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刘疵墓与金缕玉衣
- 1
-
-
作者
尹世娟
杨锡开
-
机构
山东省临沂市博物馆
-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13年第15期19-,22,共2页
-
文摘
本文对刘疵墓的墓葬形制及随葬品作了详尽的叙述。对金缕玉衣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思想意识形态中对玉的神话以及刘疵墓出土金缕玉衣独特形制作了相应的考证,同时也对刘疵墓墓主人及其身份作了推测。
-
关键词
刘疵墓
金缕玉衣
-
分类号
K87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论云南晋宁石寨山第6号墓的史料价值
被引量:4
- 2
-
-
作者
蔡葵
-
机构
云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南方民族考古》
1987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
文摘
古文献和历史文物都是古代史史料。在研究过程中,可利用这两种史料互相比较,提出问题,探讨解决,从而逐渐恢复古代史的真面目。公元前二世纪末,汉武帝设置益州郡,并赐滇王金印,复长其民,这无疑是云南古代史上一件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大事,但古文献记载却很简略。《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上使王然于以越破及诛南夷兵威风谕滇王入朝。滇王者,其众数万人,其旁东北有劳浸。
-
关键词
石寨山
滇王
历史文物
益州郡
西南夷列传
劳浸
南夷
云南晋宁
贮贝器
刘疵墓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罕见丝缕玉
- 3
-
-
-
出处
《艺术品鉴》
2014年第2期224-226,共3页
-
文摘
玉衣又称"玉匣",古人用作帝王和高级贵族死时穿着的殓服。因为人们迷信玉有神奇的功用,可以防腐,故用玉衣裹尸,希望可以使尸体得以不朽。《后汉书·刘盆子传》有记载:"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1983年,在广州象岗南越王赵眜墓发现了一件不见于文献记载的丝缕玉衣。该墓是岭南地区年代最早、有史记载、规格级别最高的未受盗扰的彩绘石室墓,但是由于墓室进水,玉衣出土时丝线已朽烂,
-
关键词
石室墓
刘盆子
象岗
岭南地区
玉面罩
窦绾
南越王
东园秘器
刘疵墓
诸侯王
-
分类号
K876.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