 《音乐探索》 1998年第3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释名》 生平考 刘熙 《风俗通义》 应劭 三国志 古乐器 韦昭 《释名疏证》 三国时代
下载PDF
从小商贩到大商家——对刘熙乙发财之“谜”的破解
8
作者 陈棻德 《贵阳文史》 2005年第4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刘熙 商贩 破解 商家 外婆 乡下人 专卖 杂货
下载PDF
学习、学习、再学习——刘熙承的人生追求
9
《新体育(社会体育指导员)》 2013年第1期25-25,共1页
长期以来,刘熙承始终把不断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作为最大心愿,一直坚持从事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工作;他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甘于奉献。
关键词 再学习 刘熙 人生 身体素质 体育指导 责任感 事业心
下载PDF
形在平台,意在运营——对话世熙传媒董事长兼总裁刘熙晨
10
作者 曾瑜 《南方电视学刊》 2015年第2期16-22,2,共7页
不是制播分离让电视台"空心化",是将来的社会竞争、是媒体的发展生态必然把你推向平台化,所以要接受电视台逐步由"唯一的主媒体"变成"相对主要媒体"的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如果还想电视台永远保留主媒体的... 不是制播分离让电视台"空心化",是将来的社会竞争、是媒体的发展生态必然把你推向平台化,所以要接受电视台逐步由"唯一的主媒体"变成"相对主要媒体"的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如果还想电视台永远保留主媒体的架构,这是不可能的,随着技术的发展,肯定有新的技术和平台来替代你,只不过这种变化还不像广播和电视的这种替代。提出"空心化",其实还是建立在老的思维方式基础上,认为我是国家的,不是市场的。将来下一步,国家也会控制新媒体,新媒体也会保留着主流的宣传方向。以后电视作为主媒体的地位一定会改变,必须要有预见性,给电视找好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文化 对话 刘熙 《南方电视学刊》 总裁 董事长 北京市海淀区 运营
下载PDF
“解手”与“胡豆”释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琳 《辞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134,共4页
关键词 语源 语文辞书 刘熙 理据 训诂 对文 音韵 释名 文字
下载PDF
说纸、“纸”与“赫蹏”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竞 《图书馆建设》 1987年第1期53-54,共2页
纸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对图书和出版事业,产生过划时代的影响。初期的纸,是丝质的。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中收有“纸”字。对这个“纸”字,他是作了这样的解释:“纸,絮一(竹沾)也”;“(竹沾),(氵敝)絮箦也”;“(氵敝),水中去絮... 纸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对图书和出版事业,产生过划时代的影响。初期的纸,是丝质的。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中收有“纸”字。对这个“纸”字,他是作了这样的解释:“纸,絮一(竹沾)也”;“(竹沾),(氵敝)絮箦也”;“(氵敝),水中去絮也”;“絮”是“敝绵也”;“箦”是竹席子。北京大学郑如斯先生在其订补的《中国书史简编》中说:“汉代所说的绵,就是丝绵,絮是不好的丝绵。把许书以上一些字的意义连起来看,纸就是在水中漂丝绵时,将丝绵在竹席上加以捶打,而留在席上的坏丝绵。这种粘在席上的坏丝绵往往干了之后成为一张薄片。把这种粘在席上的薄丝绵片加以利用,可能是当时漂丝的劳动妇女的创见。最初是无意中发现这种物品而加以利用的,后来就有意识地加工成为一种漂丝的副产品,而称之为纸。”郑先生对初期纸的这一些看法,我认为是十分妥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绵 竹席 《汉书》 丝质 得声 刘熙 《释名》 通释 物品 划时代的影响
下载PDF
《释名》声训引郑考——兼论《释名》的作者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泽顺 《励耘语言学刊》 2005年第1期183-198,共16页
《释名》一书的作者,迄无定论,本文从刘熙与郑玄师生关系考证人手,将《释名》声训与郑玄经注作全面的文本比照,进而论定刘熙为《释名》一书的作者无疑.
关键词 声训 刘熙 郑玄 作者问题
下载PDF
对《释名》的再认识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湘英 《池州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115-117,共3页
《释名》是我国首部语源学著述,但由于后世对该书存在诸多误解和偏见,使得这一开创性的语 言学要籍没有得到公允的评价和足够的重视,因而影响了对其积极意义的继承和发挥。本文要澄清后世对《释 名》的某些误解并考察《释名》因声探源... 《释名》是我国首部语源学著述,但由于后世对该书存在诸多误解和偏见,使得这一开创性的语 言学要籍没有得到公允的评价和足够的重视,因而影响了对其积极意义的继承和发挥。本文要澄清后世对《释 名》的某些误解并考察《释名》因声探源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重新认识和评价它的重要的理论和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声探源 语源学 《释名》 刘熙 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
下载PDF
释“法”
15
作者 钟维克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法” 汉字形体 《释名》 强制执行 刘熙 表意
下载PDF
《续资治通鉴长编》订误四则
16
作者 燕永成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3年第6期33-33,共1页
近读校点本《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发现四则时间、官职、人名方面的错误和标点失误之处,今不揣浅陋,稍加辨证。 1.《长编》卷二○《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十一月辛卯》条(P.464)云:“以建州邵武县为邵武军。” 按:《长... 近读校点本《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发现四则时间、官职、人名方面的错误和标点失误之处,今不揣浅陋,稍加辨证。 1.《长编》卷二○《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十一月辛卯》条(P.464)云:“以建州邵武县为邵武军。” 按:《长编》此处的“太平兴国四年”应为“五年”。见《太平寰宇记》卷一○一载:“邵武军,本建州邵武县地,皇朝兴国五年以户口繁会,路当要冲,于县置邵武军。”《元丰九域志》卷九亦载:“同下州,邵武军。太平兴国五年以建州邵武县置军。”《舆地广记》卷三四、《宋史》卷八九《地理志·福建路》记载同上两书。再查《福建通志·地理志》卷一《沿革上》亦云:“建州邵武军,太平兴国五年置。” 2.《长编》卷一七《太祖开宝九年九月癸酉》(P.376)云:“户部尚书致仕、赠左仆射刘熙古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武 订误 《续资治通鉴长编》 建州 刘熙 《宋史》 师子 地理志 太宗 节度使
下载PDF
澳大利亚华裔文学中的身份危机及应对策略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视角
17
作者 张云 丁永久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39-42,共4页
文化身份是澳大利亚华裔文学中的主题之一。从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解读布赖恩·卡斯特罗(高博文)、欧阳昱、刘熙让等作家代表作品中反映的澳大利亚华裔的身份危机,并分析了三位作家作品中处理身份危机的不同策略。
关键词 社会认同 华裔文学 身份危机 布赖恩·卡斯特罗 欧阳昱 刘熙让
下载PDF
先秦两汉的传统汉语方言研究
18
作者 尹喜艳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81-83,共3页
文章对我国先秦两汉时期的方言研究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在我国,方言研究始于先秦时代,虽然除扬雄《方言》这一专书之外,这一时期并没有其它的方言研究的专书,但这一时期许慎、郭璞、刘熙等人的方言研究无疑为我们了解先秦两汉时期的方言... 文章对我国先秦两汉时期的方言研究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在我国,方言研究始于先秦时代,虽然除扬雄《方言》这一专书之外,这一时期并没有其它的方言研究的专书,但这一时期许慎、郭璞、刘熙等人的方言研究无疑为我们了解先秦两汉时期的方言研究情况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这一时期的方言研究也为后世尤其是清代传统方言学达到鼎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方言学 方言 许慎 郭璞:刘熙
下载PDF
隋唐五代谶文学的生成与传播机制考论
19
作者 周睿 《唐代文学研究》 2016年第1期142-161,共20页
谶,许慎《说文解字·言部》:“谶,验也.从言,韱声.楚荫切.”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其加以阐释:“‘验也’,验本马名,盖即‘譣’之假借.‘谶’‘验’叠韵.‘有征验之书,河雒所出书曰谶’十二字依李善《鵩鸟》《魏都》二赋注补.”... 谶,许慎《说文解字·言部》:“谶,验也.从言,韱声.楚荫切.”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其加以阐释:“‘验也’,验本马名,盖即‘譣’之假借.‘谶’‘验’叠韵.‘有征验之书,河雒所出书曰谶’十二字依李善《鵩鸟》《魏都》二赋注补.”③《说文》及段注以“验”“譣”与“谶”互训,认为谶的本初特征是“应验”.刘熙《释名·释典艺》:“谶,纤(纖)也.其义纤微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 隋唐五代 段玉裁 言部 互训 叠韵 刘熙
下载PDF
《释名》声训的验证标准 被引量:2
20
作者 鲍思陶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54,共10页
东汉刘熙的《释名》一书试图运用声训的方式来推求语源,但是他和他的前辈们使用的方法是一样的,这种声训是在“一对一”的意义层面上进行的,缺乏词族内部语源意义的推求,也没有经过同族词的验证,所以往往是“射覆”式的。应该从人类文... 东汉刘熙的《释名》一书试图运用声训的方式来推求语源,但是他和他的前辈们使用的方法是一样的,这种声训是在“一对一”的意义层面上进行的,缺乏词族内部语源意义的推求,也没有经过同族词的验证,所以往往是“射覆”式的。应该从人类文化、人类思维和名实关系的角度为之建立验证声训是非的标准,以便能够条分缕析地研究《释名》声训的个案,给其以正确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熙 《释名》 声训 验证标准 语源学 训诂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